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挥师南下。成功抓住中原混乱这一天载难逢的契机,一举击败闯王李自成的农民军而占领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入主中原。同年,在多尔衮的主持下,清王朝从盛京(沈阳)迁都到北京,顺治皇帝也从盛京来到了北京。
事实上,在清王朝占领北京的初期,可谓是四面受敌。尽管清军在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但是李自成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而且李自成本人也已经西撤,准备在山陕一带积蓄与恢复力量,卷土重来。
上图_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
与此同时,虽然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明王朝北都陷落,但是黄河以南的绝大部分土地,仍然归属于明王朝,同时明南京陪都弘光的建立,更是成为清王朝的重大威胁之一。在中原一片混乱的大背景下,作为外来的少数民族,清王朝在中原将何去何从,似乎并未明了。
但就是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多尔衮却将都城及顺治皇帝迁至北京。要知道,这一决策是极具风险的,一旦南明或者李自成北京成功,对于清王朝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那么,多尔衮为什么还有执意如此呢?
笔者认为,对于多尔衮以及清王朝来说,至少有三大方面急迫的需要,促使了多尔衮必须做出迁都北京的决定。
上图_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顺治皇帝
一、多尔衮不能放松对傀儡顺治皇帝的控制
众所周知,顺治皇帝以冲龄继位并无执政能力与实权,大清王朝的实际掌舵人是多尔衮。但是,多尔衮想要确保自己统治地位的重要前提,就是将幼年皇帝这个傀儡完全操控于己手。此时,多尔衮正领军于中原,而皇帝却身居大后方盛京,这明显给了那些多尔衮的政敌以及保皇派们(如济尔哈朗等人物)可乘之机,显然这对多尔衮操控皇帝十分不利。
如此重大的政治危机,多尔衮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因此,在顺治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多尔衮就积极地给了济尔哈朗一个“信义辅政叔王”的荣誉称号。在稳住济尔哈朗等人的同时,更是借此也给了自己一个“辅政叔王”的称号,提高自身地位。
这对于多尔衮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绝对是一举两得。
如果说上述迁都是多尔衮出于“私”,那么接下来论述一下,这一举措对于“公”的意义。
上图_ 1644年,明末形势图,同年清王朝从盛京(沈阳)迁都到北京
二、想要稳住人心,则必须迁都
清王朝占领北京后,下一步究竟何去何从,是摆在多尔衮面前的一道难题。是要孤注一掷,完成大一统?还是走老路子,在中原掠夺一把,就“满载而归”的返回关外老家?显然,极有进取心的多尔衮,并不想选择后者,他期盼着大清王朝能在自己的带领下,有一个更高的突破,更何况他现在已然占据北京,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既然,多尔衮想要完成大业,那么摆在他面前的两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必须要尽快解决。
上图_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1. 满洲人尤其是贵族们的三心二意在众多普通的满洲人(包括蒙古人和汉军旗人)的思维里,打仗的目的就是为了劫掠,为了发横财,然后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对于能否问鼎中原并没有多大热情。这导致了,当时很多满洲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人在中原跟着将领打仗,但是心早就飞到了关外老家。
而且,当时中原疾病流行,这让很多满洲人心有余悸,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发挥出在关外时期的战斗力,清军战斗力出现下滑。倘若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大清八旗铁骑的战斗力,很可能下滑得要远比真实情况快得多。
上图_ 清军八旗兵
当然了,普通士兵或一般将领再怎么说,影响力度还是有限,可以不引起重视。但是,这种消极想法在满清贵族当中,也颇有“市场”。其中,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就是消极分子之一。他对于清王朝问鼎中原是持有怀疑,甚至消极态度的。高级将领,甚至是自己的亲信都不和自己一条心,这就不得不让多尔衮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
因此,为了打消这些人返回关外老家的想法,多尔衮选择了迁都,同时更是将大批关外的满洲人民,一同迁入京畿地区。这招釜底抽薪,基本上让那些留恋关外老家的人断了念想,多尔衮革除弊端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上图_ 紫禁城
2. 北京城谣言四起多尔衮深知,大清想要问鼎中原,就靠他们那十几二十万满洲兵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依靠归降的中原汉人。
清王朝在占领北京之初,经过兵豕之灾的北京城混乱不堪,维稳成了当下多尔衮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在维稳过程中,归降的明王朝官员和地方豪绅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样多尔衮意识到,有效收编并利用前明官员,能让大清迅捷而有效地控制占领区。
但就在多尔衮积极笼络前明官员与地方豪绅的时候,“满洲人不久就会退回关外老家”之流言疯传北京城。这流言源自何处以无处查知,但显然十分不利于多尔衮“团结”前明官员与豪绅的大计。尽管多尔衮连发几道谕旨,解释了大清不会返回关外,但是成效十分有限。
上图_ 奉天府,清朝府名之一,位于盛京
流言之所以能被人们所信服,根本上就在于,大清的皇帝在盛京而不在北京。你多尔衮再怎么大权在握也是“王”,而不是“皇”。皇在何处,才是的“老巢”之处。为了消灭可畏的流言,迅速迁都乃是唯一上策。
果然,在顺治皇帝随满洲军民进驻北京城后,流言便不攻自破了。多尔衮迁都的政策,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人心”的问题,这意味着清王朝问鼎中原的主观内因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剩下的就是解决外部客观问题了。
上图_ 1647到1648各地反清活动
三、迁都北京,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既然清王朝接下来的重任就是解决外部客观问题,也就是消灭其他敌对势力与,那么军事打击必然成为接下来的主要手段。如何有效且高效地达到军事行动之目的,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但都城的位置必是其中之一。将都城由后推前,这对于清王朝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正如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一个道理,在通讯较差的冷兵器时代,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甚至比加强兵力优势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北京的地理位置更是十分特殊和重要。当年的北宋,因为北方缺少“燕云十六州”,尤其是“山前七州”,北宋时刻感觉头悬利剑,如鲠在喉。而幽州(北京)就是这“山前七州”的中心,乃重中之重。
上图_ 燕云十六州
而现在清王朝占据北京,这意味着清王朝已经全面控制了,关外辽东以及蒙古与中原的连接的各个关隘通道。如此,清王朝可以轻易地将北方的战略物资(战马、士兵等)运送至中原前线。前线得到及时补给,保证了军事上持续有效地打击敌人,这也是清王朝在中原战争的前期,能够势如破竹的原因之一。
纵观全局,不难发现多尔衮的迁都之策绝对堪称英明,最终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客观地评价,对于清王朝来说,多尔衮确实是功大于过。在多尔衮爵号被罢黜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为其平反,不但恢复其和硕睿亲王“铁帽子王”的爵位,更是给予多尔衮极高赞誉,亲赐谥号为“忠”。
作者:王金百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洪业:清朝开国史》 (美)魏斐德/著 新星出版社
〔2〕《南明史》 顾诚/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