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战舰冷知识:你知道CL,CA,BB,CV,DD这些简称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个冷知识:海军对于舰种的字母缩写是怎么来的。各位舰长作为《战舰世界》的资深玩家,对于指代舰艇种类的字母缩写,诸如DD,BB,CV,CL,CA等等一定不陌生,这些缩写分别指代了驱逐舰,战列舰,航空母舰,轻巡洋舰和重巡洋舰。

但是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这些代称都是缩写,那么这些缩写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想必就要触及到一些舰长的知识盲区了。同时除了这些常用的缩写之外,还有诸如DE,CC,CVB这类看起来十分生疏的缩写,他们又代表哪些战舰种类呢?下面就开始我们本期的主题,为舰长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代称全部都是来美国海军的叫法。在1920年之前,美国海军的军舰代称主要分为B(战列舰),C(巡洋舰),D(驱逐舰),S(潜艇),M(浅水重炮舰),ACR(装甲巡洋舰)这六大类。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舰种,比如“战列巡洋舰”,因此美国海军开始实行双字母缩写的形式,其中第一个字母代表战舰的主要种类代号,第二个字母则代表大类细分出的子分类,比如CL(轻巡洋舰),DE(护航驱逐舰)。

而如果该舰的大类下没有细分子分类,或者该艘舰艇不属于子分类,则重复第一个字母,比如BB代表战列舰,DD代表驱逐舰(护航驱逐舰是二战中才出现的分类,因此1920年时美国海军没有这种称呼),CC代表战列巡洋舰(没错,美国海军管战列巡洋舰叫CC,而不是BC,所以按美国海军的意思,战巡才是巡洋舰最原本的样子!),SS代表潜艇等等。

那么按照这个命名规则,1920年之后的美国海军针对巡洋舰这一主舰种下,划分出了战列巡洋舰(CC),装甲巡洋舰(CA),和轻巡洋舰(CL)这三个主要子分类。其中CC代号赋予了当时准备筹建的6艘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CA代号赋予CA-2到CA-19这18艘老式的装甲巡洋舰,CA-1的编号永久让位给了1898年在哈瓦那爆炸沉没的缅因号,以示纪念。而CL代号则赋予了当时美国海军现有的23艘轻巡洋舰和侦察巡洋舰,编号也就从CL-1一直排到了CL-23。

看到这里舰长们想必都有所了解了,巡洋舰代号中的第二个字母,L代表light(轻型的),A则代表armor(装甲)。但是必须指出的是,A所指代的意思仅仅限于这一时期的美国海军舰艇分类,而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世界海军强国的巡洋舰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缩写指代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

在20世纪初,巡洋舰分为侧舷布置装甲带的装甲巡洋舰,和侧舷无防护但是舰体内有穹甲保护机舱的防护巡洋舰这两大类。在进入了无畏时代之后,在费舍尔的带领下,装甲巡洋舰衍生出了战列巡洋舰,而在一战前夕,以英国皇家海军的林仙级巡洋舰为标志,从防护巡洋舰衍生出了轻巡洋舰。

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也是接下来我们所讲述的所有战舰代称演化的根本思路,我们所谓的“衍生”,是指继承了前一舰种的作战任务和角色而言的,轻巡洋舰实际上是“轻装甲巡洋舰”的简称,她们在布局上与装甲巡洋舰相同,都是在两舷布置装甲板,并且取消了曾经防护巡洋舰标配的水平穹甲,主炮以152毫米级别为主,排水量普遍在4000-6000吨。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轻巡也出现了大型化的趋势,英国开始建造9800吨级搭载190毫米火炮,但是采取轻装甲布局的霍金斯级巡洋舰,而这也是后来重巡洋舰的鼻祖。

之前我们提到了两次海军条约,1922年华盛顿条约规定巡洋舰吨位最大为1万吨,主炮最大口径不得超过203毫米厚,各签约国纷纷开始向指标靠拢,出现了1万吨级的条约巡洋舰。但是显然各国海军对于条约虽然表面上遵守,但是背地里还是都想钻空子,比如当时日本海军将妙高级成为1万吨大型轻巡,美国海军也让这些万吨巡洋舰沿用轻巡CL的代号,并且从CL-24一直排到了CL-33。甚至1929年,我们在游戏中熟知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在签署造船合同时,合同纸上也赫然写着《第35号轻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建造合同》这几个大字。

鉴于各国都如此不老实,1930年补签伦敦海军条约也就顺理成章,这一次巡洋舰按照主炮口径,划分为155毫米以下,和155-203毫米两种,前者被称为轻巡,后者则是重巡。正是由于这一的发展脉络,美国海军在1930年按照伦敦条约废弃掉所有的装甲巡洋舰后,于1931年宣布CA舰种代号对应的舰艇,从装甲巡洋舰改为重巡洋舰,并且按照规定,将CL-24到CL-33这些军舰改为了CA-24到CA-33。并且在这之后,美国海军在数字排序上也将轻巡和重巡划在了一起,比如CA-39是新奥尔良级重巡昆西号,之后建造的四艘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在数字上沿用39的排序,编号为CL-40到CL-43。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航空母舰,1920年之前,美国海军的航母简称并不是CV,而是AC,是Aircraft Carrier的缩写,但是1920年之后改成为了CV。有些舰长也许听说过:“所谓的CV是Carrier Vessel(载机舰)的缩写。”这种说法,实际上这是错误的,CV是Cruiser Voler的缩写。

这个名称的由来也值得一提,在CV这个名字出现之前,美国海军中还没有像列克星敦级那样的大型航母,唯一一艘航母兰利号还是用运煤船改来的,因此也被认为是类似巡洋舰定位的辅助舰艇,帮助战列舰执行搜索和侦察任务。因此给她赋予了代表巡洋舰大分类的首字母C,而V代表的Voler则是法语中“飞行”的意思,在美国海军中指代所有比空气重的飞行器。那么什么是比空气轻的飞行器呢?没错,就是气球和飞艇,美国海军中对于飞艇的代号是Z,取自德文Zeppelin(齐柏林)的首字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齐柏林飞艇。

那么最后再说一说美国海军唯一“大型巡洋舰”阿拉斯加级,这一级舰艇在设计时,由于列克星敦级战巡计划被迫放弃,因此最初阿拉斯加打算沿用列克星敦的代号,也就是CC。但是美国海军不希望采用这样过于招摇的代号,让人一眼看出来他们在建造战列巡洋舰,因此一方面对外坚称阿拉斯加级是“大型巡洋舰”(Large Cruiser),另一方面也给阿拉斯加级重新划分了一种代称叫CB(Cruiser Battle),直译过来就是战斗巡洋舰。

不过其实,二战时美国海军的舰船代称中,代表Battle(战斗)的“B”虽然跟Large(大型)没有什么字母上的联系,但是其实二者几乎可以划等号,因为二战末期美国海军建造的排水量高达45000吨的中途岛级航母,最初也采用了CVB的代号,而在书面纪录中,中途岛级一直被称为大型航母(Large Aircraft Carrier)。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海军对于战舰种类的代称并不一定就是这种战舰的英文缩写,其本意更多的是代表这种船所担负的职责,例如战列巡洋舰是Battle Cruiser,缩写为BC,但是美国海军对战巡代称是CC,其含义则是:这种舰船是巡洋舰大分类下优先于轻巡和重巡的存在。

综合提升15%!NVIDIA SUPER系列显卡评测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070是在去年的下旬公布,2060是在今年年初公布。对于所有人来说,我们今天的主角:NVIDIA GeForce RTX 2060 SUPER/2070 SUPER来的都太快了一点。不到一年就发布两款产品的升级款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用户、厂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既然发了,还是在这个微妙的时间点(抢在AMD 5000系列之前发布),足以看出SUPER的使命非常艰巨。那么究竟它们的表现如何呢?一起走进今天的评测中吧~

01测前总结

这里总结几点SUPER系列显卡的性能特点,方便大家短时间阅读。

1、性能提升明显,平均下来领先幅度可达15%左右。在我们的测试中,无论是理论性能表现,还是实际游戏性能表现提升都非常明显,平均下来在15%左右。

2、与其说是低到高的升级款,不如说是高到低的“青春版”。无论是在参数方面,还是拆解看到的核心,以及性能表现来看,2060 SUPER和2070 SUPER与其说是升级款,不如说是更高规格“降级”。因为不管是核心芯片代号、到性能表现、再到外观等等,2060 SUPER都和2070更为接近、2070 SUPER和2080更为接近。

3、黄家刀法,名不虚传!这条我就不过多解释了,不懂的人看看后面那齐刷刷像等差数列一样的性能图表就明白了。

好啦,如果你想详细了解SUPER系列的卡有什么表现,接下来就真正的走进今天的评测吧~

外观

02外观

外观的话我们首先来看2060 SUPER。同公版2060相比,2060 SUPER延续了大家调侃的“煤气灶”造型,细微之处有两个变化,都在整流罩上。第一就是在RTX 2060后面加入了绿色的SUPER标志(当然并不会亮)。

第二点就是两颗风扇中间由黑色变为了银色,且可以镜面反光,其它的就和RTX 2060 FE无异了。

显卡右侧为单8pin接口

包装盒在2060后加入了SUPER字样

背板也加入了SUPER字样

显示接口方面配置为2*DP 1.4+HDMI 2.0b+DVI-D+Type-C,一应俱全,从显示器到VR设备均可满足。

接下来我们看看2070 SUPER,它的变化比较大。首先就是长度,从原来的身材和2060一样“成长”到了已经和2080相同的长度了,变为了一张280mm长的显卡,足足变长了40mm。

其它方面就和2060 SUPER差不多了,比方说整流罩变为银色反光材质,并且SUPER的标志也有。

供电接口挪到了显卡侧方,为8+6pin。

背部修长了不少

接口方面取消了DVI-D接口,配置为3*DP 1.4+HDMI 2.0b+Type-C。

虽然取消了DVI-D接口,不过2070 SUPER的包装盒里很贴心的配备了DP转DVI的转接线。

03拆解

拆解的话2070 SUPER的难度完全小于2060 SUPER。在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大家如果需要清灰换硅脂等要拆解的活,不要拆2060 SUPER!不要拆2060 SUPER!不要拆2060 SUPER!找专业人士去处理。至于为什么后面会说道,我们先来看比较简单的2070 SUPER拆解。

全家福

大量的散热贴

背板上也有不少散热贴(右侧为NV LINK保护罩)

PCB本体

中国台湾产 核心代号TU104-410

美光显存 不知什么原因字迹相当模糊 单颗1GB GDDR6 共8颗

采用8+2相供电

DrMos是来自安森美的FDMF 3160

整体来看2070 SUPER的拆解并不难,只要你有工具,那么剩下的就是拧螺丝的事情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子母螺丝的量非常大,需要耐心,别弄丢螺丝。

而小卡2060 SUPER的拆解就相当麻烦了。由于PCB过于短小,所以供电接口被安排在了PCB装甲上....是的,以至于我在拆解的时候到后期有一种拆炸弹的错觉。

由于排线用胶站在了装甲上,所以我并没有拿下来

大家可以看到,2060 SUPER的供电接口是通过锡焊焊接到了PCB上,这个做法加大了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不说,还非常容易因为外力而折断。并且装甲在焊接以后就不能卸下了,导致我们的设备并不能很好的看到里面具体的电子元件。

不过核心依然暴露在外 使用的芯片为韩国产 代号TU106-410

TR22电感 共6颗

04参数解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五大显卡的大体参数对比。

那么从这张对比图看下来我们就能发现,2060 SUPER使用的芯片是从2070上面得来,而2070 SUPER上面的芯片是从2080上面得来的。

RTX 2060 SUPER

我们先来看2060 SUPER芯片的具体参数。其采用TU106-410芯片,拥有2176个CUDA,TENSOR核心和RT核心分别为272和34。纹理单元136组、光栅单元64组。核心频率也提升至1470MHz,加速频率为1650MHz。

而大家知道RTX显卡拥有整数浮点并发运算的特性,所以表里的数据更准确的来讲应该是7.2 TFLOPS FP32/7.2 TFLOPS INT32。整数浮点并发运算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帧数,不易波动。光线处理也从每秒5 Giga Rays提升至6 Giga Rays。显存达到了8GB,且位宽也提升至256bit,带宽提升至448GB/S。热设计功耗提升至175W。

RTX 2070 SUPER

2070 SUPER的提升就更为暴力了。首先它使用了2080上面那颗减少了一些CUDA数的TU104-410,12nm制程,2560个CUDA,TENSOR核心和RT核心为别为320和40。160组纹理单元、64组光栅单元。

单精度浮点性能提升至9.1TFLOPS FP32/9.1 TFLOPS INT32,光线处理也从每秒6 Giga Rays提升至7 Giga Rays。核心频率提升至1605MHz、加速频率提升至1770MHz,显存参数不变。妥妥的2080“青春版”。

显然这次的SUPER提升并不是原来之前大家想当然的暴力提频,而是从核心到显存所有规格参数的全面提升。

测试平台简介

05测试平台简介

测试平台方面,为了保证发挥出显卡的最大实力,避免其他硬件带来的瓶颈,CPU方面我们采用第九代Intel八核心十六线程的i9-9900K、ROG MAXIMUS XI HERO (WI-FI) 主板、浦科特M9PeG 512GB NVME SSD、超频3 超神 3200MHz 8G*2、显示器为戴尔U2718Q、电源为航嘉WD600K、机箱为金河田静音坊。详情请看上图。

而为了保证此次的测试成绩绝对正确,我也是PY了5块公版显卡~下面开始进入测试环节。

06理论性能测试

理论测试环节我们清楚显卡评测的“扛把子”:3DMARK。使用FS、FSE、FSU来参考DX11环境;TS、TSE参考DX12环境;PortRoyal测试光追性能,表现如下:

黄家刀法果然名不虚传,在下佩服。看看这表格,和等差数列似的。不过虽然看着一样,不过我们明显能感觉到,2060 SUPER的性能更加接近2070,2070 SUPER的性能也是和2080更靠近的。

总体提升平均下来的话,SUPER系列要同比提高10%~15%左右。接下来我们看看实际的表现。

游戏性能测试

07游戏性能测试

那么体现在游戏中,五款显卡的表现如何呢?为此我们选择了DX11模式下的《孤岛惊魂5》、DX12模式下的《古墓丽影暗影》和对硬件要求非常高的《刺客信条奥德赛》作对比。游戏中我们使用1080P/2K/4K三种分辨率,画质均为预设最高,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记录平均帧数,表现如下:

《孤岛惊魂5》

《古墓丽影暗影》

《刺客信条奥德赛》

如果说RTX 2060、2070和2080的诞生将游戏的帧数差距拉得比较大的话,那么SUPER系列的诞生完美的补足了这中间的空缺。我们可以看到SUPER系列的显卡定位非常精准,无论是在理论测试还是在游戏测试中都横亘于2060/2070/2080之间。

温度和功耗测试

08温度和功耗测试

温度和功耗测试中,我们使用3DMARK的Fire Strike Extreme压力测试进行对比,用功耗仪测试整机功耗,软件自动记录最高温度,成绩如下:

温度方面,虽然我们知道SUPER系列是更高阶显卡的“青春版”,但是温度却和同代产品表现相同,2060 SUPER最高温度为72℃,2070 SUPER最高温度为73℃,表现非常好。

而在整机功耗方面,2060 SUPER显卡比2060显卡高出15W左右,2070 SUPER显卡比2070显卡高出30W,这意味着如果你想要同级别更换显卡的话,至少电源是肯定不用换的。

购买建议和总结

09购买建议和总结

首先就是价格了。目前,NVIDIA RTX 2060 SUPER的官方售价为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737元),NVIDIA RTX 2070 SUPER的售价为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424元)。

如果拿美元来计算的话(毕竟AIC价格会根据产品定位而不确定),作为对比2060 FE的首发价格为349美元、2070 FE为599美元、2080 FE则为699美元。那么这个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诱人了。尤其是2070 SUPER,在性能提升巨大的前提下还便宜了100美元,诱惑力相当大。

RTX 2070 SUPER

那么NVIDIA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定价不言自明,首先RTX 20系列发售初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火爆,2060近3000元的价格让不少想要升级显卡的玩家化身“等等党”。

再就是这个时间点早于AMD的RX 5000系列显卡发布就是要打一个时间差。在早期将对手扼杀在摇篮里。目前AMD RX 5700和RX 5700XT显卡的解禁和售卖日期均为7月7日,而SUPER系列的售卖日期在9号,明显“干架”的节奏,火药味明显。

RTX 2060 SUPER

最后总结一波。强劲的性能表现,扎实的做工,出色的功耗温度表现以及明确的产品定位,是SUPER系列给我的测试印象。相信SUPER系列的诞生和定价策略能够带动20系显卡的市场状态进一步回升。

但是,有一句话我想说的是:NVIDIA,这么出色的东西,为啥不早点拿出来呢?

各厂商SUPER新系列显卡外观

10各厂商SUPER系列显卡外观

1、RTX 2060 SUPER

iGame GeForce RTX 2060 SUPER Vulcan X OC

影驰RTX 2060 Super 星曜

MSI GeForce RTX 2060 SUPER Gaming X

ROG-STRIX-RTX2060S-O8G-GAMING

RTX2060super-8GD6 至尊PLUS OC

AORUS GeForce RTX 2060 SUPER 8G

RTX2060 Super iCraft GM

映众 INNO3D RTX2060 SUPER冰龙超级版

2、RTX 2070 SUPER

影驰2070 Super Gamer

iGame GeForce RTX 2070 SUPER Vulcan X OC

RTX2070super-8GD6 玩家力量至尊PGF OC

ROG-STRIX-RTX2070S-A8G-GAMING

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耕升GeForce RTX 2070 Super 炫光OC

映众 INNO3D RTX 2070 SUPER GAMING

AORUS GeForce RTX 2070 SUPER 8G

RTX2070 Super iCraft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