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古代地中海南北的民生图景

《内巴蒙宴会图》局部 资料图片

《巴黎女郎》 资料图片

古埃及四管眼影容器 吴云摄

克诺索斯壁画《跳舞的女人》 资料图片

《内巴蒙捕禽图》 资料图片

不久前结束的“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除了有关木乃伊部分外,还展出了有关古埃及人生活的一些展品,使观众感受到市井生活的一丝温情,为人们了解古埃及的生活打开了一个窗口。

几千年前生活在地中海南北两岸的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先后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埃及金字塔和宫殿雄伟壮观,希腊克里特的克诺索斯王宫美轮美奂。从古埃及的法老到古希腊哲人圣贤,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古埃及和古希腊普通民众的生活,人们的了解相对较少。精美的艺术、灿烂的文化无不建立在普通民众的辛勤劳动之上。古埃及和古希腊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金字塔、帝王陵、王宫和神庙,还有大量文物反映了古代居民纺纱织布、农耕放牧、宰牛捕鱼、制作食品等日常劳作场景。

Ⅰ.宰牛捕鱼:且乐且辛

在特展中有一件很不起眼的展品:《宰牛者彩绘木雕》。与旁边金光闪闪的黄金木乃伊相比,这件展品很不起眼——两个赤膊的屠夫神情专注,正举刀准备分割牛肉,他们在为一场祭祀活动准备祭祀品。牛肉是古埃及食用较多的肉类。在伦敦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埃及古王国时期(前2686—前2181)的文物,从这件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场景:一个屠夫正在切一条牛腿。

除了牛肉外,鱼类也是古埃及人喜爱的食品,在一幅公元前2649年左右的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捕鱼的情形。有人用多钩钓线钓鱼,也有人用网在捕鱼。水中的鱼有很多品种,岸边的植物上还有青蛙和蚱蜢。

古希腊人也喜爱捕鱼,捕鱼在地中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希腊克里特文明时期的一幅著名的壁画《渔夫》,就表现了一个青年渔夫打鱼归来的场景,他手提两大串鱼,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对于3000多年前古希腊和古埃及普通人来说,生活不是诗和远方,而是艰辛和劳苦。在米诺斯时代的克里特,跳牛是祭神仪式前的竞技表演。人们在欣赏从古希腊克里特出土的著名壁画《跳牛图》时,看到的是公牛的凶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巧,是古希腊人对牛的敬畏和驯服牛的过程。瘦小的克里特人在壮硕的公牛背上轻松灵巧地倒立、腾跃,愤怒的公牛咆哮着低头前冲,牛角被前方的表演者紧紧抓住,牛身后另一人高举双臂大声呼喊,似乎在为跳牛者助威。从艺术的角度看,画面如同高超的摄影师抓拍的图片,构图均衡,展示了一种动态的稳定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杰作。可是如果我们从跳牛者命运的角度去思考,很容易想象,一旦表演失误,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在埃及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莎草纸文献,上面的文字记载了发生在拉美西斯三世统治第二十九年发生的一次罢工事件。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罢工,至少是被文字记录下来的首次罢工。据记载,负责建造和装饰国王谷陵墓的工匠们很长时间都没有领到他们的薪酬——做面包用的小麦和酿制啤酒用的大麦。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工匠们放下手头的工作,聚集在神庙门口,向王宫的官员控诉,他们现在饥寒交迫,没有衣服,没有油,没有鱼和蔬菜。王宫的官员许诺将会报告给国王,劝人们先复工。然而工匠们依然没有领到薪酬,于是再次罢工,并前往拉美西斯二世的陵寝神庙,阻止那里的祭祀活动。事件最后结果我们并不清楚,文献也没有更多的记载。但从这份文献上我们可以看到古埃及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状况以及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Ⅱ.面包美酒:南北不同的地中海饮食

现在,地中海饮食被认为是一种很健康的饮食习惯,以清淡、简单而又营养全面著称。在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很多文物上都有用面包、牛羊肉、水果、蔬菜等祭祀神灵的画面,可见它们是当时人们最喜爱的食物。

地中海之滨的希腊人从古至今在饮食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与希腊的地理条件有关。希腊多山,缺少肥沃的耕地,谷物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肉类多为牛羊肉,主食大多是谷物制成的面包、面饼和米饭。人们的烹调方法比较简单,清淡不油腻。同时希腊几乎被大海环抱,因此人们的饮食中有大量的海鲜类食品。当然,应季蔬菜、水果、橄榄油以及奶制品也必不可少。

地中海南岸的埃及人饮食与希腊有所不同。特展中展出了一个假门石碑和一个供品桌,上面的图案表现了献祭给神灵或故人的食品,包括面包、水果、牛肉、啤酒等。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很少发生饥荒。尼罗河泛滥所带来的肥沃土壤使古代埃及成为地中海地区的谷物生产大国,每年除生产大量的小麦、大麦供本国消费外,埃及还有大量谷物出口到希腊等其他地区。古埃及人一般每日进餐两次,正餐多在下午。无论富人还是穷人,主食都是面包和啤酒,佐以洋葱和其他蔬菜,并搭配肉类、野味和鱼类。王公贵族的餐桌上有大量的动物肉,包括牛羊肉甚至河马和鳄鱼肉。普通百姓喜食牛、羊、鸭、雁和尼罗河的鱼类。在吉萨金字塔工匠村落的古迹里曾发掘出大量屠宰牛、羊和猪的证据,表明工匠们可以经常吃到这些肉类。古埃及人在5000多年前就掌握了做面包的发酵技术,面包成为古埃及人最主要的食品。不过由于埃及缺少坚硬的石头,由砂石制成的石磨加工出的面粉掺杂了很多砂屑,长期食用这样的面包对当地人的牙齿造成了很大的磨损,因此牙病是古埃及人最常见的疾病,即使是法老也不能幸免。在古埃及陵墓的壁画上,有牙科医生给法老治疗牙病的图案。

用“无酒不欢”形容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并不过分,酒类是他们用以佐餐的必需品。无论是在地中海北岸的希腊还是南岸的埃及,美酒都是人们最喜爱的饮料,然而他们饮用的酒类品种并不一样。

希腊的土地干旱贫瘠,却很适合葡萄生长,古希腊人离不开葡萄酒,头顶葡萄藤的酒神迪奥尼索斯也因此成为古希腊最著名的神祇之一。

在希腊克里特克诺索斯王宫里有一件珍贵的牛头奠酒器。这件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的杰作表明,在向神灵献祭的时候,葡萄酒必不可少。考古学家在希腊大陆的迈锡尼发现了几乎同一时代的另一件牛头奠酒器。希腊人的餐桌上也不能少了葡萄酒,迈锡尼王室使用的金杯让我们可以畅想当年人们高举金杯畅饮的情景。

与古希腊人不同,古埃及人用尼罗河三角洲栽培的葡萄也可以酿造出上好的葡萄酒,但古埃及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并不适宜种植葡萄,因此葡萄酒在当时很可能属于奢侈品。在古埃及最流行的饮料是啤酒,这是一种温和、浓稠、略带甜味的饮料,在普通百姓饭桌上必不可少。有研究认为,其原因是他们饮用的啤酒中有较为浓稠的谷物。法老给建造吉萨金字塔的工人每天发放的食品就是大约1.3加仑这样的“啤酒粥”。

在古埃及的墓穴和神庙的壁画、雕刻上发现了很多与啤酒相关的场景。一座出土于沙卡拉、大约为埃及第五王朝时期的高27厘米的石灰岩彩塑展示了当时酿造啤酒的过程:人们将面包搓碎后放到一个有水的缸内,通过发酵酿造成啤酒。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埃及文物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埃及人酿造啤酒和制作食物的场景。

早在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就推测古埃及肯定有一家产量很高的啤酒厂,但一直没有找到其踪迹。直到2021年2月,考古学家宣布,在尼罗河西岸的阿比多斯墓地发现了一家有5000年历史的啤酒酿造基地遗址,它很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厂。

啤酒厂遗址发现了40个用于酿造啤酒的黏土罐,分别安置在8个场地,每个场地约65英尺长、8英尺宽。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酿酒罐一次可以生产多达5900加仑啤酒。陶器是古埃及发酵啤酒的关键,其宽大的开口利于空气流通,多孔的内壁非常适合野生酵母的附着。罐内温度略低于环境温度,有利于啤酒酵母在当地炎热干旱的气候中生长。考古学家认为啤酒是古埃及王室和祭祀仪式的饮料,发现啤酒厂的古代墓地是古埃及王国祭祀冥神奥西里斯的场所。

数千年过去了,古希腊和古埃及都经历了剧烈的民族变迁、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希腊人饮酒的传统依旧,现代埃及人的爱好则从啤酒变成了红茶。他们还喜爱甜食和烧烤类食品,肉类多为羊肉、鸡肉和鸭肉。

Ⅲ.音乐舞蹈:劳动者必不可少的精神享受

在希腊戏剧出现之前,欣赏音乐和舞蹈是古希腊人重要的文化享受。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克里特古城法伊斯托斯就发现了一座有12排座位的剧场,在克诺索斯也发现了有18排座位的剧场。荷马史诗中说:“在广阔的克诺索斯,代达罗斯为秀发如云的阿丽阿德涅设计了一个舞场,男青年与迷人的少女携手共舞……一位弹唱诗人配合他们的舞步弹奏着七弦琴。”克诺索斯的壁画中也有贵妇人在橄榄树林中观看穿着鲜艳裙子的少女表演舞蹈的画面。大量希腊瓶画和浮雕中的舞蹈形象表明,很多舞蹈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密切相关。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曾这样描述过希腊女舞者:“她们疯狂地跺脚,在有节奏的狂笑中飞速旋转。”可以说,舞蹈是古希腊人十分喜爱的一种娱乐,更是对神灵表达崇敬的方式。

在埃及并没有发现类似的古剧场,但音乐和舞蹈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同样十分重要,从出生到死亡,音乐伴随着埃及人的一生。音乐是宗教崇拜的组成部分,埃及的神灵中有一位地位很重要的神哈托尔,其形象是一位牛头人身或长有牛耳的女子。她是古埃及人信奉的爱与美的女神、富裕之神,也是舞蹈和音乐之神。

在特展中有两件相关的展品,一件是两位男子吹奏竖笛;另一件是由三名女子组成的乐团在演奏音乐,她们手持当时最流行的乐器——竖琴、琉特琴和竖笛。此外特展还展出了拍板和摇铃等乐器。我们看不出演奏竖笛的男子身处什么场合,展览的说明介绍说,农业劳动尤其是收割活动的场景中往往有音乐家和歌手,他们奏出的旋律和曲调能减轻农人田间劳作的疲乏。

在希腊的克里特岛也曾出土过一件珍贵文物——丰收瓶。在一群收割归来的农人中有一位乐手,他手持响铃乐器,边走边唱,将丰收的气氛烘托到顶点。他手中的摇铃与古埃及的几乎完全一样,说明摇铃是在地中海周边十分流行的打击乐器,同时也说明,音乐是普通劳动者必不可少的精神享受。那时候埃及人和希腊人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我们并不知道,但从出土文物上的乐器和舞者身姿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鲜明节奏和其营造出的欢快气氛。

竖笛和竖琴是古时候流行于地中海地区的乐器。早在希腊克里特文明出现之前,在爱琴海的小岛上曾出现了被称为基克拉泽斯文化的文明现象,其最典型的文物是大理石人形塑像,其中就有弹奏竖琴和吹奏竖笛的人像。乐器的形制和演奏者的姿势与古埃及文物十分相似。

与在大自然中畅舞的希腊女子不同,古埃及人常常在上流社会的宴会上邀请专业的乐手和舞者演出。我们在展览中看到的三人女子乐团看上去很可能属于这样的专业团体,她们或许是在为一场宴会进行伴宴演出。古埃及上流社会的宴会通常在下午举行,男女宾客分开就座,按其社会地位或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凳子上,或席地而坐。除了丰盛的食品和酒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演奏的乐师和舞者了。展出的这幅图画上,有两名身着长裙的女子应该是专业乐师,中间的女子则边演奏边跳舞。

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收藏中,我们可以在著名的内巴蒙墓室壁画中看到几乎相同的场景——身着长裙的女子乐队在演奏音乐,舞女在一旁翩翩起舞。舞女腰间佩戴着由珠子或贝壳制成的腰带,也有舞者穿着透明的长袍。从舞者的动作中,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音乐节奏。在今天的埃及舞蹈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古埃及舞蹈的某些元素。

在古埃及,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在埃及新王国时期(约前1570—前1069),最流行的歌曲是赞美诗,而赞美诗的演唱往往伴随着解释性的舞蹈表演。一件哈特谢普苏特统治时期(前1479—前1458)的雕刻作品便描绘了这样一场音乐表演。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音乐和舞蹈有助于提升宗教仪式参与者与神的关系,参与者都可以加入到舞者的队伍中,甚至有国王参与跳舞的记载。

Ⅳ.华服重彩:对美的共同追求

在特展中还展出了一些用于盛放不同色彩眼影的器皿,以及梳子和项链等,让人不禁联想到正在“对镜贴花黄”的古埃及女子形象。

在古埃及和古希腊都盛行重彩浓妆。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希腊克里特文明的壁画代表作《巴黎女郎》,便给我们展示了当时最时髦的打扮。壁画上的少女有精心描画过的眉毛,衬托出大大的眼睛和高挺的鼻子,微张的嘴唇上有鲜艳的口红。她有着长长的卷发,穿着敞领直条纹衬衣。因她的形象如同巴黎时尚女子,后人便称她为“巴黎女郞”。她是谁我们并不知道,也许是生活优裕的王室成员,也许只是一名普通的克里特女子。类似的女子形象在迈锡尼时代也十分流行。从一幅在迈锡尼城堡发现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妇女十分流行重妆华服。

米诺斯时代的克里特人在今天看起来也非常时髦,男人穿褶皱短裙缠腰带,女人身穿束腰薄纱长袍,卷曲的头发或垂在胸前,或披在脑后。女人头上和身上佩戴着各种饰品,如黄金发夹、动物或花朵图案的胸针、花冠、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

古埃及女子同样对这些饰物十分喜爱。在特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女人的装饰,比如精美的项链。在古埃及,不仅女性喜爱佩戴项链装饰,男子也同样喜爱。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内巴蒙捕禽图》上,男主人和他的妻子女儿都戴着同款项链。

与古克里特人相比,古埃及人的衣着打扮和妆容毫不逊色。也许由于气候的原因,埃及人的服饰似乎更加轻薄透气。古埃及人衣物主要用亚麻纤维制成,男子往往只穿一件白色短裙,上身坦露。女子则喜爱白色齐胸连身裙,上面配有肩带。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人们的服装都很相似,表现出主人身份地位的是珠宝首饰。

从古埃及的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埃及妇女的头发浓密,发型样式也十分丰富。实际上由于古埃及气候炎热,因此女子十分流行光头佩戴假发。古埃及女性酷爱化妆,她们描眼线,涂眼影,擦胭脂,抹口红,佩戴各种饰物。女性是古埃及的重要消费者,女子用的装香油香膏的器皿、装眼线膏的瓶子、化妆用的小勺子和铜镜从来不缺市场。古埃及女性尤其喜爱从动植物油脂中提炼出来的香膏,她们不仅将香膏涂抹在脸上身上,更喜爱制成香蜡顶在头上,随着香蜡的逐渐融化,香脂可以散发出清香。从《内巴蒙宴会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女乐手们头顶上有香蜡,那些出席宴会的女客人头顶上也大多顶着香蜡,即使她们没有佩戴假发。

跨越地中海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有着很多明显的差别,也有着很多相同相似之处,成为不同文明间互融互鉴的历史见证。正是不同文明中普通百姓的辛勤劳作,为人类文明的大厦堆积起了厚厚的基石。

(作者:尹亚利,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希腊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玩游戏、学歌舞,100多年前的幼儿园教些啥?

如今网上流行一句话,“七岁以后的人生,都很艰难。”打住!难道七岁以前的孩子就轻松吗?看看如今家长们在面对幼儿园时的选择困难症,就让人轻松不起来:公立幼儿园好还是私立幼儿园好?教育理念是西方的好还是中式的好?教育体系是蒙氏的还是华德福的?是不是双语教学?有没有外教?琴棋书画课外辅导是不是样样都没少?

那么,穿越回清末和,那时候的幼儿园是怎样的?幼儿园里有外教吗?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呢?

湖南最早的幼儿园成立之初仅招了10余人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不叫幼儿园,叫作蒙养院。

所谓“蒙养”,乃“蒙以养正”之意,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下)》,蒙养院又名蒙学堂、蒙学馆,即幼稚园。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其中包括《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蒙学堂章程》规定,“蒙学为各学之根本”,所有府厅州县之处城乡集镇一律开设蒙学堂。1903又制定了《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三岁至七岁儿童之所,辅助家庭教育。

《章程》颁布后,两湖、苏浙、京沪等地相继开办了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最早的一所,是由湖北巡抚端方于1903年9月在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次年改称武昌蒙养园)。端方认为“东西各国之富强莫非发源于教育”,遂成为中国创办幼儿园的第一人。

由于当时我国蒙学教育基础薄弱,从教材设备到师资几乎都依赖日本,不仅幼儿园里的钢琴、风琴、儿童桌椅、教具等设备都从日本购买,幼儿园里的老师也由日本幼教工作者担任。湖北幼稚园的园长就是一位日本女人,名叫户野美知惠,课程设置基本上参照了日本的幼稚园。

天津一家私立蒙养院,有日籍教师在上钢琴课,当地报纸用插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或称《癸卯学制》,规定了从幼儿至大学院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办学章程。其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我国历史上由政府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的第一部法规。这一章程将蒙养院教育和家庭教育并列,提出“蒙养家教合一”的宗旨,其意图“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所谓“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是因为当时不能设女学,只能由家庭来解决女子的教育问题。“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且不宜多读西书,误学外国习俗,致开自行择配之渐,长蔑视父母夫婿之风。故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或受母教,或受保姆之教”。教什么呢?“教以为女为妇为母之道也”。

由于上述“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的规定,章程中所订“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实际上是指男童。因此,所谓“蒙养家教合一”实际含义是蒙养院教育男童,家庭教育女童。

章程中对蒙养院的教育方针作出规定:“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其内涵是以体育为重点的体育、智育、德育同时发展的意思。

1905年5月,调任湖南巡抚的端方创办湖南官立蒙养院,院址设在长沙坡子街粮道署旧址,湖南学务处委派冯开浚担任院长。这是湖南省第一所幼儿园,是中国的第二所幼儿园。

中国创办幼儿园第一人:端方。

根据《癸卯学制》和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的规定,湖南官立蒙养院实行保教合一、教导合一的教育,“以养成异日受教之根据”为宗旨。《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指出,谈话、行仪为“德育之始基”,读方、数方、手技为“智育之始基”,乐歌、游戏为“体育之始基”,并强调各科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与湖北幼稚园一样,湖南官立蒙养院聘请的教师也有两位日本女人,一位叫春山雪子,一位叫佐滕操子,课程设置基本上参照了日本的幼稚园。

湖南官立蒙养院招收3岁以上但未满学龄的儿童,然而,作为一个新事物,蒙养院诞生之初并未被长沙人待见。无论路程远近,人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这里就读。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湖南近现代名校史料》中记录,湖南官立蒙养院最初仅招到幼生1个组10余人。至1906年春,幼生逐渐增多,共招收2组20多人。

1906年3月,湖南出现大范围饥荒,灾民纷纷涌入长沙,发生了骚动。湖南官立蒙养院被全部烧毁,于是迁往东茅巷、五堆口、局关祠等处,租用民舍暂时安置。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幼生四散,湖南官立蒙养院停办。1912年,湖南官立蒙养院在长沙古稻田恢复,附属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改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以后,该园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相继改名为省立第二中学附属幼稚园和省立长沙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

1912年湖南幼儿园就有蒙台梭利教学法

如今,全球知名幼教体系包括蒙台梭利、瑞吉欧、华德福、福禄贝尔和DAP等五大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成为全球85%以上的幼教机构的指导教学思想。在中国最盛行的当属蒙台梭利教学法,它由意大利首位医学女博士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创立于20世纪初期,它强调教具式教学,主张追随儿童,给儿童自由,把握敏感期,引导和支持幼儿训练。然而你知道吗,早在元年,也就是1912年,湖南成立的第一家私立幼儿园——幼幼幼稚园就已经开始践行蒙台梭利教学法了。

幼幼幼儿园来源于一个家族学校。1910,蒋葆仁女士在南门口冯家湾的蒋氏私宅园圃内创办了一所家族学校,建造教室两间,以男女分班制,首收蒋氏及其亲友子弟24名,蒋葆仁任校长,蒋泰素任教员。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宗旨,“幼幼学校”因此而得名。

冯家湾的蒋氏私宅旧址。

由于教学有方,名声不胫而走,恳求来幼幼学校就读者越来越多,原址无法满足需求。1912年,主理人租赁了长沙市社坛街寄园的部分房屋为校舍,还在与之相邻的礼贤街租佃楼房一所为分部,开办蒙养院,蒋六吉先生任校长,蒋葆仁任主事。

幼幼幼稚园有3个班,招收幼儿60余名,由园主任一人负责。幼稚园“修业年限为二年”,“保育期满或年龄已长,经校考查及格者,给予出园登记,可免入学测验,入本校一年级”。

除了之前所提到的蒙台梭利教学法之外,幼幼幼稚园还参用了由“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在德国首创的福禄贝尔教学法,即“把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让儿童自由活动,从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幼稚园规定的目标是:“注意儿童身心之发达;培养公民资格;陶冶善用余闲之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1927年,幼幼幼稚园迎来了建园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成员——戴慧静。戴慧静生于1903年,祖籍湖北省,五岁时随父母来到湖南湘潭市,后到长沙市福湘女子中学读书,与杨开慧、李淑一同窗。高中毕业后,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又随兄到南京中央大学幼师系就读,1927年回到湖南,在长沙市私立幼幼学校附设幼稚园任教养员。

戴慧静曾担任过游戏、音乐、故事、手工、图画和儿歌等课程教师。除上课外,还要照料幼儿的起居饮食。戴慧静后来回忆,那时幼儿园主要采用设计教学法,打破各科目的界限,从儿童自由活动中发现设计题材,进行设计教学,分为个人、小组、团体、室内室外等各种活动。现在看来虽然有些过时,当时却很受幼儿欢迎。

在长沙“文夕大火”中,幼幼小学和幼稚园被毁。抗战胜利以后,为了修复和扩充校舍,学校领导发动全体教师到社会上募捐。有一次,戴慧静和幼稚园的另一位老师,到一个姓邹的老板开的“钱铺”去募捐,邹老板一口答应捐赠光洋2000元,随即派人把钱送到幼稚园。学校拿了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钱,修复和扩充了小学和幼稚园校舍,添置了一些教学设备。当幼稚园缺少玩具时,老师们又发动家长支援,有的家长送撬板、梭板,有的送风琴,还有的送各种玩具。由于校舍扩大,幼稚园增加到3个班,有100多个幼稚生。这时的长沙市幼幼小学附设幼稚园,在社会上开始有了名气。

湖南幼幼学校初等小学附属幼稚园师生合影(1912年12月)。

1935年,湖南贵族式幼稚园人满为患

建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1912年9月29日公布的《师范教育令》中规定:“女子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外,应设蒙养园;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于附属小学外,应设附属女子中学校,并设蒙养园。”这一法令,反映了初成立的国民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以及将其与女子师范教育联系起来的建设方针。

1915年7月31日,教育部公布了《国民学校令》,其中规定:“国民学校得附设蒙养园及类于国民学校之各类学校。”提出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设立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

同年,教育部又公布了《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其中对蒙养园的教育实施作出了一些规定。首先是入学年龄问题,细则中规定“蒙养园以保育满三周岁至入国民学校年龄之幼儿为目的”。关于国民学校的入学年龄,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系统令》中规定,初小一年级为七岁。这样,蒙养园学程的年龄就是四岁至六岁,即三年的学程。

清末至初年出现的学前教育机构,名称和设置办法各不相同:有的名为蒙养院、有的叫幼稚舍或幼稚园;有公立官办的,也有私人经办的;有达官富绅办的,也有乡间节妇捐款办的;有独立设置的,也有附设于育婴堂、女塾、女学、女师的。与最初的陌生和排斥截然相反,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把学龄前的孩子送至幼稚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当时,长沙市至少有以下八家著名幼儿园:第一女师幼稚园(前身即为湖南官立蒙养院)、幼幼幼稚园、周南幼稚园、长沙师范幼稚园、楚怡幼稚园、福湘幼稚园(即福幼园)、湘雅幼稚园(即小雅园)、育英幼稚园等。

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这个问题上,当时的父母与现在父母的态度极为相似。1935年,长沙教育家吴剑应《(长沙)大公报创刊二十周年纪念刊》之约,撰文谈到长沙幼儿教育时说:“最近几年,我湘几个贵族式的幼稚园,不论在省会或在县区都有人满之患,故入园的踊跃,实足惊人。试看每年寒暑假,各园招生,来报名的,不到几个钟头,就会超过原有规定名额的十倍以上,且各家父母,无不多方请托,希望幼稚园来收容他们的子女,结果多半是望门墙而不得入。”

时期的贵族幼儿园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一些资料中记载,时期的贵族幼儿园设施十分豪华,同时聘请了外教,主要是给贵族家的小孩读书,为出国做准备。可是由于名额有限,连贵族人家的孩子也未必能进贵族幼儿园就读,普通人家的子弟更是不必想了。

幼儿园学什么?注重游戏和音乐

时期的幼儿园主要学些什么呢?

根据《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记载,湖南最早的官立蒙养院设立了7门课程,即:

(1)谈话。分修身话和庶物话两种,前者示“为人之道”,须浅而有趣,“如中国二十四孝故事之类,其中颇有趣味”;后者示“事物之名称”,教师简单地向孩童解释其大概的意思,“譬言之如犬能守户、鸡能司晨等事,令孩童听之心中自然有所感触”。

(2)行仪:选择合适而有趣的行为让幼儿模仿,教师及时随事指导。

(3)读方:即识字。

(4)数方:教幼儿学习单双数、分解组成、加减等。

(5)手技:即通过配插“恩物”使幼儿掌握轻重、大小、长短,并发展其思维。“恩物”共有十一种,包括“木积”(用木方按图堆积各种屋宇坊舟车桥梁之形,有点像今天的积木)、“板排”(用木板排配各器具形状,初排配时有式样可仿)、“箸排”(用竹签排字形,如“一”“二”“三”、“大”“小”“工”等),另外还有“纸织”、“纸折”、“纸剪”、“缝取”、“画方”等。

(6)乐歌:伴以歌舞,既培养美感,又涵养性情;配合体操,则可以强健四肢。比如可以“将本省名山大川、胜迹名区、乡贤名宦、动植各物,写成浅显歌词,谱出新腔,令学童歌唱以乐和之”。“乐歌”备受重视,称“盖关系于国民忠爱思想者,如影随形,此化育之宗也”,“凡立学堂不设乐歌,是为有教无育,是为不淑之教”。

(7)游戏:开展室内外游戏,以活泼儿童生活兴趣,调养性情。

这些课程的设置,虽然与当时主理幼儿园的日本教师相关,也符合当时对于学前教育的大的宗旨。《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中规定:“保育幼儿,务令其身心健全发达,得良善之习惯,以辅助家庭教育。幼儿之保育,须与其身心发达之度相副,不得授以难解事项及令操过度之业务。幼儿之心情容止,宜常注意使之端正,并示以善良之事例,令其则效。”细则中对蒙养园课程的规定是:“保育之项目,为游戏、唱歌、谈话、手艺。”

按道理,蒙养院设置“歌谣”课程,可以指歌唱,也可以指吟诵诗词。但在清政府制订《奏定学堂章程》时同时制订的《学务纲要》以及各级学堂的章程中,都认定中国古乐雅音失传,学堂音乐一门只能缓设,所以在蒙养院章程中设置的歌谣课,所谓歌谣,实际上是指吟诵诗词。

但在湖南的各式学堂,尤其是蒙养院、幼稚园中,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突破了清政府蒙养院章程的局限。在当时,最早的音乐教师是在蒙养院教学的日本人,然后是浙江一带沿海开放地区的音乐先行者。如在明德、周南、长郡等学校任教的郑其年、邱望湘、陈啸空、沈醉了等人。在歌曲教材内容方面,《说略》提出以本省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著名人物、动植物种为题材写歌词并谱新曲来教儿童歌唱,以启发儿童爱乡爱国之情。这比《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的只吟诵古诗词,更符合儿童的心理条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在音乐技能的教育方面,《说略》也有简要的规定。提出“有单音唱歌、轮环唱歌、复音唱歌之分,轮环复音稍难,幼稚园中惟教单音”。就是说,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了单声部歌唱的能力后,可以教唱多声部歌曲。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无疑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专业性的见解。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储文静实习生易新亮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