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有诗集》是一部佳作。作为婉约派才女,李清照的诗歌才华卓越,然而她的性格却充满霸气。我们对李清照的第一印象是婉约派才女,但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潇洒的女性,被誉为“千古第一拽姐”,她绝对担当得起这样的称号。
万型风推历史文化名士普:如果你想和她一起打麻将,我打赌你会被她的才华和个性所吸引。李清照一生写了两首《如梦令》,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
常记溪亭日暮,陶醉其中,竟然不知道回家的路。兴致正浓,晚上回家时,却不小心划进了藕花深处。划船时的呼喊声惊动了一群鸥鹭,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但你知道吗?这首诗是她16岁时写的,当时她喝多了酒,划着船一头扎进了荷塘。
我认为她并不是“误入”,而是故意的,因为她根本不担心迷路。她是一个非常活泼、调皮的女孩。虽然这首诗让她的形象更加生动,但也展现了她年轻时的自由和俏皮。
再看这句“沉醉不知归路”,如果用“大醉”来形容她,我觉得并不恰当,因为她的醉态表现得非常自然,因此才能故意找不到路,进入荷塘玩耍。李清照出身于一个大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文化名人,她的朋友有唐诗、秦慧等人,而张泽端则是她的小叔子,甚至连王安石也是她的亲戚。
她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自由、风流的个性。《如梦令》一出,就成为了酒仙榜上的一员。虽然她现存的诗词只有40多首,但其中一半都与酒有关。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在喝酒、赏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淡淡的清香,也将这份情感融入了诗歌中。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别劝我了,我还没喝尽兴呢。我不关心别人怎么想,他们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
“金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
喝到尽兴为止,不管外面天黑还是天亮。
读到这里,你是否觉得李清照很有趣呢?但是,她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喜欢。18岁时,她嫁给了赵明诚,两人非常恩爱,相互尊重。可以说他们是“模范夫妻”。赵明诚喜欢收藏文物,李清照就攒钱陪他一起收藏。赵明诚知道她喜欢“打马”,就专门为她买了很多书让她研究,而她也非常喜欢学习(其实是喜欢),每本书都没有落下。她甚至在逃亡的路上还不忘来几盘。不过,我们还是不要学习她的行为。
公元1107年,赵家因为政治斗争被抄家,李清照和赵明诚也被驱逐出京,来到了山东青州。那里是李清照的故居,现在正在进行修复,所以我们无法参观。当时,她和赵明诚在这里共同创办了赵氏图书馆,她担任馆长,他则担任管理员。在这里,她写下了《词论》,成为一位不露痕迹的怼人高手。
在《词论》中,她批评柳永的词虽然合音律,但却过于俗气,张先的词虽然偶尔有好句子,但总体来说并不出色。苏轼、晏殊、欧阳修的词虽然词句通顺,但却没有音律,更不用说连词了。至于王安石,她说他写文章很有才华,但写词就不行了,因为他写的是“狗屁不通”,而且她还批评了当时的一些名流。
然而,她的狂妄并没有让人感到她自大,反而增添了她的灵气和自由不羁的性格。我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她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自信。她的词充满了灵性和自信,就像一只孤独的海鸥在振翅飞翔。她的词不仅有才气,还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她说自己的词和其他词不同,就像她的花一样,与众不同。她在奋力前行,但她在争取什么呢?这首诗描写了她在荷塘划船的情景,但她并没有描述荷塘的美景,也没有描述自己的醉意,而是只说了“惊起了一滩鸥鹭”。这一刻我才明白问题的关键。
据记载,这首诗在城里流传时,她的父亲把名字盖住了。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感到不甘心。她是一个女性,是一个不能被别人发现的才女。在那个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界,她的出现就像一只小船误入了静谧的荷塘。因此,她的词被当时的文人批评为“小家子气”和“伤风败俗”。
王灼后来批评她说:“这是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以来,只有贵族家庭的女性才能成为文学人才”,“从未见过如此肆无忌惮的作品”。这难道不是当时男性的主导地位吗?欧阳修的艳词写得如此露骨,却被人称赞为洒脱。而她的含蓄和温婉却被批评为“伤风败俗”,所以她在奋力争取。
然而,她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甚至认为这首词应该是她晚年的作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渐走向衰落。靖康之变给她的晚年生活带来了痛苦和悲伤。然而,她却能写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宏伟的句子。我不知道她是否愿意这样做。她的一生就像一首如梦令,前后两首作品代表了她的整个生活。可惜,这只是我这个后来人的无稽之谈罢了。因此,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虚妄。因此,当我们读完她的一生后,才会感到凄凉和遗憾。
或许晚年的她会想,那些背离现实、挣脱枷锁的行为,是否也是在与命运抗争?是否只是在醉酒后做的一场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文|高宝宝
鲁迅先生对《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评价非常之高,称她为“古今第一奇女子”。
那么,刘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的“奇”又体现在哪里?
刘姥姥原本是一个寡居多年的老太太,只靠着两亩薄田度日。
刘姥姥有一个女儿刘氏,嫁给了一户姓王的人家,丈夫的名字叫狗儿。因为外孙板儿和外孙女青儿无人照看,于是女儿和女婿便把刘姥姥接来跟他们一家四口同住,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刘姥姥守寡多年,膝下又没有其他儿女,女儿、女婿愿意为她养老,于是便一心一意地为女儿一家的生计操劳。
话说这一天,眼看着秋尽冬来天气越来越冷了,家里却一点过冬的储备都没有,狗儿未免心中烦虑,于是便喝了几杯闷酒,借着酒劲唉声叹气,抱怨起生活来。
刘氏看在眼里,却不敢顶撞。
刘姥姥见状上前说道:
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
很明显,刘姥姥的意思是:你小时候日子过得好,那都是托了祖上的福。但是你有钱的时候就胡吃海塞,有今天没明天的。钱败光了就唉声叹气,算个什么男人?
接着,刘姥姥又给女婿提出了建议:
如今咱们虽住在城外,但毕竟也是在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有些人不去拿罢了。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介绍一下狗儿的出身。
狗儿是本地人,祖上曾经是一名小小的京官。不料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举家搬到了城外居住,变成了土里刨食的农民。
很显然,狗儿也曾经是一个衣食无忧的纨绔子弟,因此才会对现在的苦日子怨声载道。
面对丈母娘这些不软不硬的话,狗儿直接怼了回去:你老只会炕头儿上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
刘姥姥不慌不忙地说道:
谁叫你偷去呢?也到底想法儿大家裁度,不然那银子钱自己跑到咱家来不成?
狗儿冷笑道:
有法儿还等到这会子?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做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讲的?便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
短短这几句话,将狗儿遇事悲观绝望、无赖摆烂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刘姥姥却非常乐观地给狗儿指明了方向:
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20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再交代一下狗儿的家庭背景。
原来,狗儿的祖上当京官的时候,曾经与王熙凤的祖父,也就是贾府王夫人的父亲相识。因贪图王家的势利,于是便认了门宗亲。
但是到了狗儿他爹这一辈,却不肯再与王家亲近走动,所以才混得越来越惨。
刘姥姥说这些的目的,就是让狗儿重走祖宗的老路,继续拜码头,找贾府打秋风,说白了就是求乞。
为了增加女婿的勇气,刘姥姥还回顾了过去:
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王夫人)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
接着,又放眼现在:
听得说,(二小姐)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过去二小姐(王夫人)人做事爽快,平易近人,而现在的她更好了。
基于过去和现在,刘姥姥得出一个结论:
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
最后,她展望了一下未来:
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她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她发一点好心,拔一根汗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刘姥姥的思路和逻辑:先是总结现状,接着分析过去的成功经验,然后分析当下失败的原因,最后给出改变现状的可能性指导原则。
态度不卑不亢,语言有理有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的老太太。
然而,刘姥姥的女儿却认为:
你老虽说得是,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的。先不先,他们那些门上人也未必肯去通报。没的去打嘴现世。
有些人就是这样,事情还没开始做呢,就打起了退堂鼓。
最后,狗儿把主意打到了刘姥姥身上:
姥姥既如此说,况且当年你有见过这姑太太一次,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先试试风头再说。
刘姥姥听了,说:
侯门深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我去了也是白去的。
狗儿说:
不妨,我教你老人家一个法子,你竟带了外孙子小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这周瑞先时曾和我父亲教过一件事,我们极好的。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再交代一个背景材料:当年,王夫人的陪房周瑞买地的时候,作为京官的狗儿爷爷曾经帮过他一个忙,也就是说,周瑞欠了老王家一个人情。
那么,狗儿为什么要刘姥姥带孙子板儿去呢?
这是因为,走亲戚带着孩子,初次见面对方怎么也得多少给个见面礼,这刚好就是一个要钱的由头。
狗儿说完那番话,刘姥姥立刻就接过话来:
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许多时不走动……倒还是舍着我这副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刘姥姥明知“侯门深似海”,明知道等待她的很可能是为难,是屈辱,然而,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面对。
不然又能如何呢?摊上了一个那样的女婿,女儿又年纪轻面子薄,一家人总要生活,想要摆脱困境改变现状,总要有一个突破口。
面子固然重要,但有些时候,死要面子是要付出代价的。
每次读《红楼梦》,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感慨万千,心疼刘姥姥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无奈,同时,也对她的清醒、坚韧和智慧肃然起敬。
曾国藩曾说过: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卑微如芥豆的刘姥姥,被鲁迅称为“古今第一奇女子”。然而,《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奇”,到这里却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随着她走进大观园,在贾家兴衰的过程中,她的“奇”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如果大家有兴趣,回头我再继续跟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微信公众号:遇见宝宝姐(ID:gaobaobao-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