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董仲舒。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在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提出这一理念的正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思想,它的背景和意义又是什么,我们从儒家思想讲起。

儒家学派大思想家,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一书中曾经说,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统一天下。但他似乎说错了,因为在孟子数百年之后,正是秦国统一了全中国。秦国在“耕战”两方面,也就是经济上、军事上,都超过其他国家。当时秦国是出名的“虎狼之国”。它全靠武力,又加上法家残忍的意识形态,成功地征服了六国,形成了统一的。

但其实孟子也没有完全说错,因为在秦朝统一中国大约15年后,就灭亡了,被汉朝取而代之。虽然汉朝初年还是继承了秦朝的统治思想,但后来在汉朝的统治思想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朝为了建立儒家的正统思想,还开启了著名的考试制度,而且主张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基础。

这个制度下,进入仕途的各级政府官员,就不靠出身高贵,不靠财富,而靠通过一系列定期的考试。这些考试由政府主持,在全国同时举行,对于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敞开大门,只有极少数人除外。当然,这些考试在汉朝仍是雏形,在数百年后才真正普遍施行。而这个制度的发起人,也是今天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董仲舒。

讲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他甚至有点讨厌,废除了先秦百家思想不说,还建立了让我们“痛恨”的考试制度,当然这里的痛恨是加引号的。在我们了解董仲舒的思想和贡献之前,还是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董仲舒的一生。

董仲舒于公元前179年,出生于西汉的广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一带。他出生于一个大地主阶级家庭,家里从小条件不错,他自幼也天资聪颖,酷爱学习,传说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睡觉。董仲舒在30岁时,开始招收了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所以,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国的国相,有的成了长吏。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就当上了博士,掌管经学的讲授。

到了后来汉武帝继位后不久,汉武帝让各地推荐贤良之士,寻求治国方略,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也就是类似现在的顾问的意思。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都是,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董仲舒在策问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其中大一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汉朝初期,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当前最重要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防止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一书中找到了"大一统",并提出了大一统理论。他说:《春秋》一书中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每个王朝也当然要遵循。

而且他还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 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因此他建议废除除儒家思想以外的其他思想,以防止这些学说迷惑百姓,这样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只有思想上统一了,才能巩固和维护政治的统一,只有政治统一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大一统建议,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董仲舒对策后,被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刘非是武帝的哥哥,是一介武夫,但因为董仲舒当时声望很高,是举国知名的大儒,所以对董仲舒非常尊重。但刘非图谋不轨,一心想篡权。希望董仲舒要象管仲辅助齐桓公一样来辅助自己,以篡夺汉朝,但董仲舒借古喻今进行了规劝。

公元前125年,公孙弘又推荐董仲舒,去胶西王刘端做国相。刘端也是武帝的哥哥,他比刘非更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他国相的人都被杀掉,或毒死。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时间长了遭到不测,于是在四年后,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从此也就结束了他的为官生涯,专心回家教书育人、著书立说。

虽然他辞去了官职,但朝廷有大事,还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请教。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病逝,葬于西汉京师长安西郊,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为了表彰其对汉王朝的贡献,特下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称为"下马陵"。

接下来,我们就从他的宇宙发生论、人性学说、政治和历史学说分别介绍董仲舒的思想观点。

关于宇宙的构成,董仲舒说,宇宙由十种成分组成:天、地、阴、阳、金、木、水、火、土和最后是人。他的阴阳观念也很具体。他说:“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所以异于水者,可见与不可见耳。”意思是,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人生活在阴阳之气中,就如同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阴阳之气与水的区别在于,水是可见的,而阴阳之气是不可见的。也正是阴阳之气,将人与天相连,起到了天和人可以感应的作用。也就是说,阴阳之气是人和天之间的感应之物。这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比如天要下雨的时候,人体病痛部位会有预感。人能感受上天,上天也能察觉人,所以做人做事要谨慎,我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董仲舒的人性学说,他认为人性包括两个部分:性和情。性的范围很广,包括仁、义等等。但是董仲舒不同意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因为他强调,人为和教化的作用,只有教化才使人与天地同等,这方面的思想,他更接近于荀子。但是也不完全同意荀子的人性本恶,他认为善是人性的延续,而不是人性的逆转。

在社会伦理方面,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三纲五常”。董仲舒认为社会有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选出了三伦,称之为“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在三纲之外,还有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个人的德性,三纲是社会伦理。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哲学方面,董仲舒认为政府的职能,就是帮助发展人性和社会伦理,也就是三纲五常。董仲舒认为国家的治理,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以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四季对应,政府在组织也是以四季为模型,将政府官员分为四级,每级官员下面有三个副手,也是模仿一季有三月。并且根据“天人感应”学,认为如果自然界有异常,则说明政府有过失,比如有自然灾害就表示政府治理有过失。

在历史哲学方面,董仲舒认为朝代的更替遵循“三统”:黑统、白统、赤统。每统都有自己的统治系统。认为夏朝是正黑统;商朝是正白统;周朝是正赤统,由此循环往复。董仲舒认为,新王建立新朝代,是由于受命于天,所以他必须做出某些外表上的改变,以显示他受了新命,比如改国号、改习俗、改制度等等。

董仲舒的“三统”说也对每个朝代的统治都有所限制。为了对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力加以约束,董仲舒提出了:“王者受命于天”的说法。但这种学说并不是董仲舒原创的。在《书经》一书中已经有提过。但是董仲舒把它纳入他的总体的天人哲学中,使之更加明确了而已。董仲舒“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董仲舒一生历经西汉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他以《公羊春秋》一书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对今天的中华文化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别再被骗了,这才是事实

谈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术,汉武帝就不能不提,在传统认知里,正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百家凋零、儒术一枝独秀,事实真是如此吗?然而,翻开历史记载,却让人惊讶的发现:汉武帝的确独尊儒术,却丝毫没有罢黜百家的记载!

刘邦建汉之后,因为有秦朝二世而亡的先例,所以不敢选择法家治国,而刘邦也不喜欢儒学,加上国家的确需要休养,于是政治上采用无为而治,经济上轻徭薄赋,思想上采用黄老之道(黄是指黄帝,老是指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之后,实质是窦太后“垂帘听政”,而窦太后信奉的还是黄老之道,不喜欢儒术。汉武帝继位之初,因为崇尚儒学,所以遭到窦太后的抵制,甚至汉武帝差点因此被废。

然而奇怪的是,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第二年汉武帝就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敢于彻底罢黜包括黄老之道的百家学说,而独尊儒术?从内部稳定来说,汉武帝如果这么做,必然引起汉朝内部巨大纷争,容易撕裂朝廷,造成党争。而且,以汉武帝唯我独尊的性格来说,只接受一门学说,将之牢牢禁锢?

显然,汉武帝是不是真的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真要打一个问号!

如果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当时史书上必有记载。然而,翻开史书却发现,最早记载类似这八个字的是《汉书·武帝纪赞》(这本书里记载的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已经无限接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而这一部书距公元前134年有200余年之久。

200余年时间内,如今没有发现任何一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记载,只有一句看似差不多思想的话,即“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公元前134年,董仲舒上书汉武帝,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独尊儒术”和“推明孔氏”,“罢黜百家”和“抑黜百家”,看似只相差一点,其实谬以千里。一个只是羞答答的突出儒学,抑制其他学说;一个是粗暴的否定其他任何学说,只采用儒学。

《汉书》是东汉班固的作品,班固为何要“罢黜百家”?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很简单,班固和父亲班彪,都是儒家信徒,自然要突出儒家思想,甚至直接把其他学说彻底扼杀。

其实,到了东汉末年,不少学说思想还有一席之地。虽然当时儒家已经独大,但百家思想还有一些残余,所以三国乱世才有天才辈出,铸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乱世。真正独尊儒术之后的乱世,为何没有三国精彩,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会不会存在这么一种可能:汉武帝虽然没有声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却这么做了?实际上,从史书记载来看,汉武帝择才过程中,并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甚至汉武帝重视的人才中,儒家门徒类严重偏少!

汉武帝时期,真正得到器重的儒家门徒,主要是公孙弘、董仲舒和倪宽,而张汤、赵禹、张骞、苏武、霍去病、卫青、霍光等人都不信儒。

有趣的是,公孙弘打董仲舒21岁,但这个老头却比董仲舒更得汉武帝之心,原因就在于公孙弘有很强的政务操作能力。至于董仲舒,汉武帝是“嘉许其说,而不重用其人”。所以,汉武帝用人,压根就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06,汉武帝下诏取才,这一段话说的非常清楚: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从汉武帝选才、用人来看,说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

所以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是儒家的一个谎言,欺骗了中国2000余年。实质上,真相是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虽然突出了儒家学说的地位,但却没有想过要罢黜百家!

当然,儒术一家独大,自然有利的一面,却也有害的一面。至于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中国究竟是赚了,还是亏了,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演变过程

提到董仲舒,大部分人会想到汉代由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后面的几朝几代,甚至今世,何不曾想,作为一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所做出的成就远不止这些,他根据《春秋》所延续出的“天人感应”论更是为汉代的帝王统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独尊儒术的基础。

董仲舒

一、天与人的涵义

“天”的涵义,据多家学说来看,最完整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劳思光等为代表提出的的五义说:他们认为“天”可以有五种意义,依次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和“道德之天”,这就像“天”是这个世界广义的一部分,也包含了我们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生存所需的食物,容纳我们所需的天地,主宰着天覆地载的力量,指导着人们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

而“人”的涵义,则有王明的观点,为两重,一是人的生命,包括生命的来源、成长和死亡;二是人的生活和行为,包括生活的穷、通、苦、乐,行为的吉、凶、善、恶等。在我看来,这个是最通俗简单的解释,人可不就是由生至死的生命个体,其间穿插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行为决定、悲欢苦痛、,从而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生命轨迹,进一步构成了整个人类的大命运。

多重的涵义,丰富的义韵,让天人问题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围绕对象。北宋邵雁认为:“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更是要“究天人之际”而撰史,可见“天人问题”贯穿了古代整个的学术界,甚至是科学界,为古代哲学的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问题。

司马迁与史记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论前身的发展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无前人之奠基而无以追溯,而这源头则可以寻到原始社会时期,那时的人们顺应、依赖自然而得以生存,对自然的畏惧使他们具体化自然的种种现象,或天神,或土地神,将他们制成图腾来进行崇拜,这便是天、人之间最初的沟通形式——祭祀,但这并非之前所提的唯心主义思维即感性思维,而只是一种单纯的乞求与敬畏。

真正要有精神上的联系那是在后来人们进入农耕社会后,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的生存经验使得人们将他们供奉,有了寄托性的精神因素在里面,也有了通灵的鬼神因素在里面,人们将祭天与祭人相结合,就更有了与“天”沟通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巫术等都是意图用意志来求得平安、获得温饱,而这些为神的先人就是人格神。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皇权治国,天子出现了。天子,天之嫡长子,权利神授,秉承天意而治理天下。这当然是统治者为巩固地位而向人们传播的控制意识,但当时所形成的“天人宗教”提示着天子极大的能力——上可控天雨,下可丰庄稼,甚至是战争胜败都由天子所掌控,虽然不一定都能做到,但只要丰年雨顺,胜战连连,就是天子行使天的意志的功劳。由此可推出当时统治者的治理离不开神乎其神的占卜,“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此时殷商的人们从信奉多个神演变为了信奉一个“至上神”。

天子:人民心中的至上神

综合以上几个转变时期,可知,“天”的发展由最初的自然之神发展为了具有伦理性质的天伦之神。天论的出现使得天子不仅要了解天文地理,而且还要为自己的统治寻求合理的途径,是古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使“天人合一”学说得到了系统的讨论。多家学派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而董仲舒主要遵循的是儒家的学派。孔子所探讨的先秦时期殷商“至上神”所用的“仁”以救人,是使人们能摆脱无法控制的命运的理论,即对“天”束缚的人类的反抗。而后的孟子则认为“天”是道德超越的”,是可以给人们提供人伦与生存上正确方向与指导的至高道德。因为他们所追求的礼与天相同,是顺应天道的,所以儒家的礼法沿用至后世。

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而由前人观点发展而来的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一个以天为本、运用阴阳五行为思想框架的理论体系,这里“天”的存在由阴阳五行共同解释。万物以气而生,以元为本,而后才有阴阳五行之运转生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简图

1、天为万物之中心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物质上,天为气,为元,世间万物,包括春夏秋冬,寒暑节变,山川河流,化形之人,都为其所产之物,四时万物节律亦然。精神上他认为“天”的道德以“仁”为本,取仁于天,授命于天,则下可致父慈子孝,朝安民顺,上可致君威臣忠,风调雨顺。天是指导一切人伦道德的开端,是人行为准则的参照物。顺天而生,德之本也,逆天而行,天理不容。

2、天与人相似且相通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意为天人同类,是二者相通相应的前提。人与天相似之地诸多,相对应的地方也有很多“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他四肢对应四季,认为人有十二大节,包括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胯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各一对,就一共十二节;由大关节与月份的对应,就认为天数应与人的小节相对应,三百六十六节;《黄帝内经》中已有五脏与五行相对之说。

3、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与五行相互独立,合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而此学说可以解释天地万物,解释所有的消长生息。阴阳,天化气为阳,地成形为阴,升发者为阳,沉降者为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顺阴阳者,和谐自然,养生之道也;阳盛于阴或阴盛于阳,都将因为打破稳态而遭至灾祸。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在商代被系统整合后,有了五行、五方、四时、五帝等系统模式,再进一步转化为了仁、义、礼、智、信五种人类德性。

商代画作:财神比干

由上可见,不论“天”是什么样子、什么形式,古人总能将“天”的运行规律等与人的一切生长作息相对应起来,所形成的可以牵涉到各个领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我们今天中华子孙所要好好保护并加以利用的。

四、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汉代天人问题

汉代,是一个脱离秦朝统治而建立起来的朝代,人心惶惶,生产力严重不足,社会也不稳定,汉高祖刘邦便需要有效的指导政策来处理种种的社会矛盾,于是有了堪比百家争鸣的各种思潮的大发展。当时的人们依然局限在自然之力中,对如何才能减小自然灾害对民生的影响,使得当时形成了反“天人感应”与顺“天人感应”的两派。

反“天人感应”就如现在的自然科学,认为大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不应依靠占卜祭祀来寻求平安,这绝对是我国古代科学思想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在这种社会情况下,统治者需要更强大的信仰力量来平定人心,重新恢复人们的日常生产作息,并取得更好的发展,董仲舒“人天感应”的思想就很有存在的必要。

古代各种各样的占卜方法

与其相信不能左右的科学现象,统治者们更愿意用精神上的力量来领导平均文化水平不高人们。所以汉代即使有反与不反“天人问题”的两派学说,但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为中心的学说发展得更好。回到天人感应学说,就又形成了以儒家、道家、法家的多派学说,虽说但从天人合一这个理论来看,道家清净无为、融于自然的思想向来是最合适的,但因为它不求物质发展的“软弱性”并不能适应社会提倡发展的需要,所以还是没有董仲舒的合适。

由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成为了汉代天人问题发展的最高峰,其理论为汉代的政治方法探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推儒家之道于最高地位。其“仁”理,在立法方面,使君王从“仁”而治,无为而治就取其义,“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顺其自然,则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毕竟他认为人天是一体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所以人必当从天而生死,从然而治之。从而有了文景之治这适应社会、精神需求的统治的到来。

汉高祖:刘邦(剧照)

五、结语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结合古人的智慧、天道自然与当下社会的需要所发展出来的有效的精神理论产物,不仅影响了整个汉代社会的制度的发展,更是对后世的哲学研究有深远的意义。汉代人们对“天人问题”的积极的探讨也推动了后来的科学与哲思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能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古人一次次的思维大变革,一步步形成了我们今世相对完整的哲学生活思维方式,让中国古代科学、哲学文化得以丰韵、长久。

参考文献:

1、《春秋》

2、《天人合一说》

3、《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汉代天人问题》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