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LOL的双败赛制是什么?

双败赛制是一种新的淘汰赛制,和以往输掉一场比赛就被淘汰的普通赛制不同,参赛者只有输了两场比赛后才会没有争冠军的可能。

双败赛制一般分为两个组——胜者组和败者组。通常,第一轮比赛过后,获胜一方进入胜者组,失败一方则进入败者组。在之后的若干轮比赛中,败者组的参赛队伍只要输了一场比赛就会被淘汰;胜者组的参赛队伍输了一场比赛后会进入败者组,如果再次输了一场比赛,才会被淘汰。还有,败者组的队伍和胜者组的队伍在组内相互对抗后,下一阶段将由胜者组的失败方和败者组的获胜方对阵,输了的队伍淘汰,直到决出最终的冠军。

就在今年,LPL春季赛的季后赛中,官方就采用了双败赛制。这个制度下,当你晋级了四强之后,每个队伍都有2条命!即使输了一场bo5,也只是会进入败者组,后面有机会全部打回来。直到最后胜者组和败者组各剩下一支队伍,最终冠军将在这两支队伍中产生。

为什么要启动双败赛制

相信大家在以前的比赛中也看过不少爆冷的操作,比如s8中势头正盛的LPL一号种子RNG爆冷输给了欧洲赛区的三号种子G2,可谓是惊呆了无数人。当时RNG也是被黑得不成样子,因为他们那年真是夺冠大热门。不过这也说明,普通的一局定胜负赛制随机性过高,实力强的队伍碰上状态很差的时候,可能和状态好的最差的队伍都能打个有来有回,甚至输掉比赛。双败赛制,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比赛上的运气成分降到最低,尽可能避免观众看到爆冷的比赛,同时也给失败一方东山再起,甚至和胜者组冠军争夺总冠军的机会。另外,这还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延长观赛时间。

双败赛制也有缺点

对于胜者组来说,可能好不容易打了一晚上才3比2干掉一个实力强大的对手,但它却没有被淘汰,反而进入败者组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和自己又打一场,然后没打过。试想,这是一种何等的体验:胜者组的获胜方想:凭什么打赢了他们一次,他们没被淘汰;而后面他们打赢了我们一次,我们就要被淘汰?这是什么规矩!

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很难

万事都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不只是电子竞技的比赛,其它像奥运会之类的比赛不也一样是如此?短跑运动员好容易一路冲到决赛,结果因为最后的抢跑,或者说腿部突发疼痛就被迫下场,放弃冠军的角逐,是不是不甘心?而下一次,则要等待漫长的四年,自己说不定就退役了呢……

一直都没有最强的战队,因为LOL的很多战队都是相互克制的,没有办法选出一个绝对最强的战队出来。所以说,只要有一个相对公平的规则,让这些战队去相互对抗,就算很成功了!

别被臆想所误导!自2019年引入双败赛制,胜者组的胜率一直略高些

聊起双败赛制这个话题,每次似乎都能引发很多讨论。伴随着如今四大联赛全面开始启用双败赛制,今年的MSI季中赛也是首次开启了这个新的赛制。谈到双败,大家讨论的焦点很多都是胜者组、败者组的公平性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不妨以数据来看看这其中的答案。

自2019年以来,如今除了四大联赛之外,其实所有的外卡赛区也都开始了双败赛制,四大赛区启用双败的时间是这样的:

2019年的LEC,2020年的LCS,2021年的LPL,2023年的LCK

相信自双败赛制在各大赛区启用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这种赛制的不公平,因为处于胜者组的队伍在进入决赛后,永远享受不到双败带来的任何益处,但对于败者组的队伍来说,他们输了,但他们得到了【重来一次】的机会,可胜者组一路打进决赛的队伍,败了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最近就有网友深入调查了一些数据,并将自2019年以来胜者组队伍与败者组队伍的胜率做了一个横向的对比,结果是这样的(数据取自四大联赛)。

简单来看,UBWINS(胜者组)赢得联赛冠军的概率要略高于LBWINS(败者组),LEC是一半一半,LCS和LPL都是胜者组略高,LCK今年才开始启用双败,所以是个特例,他们今年的春季赛冠军GEN就是从败者组杀回来的。

但是以所有四大联赛的数据来看,胜者组的队伍赢得冠军的概率是52%。决赛是否应该有50%的胜率是非常值得讨论的。如果你认为胜者组的队伍应该总是处于优势,那么你可能认为它应该高于50%(尽管数据确实说明了胜率高于50%)。但如果你认为双败淘汰赛制是为了让比赛中最好的两支队伍进入决赛,那么在一个有竞争力的联赛中,你会期望胜率在50%左右徘徊。

所以最后的总结就是,胜者组虽然没有享受到双败带来的“好处”,但整体的胜率说明胜者组夺冠的概率是略高的。此前也有听到过有些网友建议给败者组的队伍减少一个ban位,或者让败者组0-1开局的,但这些只是建议和设想,具体怎么做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双败淘汰赛选出来的队伍,绝对是当下联赛战力最强的,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