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凝心聚力谋发展 河南杞县摄影家欢聚一堂绘蓝图

“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是一次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的大会。大会回顾了一届以来杞县摄影家协会取得的光辉成就,摹画了杞县摄影家协会未来发展的愿景,让我们所有参会人员倍感振奋。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作为。在县摄影家协会的带领下,我一定多出精品佳作,用情用力用心描绘杞县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2023年1月7日上午,在杞县摄影家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现场,新当选的协会理事孙利娟心情振奋。

当日,杞县摄影家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县委党校六楼会议室召开。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谢震,开封市文联秘书长、开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郭张开,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清怀,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常峰,县纪委监委派驻宣传部纪检组组长王冰凌等应邀参加会议。兰考、通许、尉氏、祥符区等兄弟县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到会祝贺。杞县摄影家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是杞县文学艺术界的大事。大会特邀代表5人,正式代表48人,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描绘宏伟蓝图、共同探讨未来美好发展前景。

大会审议通过了上一届摄影家协会理事会的工作报告,确定了未来五年协会的目标和任务,审议了《杞县摄影家协会章程》、《杞县摄影家协会选举办法》、《杞县摄影工作者自律公约》,选举产生了杞县摄影家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邵金忠当选理事会主席,胡伟、李文森、刘银忠、李树超为副主席,聘任李丹丹为秘书长,张枫、张耀松、陈鼎、汪春艳等为副秘书长。

杞县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周清怀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县摄影家协会第一届主席团和理事会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向新当选的县摄影家协会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祝贺,并勉励协会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工作部署,服务大局,以出人才、出精品为根本任务,加强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拓宽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极大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发展繁荣杞县文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开封市文联秘书长、开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郭张开代表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向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杞县摄影家协会提出了殷切希望。

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谢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近年来,县摄影家协会坚持正确的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在新时代建设美丽新杞县的生动实践中,创作了一大批表现杞县经济发展,蕴涵杞县浓郁风情、富有本地特色的摄影艺术作品,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全县人民工作生活、经济发展中,焕发出的新时代风采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和宣传杞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希望新一届理事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昂扬向上的时代主旋律,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摄影家协会的优势,不断开创全县摄影工作的新局面。(图片由杞县文联罗珍、李丹丹授权使用)

王保合:生活甜了,练杂技仍然要下苦功夫

【走近文艺家】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哈聪杰

他出生在杂技世家,6岁开始跟着父亲撂地卖艺,从艺70余载,依靠“三仙归洞”“缩骨术”“深喉纫针术”等多项绝活,在国宴上征服各国外宾,在大小舞台上让老少观众瞠目结舌,凭借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赢得“鬼手”之名。作为吴桥杂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希望绝活可以得到传承,更希望吃得苦中苦、不断超越的杂技精神得以传扬。

王保合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演出。窦松尚摄/光明图片

一根木棍、两个碗、三个海绵球,别无其他道具辅助。77岁的王保合手握“魔法棒”,“指挥”三个海绵球在扣着的碗里随意进出,碗下几个球?观众永远猜不透。

这个令观众瞠目结舌的戏法名叫“三仙归洞”,凭这一手绝技,王保合赢得“鬼手”之名。从艺70余载,他练就了一身绝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代表性传承人。

“不管做什么事,没有苦,难得甜。”在王保合看来,练杂技尤其要下苦功夫,“进入新时代,可以不再吃生活的苦,但一定要吃艺术的苦。”

王保合身材瘦小,但是精神矍铄,腰杆像旗杆,走路轻似燕。1944年,他出生在河北吴桥县聂庄村一个杂技世家,6岁学艺,8岁登台,坚守至今。

王保合的曾祖父王玉林,是当年著名的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人称“卸锁大王”,靠着一手绝活“缩骨术”走南闯北,留下赫赫声名。

王保合的父亲王福寿除了精通“缩骨术”外,还会“中翻”“水流星”“三仙归洞”“深喉纫针术”……节目不断丰富,演出也越来越受欢迎,王保合自幼跟着父辈撂地卖艺讨生活。

“那时四海卖艺全靠两条腿,肩挑担、手推车,带着简单道具,沿着大运河边走边演。”王保合现在仍时常哼唱当时卖艺的“锣歌”: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

王保合跟着大人们练功学艺,在颠沛流离中尝尽苦头。“那时都是露天练功,冬天手脚冻伤了,肿起来了,仍然要翻跟斗、耍流星……一会儿也不能懈怠,稍一偷懒就要受罚,再亲的亲人在传艺时也变得格外严厉。”王保合说,特别是在练“缩骨术”和“深喉纫针术”这两项家传绝技时,长辈们督促得更严更紧。

“缩骨术”,就是尽力拉伸骨骼,尤其是肩膀附近的骨关节,使各个关节错位收紧,从而缩小身体。这时要把宽腰带用力扎紧,防止内脏下移受伤。“深喉纫针术”,就是口内含针,通过肌肉运动,把针纫上线,具有一定危险性,一不小心就被扎伤。两项绝技,王保合前后用时七年才算练成,“在那个年代,没有点真本事,根本混不饱肚皮”。

“三仙归洞”是王保合在30多岁时才正式学习的,由他父亲传授。有人不看好这个“小戏法”,认为上不得大台面,但王保合不这样想。他认为手艺没有大小之分,只要肯下苦功夫,练到绝顶必有收获。

“三仙归洞”首先是个“快”字。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悟性,成就了王保合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的“鬼手神功”。在央视《欢聚一堂》节目表演时,摄制组用三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王保合手法后,依次慢放,仍然没能看出其中玄机。

其次是“卖口”,就是把话说到点子上,抓住观众心理,随时应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难题”。把观众请到方桌旁,凑到碗边,甚至斜着头盯住碗底,乃至于把球交到观众手上用力握紧,王保合都能把三个小球变来变去。“我每天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演出,总计不下数千场,每场演出都不一样。”在简单道具下演绎出的变化多端,让王保合的演出贴近观众、妙趣横生。

再有是“救戏”,就是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有些观众会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演员不能被难住,既要能圆场,又不能冷场。”王保合对这一技艺驾轻就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现在,77岁的王保合常驻吴桥杂技大世界,在“鬼手居”演出,除展示绝活外,还将“劝人戒赌”等融入其中,寓教于乐。“三仙归洞”技艺得到了传承,他的后代和徒弟已能独立担纲演出。王保合坚持开门授艺,只要有担保人保证学生人品等,他都坦诚相授。此外,他四处寻访民间艺人,收集散失的民间绝活,让杂技这一中华传统艺术瑰宝不断得到丰富和传承。

和以前相比,杂技创新的步伐在加快。灯光、音乐、服装、科技……在各种现代手段辅助下,杂技观赏性、艺术性得到不断提升。王保合认为,无论怎样演变,杂技的手艺不能丢、功法不能减,“演员不能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观众”。他经常给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学习杂技技艺的孩子们讲,练功不要怕吃苦,不下苦功夫,难得真功夫。

“过去艺人就是‘要饭的’,四处‘散筷子’‘敛饼子’,现在成了受人尊敬的演员,人们都喊我‘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演员地位真是提高了。”王保合说。有一次到西藏慰问演出,十公里一个道班,藏民拉起手跳起舞拦着不让走,非让演几个节目才放行,王保合深受感动。他说,人民需要艺术,欢迎艺术,演员就更加不能给艺术抹黑,要舍得吃苦,练出真本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杂技技艺发扬光大,造福于民。

进入新时代,过去一些以伤害身体等招揽观众的节目逐渐失传,包括“缩骨术”“深喉纫针术”等,因为寻不到传人也面临失传。王保合认为:“现在生活好了,日子甜了,有些苦可以不吃了,有些绝活可以留存在书籍上,记录在历史中。但是吃得苦中苦、勤学苦练、不断超越、孜孜以求的杂技精神依然要传扬下去,这是我们的真正财富。”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0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