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娶媳妇全靠抢?传统陋习的背后是性犯罪的温床、女孩的噩梦

如果你漫步在吉尔吉斯斯坦的街头,会看见三五个大汉当街绑架一个女孩,而身边的人则像看戏一样围观,有些人还会笑着送上祝福。

在这里,不管你是有没有钱,不管长相如何,都不愁找不到老婆,因为你完全可以打大街上抢一个女孩子回来。

即使女方报警,最多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而你出来后又可以继续绑架其他女孩子做老婆。运气好的话,绑架的第一个女孩子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认命跟着你一辈子。

而在这里,偷一头牛会被判刑11年。

这不是笑话,是真实发生在吉尔吉斯坦的抢婚陋习。

这个陋习折磨着当地的众多女性,即使她们受过高等教育、出国留学、有着良好的教养和优渥的家庭环境,但是仍有可能会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山野村夫绑架到偏僻的村落中。

女孩在路边取水时,被几个体型高大的男人强行拖上了车。

那个邻村的男孩看上了美丽的女孩,为了得到这个并不喜欢他的女孩,抢婚是最方便可行的方法。

女孩在车上绝望地大声呼喊挣扎,她大声地抗议当地抢婚陋习对她的伤害,可是那些男人们却把她紧紧地按在车上。

随后,像拖着一件商品一样把女孩拖下车交给家里的女人们——她们强迫她戴上象征妇女身份的白色头纱,并轮流劝慰女孩,让她接受现状——这些女人们也是被抢婚嫁到这里的。

几个小时后,女孩含泪吃下象征她同意这门亲事的糖果,但是她知道,一旦她被抢婚,便意味着她要中断学业,为这个家起早贪黑地干活,再也没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绿色衣服的女人表示,她一开始对这个是不满意的,因为她并不喜欢眼前的这个男人。

他们之前总共见过两次面。第一次见面时,男人对他一见钟情并表达了爱意,但是女人拒绝了。第二次再见面,就是在抢婚的时候。

她那时候有一个很相爱的男朋友,对自己的未来有很美好的规划。但是没想到一次抢婚陋习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一位戴着头巾的老妇人表示,她自己也是被男人抢来做老婆的。

男人年轻时在她家帮忙干农活,看上了年轻的姑娘。当四下无人之时便一把抱起姑娘往家的方向跑去。

老妇人至今不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何不妥,因为她本就倾心于那个长得威武雄壮的男人,而且他们现在生活得很不错。

当图片中的男人说起自己的老婆时,一脸的骄傲,他说自己是个乡下小伙子,没钱没文化,但是他的老婆是一所音乐学院的学生,多才多艺。

他喜欢唱歌,喜欢音乐,所以选择在音乐学院蹲点,看到一个长得不错的女孩就拖上车子带走。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女人并没有逃跑,相反很满意这门亲事。她说:“如果她的丈夫是一个坏人,那么她会选择逃跑。可她的丈夫是一个好人。”

很多女孩迫于社会压力选择屈服,但是也有女孩勇敢站起来反抗的。但是她们往往选择了极端的道路——自尽。

女孩卡萨梅丽瓦,是一个女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互相喜爱的人度过余生,但是一个男人强行把她抢回了家,要她做他的新娘。

这场绑架发生在女孩就读的库勒州立大学门口,光天化日之下,三个大汉把卡萨梅丽瓦强行拖上车。车上一个陌生男人对惊魂未定的卡萨梅丽瓦说:“你好,现在你就是我的妻子了。”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卡萨梅丽瓦不堪受辱,在婚后不到一个星期选择上吊自尽。

这个女孩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成绩优异,但是却被一个有着暴力倾向的男人强行夺走。

她在婚后忍受着男人的,男人性格孤僻、有着许多怪癖,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女孩子。

女孩哭喊着要家人接她回家,但是亲戚们都拒绝了,认为这是“传统习俗,不能破坏”。

性情刚烈的女孩在结婚后的三个月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屈辱的婚姻生活。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这种习俗的可怕之处在于,大家都默认只有抢婚得来的新娘才能得到众人的祝福,“自由恋爱总归是不好的。”

新郎在邻国俄罗斯工作时,与一个俄罗斯姑娘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就互定终生。

这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让新郎的爷爷在婚礼上不开心了。老头子固执地认为,孙子自由恋爱的做法不好,因为这样一来,绑架的传统便没有得到维护。

吉尔吉斯坦是一个游牧民族,在我国中原大地早就将礼义廉耻刻在骨子里,形成一个文明国邦的时候,那里的人们崇尚力量,为了彰显所谓的男子气概,看上哪个姑娘直接绑走,随后再带着羊羔等礼物到女方家通知亲事已成。

据说,成吉思汗的母亲就是抢来的。

但是到了文明时代,许多人意识到这事是不对的,年轻人公开谈恋爱引起了老人们的不满。为了尊重老人的意愿,那些自由恋爱的年轻男女们便会策划一场“抢亲事件”,让男人把心爱的女人“绑”回家。

这样一来,既尊重了传统习俗让老人们开心,又能顺利娶到自己心爱的女孩。

直到苏联时期,这类野蛮行径几乎销声匿迹。

但是苏联解体后,为了恢复“民族意识”,加上经济的不景气,这类陋习又开始肆意生长起来。

一些男人意识到抢婚行为不仅可以省去一大笔彩礼钱,还能娶上自己往日高不可攀的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便开始肆意开展此类行径。

尽管当地政府已经明令禁止该行为,但是架不住可怕的“传统习俗”越成,人们默认了这种行为的发生。

当地人认为,只要有男人看上你,那就是你的福气,就应该跟绑架你的男人结婚。哪怕对方是个健全人、是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末了会说一句:“这就是你的命,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推翻封建统治的意义,就在于个人能在法律的约束下,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靠自己的知识和学识闯出一片天,而不是沦为“传统习俗”的牺牲品。

我们尊重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和约定习俗,但是对于一些野蛮陋习要坚决说不!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野兽,是因为人类有思想。假如一味地屈服于传统陋习,丢失了人生存在的意思、断送学业,那么这将是社会的退步。

当一个女孩受到不公的对待时,社会理应给予足够的包容和理解,去宽慰女孩子,让她重拾信心生活。而不是把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不公命运强加于女孩头上,并说一句“这就是你的命。”

抢亲(那年那事)

文/凤凰

余府大小姐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且人如西施再生。张团长驻进隆昌城,不到两天就听说了余小姐。张团长有意娶余小姐做太太,于是便托人上门提亲。没想到,余小姐却将张团长的礼物给扔出了门外。

媒人捡起礼物,匆匆回去,把余小姐拒绝的事告诉了张团长。张团长听了哼了一声,心想这小姐好大的脾气。张团长对众人说:“这小姐我是娶定了!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跟我抢人去!”张团长说着就往外走。副官立即带了人跟上来。

张团长一行来到余府门口,余府管家一见官兵就赶紧往屋里跑,边跑边喊:“老爷,不好了!不好了!张团长带着人来了!”余老爷赶紧迎出来,见了张团长,笑着说:“张团长,您请!”余老爷让座,上茶。张团长说:“我是来带余小姐走的,赶紧把她给我叫出来!”

余小姐早已听闻张团长来了,她手拿一把剪刀,气冲冲到大厅:“你别逼我,否则,我就死在你面前!”张团长慌了神,赶紧起身:“余小姐,你别这样!”余小姐把眼一瞪,狠狠地说:“滚!”张团长点着头说:“好,我走,我走!你快把刀放下!”张团长带着人匆匆离开了余府。

张团长当然不甘心,天天派人打听消息,看如何能赢得余小姐的芳心。派出去的人回来告诉张团长,原来余小姐早已有了心上人,此人叫刘学正,跟余小姐青梅竹马,还念过洋学堂。张团长说:“赶紧把他给我抓来!”

副官带人将刘学正抓来,张团长来到牢房,对刘学正说:“你很喜欢余小姐是不是?”刘学正瞪着张团长,骂道:“你混蛋!”张团长笑着说:“对,我就是混蛋!你只要把余小姐让给我,我就放过你!”

“你做梦去吧!”刘学正说着往张团长身上吐了一口唾沫。张团长火了:“给我往死里打!我告诉你,我娶定她了!”士兵将刘学正打得皮开肉绽,浑身是血。张团长再问刘学正:“你让是不让?”刘学正说:“不让,不让,就是不让!”张团长笑着说:“好,好!来人,去把余小姐叫来!”

不一会儿,余小姐就来到了牢房,见到浑身是血的刘学正,顿时就哭成了泪人。余小姐上前对张团长说:“你就放过他吧!”张团长笑着说:“要我放过他,很容易,就是你必须嫁给我!”余小姐点着头说:“好,我答应你!”刘学正哭喊道:“你不能嫁给他,不能嫁给他啊!”余小姐哭着跑出了牢房。

张团长和余小姐的婚期定在八月初十。这天,隆昌城张灯结彩,异常热闹。张团长喜气洋洋,余小姐恨不得一刀剁了他。

中午时分,城外枪声大作。余小姐想肯定是鬼子来攻城了,来得好,来得好,把张团长这畜牲给炸成八大块。余小姐趁着看守她的人不注意,偷偷地溜走了。

此时,城里已乱了套,大家都说鬼子对隆昌城早已虎视眈眈,今天趁着张团长娶太太,要打个措手不及,隆昌城肯定保不住了。大家纷纷扶老携幼,带了包袱准备逃生。余小姐赶紧跑回家。余老爷见了余小姐,哭着说:“闺女,你可回来了!咱们赶快走吧!”

就在余小姐一家和大家准备出城的时候,张团长带着人回来了。余小姐看到张团长还活着,吃了一惊。原来,张团长打了胜仗,杀了不少鬼子,还缴获了不少。结果,余小姐又被张团长带回了团部。

张团长对余小姐十分客气,叫她别害怕,说等会儿就派人送她回府。余小姐觉得挺奇怪:张团长打了胜仗,怎么又不娶她了?还要送她回府,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张团长似乎明白余小姐心里的疑问,他抹着泪水说:“小刘牺牲了!小刘就是刘学正!他是我的好兄弟!”

原来,张团长跟刘学正认识,张团长说鬼子来了,他们的武器没法跟鬼子比,隆昌城恐怕保不住。刘学正于是就给张团长献了一计,让张团长跟他抢余小姐,把他抓起来狠狠打一顿,这样,余小姐为了救他,就会答应跟张团长成亲。而刘学正为了报仇,就可以去找鬼子。鬼子见了刘学正的伤势,再一打听,确有此事,便会相信他提供的情报。鬼子又见张团长成亲,认为城里防备肯定松懈,便会趁此机会攻城。而早已埋伏在半路的张团长,便狠狠地收拾了一回鬼子。可是最后,刘学正也让鬼子给杀害了。

余小姐听完此事,顿时就哭了起来。哭过之后,余小姐说:“张团长,我不回去了,我要留下来跟你打鬼子,我要为学正哥报仇!”张团长点着头说:“好!我就收下你了!”

老板易经54:易经故事,屯卦抢婚

易经每一卦,讲的都是一个故事和寓言,从这些故事也能受到易经的启发。

《周易·屯》爻辞:\"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是说一支似寇非寇的马队抢来不从的女子,被抢女子拼命呼喊,血泪汪汪。

抢婚,原始社会的一种婚俗。即由男子通过掠夺其他氏族部落妇女的方式来缔结婚姻。亦名\"掠夺婚\"。抢婚习俗的由来,一般认为是古老的掠夺婚(也称劫夺婚、抢劫婚)的遗存或变异。掠夺婚盛行于以男性为中心的游牧时代。此时因女子已是男子的所有物,所以成为部落与部落、民族与民族发生斗争时的掠夺对象。

掠夺婚产生于对偶婚向个体婚演进的原始社会末期。对偶婚制实行\"夫从妇居\",男子\"寄人篱下\",难以树立性别权威,无法改变传统的继承制度。随着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他们要求不再\"嫁\"出去,而将女子\"娶\"回来。但由\"妻\"方居住改变为\"夫\"方居住,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其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激烈的斗争,\"抢劫婚\"就是以暴力掠夺手段来实现的变革。

掠夺婚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解体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之时。论者同时指出导致这种婚俗的原因有二:其一,男性成为主要生产劳动力后,妇女的地位下降,为了生存常有溺杀女婴的现象。由此出现的后果是男多女少,两性比例不平衡。其二,女子也是家庭劳动力的一分子、氏族财产的一部分,家长或族长不愿其被分流出去。然而在父系氏族时代,发展族外婚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抢婚就成了缔结婚姻的方式之一。

掠夺婚的出现可追溯到人类由原始杂交向血缘家族班辈婚演变的原始社会前期。当时,家族与家族之间经常为争夺某一生存条件、某一猎获物而械斗。所获俘虏,男的予以杀害,女的则可用以满足性的需要。有了这种诱惑,各家族之间经常发生以掠夺对方妇女为目的的战斗。被抢劫的妇女在对方家族长期与人同居,也会逐渐适应新的两性生活。尤其生儿育女之后,她们与新的家族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于是抢夺妇女的事件屡有发生,甚至会演成各家族之间习惯性的报复。因抢亲出现的不同家族的远缘结合,其后代远比血缘家族近亲繁殖的畸形婴儿优越。此时人们遂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认识,开始到族外寻找更为美满的婚姻,从此抢亲变成自愿的结合。

此外,还有学者断言中国历史上只有虚拟性的\"抢婚\"仪式,并无野蛮的掠夺婚俗形态的存在。如有人认为,所谓\"劫夺婚\",一般是假劫真婚。《仪礼·士昏礼》规定,男方\"亲迎\"要用全副的黑色装备(\"载鬼一车\"),可能是受这种风俗的影响。魏晋以后,我国爨族仍实行劫夺婚的制度,\"将嫁女三日前,(女家)执斧人山伐带叶松,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淅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清人曹树翘嘉庆《滇南杂志》)。这段叙述几乎是对《周易·屯》劫夺婚的疏解,也说明在夺婚之前,男女已有婚约关系,而不是男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女子。

与上述观点相似,有人把《周易·屯》的爻辞看成一首浪漫的婚礼进行曲,\"首先造成一种悬念:这是些什么人?强盗吗?然后云破月来,挑明主题:原来不是盗寇,而是求婚的队列。接着便是婚礼的发展,介绍求婚的聘礼。最后进入高潮,新娘无声饮泣,泪水中似乎交融着悲与喜\"。

抢婚是一种古老的婚姻形式,最早带有强制性,到了后世才成为象征性的表演。抢婚,分暴力抢婚与摹拟抢婚两种。前者往往不经过媒聘,纯粹诉诸武力。 抢亲后通过媒人说合,如果男女两家得到谅解,便可正式成婚;如果说合不成,也可能因此结下怨恨,有的甚至男女两家进行械斗,长期打冤家。更多的情况下 是摹拟式的带闹剧色彩的\"抢婚\"。另外,抢婚作为一种婚姻仪式,比较简单,所需要的彩礼也很少。所以多为家景贫寒者所采用。现代社会中自由婚姻增多,因此抢婚实际上已改变它原来的意义,但抢婚作为婚礼的仪式依然保留,多见于我国西南云、贵、川、藏等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另据报道,印度部分民族和东非的部族也保留了这一传统风俗。

云南景颇族曾盛行过称为\"迷确\"、\"迷鲁\"的拉亲和抢亲;

在云南德宏傣族、阿昌族及贵州荔波水族中,抢婚曾是婚姻形式的一种;

部分僳僳族、彝族、白族、布依族、苗族、黎族、高山族均曾保留过抢婚习俗。

在国外,古代希伯来人、阿拉伯人、希腊人、条顿人都曾行此婚俗。

印度古代的摩奴法典曾规定掠夺为八种正当的结婚方式之一。

在近现代,世界上有些地区也行这种婚俗。如印度奥里萨邦的坎德人、霍人、布伊亚人,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萨萨克人,老挝北部的芒人,苏联西伯利亚的楚克奇人、萨莫耶德人、沃加克人、奥斯加克人,西亚的闪米特人,澳大利亚的阿兰达人、塔斯马尼亚人,美拉尼西亚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彭特科斯特岛居民,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罗罗人,南美洲智利的阿劳坎人,巴西的印第安人诸部落,火地岛的雅甘人和奥纳人,加利福尼亚的卢伊塞诺人,英国的盖尔人、皮克特人、威尔士人,俄罗斯南部的哥萨克人、乌克兰人,以及欧洲和非洲某些地区的居民,都曾有或仍保留抢婚遗俗。

在国内外有的地区现存的抢婚,事先已得到女方默契,由男方邀约伙伴\"佯抢亲\",事后议定聘金举行婚礼;也有以象征性的抢婚作为婚礼仪式的,这也是抢婚习俗的残余。关于抢婚的起源,有的人认为是由于部落间战争的结果;有的人认为是由于男子的独占妻子的要求,或男方无力偿付聘金等原因引起的。

抢婚习俗和过程

\"抢\"前准备

现代抢婚的形式,非常具有民俗特色。男女双方经自由恋爱后,征得家长同意,决定成婚后,双方则约定抢婚日期。女方家中提前七日将新娘看管起来,不得出门,不得与外人相见。方法通常是令新娘只着贴身内衣,双手反绑,双脚并捆,锁在自己的卧室之中,平时由特别挑选的四位已婚女子(如嫂子等)看护,吃饭方便也有专人陪伴。目的是保证新娘的人身安全,以免婚礼节外生枝,也防止新娘监守自盗为男方的抢婚提供方便。

婚礼前一天的准备

女方装扮新娘

到了婚礼的前一天,新娘略吃早饭后,则开始装扮。

第一步,着衣,先穿民族婚礼服装襟衣、罗裙、红色丝袜(喜庆)绣鞋;

第二步,盘头,再戴上各种钗、环饰品;

第三步,蒙、塞,封 根据传统,用红布蒙住新娘双眼(取成功出嫁不需寻路返家之意),再用新娘丝帕包适量花生大枣,把新娘的嘴巴给堵起来,用白色的布填满新娘口中剩余空间,再用一块干净的布从外面封住新娘的嘴巴,既防止新娘将堵嘴物吐出,本身也可以起到封嘴的作用,为男方提供双重保险。不过如今,由于新娘较为配合,所以往往只用丝帕堵住新娘的嘴巴,无需再用布条封嘴。(此一取吉祥之意,二来防止新娘在抢婚时喊叫,为男方提供方便,使婚礼过于简单)

\"控制\"新娘

第四步,捆绑,要将新娘捆绑结实(旧理,新娘在被抢时要先行挣扎反抗,再由男方及其助手,将她制伏,捆绑停当,抢回家中,但这样一闹,通常会使新娘衣装散乱,容颜不整,有失大雅,所以,由女方家中先行绑好,则省去这一麻烦)。捆绑通常采用洁净的白色细棉绳(取纯洁之意),将新娘双手扭到背后,抹肩拢背,进行五花大绑,并特别用力于背后双腕处捆上几道,防止新娘挣脱,或自解绳索。再将新娘的双腿并拢,将膝盖和脚踝处用力捆紧。接着,再用一绳将脚踝与大腿跟部捆在一起,最后将新娘颈部与膝部捆在一起,这样,则算捆绑完成 。

捆绑工作通常由家中父亲和已婚兄长共同完成,相传捆绑越紧,婚后生活就越甜蜜幸福,所以父兄在捆绑新娘时将不遗余力,新娘虽然难受,但嘴巴里面既被死死堵住外面又被布条封住,加之新婚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一般不会抗拒,至多娇哼几声,或扭动几下而已。另外也有用特制扎染棉布条捆绑,或只将双手双脚用绳子捆绑,再用整块布料包裹的,此不详述了。

藏匿新娘

然后,塞箱,就要将新娘塞入事先准备的特制木箱中,箱盖上锁,钥匙由四名看护新娘的已婚青年女子中的一人保管,只等男家来抢。也有不用木箱,而是将捆绑结实的新娘放在闺房的床上,用被盖好,再用一铁链把新娘的双脚锁在床腿上的做法。

其他事宜

(禁食)另外,自婚礼前一天早餐后,新娘不再进食米水,以免在去往男家的路上,需要方便,而产生意外(相传,有新娘在去往男家路上,因为要方便,而在林中被野人绑走,或被其他人家绑走,或被老虎吞食的事,所以路上不可停留方便)。

男方

出发抢亲

(迎亲)在婚前两三天,男方家在亲友中挑选精壮男子数人,由新郎的兄弟带领,赶上一头猪,抬一桶酒,多带绳索到女家去迎亲。这支队伍在女家要经受种种考验 ,新娘的姐妹和至亲好友早就做好了储水准备。包括泼水、用和着辣椒面的锅烟 ,趁迎亲者毫无准备时,涂到他们脸上,和对迎亲者施以棍棒之礼,或挥动双拳 追打迎亲者等等。迎亲者不可还击,只可乘着混乱将其制服并用绳索捆绑,可绑于柱子上,或反绑手脚,再将手脚绑在一起,捆翻在地,使其不能反抗,以减少抢亲的阻力,同时乘着混乱之机冲进各个屋里,寻找新娘。男方可以俘虏迎亲者中貌美年轻的女性.

寻找新娘

(寻匙)最重要的是将四名看护新娘的青年女子,一一制服,以便找到开箱子的钥匙。通常由几名精壮男子合力捉住一名女子的手脚,将其拖入屋内,按在椅子上,先将双手反捆在椅背上,再用绳子将其双脚捆紧,并绑在椅子腿上,使其不能逃脱,然后再去捉下一个。待四人全部就范被绑在椅子上时,则有新郎的兄弟开始询问钥匙的下落。这些女子虽然手脚被捆绑,但也不会轻易说出钥匙在哪里,而是反而向迎亲者提问,一般是一些迷题,如果回答正确则很快可以找到钥匙,如果答不上来,则要另外恳求或送上红包才行。

班师回家

(班师)取得开箱的钥匙后,就要开箱验明正身,此时并不为新娘松绑,但要取出新娘之前被的堵嘴布,然后把新娘装入由自己编织,缝着双喜的布袋,装的时候新娘要假装不乐意哭几声,暗示新郎用一条红色的内裤和一枚熟鸡蛋塞住新娘的嘴。按风俗,内裤必须由新郎的亲人里的一位穿过三天,代表着新娘子的纯洁。穿这条内裤的姑娘自然就是新郎妹妹了。

有些地区有时可以取出新娘的堵嘴布以便新娘可以哭喊(即哭嫁,在新娘被抢至男家的路上,虽然已被捆绑无法反抗,但仍需要哭喊,以示自己被抢,同时向邻里说明这是在举行抢婚仪示,以免误会)。而在结婚当天,并在用绳索将其牢牢捆绑在椅子上。并抬起装有新娘的箱子(新娘身体不可碰到地面),任由新娘哭喊,迅速向男家撤退。

追赶抢亲队伍

当女方家人发现新娘已被抢走,则会在后面追赶,并大声喊叫,追打、泼水 等等,一直追到男方家中。男方家中早已排下宴席,与亲友饮酒欢歌。

新娘入门后,并不立刻解去绳索,而要先除去绣鞋,挠她的脚心,若新娘穿的是白色的棉袜,还要脱下她的袜子才能挠脚心。待她破涕为笑(表示应允婚事),才可解去捆束的绳索,行新婚之礼。而后新娘也终于可以吃饭休息了。

结束抢亲

宴席一般要进行到深夜,而后女方亲友仍会假装索要新娘,此时如果新郎有成年但未出嫁的妹妹,则要五花大绑,新娘要掏出塞在自己嘴里的鸡蛋堵住新郎妹妹嘴巴,再用红布条勒住嘴巴(新娘才会被红布条封住嘴巴)塞入箱中交由女方亲友抬回交差( 此举意在让她沾沾新娘的喜气,熟悉此过程,为将来出嫁作准备)。

第二天,新郎、新娘携带聘礼回娘家,娘家自会备其嫁妆和并将小妹奉还,婚礼则告完成。

原创不易,分享和点赞就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