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夏的炽热如火,到初秋的晨起微凉,季节的变换见证了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石油钻井技术项目选手的努力和奋斗。随着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临近,他如同箭在弦上,正紧锣密鼓地朝着大赛目标冲刺着。
“报告裁判,检查完毕,可以开始起车。”张冬辉是一名文质彬彬的90后小伙,此刻他正在进行着起放空游车的操作训练。该项目要求选手通过操作吊卡,将满满一碗1000ML的水提到距离钻台面27米左右的指定位置。在此过程中,操作员要确保高低点刹车及时到位,同时还要保证吊卡上的水尽可能少地流出。因为每一台游车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每一天的天气和风向也在变化不停,起放空游车成为了石油钻井技术赛项中难度系数最高、不确定因素最多的项目。
选手正在进行起放空游车的操作训练
起放空游车考验选手能否正确、平稳、熟练地操控吊卡,以及在钻井现场处理起下钻时紧急情况的能力。除了这个项目,同样具有挑战性的还有蒙眼识别接头扣型。选手需要蒙住双眼,从25个钻具扣型中抽取10个徒手进行辨别,并准确说出每一个扣型的型号。
选手正在进行蒙眼识别接头扣型训练
本次大赛通过综合试题分析以及起放空游车、蒙眼识别接头扣型、检查远控台及故障判断、司钻法压井操作、井控防喷演练、佩戴空气呼吸器6个实操项目,全面考验选手的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张冬辉在每一次练习中都力求更快速、更精确,不仅为了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更是为了在钻井现场操作中更好地处理突发状况,节省钻进时间、降低钻井成本,为石油钻井工程的高效、顺利完工提供最佳的技术支撑。
选手正在进行项目实训
选手正在进行项目实训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张冬辉深知,只有更加精准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平凡中彰显不凡,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技术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石油人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这不仅是石油人的任务,更是石油人的使命。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2日电(唐守弘 焦守利 邢玉博)9月11日23时许,夜幕下的哈尔滨灯光璀璨,一组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复兴号”动车组缓缓驶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车辆段动车整备库内,早已等候在库内的动车组检修班组地勤机械师们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对动车组进行一次全方位“体检”。
图为“复兴号”动车组驶入动车组检修库。 邢玉博 摄
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复兴号”动车组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外观继承了传统绿皮车的元素,以国槐绿为底色,以黄色为色带。因其独特醒目的外观,也被大家称为“绿巨人”。绿巨人”参照动力分散动车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流线型外形,内部服务设施设备与动力分散动车组基本一致,适用于在所有高速、普速电气化铁路线上运行,动力车设置在列车的首、尾端。
图为“复兴号”动车组在检修库内等待检查。 邢玉博 摄
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的三棵树车辆段哈尔滨运用车间动车整备库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唯一的“绿巨人”检修基地,每天22时以后,在铁道线上运行一天的动车组都要返回到这里进行维修保养。
图为动车组检修人员正在检查动车组车门。邢玉博 摄
今天他们对“绿巨人”的维修保养与往日不同,由于经过暑运的高强度运行后,“绿巨人”的走行部、制动装置、上部服务设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他们全面检查,消除各种故障隐患,确保“绿巨人”的设备质量恢复到最佳状态。
图为地勤机械师们对“复兴号”动车组走行部进行检查。邢玉博 摄
在检修过程中,动车组检修班组的地勤机械师们按照“检电合一”的模式同步对动车组的上部和下部开展作业,他们将在“无电”和“有电”模式下,分别进行静态检查和带载检查,车辆、机务、电务多部门联合试验,通过检查“绿巨人”外观及各磨耗部位,动态测试列车绝缘、空调、照明等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车轮擦伤、绝缘不良和空调失效等故障。
图为地勤机械师检查“复兴号”动车组车轮。邢玉博 摄
一节车厢上有1000多个配件和3600多个项点,每个部位地勤机械师们都要逐一进行检查、确认,一趟“绿巨人”检修结束,每名地勤机械师们都要弯腰下蹲1000多次,走行20000多步,每一节车厢里,都洒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
图为地勤机械师检查“复兴号”动车组车内设施。邢玉博 摄
“入秋后,我们班组抽调6名职工成立专项整修小组,结合季节变化制订动集动车组秋整工作任务清单,细化检修要求及项点,对动集动车组的防寒、转向架、制动系统和服务设备设施开展重点整修。每天我们班组都要忙到快天亮才能收工。”动车组检修班组工长于荣军介绍道。
图为动车组检修班组收工总结会。邢玉博 摄
9月12日清晨4时,经过一夜的忙碌,动车组检修班组的工作终于结束。在初秋的晨曦中,焕然一新的“绿巨人”缓缓驶出动车整备库,奔驰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跑出新的加速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