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44 作者:Humanitas 制图:傲慢的上校
所谓“遗民”,指改朝换代之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史书记载最早的遗民,当属商周之际的伯夷叔齐兄弟。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效忠周朝,二人选择饿死在首阳山,成就一段美名。遗民这个群体以士大夫居多,因为他们作为知识分子,其正统意识是要比寻常百姓更加强烈的。
来源.Pexels
该群体的出现还是在南宋灭亡以后,这时程朱理学已经兴起,君臣之间的纲常上升为“天理”,朱熹说:“君臣父子之大伦,天之经、地之义,而所谓民彝也。故臣之于君,子之于父,生则敬养之,没则哀送之,所以致其忠孝之诚者,无所不用其极,而非虚加之也。”而他们与少数民族王朝之间文化上的冲突,进一步加深了遗民情绪。
到了明清之际,斗争更加激烈,士大夫们积极参加反清复明运动。失败后,他们中有一些人仍不愿意屈从,誓不剃发,就隐姓埋名:有的著书立说;有的遁入空门;有的东渡日本、客死他乡。但也有一些人在怀柔政策下归顺了新朝。
“遗民”不但是一种政治态度,而且是一种价值立场、生活方式、情感状态。遗民们既不愿屈从于满清,也看透了南明的无可救药,却又觉得枉死是一件不值得的事。武装斗争不能成功,他们就寄希望于手中的笔,通过著书立说来为后世留下文化延续的种子。
正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题辞》中的自白:“昔王冕仿《周礼》,着书一卷,自谓‘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终不得少试以死。冕之书未得见,其可致治与否,固末可知。然乱运未终,亦何能为‘大壮’之交!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岂因‘夷之初旦,明而末融’,遂秘其言也!”
1650年11月明清战争形势。
“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就是黄宗羲提出的。
黄宗羲以王冕的事例为引,自己虽然老迈,但也不能就这么死了,希望留下些什么让后人受益。南明被消灭后,黄宗羲不得不返回浙江老家侍奉母亲,他以明朝遗老自居,拒不接受满清的征召,为此多次遭到通缉。祸不单行的是,他的两处故居也都遭遇了火灾。
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黄宗羲的遗民生活充斥着穷困潦倒,《明夷待访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成书的。所谓“明夷”,暗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其明智。实指黄宗羲在艰难中自晦其明、坚守正道,并期待着转衰为盛、重见光明。
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
与之齐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同理,晚年的他在衡阳石船山麓定居,潜心从事著述,生前也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以明志:“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在《读通鉴论》中,他赞赏孔鲋藏书是“以无用储天下之用”,认为所谓君子之道,是为成为对天下有用之人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追求被天下任用。他还以宁武子之事称赞道:“其愚不可及也。”意在效仿宁武子的大智若愚,在满清统治下竭力保全自己,以备将来之大用。
落发为僧也是一大途径,每逢乱世,寺庙作为方外之地总能成为人们的庇护所。这种行为又称作“逃禅”,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逃生。“僧之中多遗民,自明季始也。”遗民出家历朝都有,但大批遗民出家,确实是明清之际的特色,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顺治二年(公元1645),满清颁布残酷的剃发令,但僧人可以例外。遗民们不全是黄宗羲王夫之那般善于斗争、意志坚定,作不剃发的遗民,即使是逃进深山,也要被人告发的风险。逃禅,显然是更为安全的方式。
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天地会由僧人郑洪二在福建创立的,他们白天诵经礼佛,夜间聚众,预谋起事。来源.Pexels
士大夫们出家,是从儒家转向了佛教,必然要经历价值观冲突带来的痛苦。归有光之曾孙,遗民归庄描述了这些人的情非得已,他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二十余年来,天下奇伟磊落之才,节义感慨之士,往往托于空门;亦有居家而髡缁者。岂真乐从异教哉?不得已也!”所以逃禅的遗民们,绝大多数都是亦儒亦佛,并不甘心就这么出家了。例如绍兴人祁班孙,为躲避满清追捕而逃禅,后在常州马鞍寺住持,号咒明林大师,好议论古今,不谈佛法,每语及先朝,则掩面哭。
当然就会有人还是不能接受佛教而还俗,例如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顺治七年(公元1650),清军攻陷广州,屈大均之父惨遭杀害,无力报仇的屈大均不得不逃禅求生。出家后的他从来没忘过国仇家恨,哭拜过崇祯帝,祭拜过明孝陵,与其他反清复明的遗民们过往甚密,这和不问世事的僧人形象大相径庭。尽管他也云游到其他的寺庙,被奉为座上宾,但也许讲的压根不是什么佛法,而是些反清复明的东西。
屈大均的前半生致力于反清运动,郑成功之孙郑克爽降清后,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眷归番禺,终不复出,著述讲学。
屈大均专门写了一篇《归儒说》,自白道:“二十有二而学禅,既又学玄。年三十而始知其非,乃尽弃之,复从事于吾儒。盖以吾儒能兼二氏,而二氏不能兼吾儒,有二氏不可以无吾儒,而有吾儒则可以无二氏云尔。故尝谓人曰,予昔之于二氏也,盖有故而逃焉,予之不得已也。”在他看来,佛道的价值观终究不能与儒家共融,真出家了就意味着老母无人奉养。孝道是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因为出家而不孝在士大夫们的心中更如刀绞。康熙元年(公元1662),33岁的屈大均返乡省母,最终选择了还俗。
对遗民们来说,满清入关不仅使得现实上的家园毁于战火,诸如剃发令等政策还意味着文化遭到摧残的威胁,浪迹天涯成为遗民生活的又一种常态。更有绝望者就干脆离开中原,不履清土,这些人多数是东渡去了日本。
南明为了能长久抗清,不断派遣使节向日本求援,并且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关系,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正是通过贸易从日本获得铅、铜、武器等战争物资。顺治八年至十八年(公元1651-1661),郑成功等人的军队与清军相持,为遗民东渡赢得了窗口期。士大夫、商人、僧人或是乘坐走私者的商船,或是乘坐郑成功军的舰船,陆续到达日本。
台南郑成功像。来源.Pexels
遗民们能顺利抵达也离不开江户幕府的接纳。尽管日本也是闭关锁国,但更多还是为了提防欧洲商人传播天主教,对中国的僧侣与士大夫,幕府倒是大开绿灯、礼遇有加。因为儒家和佛教的文化,正是日本人积极吸纳交流的。明遗民朱之瑜,后改名为“舜水”,在《上长崎巡揭》中点出了这个原因:“侧闻贵国敦诗书而尚礼义,是以不谋家人,遁逃至此。”对日本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佛教的代表是隐元禅师,儒家的代表则是朱舜水。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里有:“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图为日本朱舜水塑像。来源.Pexels
来源.Pexels
隐元禅师林隆琦在东渡之前就已名扬天下,也传到了日本。长崎兴福寺是我国僧人所兴建,住持逸然闻其盛名,连续四次邀请隐元讲学。一片诚意之下,隐元携弟子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乘坐郑成功军的舰船动身,并于7月5日到达长崎。隐元的讲学,轰动了整个日本佛界,以至于受到了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的接见。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幕府把京都宇治一块土地赐给隐元修建寺院,隐元便仿照故乡福清黄檗(bò)山万福寺的样式,仍以之命名,开创了黄檗禅宗。在他的影响下,后水尾天皇、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等显贵先后皈依佛门,隐元禅师也被尊为“大光普照国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隐元圆寂350周年,德仁天皇加谥他为“严统大师”,足见其文化影响力之大。
兴福寺钟鼓楼。来源.Pexels
中国一代高僧、日本黄檗宗宗祖隐元。
在顺治十六年正式居住在日本前,朱舜水就已7次访问过,主要是为南明求援。郑成功兵败后,深知复明无望的他决定留在日本。客居他乡的22年间,朱舜水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他认为中原士大夫难辞其咎,木必朽而后蛀生之,尤其是对八股取士深恶痛绝,认为这是士大夫堕落的根源:“父之训子,师之教弟,猎采词华,埋头哗哔,其名亦曰文章,其功亦穷年皓首,惟以剽窃为工,掇取青紫为志,谁复知读书之义哉!既而不知读书,则奔竞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在国破家亡的冲击下,朱舜水对传统的理学进行改造,认为治学应以实用为标准,这与国内提倡经世致用的顾炎武不谋而合。
南明铸造的大炮。来源.Pexels
朱舜水在长崎的讲学同样备受推崇。像筑后柳川藩的家臣安东守约,朱舜水能成功留在日本,离不开他的资助,双方建立起了深挚的师生关系,并引起了水户藩主德川光圀(guó)的关注。康熙三年(公元1665),朱舜水受邀前往水户,受弟子礼,得以将自己的思想影响至日本统治者的核心圈。朱舜水一直重视历史研究,认为历史就是要宣扬忠君爱国,这就坚定了本已热衷学术的德川光圀修史的设想。以《大日本史》为中心的水户学派就此形成,德川光圀自己的史馆命名为“彰考”,取“彰往考来”之义。这部鸿篇巨作充斥着朱舜水的忠君思想,水户之学术实乃舜水之学术,成为了江户幕府精神上的掘墓人。
满清入关之初,局势十分动荡,明遗民仍是重要的反对力量,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尚在。因此康熙皇帝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核心就是博学鸿儒。明遗民敌视满清,除了民族矛盾以外,还认为满清是文化上的蛮夷,若满清尊崇儒学,便可逐渐消除这种敌意。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正值镇压三藩叛乱,朝廷颁布博学鸿儒:“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无论己仕未仕,著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
康熙对录取者委以重任,让他们悉数进入史馆编纂《明史》。这就给遗民内部制造了分化。修史对于那些一方面希图通过修史来探讨、总结明亡之原因、教训,同时对明朝还抱有眷恋之情的遗民们,无疑是最好的笼络与安抚。晚年的黄宗羲就动摇了对满清的敌意,本人虽拒绝征召,却支持弟子万斯同以布衣身份进入史馆。在诗文和书信中,正面性质的称呼比比皆是,在与徐乾学的信中就赞美康熙:“皇上仁风笃烈,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和撰写《明夷待访录》时的他判若两人。
即使仍有人不愿为满清出仕,也仍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出仕,顾炎武就说:“生子不能读书,宁为商贾百工技艺食力之流,而不可求仕。犹之生女不得嫁名门旧族,宁为卖菜佣妇,而不可为目挑心招,不择老少之伦。”但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时过境迁,后代们毕竟没有直接经历亡国之痛,对满清的仇视必然是减轻的,很难让他们继续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承平年代就逐渐默默无闻了。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读通鉴论》王夫之;《顾亭林诗文集》顾炎武;《朱舜水集》朱舜水;《明遗民录汇集》谢正光、范金民;《日中文化交流史》木宫泰彦;《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赵园;《论清圣祖的遗民策略——“博学鸿儒科”为考察中心》孔定芳;《清初东渡明遗民研究》史可非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一、古诗解析
本册教材第九课精选了三首七言古诗。
1、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通过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景物,描绘了边塞将士战斗、生活环境。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述了将士们戍边时间的漫长和战事的频繁,表现了将士们不怕牺牲、英勇报国的坚定意志。
2、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描绘了奔腾入海的黄河与高耸入云的华山。这两处标志性景物,代表着祖国北方的壮丽河山(此时尚被金人统治)。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渴望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3、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中“初闻”的表现是“涕泪满衣裳”,因叛乱逃亡的悲苦与听闻平叛以后的欣喜,相互交织,都浓缩在这五个字里。然后叙写了狂喜的表现:激动得“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似箭的归心急迫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情感步步推进,层层升华,全诗一气呵成。
二、插图赏析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三首古诗都配了插图。第一幅图中,雪山连绵,层层浓云笼罩山头,与《从军行》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相符合;第二幅画中,一座茅屋的篱笆门外,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手住拐杖,神情凝重,仰头远望,眼里充满了忧虑和期盼,这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望王师又一年”相吻合。第三幅图中,那叠嶂的山峦,预示漫漫归途,使人不由得联想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学法指导一、字
1、通过阅读教材(生字带有注音)与查字典读准“仞、岳、蓟、涕、裳、襄”6个生字的字音。
2、通过组词与形近字辨析组词的方式识记“仞、岳、摩、遗、涕、巫”6个字的字形。
例如:
仞(千仞) 涕(鼻涕)
韧(坚韧) 剃(剃刀)
纫(缝纫) 梯(楼梯)
3、多音字:“裳”古代读“cháng”,专指下身穿的衣服,组词“霓裳”;现代汉语中读“shang”,泛指衣服,组词“衣裳”。
4、通过联系上下文与查工具书理解字义。
二、词
我们可以借助教科书中右边的注释理解三首诗中一些词的意思。
【三万里河】古文中的“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五千仞岳】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
【摩天】碰到天,形容很高。
【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胡尘】借指金。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青春】指春天。
三、句
把诗句中字词的意思灵活地连成一段通顺的话,用来解释诗句的意思。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例如课后作业第二题:“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 诗意:将士们在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中无数次奋勇拼杀,他们身上的盔甲已被磨得破旧不堪,不打败西域进犯之敌,就不会班师返回家乡。
② 情感:表达了边塞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报国的豪情壮志。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① 诗意:沦陷区的人民在金兵压迫下,眼泪已经流尽,往南方企望南宋朝廷的军队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② 情感:表达了渴望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① 诗意:在白天就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着春天启程返乡。
② 情感:表达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四、篇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进而背诵古诗。特别注意容易写错写别的字词,再进行默写。切忌死记、硬背、强默!
2、简要地了解诗作者(朝代)
《从军行》:(唐)王昌龄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3、灵活解释诗意:首先借助课文右边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字词的意思连成一段通顺的话,用来作为诗意。不要拘泥于老师或教辅参考书上的诗意解释,更不能把某种解释当作标准答案去死记硬背。
4、善于从关键的诗句中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 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中,体会边塞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报国的豪情壮志。
② 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句中,体会渴望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③ 从“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诗句中,体会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
5、善于归类整合,拓展延伸阅读同类古诗。
例如学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可以拓展延伸阅读陆游的同类古诗《示儿》,将其归类整合,用来丰富自己的古诗文积累。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欢迎点击关注“烛光照耀星空”。假如你对文本有更深更广更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举报/反馈
对历史上的那些朝代,我曾经非常喜欢唐朝,因为它大气恢弘,它具有灿烂无比的诗歌文化。
随着我对历史的了解不断增加和深入,我发现,我逐渐“移情别恋”,因为另外一个朝代,正在取代唐朝,以不可抗拒之势占据了我的内心。
这个朝代,就是宋朝。
北宋时期,经济繁荣,都市发达,在文化上它也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我对北宋当然心向往之,如果让我选择,我也和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一样,愿意活在中国的北宋。
然而北宋的盛世繁华不会长久永固,它终会走向衰落凋残。当靖康之耻发生,徽、钦二帝被掳以后,北宋的历史被彻底改写,从此一个新的王朝开启。
这个王朝就是南宋,可是南宋何曾有王者之气,它是一个苟且偷安的朝代,也是一个腐朽软弱和只知妥协的朝代。
每每提及南宋,我的心都是极其难过和无比沉痛的。南宋统治者的不作为不抵抗令我愤慨,南宋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则令我钦佩感动。从很多诗人的笔下,我看到了南宋百姓的痛苦,看到了统治区遗民的眼泪,更听到了诗人们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心声。
1192年,68岁的陆游被罢归故里已经四年,远离了朝廷,远离了前线和战场,陆游在乡村的生活非常安闲,但这种舒适的村居岁月,并不能使诗人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他无时无刻不在忧虑着国家的命运,他的余生,已经没有儿女情长,只有江山社稷。
一个初秋的夜晚,暑气还没有完全退尽,陆游天还没亮就起来了,也可能他一个晚上都没睡。他怎能睡得着呢?只要中原还没被收复,只要那些遗民还没有回到南宋的怀抱,陆游就忧思如焚,夜不能寐。
满腔的愁绪无处排遣,陆游一个人步出篱门,来到院外。他又一次向远方眺望,在这种深情而怅恨的眺望中,陆游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在陆游的眼里,滔滔黄河,汹涌澎湃,直奔大海;巍巍华山,高达千仞,几可摩天 。此时,陆游既为自己是南宋的臣民而自豪,因为南宋有如此壮丽的河山;同时,陆游又为自己是南宋的子民而倍感屈辱,因为偌大的一个朝代,却没有能力保护它的儿女,而一任他们遭受金人的践踏和奴役。
那些金人统治区的南宋百姓,离开祖国母亲已经六十多年了,望着金人扬起的沙尘,他们曾经盼啊盼,盼望南宋能够派出军队,解放他们,可是最终他们什么都没有盼来。
或许,他们已经知道,今生他们再也回不去了,他们再也没有了故国,那些遥远而温馨的记忆,从此只能一次次出现在梦里。
写完这首诗,又过了十七年,陆游已经八十五岁。此时的陆游健康急转直下,一病不起。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陆游写下了他的绝笔。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说,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我才知道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和留恋什么,但有一点我始终念念不忘,那就是祖国的统一大业。
陆游叮嘱他的儿孙们,如果宋朝的军队有平定中原、收复失地的那一天,你们在祭奠我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那将是我在九泉之下最大的喜悦。
有什么比陆游对祖国的一腔深情更令人感动?有什么比南宋爱国志士的碧血丹心更加赤诚?有什么比古代士人的家国情怀更值得歌颂?
没有。
大宋曾经是一辆轰隆前进的巨型战车,面对这辆战车在一天天地走下坡路,无数的英雄豪杰站起来了,他们或扼腕振臂高呼,或举兵奋起抗金,或以身壮烈殉国。他们以各种途径和方式,写下了一首首最为动人的爱国的诗篇。
我们怎能忘却,文天祥以状元之出身投笔从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怎能忘却岳飞怒发冲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怎能忘却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坚贞;又怎能忘却朱敦儒“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的心酸和渴盼?
忘不了啊,我忘不了那个让我爱也让我恨的大宋。如果说北宋让我看到了古人杰出的智慧和各方面惊人的创造力,南宋却犹如我心头的一块伤疤,令我不忍直视,更不忍触摸。因为每碰一次,我的心都会疼。
幸好,在历史的暗夜中,永远有一大批孤独前行的人,他们是时代的脊梁,他们是国家的希望。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度过了漫漫长夜,迎来了最终的黎明。
我相信,他们曾经写下的诗,他们曾经做过的事,都会不朽,都会被人铭记。它们如同阳光,如果火炬,光焰万丈,照耀后世。
作者:张风莉,笔名雨枫,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唐诗宋词古诗词》专栏作家。已出新书《生命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