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康翔宇 摄影 吴国强
剑,兴起于烽烟四起的春秋战国,虽说已过去2000多年,但当时的铸剑工艺依然令人叹为观止,譬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作为青铜剑的代表,历经岁月,周身竟无腐朽,仍能“削铁如泥”。那么,这些传奇的“大宝剑”都是如何铸造的呢?10月24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从在驻马店召开的中原古代铸剑技术及剑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让专家教你如何做一把青铜“大宝剑”。
既然是铸剑,那么首先要了解,青铜剑的基本形制。
而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考工记》,自然是最好的参考。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星光在报告中介绍说,《考工记》中的“攻金之工”,详细记载了春秋战国各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其中的《桃氏》篇,则详细记载了剑的形制。
“根据文献记载,当时的青铜剑主要由剑首(剑柄尾部的圆盘)、剑柄、剑后(剑柄中部的凸箍)、剑格(剑柄与剑身之间的部分)、剑身构成。”王星光介绍说,《桃氏》中记载,剑格宽度约为6厘米,各部分尺寸均以剑格为基准,“剑柄周长与剑格宽度一致,长度是它的两倍;剑首直径为剑格宽度的三分之二;剑身最宽处与剑格相连,宽度一致;剑身长度根据剑的等级不同略有区别,等级高的剑身就长,从40厘米到70厘米不等。”
知道了形制,接着就是铸造了,那么青铜剑的铸造工艺如何呢?
首先是材料配比。王星光介绍说,《考工记》中有世界最早的合金比例配方——“金有六齐说”,即不同青铜合金的六种配比。“其中,‘三分其金而锡具一,为大刃之齐’,就是说青铜剑的铜锡比为3:1。铜影响合金的韧性,锡影响合金的硬度。古人认为,这样的配比可以两者兼顾。”王星光说。
“但结合大部分出土铜剑的合金分析数据来看,铜锡配比大多没有严格遵守3:1,但总体上是在此范围内或大或小波动。考虑到2000多年前的测量水平,和众多可以影响合金配比的因素,能够总结出这样的理论已属不易。”
再者,就是铸造的火候了。根据《考工记》中的“察焰之法”记载,铜锡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颜色的烟气能够表现材料的纯度,以说明铸造的时机。“最先挥发的杂质,产生黑浊之气;随后锡熔化,产生黄白之气;最后熔点最高的铜熔化,产生青气,这时候就说明材料已经全部熔化且比较纯净了,可以开始浇铸了。”王星光说,随后再经过铸后加工,一把青铜“大宝剑”就完成了。
据了解,本次论坛共有来自全国各文博、考古、教育等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结果出发,围绕中原地区出土古代剑器、铸剑技术及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等问题展开研讨;展示最新剑文化相关的考古及科技史研究成果;探索剑文化的形成、剑术发展及传承。
“作为古代冷兵器的代表,剑在考古发掘中时常都会有发现。剑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象征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原是“剑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区,驻马店市西平 “棠溪剑”是中国传统冶铁铸剑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与周边地区的剑文化相互影响交流,共同形成了中原地区灿烂的剑文化。本次论坛的召开,有力促进对中原地区出土剑器、铸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增强研究古代剑器的学者、剑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现代剑文化产业的互相交流学习,对发扬传统剑文化,助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河南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刘海旺如是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邱瑾
秦汉雕塑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秦代雕塑注重的是表现逼真的形象,而汉代时期的雕塑更加注重内在神韵的表达,其中最精彩的雕塑之一就是——《马踏飞燕》了。
提到《马踏飞燕》大家都不陌生,有的称为《铜奔马》或是《马超龙雀》,无论哪种称呼都不能掩盖它在青铜雕塑界响当当的名气。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它的形象豪纵,昂首竖耳,马尾飞扬,三蹄腾空,一只马蹄踏在正在疾飞的燕隼背上,燕隼回首惊顾。作者巧妙的将静态的铜奔马表现出动态的效果,并通过铜马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完美表达了古人对千里马的理想标准,这件作品被称为"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这样一朵奇葩,他究竟有哪些魅力所在呢?从整体来看作品呈一个倒三角形的形态,三只马蹄腾空,只有一只马蹄踏在燕隼背上作为重心的落脚点。大家一定很奇怪,马的重心都落在踏着燕隼背的马蹄上,又是如何保持整体稳定性的呢?雕塑的重心处于铜马腹下的中间位置,上半部分前倾的头部与后扬的尾巴,一前一后加强铜马首尾的均衡;同时雕塑下半部分因飞驰扬起的马蹄,右前蹄向前腾飞,左后蹄向后猛蹬,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形成强大的张力,左前蹄紧紧的收向雕塑所处的重心点上再次强调重心的位置,形成稳定感。同时燕隼身体底部平面化的处理,增加了着力面积,使雕塑更加平衡、稳定。除此之外,为了再一次巩固雕塑的稳固性作者不惜牺牲铜马外在俊美的形象,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威风中带有幽默滑稽的奔马。这一特点我们在常常见到的侧面照中很难发现,只有当你看到马的正面的时候,你才会非常惊讶,这样一匹稀世宝马居然是个龇牙咧嘴的歪脖子?这一夸张的形象容易让人联想到驰骋在运动跑道上的运动员在最后冲刺的时候使出夸张的表情。想想看人在飞奔的时候都会流露出这样的状态,更何况风驰电掣的奔马。作者这么处理并非为了搞怪,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平衡。我们再来看,整件雕塑将踏在燕隼背上的右蹄作为着力点,重心自然右移,将马首略向左偏形成歪脖子的动势,左右又形成均衡,再次将重心集中于马腹下的中心位置。可以看得出作者为了达到平衡也是用心良苦啊。
从昂扬的马首到流畅的马身,从飞驰腾空的三足再到一足的落脚点,这一切都是因为匠人们精确掌握了力学原理,经过精准计算才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使这件作品在艺术上有了更高的价值,通过《马踏飞燕》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时代匠人们高超精湛的工艺水平和高度的聪明才智。正是这精湛的技艺在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到1986年又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直到现在这朵奇葩依然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
......
文/师大教科文
更多详情可点击文末“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教师考编、特岗教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