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元稹《谷雨三月中》赏析

《谷雨三月中》

【唐】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译文

谷雨时节,春天的光景,犹如破晓的太阳光;山岳江河,青翠的草木,好像披上一件青色的衣裳。

树叶枝杈间,只见斑鸠鸟儿,“咕、咕、咕”,叫个不停;积聚的湖水里,生长出许多水浮萍来。

温暖的小屋内,像蚂蚁一样的幼蚕,尽情咀嚼桑叶;和煦的春风下,像葶草黄花一样的麦田,不停摇摆。

一只鸠鸟空自掸拭自己的羽毛,仿佛在等待另一半;这事真可信,要不听它凄厉的叫声我怎会不忍心。

注释

1.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19、20或21日。

2.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3.晓:破晓、天明。

4.山川:山岳、江河。

5.黛色:青黑色。

6.戴胜:一种头顶具凤冠状羽冠的鸟。别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臭姑鸪。

7.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又称青萍、田萍、浮萍草、水浮萍、水萍草。

8.蚕蚁:刚孵化的幼蚕,体小如蚁。

9.葶[ ting]:一年生草本植物,为原野杂草,开黄色小花。

10.鸠:鸟类,外形像鸽子。常见的有斑鸠。

11.拂羽:掸拭羽毛。

赏析

转眼三月中,杨花落尽子规啼。窗外,柳絮飞尽,子规啼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都在告诉诗人——谷雨时至。

何谓谷雨?一说“雨生百谷”之意,一说“播谷降雨”之意。前者侧重于雨,后者侧重于谷,互为补充。

谷雨二字,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雨水一多,花朵自然更显沉重。杜甫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言谷雨雨水之多;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言谷雨落花之多。

雨水与落花,碰于一处,不就汇成了李煜笔下“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春愁。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多少才子,落魄江湖载酒行,等闲白头空悲戚。

元稹也正是借助鸣鸠“拂羽”,委婉道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无奈,写下这首《谷雨》诗。

“拂羽”二字,可作全诗诗眼。鸟儿珍惜羽毛,正如诗人珍惜高尚的节操。这春光中的万事万物,并不因无人珍惜,就不生长,就不芬芳。不管世人如何,它们都会爱惜自己,努力地在春天生长、绽放,不辜负,不自卑。

首联,正是讲万物如何自爱。你看那谷雨时节,春天的光景,犹如破晓的阳光;山岳江河,青翠的草木,好像披上一件青色的衣裳。

虽然已至暮春,但诗人却用破晓的阳光、青色的衣裳,写出万物蓬勃之气。万事万物都在“拂羽”,拼命将自己打扮得婀娜多姿,我们人类又何必自怨自怜呢。

颔联,主要讲谷雨三候: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树叶枝杈间,只见斑鸠鸟儿,“咕、咕、咕”,叫个不停;积聚的湖水里,生长出许多水浮萍来。这里通过物候,依然在讲春天的生发之气,哪怕是暮春,但它仍是春天,仍具备生发之气。

颈联,写温暖的小屋内,像蚂蚁一样的幼蚕,正尽情咀嚼桑叶;和煦的春风下,像葶草黄花一样的麦田,在不停摇摆。“蚕蚁”对“麦葶”,对仗巧妙,两处比喻,让蚕麦都具备春天的表情。它们拼命生长,只为在这个春天,“拂羽”而不虚掷。“生”对“引”,同样还是在讲生发之气。

尾联,鸣鸠拂羽,是全诗最妙的一个意象。它是中国多少才子,诸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的生命写照。谁都爱惜自己的羽毛。可是,诗人偏偏加了一个“徒”。这就将喜剧色彩,转化成了一种悲剧。徒,就是空空,白白的意思。就是你纵然把自己的羽毛梳理得再干净,再漂亮,也还是没人来欣赏。这里面是一个个落魄知识分子的一声声长叹。

这一长叹,不但唐代有,今天有,将来一样存在。也就是诗人找到了一个穿越时空、世人所共有的遭遇——不遇。这种不遇,就好像诗人不是在写自己,而是在写我们每一位读者。

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擦拭自己的羽毛,可是欣赏的人在哪里呢。正是这样一种共鸣,让我们心底生出一种命定的悲凉。诗人也正是推物及人,发出“信矣不堪听”的无奈与叹息。

然而,如果我们撇开这个“徒”字,那么万事万物都在“拂羽”,这世界又何来伤痛。

屈原所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岂不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且符合了道家自然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谷雨时节,不妨与万物一起尽情“拂羽”,为自己喝彩,最终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

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这首诗中隐藏着王昌龄的什么揪心事儿?

作者:宋执群

纵使死神过早地夺走了他手中的笔,但对于王昌龄来说,有盛开的诗歌陪伴不朽的诗魂,死亡就不是凋谢,而是盛开;不是消失,而是永在;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一)命丧垃圾人之手

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爆发已经有了三个年头。大唐辽阔的疆域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在一个深秋肃杀的早晨,奉命平叛的河南军政长官张镐在他的前营大帐前布设了一个森严的刑场。

亳州刺史闾丘晓被绑跪在刑场上,等候斩首。他是因救援宋州(今河南商丘)不力,违抗节度使张镐的军令获罪的。当张镐下令对他行刑时,那个此前看不起书生出身张镐的傲狂之人,像断了脊梁的丧家犬可怜巴巴地乞求张镐饶他一命。他的理由是家里尚有老母需要赡养。

张镐没有直接驳斥他的请求,而是反问了一句:“你去年杀害大诗人王昌龄时,想没想过,他有没有父母亲?要不要赡养?”

听了这句诘问,闾丘晓闭上了嘴巴,沮丧地把头伸向了屠刀。

那时,当地的老百姓对一年前亳州大街上发生的惊人一幕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也是一个肃杀深秋寒冷的早晨。一个身背破烂行囊的六十岁老人流落在亳州大街逃难的人群里。当他走到府衙门前时,看到一队人马正吆五喝六地出门。在向路边躲闪的一霎间,他似乎认出了那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官员。几乎同时,那个官员也看见了他,并神情古怪地勒缰下马,朝老人走去。

人们似乎看到俩人像熟人一样寒暄着什么。但那个官员突然对老人拳打脚踢起来。在人们还没有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时,老人已被打倒在地,七窍流血而死。

打人的正是亳州刺史(州长兼军区司令)闾丘晓。而被他打死的是盛唐伟大的诗人,被称为“诗家天子”“七言圣手”的王昌龄。

据说,王昌龄之所以三拳两脚就被打死了,是因为行伍出身的闾丘晓使用了从小练就的七伤拳。

一代七绝圣手,就这样被一个垃圾人的七伤拳打死,就像是命运开的一个残酷的玩笑,一个天才的生命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一个渣男结果了。

闾丘晓为什么要打死自己同朝为官的王昌龄。由于死无对证已成了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所忌?闾丘晓嫉妒、忌讳王昌龄什么?是才华,还是能力?如今我们只能揣测了。

(二)倒霉的人往往“屋漏偏逢连夜雨”

王昌龄路过亳州被杀的那天,是他正从流放地辗转回故乡太原的途中。这是他一生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从流放地归来。虽然这一次他没能回到故乡,而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王昌龄这个人家境贫寒,一生经历坎坷,进士及第后,只任过图书管理员、县公安局长、南京江宁县长等小官,并在这两个任上先后被贬流放广东、湖南。

这次他的北归返乡,就是从第三次流放地蛮荒苦寒的夜郎龙标(今湖南黔阳)出发的。当年他被从江宁县长贬为龙标公安局长时,已经五十七岁了。他的好朋友李白听说了他被流放,曾写诗安慰他:“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由此寄》)

而此次的丧命之途,一开始就状况百出,“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他从岭南北归路过湖北襄樊时,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孟浩然。那个一生想当官,但又不会媚俗的山水田园派大诗人,此刻正自号“孟山人”,隐居在自己的家乡襄州的深山老林里。

王昌龄决定稍作耽搁,前去见见这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诗友。

正在落寞失意中的孟浩然一见老友,自然喜出望外。他不顾背上的毒疮正在发作,杀鸡宰羊,和王昌龄没日没夜地胡吹海喝了好几天,直至背疮爆发,不治而亡。

王昌龄怎么也没想到一场欢聚竟成永诀。安葬好孟浩然之后,充满自责的王昌龄孤身一人顺江而下,丧魂落魄地继续返乡之途。

而这最后一次的人生长旅,命中注定要状况不断。

他在到达洞庭湖时,又遇上正在流放途中的老友李白。拗不过豪放洒脱的诗仙挽留,俩人又像前不久他和孟浩然在一起时那样,日日放歌于洞庭山色,夜夜醉倒在巴陵月夜。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巴陵送李十二》

直到依依不舍地为李白写诗留念后,王昌龄才再次踏上不归的长途。

回光返照般,和李白分手后,王昌龄因孟浩然是和自己相聚而死的负罪感减轻下来,返乡的脚步也欢快起来。他开始回忆起自己在龙标的流放生活。甚至怀念起那个烟瘴蛮荒地蕴藏的美好。怀念起一位少数民族少女。她是龙标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听说大诗人王昌龄正在他们的家乡当公安局长,就央请父亲请诗人来家里做客。

王昌龄到她家里后,那位异域少女把自己打扮得美轮美奂,像一朵绽放的红莲,边舞边唱地来到仰慕的偶像面前,跪请他为自己写一首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首不朽的声色绝唱,便在一个特别的灵感中诞生了……

弃舟登陆不久,他的生命就在离自己的家乡不远的亳州莫名其妙地终止了。

(三)从贫苦农民到从军诗人

王昌龄少年时代一直在家乡读书务农,生活过得贫苦。为了摆脱人生的局限,施展理想抱负,唐玄宗开元八年二十三岁时,离开家乡,开始到嵩山学道。

但深山寻道的沉寂生活无法压住他壮怀激烈的雄心壮志。而又生逢大唐的鼎盛时期,举国上下到处都是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大山之外处处都有火热的生活。

三年之后,二十六岁的王昌龄再也忍受不了隐居式的修道,毅然走出大山,告别长安,踏上西行出塞之路,以期和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投笔从戎,到边关军营建功立业。

一年以后,他经过河西走廊,到达玉门关外,当起了一名戍边战士。白天纵马巡边,晚上奋笔书写心中的诗情。几年下来,虽未见他的宝剑在战马上闪光,但他油灯下的一首首边塞诗却纷纷冲出军营大帐,被无数战士在烽火硝烟中传颂。其中《塞下曲》《从军行》《出塞》等等名篇更是回响在大唐的长空,让他身在边关,而名满天下。

待到三年后,他回到长安,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却反而走向了穷途末路,开启了连连被贬的倒霉模式。唯有边塞从军写诗的三年才是他一生最神采飞扬的时期,仿佛他那战士与诗人合体的特殊气质,唯有在雄伟的大漠边关,才能抒发出华彩乐章似的。

(四)他的诗魂由盛开的诗歌相伴

虽然意外地早逝,但多产的王昌龄一生还是留下了大量的诗作,流传到现在的仍有一百八十多首。仅就七绝而言,初唐只有七十七首,盛唐共有四百七十二首,其中就有王昌龄的七十四首,几乎占到了六分之一,使他当仁不让地成为雄踞李白、杜甫之上的“七绝圣手”。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比比皆是。如描写离别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描写少妇思夫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描写宫怨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裴回。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等等。

在这篇短文中,我尤其要推荐他的组诗七首《从军行》。因为那首首都是经典杰作,都是支撑王昌龄诗歌大厦的柱石,都是他诗歌王冠上光芒四射的明珠。下面选取四首略作解读。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一场大战刚刚结束,一个战士登上还在燃烧着烽火的百尺边关城楼,孤独地伫立在从青海湖吹来的寒冷秋风中。更让他茫然若失的是,远方的营帐里又传来羌笛吹奏的伤感的离别歌曲《关山月》。那如泣如诉的旋律,就像万里之外妻子的呼唤和叹息。

——悲壮、感性,充满声色的表达,一幅千里之外边关战场的画面和温度扑面而来。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不管换什么新曲,跳什么新舞,在寒凉的边塞之夜,它所表达的仍旧是哀愁的离别之情。这种离别的愁苦是唱不尽演不完的,就像那一轮秋月下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

——歌舞演绎悲愁,孤月冷照长城,雄丽而悲凉,把无形的愁苦形象到了极致。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空翻卷的长云把连绵的雪山都压迫得阴暗了,边塞古城遥遥相望着千里之外的玉门雄关。狂风中呼啸的黄沙已经穿透了将士们身经百战的铠甲,但他们百折不挠,发誓不攻破楼兰敌城就不收兵还家。

——雪山,大湖,边城,雄关;千里黄沙,万声厮杀,二十八字挥就一幅千里沙场的辽阔画卷。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边塞狂风卷起的沙尘把太阳都遮蔽得昏暗了,部队在半卷的战旗指引下走出军营。先头部队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现在已传来活捉敌军首领的消息。

——风展红旗,前线夜战,援军驰援,活捉敌首,一场鏖战未见厮杀,却被写得如此痛快过瘾,非力透纸背的如椽巨笔不行。

说到王昌龄的诗,是不可不说说他那被称作“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不难理解,我们只需知道第一句是修辞学上的“互文”,不是单指“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而是明月和边关同时并存的“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再一个的就是三四句的用典:“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他俩都是汉朝名震边关,抗击匈的名将,“胡马”即指匈奴的兵马军队。

眼下的明月边关,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是古朴,雄浑,苍凉,悲壮的明月雄关在沧桑的历史长河中的延续,也是一代代戍边官兵沙场征战命运的延续。

那么,当下 “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戍边官兵的孤独惆怅也就与前代将士的孤独惆怅一脉相承。

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与追溯,使短短的诗作有了极大的纵深感,也极大地拓展了戍边将士英雄气概回荡的空间。

全诗古今包容,借古喻今,洋溢着哀而不伤,悲而不苦的情感氛围,深深暗合着盛唐时代奋勇进取的精神气质,确乎可以当之无愧地为“七绝”压卷。

其实,边塞诗是唐诗一个传统的题材,王翰、李白、高适、岑参等等大家都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存世。

但王昌龄是不多的跨越了初唐和盛唐两个时代的诗人,这让他的作品更为厚重和深邃。几乎写尽了戍边的一代官兵,怀抱着理想,鏖战于边疆,困陷于愁苦的共同命运,也刻录了一抹那个时代的历史风云。

他在盛唐诗人中年辈长,创作时间长。他在边关军营里精心呵护、辛勤浇灌着心中诗歌的种子。直到有一天那些种子开出了斑斓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让他抓住了机会,用诗歌翻转了自己平庸的人生。

经由他和李白等人的努力下,“七绝”逐渐地成为唐诗流行的体裁。在他手上,“七绝”体制彻底定型,表现手法完全成熟,导致在中、晚唐“七绝”的数量仅次于“五律”。由此可见,他在后人中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他的诗友,当时的边塞诗一哥岑参曾这样点赞他: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

清末的王国维借鉴他对“意境”的理解,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

闻一多先生更是认为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个性最为显著”的两个作家之一(另一个是他的朋友孟浩然)。

……

可想而知,要不是莫名其妙地终止了生命,王昌龄不知道还会创作出多少令人惊喜的杰作。

但即便死神过早地夺走了他手中的笔,对于已经取得如此成就的王昌龄来说,有盛开的诗歌陪伴不朽的诗魂,死亡就不是凋谢,而是盛开;不是消失,而是永在;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作者简介】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上姑苏》等。

推荐:

曹雪芹为什么要把贾探春写成一个很势利的姑娘?

《红楼梦》里薛家看中了夏金桂什么?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花 蚂蚁庄园2020年11月5日答案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子规指的是杜鹃还是鹧鸪,可能还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子规是什么动物,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正确答案吧,选对答案的话就可以领取180g小鸡饲料了!

支付宝蚂蚁庄园11月5日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杜鹃

鹧鸪

答案:杜鹃

答案解析:出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解:“子规”即杜鹃,叫声哀切且总是朝着北方鸣叫,作者以此营造了王昌龄被贬南方僻远之地的伤感氛围。

以上就是这次蚂蚁庄园11月5日每日一题答案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友情提醒,别忘了前往蚂蚁庄园领取奖励哦!

来源:游戏369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对大家来说应该都很熟悉,因为这首诗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所写的。不光如此,这首诗还是李白送给大名鼎鼎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当时的背景是王昌龄将被贬到龙标(说是贬,比流放差不了多少),李白担心老友的安危,所以特写出来此诗来寄托相思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专辑原图

这首诗虽然才短短四句,但是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却是无比的炽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李白的惊才绝艳。但是,我为什么会想起这首诗?其实是源于前几天听的一首歌曲,歌词大意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 :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专辑:杨花落尽子规啼

歌手:G2er / 黄诗扶 / 国风堂

作曲 : G2er/雾敛/卢一帆

作词 : 〔唐〕李白/左木修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倘若相逢即别离,迢迢千里无期。此地、何时、再相遇。

清风起,风将温酒拂去一腔暖意。知心人,酒过半巡称知己。

诗中句,总是难叙当时语。他提笔、借离别、嘁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倘若相逢即别离,迢迢千里无期。此地、何时、再相遇。

话中题,总是难述平生遇。他提笔、借花月、噫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倘若相逢即别离,迢迢千里无期。何地、何时、再相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倘若相知即相惜,昭昭明月无比。何问、何惧、能与你。

这是国风堂出品的一个作品,同样为国风堂出品的作品,我还比较喜欢的有《锦中客》这首歌。这是一个用心做音乐的的团队。在音乐圈抄袭不断,国风歌曲风评日益下降的同时,仍然有人在坚持做国风,并且还作出了优秀的作品,这十分值得鼓励。

国风

并且在我看来,评定一首歌曲的标准应该在于是否能够引起听者的共鸣,而不是一贯纯粹的追求用词的典雅高贵。毕竟有这样一句很出名的话:\"大人,时代变了。\"且,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同样存在,而存在即有存在的意义。即使看不惯,也请不要去批判。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人民群众喜欢的东西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句话仍然适用于今天的某种环境。

时代变了

让我们再看回诗词。

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古诗坛的上空,悬挂着一轮永恒的月亮\"。我们知道不光李白喜欢用月亮,其他人也很喜欢用月亮。先从李白开始说,就比如最家喻户晓的那一句:\"举头思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是有\"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的诗句。除了李白之外呢?那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惆怅,亦或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思念团圆之情....

中国人对月的思考与执着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明月

对于熟悉古诗词的人,可能认为我说的是废话。谁都知道古人诗中写月基本上都是寄托相思之情以及期盼团圆之情的。可是我之所以还是这样说,是因为我认为李白对待月亮的感情不一样。

其他的诗人只是将月亮借做一个托物言志的载体,而李白却不一样。\"月在李白心目中,已不再是一个客观物象,而是可知我、懂我的知己,可倾心交谈的朋友。清代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这首诗:\"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1]由此可见一斑。

[1]中国诗坛永恒的月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薛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