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一盆火锅藏着300亿元产业密码

视频加载中...

冬天的夜晚,热闹来得更早。武胜县嘉陵江畔,夜嘉陵特色美食街区,喧嚣的食客和沸腾的火锅将夜晚装扮得红红火火。“地道武胜火锅,巴适!”每天数以千计的食客中,不乏这样的赞叹。

把一盆巴适火锅做成一个大产业。去年11月18日印发的《武胜县火锅产业培育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该县火锅产业产值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火锅产业链全面形成,火锅产业生态圈更加完善,创建成为四川省火锅特色小镇。

300亿元不是小数目,特别是对于2018年才起步的武胜火锅产业来说,需要对产业进行格局上的全新重构。元旦前,广安日报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媒体采访组蹲点武胜县,深度观察武胜如何破解300亿元火锅产业密码。

深谋远虑:重新定位县域主导产业

推开一扇门,走进一个馆,便可读完一部“武胜工业发展史”,也可洞察武胜发展火锅产业的深度考量。

在武胜火锅产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杰的带领下,记者踏进武胜工业记忆馆。“要了解火锅产业,必先了解武胜工业的兴衰更迭。”李杰说,很多人不理解,武胜为何把“一盆火锅”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

带着同样的疑问,记者开始了这趟探秘之旅。1000余平方米的工业记忆馆,展陈主色调为灰色,囊括了武胜百年工业的演变历程:大炼钢铁、养蚕缫丝、开采石油、工业啤酒……中国第一口深井7002井、明星产品沿口菜刀、机械加工汽车凸轮,数百件藏品展品见证了武胜工业走过的光辉历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记,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主导产业。”李杰说,辉煌已经成为过去,装进了博物馆,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如今,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武胜县,又该发展什么样的主导产业,来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埋下伏笔。走过廊道,来到火锅博物馆。红色的展陈色调和工业记忆馆形成强烈对比,也预示着两个馆的“时空距离”:记忆与现实。

火锅对于武胜来说,并非新鲜事物。和大多川渝县城一样,大街小巷分布的上百家火锅店,是市民就餐聚会首选。然而,要把火锅从餐桌零售打造成为一个300亿元的产业,这需要坚定的信念、深入地思考、战略的谋划。

信念来源于省委、市委的部署。近年来,省委、市委均把“食品饮料”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特别是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坚定实施“产业支撑”战略,聚焦在全省乃至成渝地区有比较优势、有配套体系、有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集中发力,其中明确培育食品饮料、轻工服装2个400亿产业集群。

抢抓机遇、顺势而为。2018年底,《武胜火锅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正式出台,“火锅产业园”首次以政府公文形式与公众见面,这是全国唯一的以“火锅”命名的专业化产业园。自此,武胜火锅产业园建设拉开大幕。

“选择火锅作为主导产业,是经过深谋远虑的。”李杰介绍,基于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实际,借鉴眉山泡菜、郫都豆瓣专注发展农产品细分门类成功经验,武胜才将火锅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

农业大县铸就的底气与基础,让火锅产业前景更加明朗,2019年之前,武胜聚集了10多家生产火锅调味料、火锅底料、火锅食材的企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花椒、辣椒等产业基地也初具规模,为火锅底料生产原料基地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武胜发展火锅足以快人一步。众所周知,火锅是川渝名片,川渝地区占全国火锅市场的三分之二,火锅类百强企业数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地处川东渝北的武胜,拥有土地、人力等要素优势,为火锅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

乘势而上:引育龙头带动集群发展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武胜火锅产业龙头企业、川渝地区最大的乳酸菌发酵泡菜基地——重庆毛哥食品有限公司武胜生产基地。未进厂区,一股咸香味便扑面而来,越往厂区深处走,味道就愈发浓郁。

厂区大门左侧的2号泡菜车间,100多个泡菜池覆盖着多层塑料膜,并由河沙压实。在其中一个已被揭盖的泡菜池旁,工人正操作专用挖掘机,将泡菜从3.5米深的池中挖出,空气中发酵的泡菜味浓郁而醇厚。

“每个泡菜池长9米、宽6米、高3.5米,可装200多吨萝卜。”重庆毛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义说,武胜基地内有三个泡菜车间、400余个泡菜池,容量超过10万吨。

在生产加工车间内,一条全新的自动化包装生产线上,一颗颗萝卜泡菜在经过清洗、切片、灌装等工序后,蜕变成“毛哥老鸭汤”底料。这条生产线每天可产5000件产品,日产值近百万元。

“总公司将工艺设备最先进、生产品类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规模和产能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布局在武胜。”郭义介绍,随着广安“同城融圈”步伐加快,武胜与重庆之间产业协同发展越来越紧密,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重庆的火锅企业向武胜转移聚集。目前,毛哥食品公司还着手在武胜启动二期项目。

“龙头企业的带动性、示范性极强。”李杰介绍,毛哥食品武胜项目总投资7亿元,占地160亩,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该公司与武胜10余个乡镇农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基地2000亩,产出萝卜、青菜、辣椒等3.5万吨。

一个龙头就是一个链主。受集群效应而来的广安翔达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为重庆翔达食品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重庆沙坪坝成立,现已整体搬迁至武胜火锅产业园。之所以落户武胜,区位优势仅是其中一个缘由。

“武胜和重庆相距仅一个多小时。”广安翔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表示,该公司一直注重加强与重庆的交流合作,已经与重庆10余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龙头带动,成链转移,集群发展。截至目前,武胜火锅产业园已入驻毛哥食品、丰恒食品等20余家渝资企业,投资金额超40亿元。2022年,武胜县还成功创建四川省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提质增效: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嘉陵江畔,唐家大山上,武胜版的南山火锅庄园正拔地而起。“可接待1500人同时吃火锅,到时候整座山头火锅飘香。”武胜县商务局局长陈序翻出一张“武胜火锅庄园”效果图,直言这张效果图将在2023年8月变成实景图。

去年12月21日,武胜火锅庄园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引进成都玛歌庄园,拟投资4000万元,聚焦火锅这一独特美食文化IP,创新融入音乐文创、山水园林、灯光夜景等沉浸式消费场景,进一步擦亮武胜火锅这张名片。

见效果图的说服力不强,陈序便放了一段成都玛歌庄园的视频:流光溢彩的灯光营造出梦幻场景,湖边吃火锅的客人笑语不断,湖上木船荡漾,音乐、舞蹈表演吸引食客争相拍照。

“半年之内能建成?”对于记者的疑问,陈序解释,因火锅庄园按“公园式”模式打造,没有高层建筑,很多房屋属于定制式、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简单,所以今年8月开门接客没问题。

武胜县副县长陈娇表示,武胜火锅产业不仅仅限于一包底料、一份佐料、某一样菜品。根据《武胜县火锅产业培育工作方案》,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产业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构建火锅原材料种植、技术研发、产品加工、消费体验的火锅全产业链生态圈。

在操作层面,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促融合”的要求,建设形成“两基地一中心一街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依托重庆、四川火锅的全球影响力,重点发展火锅底料(干锅、冒菜、麻辣烫、牛羊鸡鱼小龙虾底料等)及原辅料,联动发展绿色预制食品、方便食品、特色休闲食品、健康饮品。

“两基地一中心一街区”已初具规模。2022年武胜火锅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技术研发、质量检测、信息服务、物流配送、品牌营销、商务会展等功能日趋完善,嘉陵江流域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火锅消费体验目的地正在加快建设。

当下时节,在中心、万善、烈面等乡镇规划种植的2万余亩萝卜和青菜正在收割。“我们要让火锅所需的蔬菜类产品,在武胜的土地里生长。”武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按照“园区+基地+农户”模式,该县已规划建设辣椒、萝卜、青菜等原料生产基地超10万亩。

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群发展……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国麻辣火锅产业园,走出一条嘉陵江流域工业绿色发展新路子,武胜已经破解一盆火锅藏着的300亿元产业密码。(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志坚 付晓敏 王林/文 武胜融媒 夏俊林/图)

【记者手记】

一盆火锅“煮”红一个产业

从事新闻行业数年,数十次到武胜县采访。庆幸的是,每次都能从这里挖掘到有温度、有热度的好新闻。

这次蹲点,从农田地里的“胖”萝卜,到深埋地底的泡菜坛子,再到满负荷生产线上的即食火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火热”的武胜火锅产业。“火热”二字不仅存在于火锅的热辣,更体现在武胜人干事创业的强势劲头中。

走进武胜火锅产业园,空气中弥漫着麻辣鲜香的火锅味,这种自带“香味”的采访环境令大家无比兴奋。在武胜火锅博物馆,我们逛展馆、晓历史、听发展,惊喜地发现原来武胜已经具备完整的火锅生产链条,武胜发展火锅产业,其实是一篇“大文章”。

把“大文章”写得精彩,让“舌尖上的产业”有滋有味,离不开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双德家庭农场,绿叶苍翠的萝卜并排齐长、个头肥大,等待运输车前来装运;广安翔达食品有限公司将火锅装进盒子,让人随时随地吃火锅,实现火锅自由;四川弘朗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未来会将五香肘子、咸菜蒸肉等预制菜端上食客的餐桌;同样在抢时间、抓建设的还有火锅庄园,融合生态休闲场景,顾客将沉浸式感受在公园吃火锅……

以上几组“镜头”或许不能反映武胜火锅产业发展全貌,却能勾勒出武胜火锅产业蓬勃发展的清晰轮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武胜县将火锅产业作为县域主导产业,坚定做大做强的决心,无疑是对报告中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毓然 盛海迪)

【一线声音】

在火锅产业园区,老项目忙着搞生产,新招引项目也抓紧落地建设。去年5月弘朗食品开工建设,截至去年底,这个项目两栋厂房已完成施工进度80%,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武胜预制菜龙头企业。

我们武胜火锅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规模以上企业就有36户,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近年来,武胜紧盯打造重庆工业重要配套基地,制定了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设立了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基金,对以食品生产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给予政策扶持,努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突出优规划、建平台、引项目、强扶持四项重点工作,打造工业旅游新业态,建成特色产品产销馆、消费场景体验区,加大火锅底料生产、餐饮服务企业招引力度,做实做响武胜火锅品牌。

——武胜火锅产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杰

临近春节,订单量增多,大多来自于重庆、郑州等地,平均每天600余件,工人师傅们在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里加班加点忙碌,我也一刻没闲着,忙着备货生产、食品安全监管、配送发货。

公司前身为重庆翔达食品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重庆沙坪坝成立,现已整体搬迁至武胜火锅产业园。为什么会选择落户武胜?就是看好武胜火锅产业园的区位优势,和园区完善的火锅配套设施。比如,我们需要的自热火锅发热包,园区内就有企业生产,物流、仓储等成本相对较低。

借助“同城融圈”战略,公司底气更足了。目前,我们已经与重庆禹江商行、家明商行等10余家经销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让产品销路不愁,订单不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未来,我们将不断研发新产品,加强与重庆各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乘着“川渝东风”走在川渝协同发展最前沿。

——广安翔达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

我是一名在万善镇红垭村双德家庭农场务农的工人,最近,农场迎来了火热的收获季,果园里套种的萝卜长得又大又圆,我和十几名工人每天忙着清洗、打包萝卜,等待运输车前来装运。

农场给我们村民提供了挣钱的机会,带领我们一起致富。在农场上班,一般是做些浇水、施肥、疏果的农活,一天能有50块钱的收入,一个月能赚1000多块钱,收入稳定,又能照顾家庭,除此之外,我每年还能领到土地流转的补贴,增加收入,我感觉特别知足。

我是在手机上收看的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听到报告中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到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听了更有劲头、有干头、有奔头,所以我们要让钱袋子在自己的手里鼓起来,要继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武胜县万善镇红垭村村民舒碧珍

(武胜融媒 夏俊林 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海迪 整理)

编辑:李玉朗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