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到底是什么
其实所谓的“针眼”医学上称为麦粒肿或睑腺炎,因眼睑边缘的小肿块形似麦粒,又伴随着红肿、疼痛,又名“麦粒肿”,是眼科常见的疾病。
麦粒肿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发生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根据其发生部位,有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之分:在睫毛囊周围的皮脂腺感染的,叫外麦粒肿;其睑板腺感染的叫内麦粒肿。
中医对麦粒肿的认识
中医认为麦粒肿多因外感风热,客于胞睑,风热煎灼津液,变生疮疖;或因过食辛辣炙煿,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热盛肉腐,局部酿脓而发病,或因余邪未清,热毒蕴伏,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而易感风邪,反复发作。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外麦粒肿
初期可有眼睑肿胀,发痒微痛,继之局部皮肤红肿增剧,疼痛较明显,局部有硬性结节、压痛;后期可在睑缘睫毛根部出现黄白脓点,状如麦粒,可呈单个或多个发病。
内麦粒肿
初期外表症状不明显。但眼睑局部疼痛压痛较外麦粒肿显著;后期睑内可见脓头,溃破出脓。
麦粒肿持续进展会怎么样
针眼任其发展可能会持续增大,若发生在上睑可能会导致上睑下垂,甚至压迫角膜造成散光而引起视物不清甚至变形;若自行破溃可形成不规则的瘢痕,从而影响美观甚至破坏眼睑原本形态,造成睑外翻、睑内翻或者倒睫;若自行破溃后脓出欠畅,会有遗留硬结或脓栓,从而反复发作;若自行挤压排脓,可能造成脓毒扩散而出现危重症状。
中医如何治疗麦粒肿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风热外袭:针眼初起,胞睑轻度红肿痒痛,局部硬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热毒炽盛:胞睑红肿,灼热疼痛,局部硬结增大,或见黄白色脓点,全身兼见口渴喜饮,尿赤便结,舌质苔黄,脉数等症。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三黄泻心汤合五味消毒饮。
脾虚湿热:针眼屡发,或破溃后创口难敛,脓液稀薄,全身兼见面黄食欲不振,倦怠无力,舌质细,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益气健脾,托里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冷热敷疗法
麦粒肿刚出现或者脓肿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可作局部热毛巾湿热敷,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促进炎症吸收、消肿止痛、缩短病程很有帮助。热敷前用抗生素眼膏涂于眼睑皮肤上,效果更好。但需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手背可以忍受的温度为宜(一般40℃左右),以免烫伤,小儿皮肤娇嫩,热敷时更要注意。每日敷3次,每次15~20分钟。如果2~3天后,疼痛明显,估计已到成脓期,千万不要热敷,应即刻医院治疗。
中药熏蒸疗法
可用蒲公英35克,银花35克,野菊花35克,白花蛇舌草35克,煎汤熏蒸。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反复发作者,局部可配合外用30%黄连液电离子导入。
针刺穴位疗法
常用穴可选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阳白、鱼腰、四白、承泣、合谷、外关等,每日1次,每次取2~3穴,手法用中刺激或强刺激。
耳压疗法
取耳穴神门、肝、脾、皮质下、眼、目1,目2,消毒后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上,每日按压耳穴3次,每次40下,以耳穴处微有痛感为佳,两耳隔日交替。
艾灸疗法
取后溪穴,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烬,再加艾炷,连灸至3壮止。治疗后有助于未成脓的麦粒肿自行消退,已成脓的一般第2天开始溃脓,3天后脓排清,局部不易留疤痕,一般1次可愈;反复发作者可进行2次。
如何预防与调护
平时要想预防麦粒肿的发生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一定要注意眼部的卫生,在平时可以对眼部皮肤和眼睑、睫毛根部进行清洗,可以使用一些小婴儿的无泪液配方的清洗剂清洗。
2 保持睑板腺的通畅,发现睑板腺开口有堵塞的情况,可以去医院做一个睑板腺的按摩。
3 注意手部清洁,不能用脏手不自觉揉眼睛,按照规范的洗手方式洗手。
4 保证使用清洁的毛巾,不要和别人共用同一条毛巾。
5 长期配戴隐形眼镜的患者,需要保持隐形眼镜的清洁。
6 不要和别人共用一套化妆品。
7 不要让自己过于疲惫,精神压力大时,要注意放松身心。
8 饮食方面,宜吃清淡利水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芹菜等,忌烟酒、甜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新泉
【眼药水开瓶4周就得扔,否则增加感染风险】虽然眼药水瓶身上写的保质期是1~3年,但开封以后保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药效会逐渐减弱;另外,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药液还可能被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如果滴眼药水时滴头接触到了角膜,有引起眼部感染的风险。开封的眼药水,4周后没有用完也应丢弃。我的心好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