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以色列,一个将恶劣地形利用到极致的国家「最全地形解析」

以色列,西亚国家,位于地中海东南沿岸,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则为红海与埃及,现实际管辖面积为25740平方千米,包括戈兰高地、约旦河部分地区,只有台湾岛面积的三分之二,总人口926万人。#以色列#

以色列的地形可分四个区域

西部的海岸平原、中部丘陵、东部的约旦大裂谷(东非大裂谷北部起点)以及南部的内盖夫沙漠。#地理##地形#

海岸平原

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主要是从北部的黎巴嫩边界一直延伸至南部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在这片平原上土壤肥沃潮湿,属地中海气候,夏季漫长、炎热少雨,冬季短暂、凉爽多雨,是农业和水果栽种的重要地带。

以色列沿海的平原总长度可达187公里,平原上拥有众多沙滩。

以色列的沿海平原主要分为三部分:亚柯平原、沙仑平原和非利士平原。

最南端的亚柯平原是指腓尼基的利他尼河之南、以色列的迦密山之北之间的地区,本质上属于黎巴嫩北部腓尼基平原的南伸。亚柯平原地势平坦,夏季干燥冬季寒湿,季节分明,适合冬、夏作物的耕作,是以色列的第二粮仓。

沙仑平原位于以色列沿海平原的中北段,北起迦密山,南到雅尔贡河,长约80公里,西从地中海到东侧的撒玛利亚山地,宽约12-16公里,是由靠近海岸的河流堵塞形成的红沙带平原,是以色列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以色列境内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适宜种植柑橘类作物。

非利士平原位于地中海沿海平原的南部地带,从北边的雅尔贡河一直延伸至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非利士平原地域狭窄细长,南北长约11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0余公里,往内陆伸展至犹大山脚(朱迪亚山地)的地方。这片平原大部分土地肥沃,气候较为适宜,以色列大片农田就分布在此。

中部丘陵

海岸平原的东部是中央的高原丘陵地带,北边是与黎巴嫩接壤的加利利山脉的山丘,其南边是以斯德伦谷地(耶兹里勒),南边的地区是由许多小型而肥沃的溪谷地区所组成的撒玛利亚山地;再往南则是荒芜的朱迪亚山丘地区。

加利利山脉位于以色列的北部地区,西到地中海沿岸平原(亚柯平原和腓尼基平原),东到约旦河谷地,与戈兰高地隔谷相望,南到以斯德伦谷地,为一地形崎岖的高地。

以斯德伦谷地,北面是加利利山,南面是撒玛利亚山地,东面是迦密山脉,是经过基顺河的冲积而形成的一块三角形平原,适宜农耕,同时也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在东边,伊斯菲亚城守着以斯德伦谷地的入口;而在西边,则有从加利利开始向西南伸展的尖坡挡着,只余下一个细小的缺口,这条路线,是唯一一条从约旦谷地到地中海海岸没有受到一系列山脉拦阻的路线。

再往南则是撒玛利亚山地和朱迪亚山地(大部分地区由巴勒斯坦控制)。

撒玛利亚诸山大都呈南北走向,左右着以色列、巴勒斯坦的中部地区,由于这里的山脉海拔较低,没有太多高峰,因此雨水能比较均匀地降落在撒玛利亚地区,从而形成了适宜生产谷物广阔谷地。

朱迪亚山地,又称犹大山地和犹地亚荒野,位于死海西海岸一带,该区域内有许多陡峭的峡谷和狭窄的溪流,地形险峻。冬季温暖,但夏季气温会骤升到40摄氏度以上。东坡降雨极少,每年的降雨量低至47毫米,而西坡则高达500毫米。在这里,第一个有记录的定居点是在12000多年前。这个定居点被命名为耶利哥城,这座城市今天仍然存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直有人居住的城市,除此之外还有6000年历史的沙漠绿洲恩戈地和古老的马萨巴修道院。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耶路撒冷,便在撒玛利亚山地和朱迪亚山地之间,被誉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教和伊斯兰教)。

约旦谷地

约旦谷地主要是由呼烈盆地、加利利海(太巴列湖)、约旦河谷、死海以及直通亚喀巴湾(属红海)的亚拉巴谷地组成。

约旦谷地,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形成的大裂谷,属于长达6500公里的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

呼烈盆地,又名米伦湖盆地,南边是黎巴嫩的黎巴嫩山和黑门山,西边是戈兰高地,东边是加利利山脉,北面是加利利海。约旦河的多条源头在这里汇集,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以色列占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便起到了保护此水源的重要作用。

加利利海,又名太巴列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低于海平面21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高于其南侧的咸水湖死海)。加利利海最主要水源是约旦河,但也有少量的地下泉水补给,是以色列的重要水源(中东战争后以色列独占),也起到对约旦河澄清与调节的作用。湖里鱼群众多,在这里餐厅非常喜欢罗非鱼。由于丰富的水源,在这里农业、渔业得到很好的发展,绿洲众多。

约旦河,发源于黎巴嫩的黑门山(和黎巴嫩山),四条主要的支流往南或西南汇入呼烈盆地而成约旦河,再往南入加利利海,然后注入死海,全长360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是西亚非常重要的河流。河谷地势平坦,虽可生产稻谷,但因稻谷需水多,种植不合经济原则,在这里主要种植各种麦类和棉花、玉米、香蕉、椰枣等。

死海,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交界,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30.5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有“世界的肚脐”之称。

死海地区气候干旱炎热,年降雨量只有50厘米,但蒸发量却达140厘米。约旦河从北注入,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常年湖水蒸发,使得死海的盐份极高,约为海水的十倍,因此人们入水后必定会被浮在水面上,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三位的水体,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除水草外生物,这也是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的原因之一。

亚拉巴谷地,西侧的朱迪亚山地与东侧的外约旦高原之间的山谷地带,北至死海,南至红海之中的亚喀巴湾。谷内炎热干燥,风沙纵行。

亚喀巴湾的埃拉特港口,坐落在长仅11公里的狭窄低平海岸上,是除地中海外的唯一海上出口。

内盖夫沙漠

内盖夫沙漠横亘于以色列南方的内盖夫,沙漠地区占了以色列国土面积一半以上,属埃及西奈半岛提赫沙漠的延伸。

由于地处沙漠,这里炎热干燥,地表干旱荒凉,人烟稀少,属沙漠气候。但这里有世界上第一大的玻璃瓶加工厂——内盖夫沙漠玻璃厂,是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这两大巨头的重要玻璃瓶供应商,整个工厂全自动化,只有不到500个工人。

气候条件

以色列东部地中海海岸平原,以及北部的加利利地区、戈兰高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其它地区均为沙漠气候。以色列几乎所有的农牧业都分布在潮湿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地区。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可耕地面积仅为 4100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0%,全国务农人口约为12万人,以色列仅用全国总人口的2%,便养活了全国近千万人口,还大量出口给周边其他国家。这离不开以色列发达的滴灌技术、海水淡化以及人工降雨技术。

以色列人口

以色列总人口约为926万人,其中犹太人口共677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

全国绝大部分人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约旦谷地、中部谷地等北方地区。

中东战争

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战争,但5次都是以以色列的胜利而结束,这也使得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以及周边国家的很多土地,数百万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PS:观地图 识世界 带您重新认识一个国家 我是@地图map 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大家对以色列的地形还有其他补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求关注 求转发

——END——

基于遥感数据对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形地貌关系分析

文丨云中探史

编辑丨云中探史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美国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它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了丰富的地质历史和不同类型的岩石构成。本文基于遥感数据,结合GIS和DEM技术,研究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形地貌关系,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其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通过DEM分析,发现了大峡谷的地貌特征和河流流域的地形格局,同时结合影像解译和岩石类型分析,分析了不同地质时期对大峡谷地形地貌的影响。研究表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形地貌关系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河流侵蚀、地质构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罗拉多大峡谷也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峡谷。它位于科罗拉多高原上,是科罗拉多河在长达数百万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大峡谷是一个由河流、岩石、植被和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和地质多样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对大峡谷的地形地貌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形成和演化的历史,同时也为保护和管理该区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形地貌关系一直是地理学和地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过去几十年中,许多学者通过野外考察、卫星遥感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技术手段,对大峡谷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Peter J. Wilcock等通过分析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研究了大峡谷的河道特征和沉积物转移过程。John S. Oldow等则利用地震资料和磁场测量数据,研究了大峡谷的构造演化历史。

另外,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大峡谷的研究中。例如,Liu等利用Landsat 8 OLI数据和DEM数据,研究了大峡谷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遥感图像解析和DEM数据,研究了大峡谷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和演化。本文使用了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1/3弧秒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以及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同时,采用GIS和DEM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利用DEM数据进行地形分析,生成了大峡谷的三维地形图和坡度图。然后,对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解析,获得了大峡谷及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最后,结合岩石类型数据,分析了不同地质时期对大峡谷地形地貌的影响。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流域的一部分,其地形地貌也与河流流域的地形格局密切相关。通过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地形图,可以看出科罗拉多河流域在大峡谷附近呈南北走向,而且河流流域在大峡谷附近地形高差较大,坡度变化明显。大峡谷的地形地貌不仅受到河流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与其地质历史和岩石类型密切相关。

大峡谷的岩石主要分为下部和上部两个地质时期的岩石,其中下部是晚古生代的沉积岩,上部则是新生代的火山岩和沉积岩。据研究发现,大峡谷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可以追溯到约6000万年前晚古生代晚期。

在这一时期,科罗拉多河流域经历了一系列的沉积和运地壳动,形成了下部岩石层。大约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科罗拉多河流域又经历了一次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形成了上部的岩石层。在随后的数百万年里,科罗拉多河在下部沉积岩的基础上继续侵蚀,形成了今天的大峡谷。

在大峡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类型对其地形地貌的影响也不同。下部沉积岩主要是由石英砂岩、页岩、灰岩等岩石组成,岩石的坚硬度不同,受到科罗拉多河流的侵蚀不同,形成了大峡谷“V”字形的地貌形态。上部火山岩和沉积岩则因其硬度不同,在侵蚀过程中形成了大峡谷陡峭的峭壁和悬崖峭壁。

植被是大峡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大峡谷的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通过Landsat 8 OLI影像解析,可以获得大峡谷及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根据大峡谷及周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分布图,可以看出大峡谷两侧的植被覆盖度较低,而中央河床和河谷周围的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

同时,通过植被类型的解译,可以了解大峡谷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大峡谷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荒漠植被、草地植被和灌木丛林植被。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大峡谷西部和南部,包括荒漠灌木、刺叶植物等,荒漠植被覆盖度较低。草地植被主要分布在大峡谷东部和北部,包括矮草草原和高山草甸等,草地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灌木丛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大峡谷的南北两端和高海拔地区,包括针叶林和常绿灌木等,覆盖度较高。

植被覆盖度和类型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到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峡谷的干旱气候条件下,荒漠植被能够适应水分紧缺的环境,而草地植被则能够利用降雨和雪融水的水源生长。灌木丛林植被则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土壤类型和质量也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大峡谷的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质量差异较大,对植被生长和分布造成影响。

科罗拉多大峡谷有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峡谷内的植被、河流和河流的周围地区。这个生态系统是由岩石、水、空气和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所驱动的。大峡谷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气候是干旱的,但是在大峡谷的不同海拔高度和河流流域中,温度和降水差异很大。大峡谷内的环境条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大,如气温、湿度和降水等。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大峡谷内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或者导致某些物种的适应和进化。

人类的活动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大峡谷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建筑和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和采矿等。这些活动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使一些动物失去食物和水源,导致物种灭绝或减少。此外,旅游活动也可能导致人类干扰野生动物的行为,使它们失去它们的自然生态。

由于大峡谷是一个地理上隔离的区域,很多动植物无法在其他地区找到类似的栖息地,演化出了许多独特的物种。大峡谷内的一些物种在其他地区并不常见,这也是大峡谷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峡谷内的地形非常多样化,从河床到山脉,从干旱的高原到潮湿的溪谷,这些不同的地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条件和栖息地。例如,大峡谷的岩石悬崖上生长着很多特殊的植物,这些植物适应了高海拔和干旱的环境。河流的存在也使得大峡谷成为了一个适宜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在大峡谷内,有许多独特的动物和植物物种。例如,大峡谷内的缩小小鼠(Kaibab松鼠)是一种只分布在大峡谷和周围地区的小鼠,其色泽和形态也独具特色。此外,大峡谷内还有独特的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如大角羊、美国黑熊、大峡谷兔等等。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一个拥有独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地方。由于气候、生境、地理隔离和地形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大峡谷内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物种。在未来,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大峡谷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以保持其独特性和生态价值。

本文基于遥感数据,对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植被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峡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V字形谷底、陡峭的悬崖和峭壁,水文地质特征包括多年冻土、泥石流和河流侵蚀等,植被覆盖度和类型主要受到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大峡谷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大峡谷的漫长历史中,地质变化、气候变化和地形变化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大峡谷的形成和演化。未来,应加强对大峡谷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大峡谷的形成和演化机制,为保护和管理大峡谷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文对于大峡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大峡谷的生态环境脆弱,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大峡谷的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大峡谷的管理和监测,控制人类活动对大峡谷的影响,提高公众对大峡谷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此外科罗拉多大峡谷作为世界著名的地质遗迹和旅游景点,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植被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遥感数据,对大峡谷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植被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大峡谷的形成演化机制和生态环境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大峡谷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峡谷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Davis,P.T.和DeWitt,E.,大峡谷地质。美国地质调查局专业。

【2】Stock,G.M.和Anderson,R.S.,景观演变观测站:一个研究地貌和地表过程的大型可控平台。地貌,259,98-106。

【3】Anderson,R.S.和Pfeffer,W.T.,大峡谷和科罗拉多高原。在《地貌论》(第247-271页)中。

【4】佩德森,J.L.,科罗拉多高原的第四纪地质。在《地貌论》(第272-284页)中。

【5】Anderson,R.S.和Wernicke,B.P.,美国西南部的构造、气候和景观演变。地球圈,8(1),1-7。

描述地形特征模式全总结

678地理工作室

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老丁侃地理”,添加,然后长按公众号,选择置顶。每天6点13分,给您推送,欢迎转发,让更多人和您分享。点赞、留言、甚至打赏,都是您对我的厚爱。

11.到底长啥样——地形特征的描述

【试题引入】

1.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

【解题技巧】

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需要2步:1.看等高线数值;2.看等高线数值的变化。等高线数值大于500米,且等高线分布密集的地方就是山地;等高线数值在500米-200米之间,且等高线比较密集,就是丘陵;等高线在200米以下,且比较稀疏,就是平原;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间稀疏,且中间比边缘数值大,就是高原;等高线边缘密集、中间稀疏,且中间比边缘数值小,就是盆地。

答案:1.A 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判断地形自东向西依次是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试题引入】

2.读下图,完成要求。

简述下图所示国家的地形、地势特点。

【答题模式】

描述某地地形特征,答题模式如下:

1.地形类型特征(有什么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怎么分布);

2.地势特征(海拔高度、地势高低变化、起伏大小);

3.当地特色或典型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冲积平原、雪峰连绵等);

4.沿海、岛屿、半岛等还可以描述出海岸线特征(平直、曲折)。

答案:2.(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地形类型),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地势特征),多雪峰(特色地貌)。

【试题引入】

3.读下图,完成要求。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解题技巧】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具有关联性,我们可以利用跟地形关联性强的其它要素来推断该地的地形特征,其中最常用的两个要素就是河流和气温。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流向跟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并且在地形的影响下,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等温线也比较密集。

答案:3.该地地形类型为盆地,理由是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从河流来推断地形高低变化),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做题巩固】

4.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要求。

指出图中主要地形区的突出地貌特点及形成原因。

5.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完成要求。

说明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6.读下图,完成要求。

指出图示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是什么。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学生总结】

微专题11.地形特征的描述答案:

4.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5.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6.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广布。

7.(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推荐阅读:

做对(蒙对)选择题的五种方法

解题技巧:地形图和景观图的相互转换

解题技巧:坐标图的判读

解题技巧:文字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学会画图,辅助解题

推荐一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2019年2月23日

详尽实用的道路竣工平面图编制要点与注意事项,敬请收藏!

道路工程施工中,竣工图的编制方式可能有不少伙伴多采用施工设计图“改编”而成。由于对竣工平面图编制的内容、线型规定、标注要求等缺乏系统、规范的认识,道路竣工平面图中常出现原状地形图、设计范围等不合理的内容、竣工平面图展现的内容错误或遗漏,竣工平面图整体质量不高,给工程竣工结算及后续维护管理等带来不利影响。在此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就道路竣工平面图编制要点与注意事项与各位分享如下,期望对您学习及工作有所帮助或提高!

1 平面图编制应包含的内容

1.1 道路的中心线及控制点(包含线路的转折点(亦称交点)、路口的交点)的坐标;

1.2 道路的总宽度、机动车道(车行道)、非机动车道(包含辅路、人行道)及道路其他部分(如中央分隔带、绿化带、生物滞留带等)的尺寸宽度;

1.3 道路平曲线(指平面上看到的曲线)的相关参数(曲线半径、长度、外距等);路口路缘石曲线半径及相关参数;

1.4 桥梁、隧道、立交的平面位置与尺寸、人行通道、人行天桥或港湾式停车港的位置与尺寸(位置可以是与某参照物的相对关系、纵横向距离、道路桩号等;也可以是坐标控制点);

1.5 各种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与尺寸;

【解析】道路管线平面图一般分专业绘制,如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电力、照明、交通设施、通讯;其对应的构筑物(如检查井、基础、灯杆、电力余缆盘、箱式变电站等)在专业平面图中展现。但道路主体配套的各种桥涵、隧道、挡护结构、树池、栏杆等需要在道路专业平面图中体现出来。

1.6 相交的主要道路中心线、道路宽度等。

平面图绘制内容节选见图1示。

D-1 竣工平面图编制的内容

2 平面图线型的规定

2.1 平面图中的线宽一般不超过3种:粗线、中粗线、细线设置,基数一般为1b/0.5b/0.25b,绘图时需要先确定粗线宽度值(mm)。如某平面图中拟确定粗线宽度b=0.5mm,则中粗线及细线宽度为0.5*0.5=0.25mm/0.25*0.5=0.13mm。基本线宽b一般根据图样的比例和图纸内容的复杂程度确定,常见的按0.35mm、0.5mm、0.7mm、1.0mm、1.4mm选取,乘以相应的基数0.5或0.25可以得到对应的中粗线、细线宽度值。线型常采用实线、虚线、单点划线、双点划线、折断线。

2.2 线型及线宽度设定的原则:应该做到图面清晰、重点突出。

【解析】图面清晰指图纸版面排列整齐、内容清爽、错落有序;重点突出指按专业类别划分后拟表达或反应的事项及工作内容突出、明显,别人很容易就能找到及发现他所期望了解的内容,其线宽应采用粗线表示(b)。如道路平面图中的车行道边线、排水工程平面图中的管网走向及布置等,一目了然;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事项常在不同的专业中所占“重量”是不一致的应根据实际区别对待:如某排水管线平面图中重点体现的是“排水内容”,车行道路边线在此平面图中就只是轮廓线作为“陪衬”了,其线宽只能是细实线。因此,工程竣工图编制时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区别对待,您要体现的重点才是粗线。

2.3 道路中心线采用细点划线表示;

2.4 路面竣工边线(车行道边缘线)用粗实线表示。

2.5 人行道边线用中粗线表示;

2.6 导线(道路走向及交点)、边坡线、马道线、边沟线、切线、引出线、原有道路边线、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分图线等采用细实线表示。

2.7 管线平面图中本次竣工的管线采用粗线表示(雨水一般采用粗实线、污水一般采用粗虚线表示,管线平面图一般需加注图例说明,注释不同的线型及符号所代表的内容),原有管线采用细实线表示;规划管线采用虚线表示。

2.8 道路施工范围线或施工分界线一般采用粗虚线表示。

线型规定节选见图2示。

D-2 平面图线型及线宽

3 数字精度的规定

3.1 桩号单位以米计,保留三位小数,精度到毫米;

3.2 坐标单位以米计,保留三位小数,精度到毫米。

3.3 高程单位以米计,保留两位或三位小数,进度到厘米或毫米。

3.4 长度、宽度单位以米计,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大样图中一般需进度到毫米);

3.5 曲线参数单位以米计,保留三位小数。

3.6 方位角及转向角以度分秒(°′″)计,秒一般保留至小数点后面一位。

4 平面图的标注要求

4.1 里程桩号在道路中心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按从小到大,从左往右的顺序排列。桩号排列在前进方向的右侧,用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短线表示;遇到整千米桩时,加注“ ●”表示。

4.2 在图纸的适当位置(一般在交点上方空白处并加引出线)列表标注平曲线要素:交点编号、交点坐标、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切线长度、曲线总长度、外距。道路逐桩坐标表一般应单独列表表示。

4.3 在道路中心线对应桩号的垂线处,应标明平曲线的特殊桩号的名称和桩号:直缓点(ZH)、缓圆点(HY)、圆曲线中点(QZ)、圆缓点(YH)、缓直点(HZ)。

4.4 平面图应标明本次竣工道路的名称及与其相交的其他道路名称;

4.5 与竣工道路相交的各路口地面标高、坐标;竣工范围应注明。

4.6 需要标注加宽车道、减速车道及渐变段的长度及位置。

4.7 平面图中,当路缘石边线与道路中心线不平行时,需要标示出控制桩位置及线性元素(如转折线连接或曲线连接半径或抛物线渐变段公式连接);道路的分隔带需要标示出其起点及止点位置(坐标或桩号表示均可)。

4.8 平面图中的文字注释除“图说”以外,其他的一般采用“引出线”标注;当同一位置引出线有很多条目集中标注时,各条目的“细圆点”占位的位置应注意与说明的内容一一对应,千万别“张冠李戴”。

4.9 排水边沟采用单边箭头表示,由高往低指向流水方向。

4.1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胀缝(指上下竖直贯通,宽20~30mm的缝)采用两条细实线表示;假缝(亦称缩缝,切缝深度为路面板厚度的1/3~1/4同时确保最小深度大于60mm的缝)采用细虚线表示。

竣工平面图标注示意见图3/4示。

D-3 平面图标注1

D-4 平面图标注2

5 平面图编制的注意事项

5.1 竣工平面图应严格按审核合格的《施工图》、《相关工程变更》及《技术洽商》、现场施工、测量及隐蔽记录及其他已实施的指令性文件编制;

5.2 竣工平面图建议根据工程施工进展同步编制;

5.3 竣工平面图体现的是工程竣工实体概况,其地形地貌(可以不带地形地貌,带地形地貌时应该是工程竣工测量时的地形地貌而非施工设计图中的进场地形地貌)、路口开口情况、竣工范围应做到与现场实物吻合。有部分伙伴利用施工设计图改编竣工图,竣工图上还展示原状地形地貌图、“设计范围线”等内容,大都照搬施工设计图,这是否就不太“合理”了吧。

5.4 竣工平面图中的边坡线(路基上口及下口的施工边线)、边沟线应确保与实际实施的道路横断面图宽度位置及界桩相吻合。

5.5 竣工平面图中实施的范围线、因规划调整导致的道路开口增减、高程变更或其他变更等应确保与相关变更资料及现场实体对应,做到“师出有名”,忌盲目的照搬“施工设计图”。其为工程结算提供重要依据,要做到各专业各关联图纸吻合。在平面图中已按程序完成变更处建议增设云线或其他批注说明,做到清晰、明朗。

5.6 竣工平面图的编制质量除需要做到图面清晰、重点突出外,编制内容、线型、标注及其他内容还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制图标准的要求。

【结束语】作者就道路竣工平面图编制要点与注意事项与各位朋友分享至此,由于作者水平及能力限制,拙文不足或不当之处,欢迎指正;使用过程中如有更好的建议或意见,极盼您的卓见!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