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先理一下本周的行情。
整体上看,这周大盘相比上周好一点,毕竟涨了1%(上周跌了5%),但是相比外围股市,就要逊色得多了。日经225本周大涨17%,美股涨13%左右,恒指涨3%,都比A股的表现更出色。创业板更惨,本周还是跌的。
这周A股5个交易日里有3个交易日是高开的,导致走得很难看,K线给人的感觉是飘在天上的,摇摇欲坠。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讲。
美股大涨是因为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终于落地,日本大涨也是因为日本央行直接下场买股票。我们也能看到,外围股市的“救市”力度更强,所以反弹的力度更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港股上涨相对涨得少一点,因为港股市值占大头的股票,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这样的A+H股,所以走势受到A股的牵制比较多,但是像腾讯控股、美团点评这样的新经济股票,还有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地产股,给了比较足的上涨动力。
反观A股,这周基本上是没什么利好的,A股本身的上涨,完完全全就是被美股带起来的。或者说,是全球流动性大爆发下的边际效应。好比你在池塘中心扔下一个小石子,涟漪会不断向边缘扩散,A股本周就属于外围的那个小涟漪。
当然了,还有外资。北上资金是净流入的,这也是外围市场流动性的扩散导致的,五粮液、格力等白马股外资大笔抄底,充当了反弹的主攻手。
现在A股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市场对于央妈政策的高度预期,以及央妈迟迟不动手之间的矛盾。从国内来看,降息落空,LPR下调预期落空,大规模的减税政策落空,只有地方省市零零星星1-2亿的消费券发放,对于刺激经济简直是毛毛雨。
从本周的成交量也能看出,本周沪市累计成交额1.34万亿元。要知道,沪指在2月份高点的时候,周成交额达到了2.3万亿,等于是A股本周少了9000亿元的流动性。而且这9000亿元都是有很高交易欲望的活钱,这部分资金的流失,对于市场赚钱效应的影响很大。
板块方面,这周基本上没什么好的赚钱效应,最大的问题是高度上不去。券商、半导体这两个大板块,资金拉一次套一次,成了游资收割机,没人敢搞了。口罩什么的人气散了,也不好做。还有大米、呼吸机、新能源车什么的,三板以上也基本凉凉,前一天炸板,第二天开盘核按钮,前一天烂板,第二天核按钮,前一天好板,第二天还是核按钮,这还怎么玩?
类似的股票很多,如中嘉博创:
金自天正:
亚威股份:
通润装备:
最近游资很多都跑去干可转债了,本周A股的龙虎榜,投入资金最多的游资,估计也就5000万左右。而可转债呢,昨天成交额最大的尚荣转债,达到了165亿元,而且这东西没有涨跌幅限制,T+0回转交易,没有龙虎榜,太适合游资来拉高割韭菜了。
最后再聊一下,A股最近为什么总是高开低走?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叫做“预期差博弈”的理论,大致意思是,股票的走势不简单取决于基本面,而是取决于对基本面的预期差博弈,以及对基本面预期差博弈的预期博弈,甚至是对预期差博弈的预期博弈的再次预期博弈,有点类似于俄罗斯套娃,一层套着一层。
打个比方,一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下滑30%,肯定不算好,按理说要第二天下跌,这是第一层套娃。但是因为市场对这家公司太过了解,已经预期到业绩不好的事实,股价已经提前下跌,所以业绩公布第二天很有可能不跌反涨(这在A股确实很常见),这是第二层套娃。同样地,市场还会预期到对业绩的提前预期可能导致业绩公布后上涨,从而导致业绩在公布前就已经出现上涨,反而真正公布业绩的时候,股价又开始下跌了,这是第三层套娃。
同样的逻辑循环还能够继续进入下一层嵌套,无限循环下去…… 最近A股之所以一直高开低走,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越来越明显,所以大家都在不断做心理博弈。好比玩剪刀石头布,我知道你想出剪刀,所以我要出石头;但是我也知道你知道我要出石头,所以你会改成步,所以我也要改成剪刀;然后我又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要出剪刀,所以你会出石头,那么我又要改成布。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说,股价不是树上的花,是人们心里的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源自暴走A股团队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主角是个熊孩子的电影《系统破坏者》,本尼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除了母亲之外别人不能碰她的脸,一碰就会暴走发狂,现实版本的“暴走萝莉”,不喜欢约束特别叛逆。
本尼原本叫伯纳黛特,自己不喜欢就改叫本尼, 因为病症母亲将她交给了儿童福利机构,脾气暴躁的她几乎谩骂过所有工作人员,有时候还会殴打同学,她就是那种令人头痛的“混世小魔王”。
慢慢的大家都认为本尼是个疯子,其实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背后,她也是个爱笑的小孩,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总是渴望母亲来接她,甚至在商场为母亲偷包包作礼物。
经常各种逃跑几经辗转也没有合适的家庭收养她,为了去见母亲在路边疯狂谩骂拦车,好不容易回家后温柔的照顾兄妹,后被母亲男友激怒关在柜子里,然后让警察送回了儿童福利院。
多方工作人员对本尼束手无策的时候,只有巴凡女士在想方设法帮助她,多次为其寻找可以寄宿的家庭,哪怕每次总是失败也没有放弃对本尼的关爱,最后找来校卫米查护送本尼上学。
米查带本尼去林中小屋生活一段时间后,本尼在他身上体验到久违的父爱,慢慢对他产生依赖,希望米查收养自己做自己的父亲,而米查自己生活不想改变,表示无能为力开始疏远本尼。
本尼一边憎恨母亲一边又想她,恨母亲将她抛弃,想让她接自己回去内心一直很矛盾,原本已经准备接她回家的母亲突然声称没有找到工作,没办法抚养本尼。
母亲对巴凡女士说出实情怕熊孩子影响另外两小孩的成长,所以是直接抛弃了她,连声告别都没有就悄悄离开了福利院,至始至终对本尼的病因也一直在隐瞒欺骗。
在巴凡女士,米查和西尔维亚的影响下,本尼的病情其实已经慢慢好转了,她还是缺乏安全感,别人还是不能碰她的脸,在整个系统中她是破坏者的同时也是受害者。
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受害者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破坏者她伤害了很多不相干的人,她只能通过暴力或者逃跑的方式来宣泄情感,想让母亲能够更多地关心她一点。
导演为了观众考虑有了开放性的结尾,在林中有可能已经本尼去世,许多人用担架抬走了遗体,本尼跟牧场主的狗蜷缩在狗窝只是她最后的幻想;另外一个就是大家看到的去非洲的时候在机场打闹一跃而起再次打破玻璃。
《佛罗里达乐园》中哈莉的生活水深火热,女儿莫妮一直在梦幻中,现实与梦幻就像佛罗里达乐园与迪斯尼只有一墙之隔,哈莉拼尽全力维护女儿莫妮的童话世界,《系统破坏者》中贝尼的母亲可以说完全不称职。
整部电影对本尼的病因没有过多探讨,看完以后对视听都会产生极大的冲击,那些熊孩子说不定还有救,可惜的是本尼的病症一直没有改变,别人还是不能碰她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