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贵姓 | 崔姓:天下第一高门 北方豪族之首

崔姓是汉族、朝鲜族等民族的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姜姓,始祖传为姜太公,鼻祖为炎帝神农氏,山东临淄(淄博)为崔姓的发源地。崔姓在南北朝、隋唐时期达到极盛,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60%。海外分布则以朝鲜半岛和越南为多。朝鲜崔氏是中国汉代以后迁去已是不争事实,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

崔氏祠堂

姓氏源流

崔姓的起源有五个。

主要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齐国君主齐丁公伋嫡长子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元和姓纂》卷三载:“姜姓。齐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让国居崔邑,因氏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采食于崔,遂为崔氏。”《通志·氏族略》载:“姜姓,出齐丁公伋,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氏,遂为崔氏。”姜太公姜尚的儿子丁公伋,是西周时期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有个嫡子名季子,本应按礼制继承齐国君位,季子却让位于姜得(史称让国叔乙,即齐乙公姜得),自己则采食于封地崔邑(今山东邹平县魏桥镇崔八村)。在姜季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之为崔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源于朝鲜民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新罗国留唐学生,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新唐书》所载,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新罗国有崔氏。新罗国,是公元四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都城为金城(今韩国庆尚道庆州)。从公元四世纪末起,新罗国先后与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等王朝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汉文化。期间使用汉字并创造了用汉字标音的吏读文。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起,新罗设立国学,通读《论语》《礼记》等汉文经典书籍。当时,包括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其中学有所成者亦不少,为朝鲜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唐朝时期,有大量新罗留唐学生因唐王朝的历代宰相除了皇族李氏以外(有六十一人),就属崔氏最多,足有三十六人,遂以其姓为汉姓,成为后来的高丽大姓崔姓氏族。高丽崔氏本源不一,分别有庆州、全州、东州、海州、朔宁等一共四十三个本贯派系,各不相属,彼此之间没有直系血缘关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称赤穆特氏,源出蒙古察哈尔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汉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uijuk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汉族崔珠克氏多冠汉姓为崔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京族、彝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崔氏,世代相传。

源于被土家族同化,崔姓十五世孙崔如意为秦朝大夫,有二子,长子崔伯基,次子崔仲牟。其后裔明征南侯崔友,系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人。明朝初年,崔友奉朝命,偕兄崔泰由陕西咸阳率兵入黔,保境安民,兴教化,发展生产。后崔泰回原籍,崔友卜居贵州沿河祐溪,是为沿河崔氏始祖。崔友定居后与当地土家族人通婚被同化为今贵州、重庆、四川等境内的土家族崔氏。

“崔”姓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季子名德兴,生卒不详,炎帝五十六世孙,齐丁公伋四子(嫡子)。丁公卒后季子应继君位,但季子仁爱贤良,孝悌有加,举贤让国于叔乙。季子携家人隐居景色秀丽之崔邑,后以邑封姓,其子孙遂为“崔”姓,史称“崔氏始祖”。齐丁公伋另一支系子孙以谥号为姓“丁”,故,齐丁公伋为“崔”“丁”两姓先祖。

(注:季子,古人排行以\"伯仲叔季\"之排行,\"季\"应为四,故季子在兄弟中排行为四。但,确是正妃所生,故君位应传给季子。叔乙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因其为庶兄,古时嫡和庶有地位上的差别)

天下第一高门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避居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续任鲁卿大夫,仕宦罔替。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字伯基)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为“七宗五姓”之首。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南祖房崔氏、青州房崔氏、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安平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等定著十房,光在唐代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而是现在华北大部)望族,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

南北朝时,博陵崔氏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两家,即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

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称“崔、卢、李、郑、王”均为一流士族。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时,依习惯把崔氏列为第一大姓,唐太宗知道后大怒,说:崔氏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后来唐政府下令改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

崔姓分布

迁徙分布

崔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42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4%左右。

◆历史上崔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崔姓有人曾为齐国的卿大夫,活动在山东地区。秦汉时期,崔姓发展很快,成为崔姓分布河北地区的大族,以此为源地向四周播迁,大凡崔姓寻祖,都要追到河北的清河和博陵二郡望。崔姓自西汉至宋,官宦不绝。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崔姓居首位,连国姓李氏也屈于其后,可见崔姓的辉煌。尤其在唐朝崔姓最为显耀,为宰相者出自清河的有11位,出自博陵的12位。宋朝以后,崔姓分布更为广泛。

宋朝时期,崔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8%,排在第四十三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陕西,这三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山东、安徽、江苏等多省。当时的豫、冀、秦中原地区为崔姓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崔姓大约有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为明朝第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山西,江西等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73%。全国的崔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鲁豫冀晋、南方江苏江西两块崔姓人口聚集区,崔姓重心向东漂移。

◆当代崔姓的分布与图谱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崔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崔姓占崔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陕西、吉林,这六省的崔姓又集中了32%。全国形成了关内冀豫鲁、关外黑吉辽两块崔姓聚集地区。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崔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东北的崔姓迅速增长。崔姓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

崔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豫晋、冀京津、黑吉辽、内蒙古大部、陕西大部、甘肃东端、鄂皖苏北段,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4%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4%,居住了大约71%的崔姓人群。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南端、内蒙古中西部、川渝北段、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中部,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6%,居住了大约14%的崔姓人群。

(崔继东 <邯郸>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3月11日第12版 )

姓氏文化探源——崔姓

姓氏起源

一、源于姜姓

出自西周时齐国君主齐丁公伋嫡长子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元和姓纂》卷三载:“姜姓。齐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让国居崔邑,因氏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采食于崔,遂为崔氏。”《通志·氏族略》载:“姜姓,出齐丁公伋,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氏,遂为崔氏。”姜太公姜尚的儿子丁公伋,是西周时期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有个嫡子名季子,本应按礼制继承齐国君位,季子却让位于姜得(史称让国叔乙,即齐乙公姜得),自己则采食于封地崔邑。在姜季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之为崔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灭商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数传至齐丁公时,有嫡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叔乙。叔乙继位后,封季子卿大夫把崔邑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季子后裔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发展成为今天的崔姓。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避居鲁国,续任鲁卿大夫,仕宦罔替。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字伯基)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为“七宗五姓”之首。

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南祖房崔氏、青州房崔氏、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安平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等定著十房,光在唐代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

南北朝时,博陵崔氏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两家,即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称“崔、卢、李、郑、王”均为一流士族。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时,依习惯把崔氏列为第一大姓,唐太宗知道后大怒,说:崔氏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后来唐政府下令改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

还有许多崔姓后人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京族、彝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崔氏,世代相传。

得姓始祖

“崔”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

季子名德兴,生卒不详。炎帝五十六世孙,齐丁公伋四子(嫡子)。丁公卒後季子应继君位。但季子仁爱贤良,孝悌有加,举贤让国於叔乙。季子携家人隐居景色秀丽之崔邑,後以邑封姓,其子孙遂为“崔”姓。史称“崔氏始祖”。齐丁公伋另一支系子孙以諡号为姓“丁”,故,齐丁公伋为“崔”、“丁”两姓先祖。

注:季子,古人排行以“伯仲叔季”之排行,“季”应为四,故季子在兄弟中排行为四。但,确是正妃所生,故君位应传给季子。叔乙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因其为庶兄,古时嫡和庶有地位上的差别。

历史人物

崔琰,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相貌俊美,很有威望。初随袁绍,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以为别驾从事,十分敬畏,迁东曹掾。曹操晋封魏公,以为魏国尚书,迁中尉。崔琰能够受人尊崇,主要是因为他是儒学大宗师郑玄的高足。东汉是儒学一统天下的时代,一代儒宗郑玄的地位崇高,崔琰因此也获得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在河北逐渐知名。

后来曹操消灭袁绍,崔琰担任丞相府掾属,负责选举,这是他发达的关键点。崔琰兼具风度、眼光、原则,选官十分出色,简直可以跟荀彧媲美,从此具有了天下性的声望。崔琰是汉末大儒郑玄的门人,早在青年时期就受到袁绍的推崇,在冀州更是士林领袖。在袁绍时代,袁绍几个儿子纷纷争抢崔琰,把崔琰看成一个宝。因为,谁得到了崔琰,谁就会取得冀州士林的支持。

曹操攻破袁绍之后,对崔琰也礼遇有加。曹操让崔琰担任曹丕的老师,对崔琰的德行才能非常看重。在称魏公建立官署之后,曹操更是委任崔琰为东曹掾,把负责选拔考核魏国官吏的重任交给崔琰。崔琰也不负所托,十多年来选拔出许多优秀人才。

陈登的《先贤行状》中记载崔琰“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在天下人心中,崔琰就是正气的化身,是道德的标杆。就算是在崔琰受到髡刑,在家受罚的时候,那些士人们并没有趋利避害,依然纷纷拜访崔琰,崔琰家门庭若市。

崔琰人气很旺,可是这冲天的人气反而加速了崔琰的死亡。

崔琰是正统的儒家士大夫,心中满是仁义道德,君王礼法。在袁绍手下,崔琰会不顾利害地斥责袁绍,在曹操手下,崔琰依然不懂看人脸色下菜碟。只要是不合礼法仁义,一律要仗义执言。但是只要是符合礼法的,也定然要公开表示支持!

于是,“露板”事件就可以理解了。

崔琰不是一个政客,虽然在沉浮宦海几十年,本质依然是个书生。正是由于这份耿直,这份对礼法仁义的坚持,让他步履维艰,乃至身首异处。

崔琰的堂弟崔林曾经和陈群等人一起讨论谁才是冀州第一名士。崔林认为崔琰是第一人,可是陈群却认为,崔琰“智不足以存身”,在保全性命方面崔琰还有不足。可崔林不无鄙夷的说:“大丈夫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贵乎!”君子所看重的只是有没有遇到明君,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至于如何保全性命,何必在乎呢?后来,陈群依附曹操,身居高位,之后又追随曹丕,主持废掉献帝,官拜三公,成为官场红人。可是,在崔林等传统士人心中,陈群却不过是一个出卖礼法,没有原则的小人,根本不能和耿介忠贞的崔琰相比。

陈寿称其“崔琰高格最优,鲍勋秉正无亏,而皆不免其身,惜哉!大雅贵“既明且哲”,虞书尚“直而能温”,自非兼才,畴克备诸!”望小编今天的介绍能使您了解崔琰。

宗祠楹联

世推三虎;人羡五龙。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崔琳官至太子少保,崔珪官至太子詹事,崔瑶官至光禄卿,时号“三虎”,因官阶都在三品以上,又号称“三戟崔家”。下联典指唐代博陵安平人崔玄暐及其弟崔昪、子崔琚、孙崔涣、曾孙崔郢五人,人称“五龙”。

崔玄暐,明经科进士,历官高陵主簿、记部员外郎、凤阁舍人、天官侍郎,为官公正廉洁,深得武则天赏识,长安年间官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任中书令,封博陵郡公。一生以清白著称。

崔昪,历官司刑少卿、尚书右丞。

崔琚,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崔涣,长于议论,历官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中,玄宗逃往四川,他在路上迎接以表示中心,又由宰相房琯推荐,于是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肃宗时,官江淮宣谕选补使,选拔人才,不照顾亲友。代宗时,官御史大夫,因批评宰相元载而被贬为道州刺史。

崔郢,历官商州防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八行称于众口;三相出诸一门。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端重有学识。大观中诏天下郡县保任士有孝弟睦蠏任邱中和八行者,贡入太学,司成考验以闻,后授密州文学以卒。乡尊之曰“八行先生”。下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中年弍才号大儒;少小博学通百家。——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十八岁进京师,精通天文、历数等,后举弍才,被荐为宿德大儒,从政有绩,升迁济北相。下联典指东汉文学家崔斛,字亭伯,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后官至司徒。

民纺织留世远;立石直笔播誉长。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是著名的政论家,桓帝时任议郎,后迁司马,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其代表作有《政论》,对当世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下联典指后魏司徒崔浩,字伯渊,清河人。诏总理史务,监秘书事,作国书三十卷,立石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族之灾。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人。开元进士。曾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李白《登黄鹤楼》诗中有句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崔颢集》。

苏少娣能和妯娌;唐夫人善事姑嫜。——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雁北地区:关于“取名字”,那些有趣的事儿

每个人的名字都表示了各自不同的含义,人们在取名上无不大动脑筋,在过去,有的书香世家把为子女取个名字视同建坟、关系着门第盛衰,有的请名人赐名,有的请先生测定,再三斟酌,反复推敲,好不费神!但归根结底雁北地区取名之法虽多,却不外乎以下几个含义:

(一):意愿名,名字的产生充分表示了取名人对受名人的意愿,取意愿名者多男子。有祝愿子女福、寿、安、康的,大同一村民叫李桂义,三十得子,偏生下个儿子是个残疾人,软弱之躯叫人失望,桂义一气之下给其取名李板小。大板、二板是人们对女孩的爱称。叫板小是说虽是个小子,却象女子。几年后他又生一子,立即取名李强,愿其身强力壮。还有希望子女将来有所作为,升官发财的。如“王学科,郭继财,李高升、赵文举、张官印”等,这类名字多见于七十岁以上的人。

(二):象征名,取象征之名者,多为女孩子,或无多侈望之家,一般以花草、形容女性或气质的象征词来命名。如红娇、媛卿、俊秀…玉兰、水仙、桃花、红霞等。

(三):随意名不少父辈或因文化素质不高,或不太讲究的,故而在子女取名上草率从事,随意取个名则可。但尽管是随意,仍有一定的规则。随意名有几种情形有随乳名,一些父辈对孩子从小的乳名叫惯了,也感到得体,呼之亲切,便依乳名取名,某家生长子乳名新新,学名范新新,二子三子随着取名范二新、范三新。

随亲昵名,长辈对子女亲昵至极,随情取名,如刘三虎(儿),刑二旦等。

随喜好名,家长喜好什么,或孩子从小喜好什么,就随便以什么取名,如家长常年从事果树生产,即给孩子取名宋果林,小孩从小爱活动,耍棍子弄棒槌,即为其取名“爱武”。

(四):趣味名,有的人取名在功名利禄上做文章,有的人则讲究新颖别致、有趣、寓意深长。如姓王的取“王一”为名,意即为王者只有一个。虎为百兽之王,则一山不出二虎。姓水的取名“水白冰”即水受冻成洁白之冰。一崔姓大户,子辈皆取“登”字为中间字,有一人给儿子取名崔灯亮,取“登”字的同音字“灯”“崔”谐音为“吹”,灯越吹越亮,自然不失为趣事、好事。

姓名,虽是人的符号,但他却是一地风俗民情、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因此说,姓名具有“三性”。

(一):地域性,前已述及,姓有一定的地域性,名也有一定的地域性,且姓的地域性特点不太明显,符号作用大于素质作用。而名则大有素质反映。

首先,它反映了一村一方人的经济基础一些落后的、偏僻的地方,在取名上多不将就,十分随意,什么王三斤、李四能、田五棍、许六娃等。在这些地方,人们想得是种禾稼,饲猪放羊,以养家糊口,故而在名字上反映了明显的穷乡僻壤老农民的生活气息。

而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视野开阔,瞄向工商士宦,因此,取名多利、义、举、守财、永禄等。

其次,它反映了一村一方人的文化素养。文化素质的高低与经济基础相联系,经济基础好的区域文化教育发展快,人们的素质就高,这些地方的人名就显得比较高雅,且含义深远。如文举、世魁、恒昌、恒坤等等。

某村有一对老夫妇,男的82岁,叫贾德圣,女的81岁,叫张尚玉,如此高雅的名字,且年龄相当的婚配,必是出自书香门第,但后来才知不识字,一对不识字的老农哪能取出这样的名字?经访问,原来,这一对夫妇祖祖籍南方,家资盈富,很有文化,可惜,因水灾门庭破败,随下人流落到此。

三是反映了一村一方人的宗族观念。一些拥有大姓旺族村庄,取名以辈分而论,长辈为下一辈定了中间字,或末尾字,一些宗族观念强、族内关系好的地方,没人敢超越族规。感情上也不愿有宗族之念,取名辈份分明,体现了一个整体,而有的大姓宗族内部矛盾重重,取名上也各自为阵,互不相连。

(二):承传性,宗族家族命名有一定的承传性,沿袭至今,这一特性决定了它有规可循,违者被视为大逆不道,其中最严格的是辈分不可颠倒。如长辈是单字名,晚辈即取双字名,有的家族因重名太多,无法取名,只好长幼辈同取双字,叫拗三辈,三辈之后再恢复单、双相隔取名之法,长幼不可取同音字也是比较严格的原则。尤其是男子还有一条原则是晚辈不得与同宗过世祖辈重名,更不得与在世同宗长辈重名,也不应在同辈之间重名。但现今,人口流动大,有的外出他乡,有的远隔数辈,重名者多有出现。

(三)时代性。名字的含义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联系,可以说,名字是时代的产物,也可以说名字反映了时代特征、时代潮流。就象一听其名则基本可估计年龄,即可以估摸其是什么年代出生的。如旧时代(年以前)取名,多叫金、银、财、举、魁、科、忠、孝、义等。

四九年后成立初,封建残余受到冲击和涤荡,人们迎来了新的生活,平等、自由、欢快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因而,那时不少人取名天亮、天明、德恩、迎春、兴中、广明、建国、建军等。

六十年代期间,人名中军、红、武等字占绝对优势,而且名字的感彩不是和谐的,多是僵硬的,火药味很浓的,比如刘、曹破天等。

改革开放以来,孩子们的名字也随潮流变得多了。历史上叫江、海、波、涛的很少,现在多得很,相对的减少了以花草为名的孩子,即使有,也避开花草名,间接出现,如娟芳、海芳。如今,小学生的名字用乳名的很多,“小”字为中间字的很多,如小海、小娟等。在乳名加姓为学名的潮流下,这些孩子的名字将很时髦,且有的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很雅致,如雯雯、琴琴、佳佳等。

有的家长已为下一步入学作好了准备在申报户口时将“小”改为“晓”,如晓东、晓花、晓刚等。这又是一代人取名的特征。除此特征外,如今名字的用字随着家长文化素质的提高,同音取优雅之字者甚众。如50年代用“俊”字,现在就用马的骏,60年代用“青”字,现在则用“卿”字……等等。

总而言之,名字是作为人与人区别的符号,信口呼来,既不深奥,又不俗气就可以了。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