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非常出名的词句,可谓是余味传千古,似乎用杜甫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形容也是合适的。
当然,因时代的原因,杜甫未曾听到过这一阕《浪淘沙》,又因曲调散失的原因,后世也不曾复原它完整的面貌。庆幸的是,词谱中的平仄和韵还是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它部分声色之美。
接下来进入主题,引用李煜和杜甫的名句,这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如果将两句进行直接的对比,文字上的重复就是天上人间。天上和人间的事情,能够勾勒出现实中的写照以及想象中的存在。 既然人间二字如此有味,就分享一些以人间二字直接入诗词的句子。
弘忍:人却少年松却老,是非从此落人间。
杜甫: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皎然: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
顾况: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戴叔伦: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郭郧:人间后事悲前事,镜里今年老去年。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刘禹锡: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杜荀鹤: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李煜: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范仲淹:春尽桃花无处觅,空馀流水到人间。
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辙:人间有尽皆归物,世外无生赖有心。
方惟深:嗟君十载人间事,不及南柯一梦长。
张公庠:消尽晓霞无一缕,数声清磬落人间。
吕南公:曾寻物外无穷意,已觉人间万事空。
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贺铸:晚月带潮来海上,春风吹雨到人间。
张耒:人间只见枝头茧,不悟春蚕暗理丝。
荀完:落尽桃花无觅处,应随流水到人间。
陆游: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范成大:群玉山高春好在,人间烟雨暗千家。
杨万里:天上冰霜清入骨,人间桃李若为容。
辛弃疾: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韩淲:鸿雁声中,人间今古,还是醉醒时候。
赵长卿: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吴潜: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吴文英:识朝云行雨处,空随春梦到人间。
刘辰翁:天上未知灯有禁,人间转似月无情。
以上摘录的词句,不知有没有大家喜欢的。不过能够辑录于一处,让大家读一读,也是不错的。
感怀所至,闲吟几句:人间共度风和雨,冷落今秋万古愁。别恨天涯终似梦,人间冷暖最殷勤。人间有味成烟火,一抹清欢一抹云。人间留不住,镜里失花容。
我是诗词梦想Jia,佰顾无名,相识的矜持。常读诗词,分享好句,与您同行。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还请关注支持。#诗词##读书#
大家都说,苏轼是宋词一哥,想来持不同意见的人应该不会太多。苏轼写词能婉约、能豪放,在两宋文人中,论单篇实力辛弃疾、李清照等人或许有些作品能与之相媲美,但论整体实力,他们都是难与苏轼相比的。
而放眼千年文坛,如果硬要找出词作整体实力能与苏轼相比较的,个人觉得唐宋之间的一个牛人或许可以拿来一说,他就是李煜。作为一位君王,李煜是失败的;作为一个词人,李煜是个“神话”。
李煜存世的词作,一共只有30余首,但其中的名句数量却非一般文人所能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每一句都拿出来都是绝对的经典。
一个是词中之帝,一个是宋词一哥,李煜和苏轼在同一个词牌下,就同一意象写词,谁更有水平呢?本期笔者就来和大家说两首经典《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和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咱们先来看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作者: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这首词的大意是:漫漫长夜池水岸边闲散步,刚过清明,渐渐伤心春色暮。几点雨声被风约束住,朦胧淡月云间自来去。桃李挽春,春却俏俏去,谁荡秋千,笑声夹杂低声语。一片春心涌起闲愁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放地。
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信步闲情、伤春感怀的情形。开篇起句点明时间(“遥夜”)、地点(“亭皋”)和活动(“闲信步”),简约而明白,一个月夜无眠、独自水边散步的主人公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中“闲”字有深意,看起来是闲逸、闲适,而其实是心中烦闷、长夜难眠、独自伤怀的无以自解,只好无聊、无奈地信步游走,是闲极而烦之意。这也正好引出二、三句作解:清明刚过,却已春去。“乍过”与“早觉”相对,笔意相承而词意相反,表现出主人公的心境与现实情景的反差和对立。
“春暮”不是实景,而是心境,关键在一“伤”字,伤春即是伤己,所以“闲信步”和“伤春景”等等,都是主人公自伤无奈心情的客观映照,“伤”字一出,有动感,有情怀,片景皆活。
后二句是以主人公视听之觉来写景,以情见景,以景映情,十分形象。雨随风往,风卷云收,作者以“约住”状之;云散月出,云拢月淡,作者用“朦胧”画之。极生动、极形象,而又极具神韵,尤其从中可见主人公心随风雨、情如云月的伤春情怀,淡雅有致而又曲意绵延,直为情语。
词的下片写主人公感慨春去、无以的悲愁情怀。“桃李依依”本是明媚春光,但春却已溜走。正仿佛人生中岁月流逝总是无可挽回,一个“暗”字,依恋之情俱在,无奈之怀别出,含蓄委婉,曲笔有致。
可惜此景稍寂,于是作者笔锋一转,“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以活动的景色与上句形成对比,借以昭示主人公欲静不能的心情。这种对比和反差是如此巨大,春光虽好却偏要溜走,他人欢情而唯我独伤,相映见意,别具深韵。
最后二句“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直抒胸臆,张口即出,语尽而情不绝,言收而意更进,主人公千愁万恨在心头,无人能解无处平的情怀喷薄涌出,无以自收。
全词多用白描手法,信笔画之,信手拈之,但一切景语皆为情语,这是李煜词作的基本风格。这首词写愁情春恨,多用对比,多造反差,实是用心去见景,用情去感物,其中作者的心境总与现实景象有极大的对立,因此也才有人指出词为李煜晚期的作品,不无道理。总看全词,质朴无华,淡雅疏朗,含蓄悠远,有“疏而能深,淡而能远”的艺术风格。
说实在的,自李煜发明了“秋千佳人笑”这一意象后,后世不少文人都有过模仿,但仿出水平的却不多,直到100多年后,苏轼仿出了这首《蝶恋花.春景》。论名气,苏轼这首词确实胜过李煜。但大家仔细品读其中“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一句,显然是模仿李煜词。
蝶恋花·春景
作者: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这首词的大意是: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苏轼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这首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花草蒙拾》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同时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这是说,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
“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
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
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
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
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
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综上,就这两首词,客观地说各有优势,高下难分。论文采和意境本身,笔者认为李煜胜出。只说上阕写景部分,就远非一般词人所能及。李煜词通篇都在写“愁”,却并没有点破它,真正地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有情。论精神内核,则显然苏轼更胜一筹,其中的名句安慰了后世不少失意人。这样两首作品,大家更喜欢哪首呢?
来源:三味诗屋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百变大侦探余光千百遍通关答案是啥?百变大侦探余光千百遍凶手是谁?百变大侦探里面大家都在做余光千百遍这个新的剧本杀了呢,那么这个新的剧本是需要我们去回答铁盒的答案的,找到凶手以后就可以快速通关了,要是还卡住了的话那么下面来看看吧!
余光千百遍通关答案详解
一号铁盒答案:是我的天下第一最最好呀
二号铁盒答案:黄玫瑰
三号铁盒答案:贵重物品
四号铁盒答案:机票
五号铁盒答案:实时定位
六号铁盒答案:戒指
剧本信息
剧本名:《余光千百遍》
剧本人数:6人
剧本题材:现代、现实
剧本难度:简单
作者:覃夏莉
人物简介
白肆:男,沉稳严谨,天才少年
池乙:男,真诚直率,豪门少爷
贺鹤:男,自由洒脱,笨蛋帅哥
江槐:女,机智勇敢,猫相女生
柳檀:女,文静优雅,漂亮姐姐
陆茉:女,活泼大胆,富家千金
每日坚持一句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五代·李冠 / 李煜《蝶恋花·春暮》
释义:
小小的心田里积聚着千丝万缕的相思意,辽阔的天地间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排这些愁绪。
赏析:
诗人因心上人不在身边而深夜无眠,在他漫无目的漫步时却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轻声笑语,这无疑是一种诱惑。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天地之大,但却没有一处是可以排解愁绪的地方,可见诗人的苦闷心情。
#古诗词##诗词分享##我的每日诗生活#
关注我,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