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在全球范围内大受欢迎,但这款开放世界游戏因为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故而并不像其他爆款游戏一样有诸多的「复制者」。但有许多厂商似乎是退而求其次,从最直观的美术表现上入手,做出了浓浓的《原神》既视感的游戏。
这些游戏究竟是有意碰瓷还是无意撞脸?游戏新知今天带大家看看争议比较大的三款游戏,看看这些游戏厂商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玄中记》提起恺英网络,诸位想起来更多可能是传奇系列和奇迹系列。但除此之外,他们旗下也有数款浓度相当高的二次元手游,而且表现还都还算不错。
其中上线的《敢达争锋对决》和《高能手办团》市场表现尚可,均稳定在iOS畅销榜300名左右。还未上线的分别是《玄中记》《刀剑神域黑衣剑士:王牌》《魔神英雄传》等,其中《刀剑神域黑衣剑士:王牌》官网预约量早已突破300万。
恺英网络官网展示的游戏列表
总体来说,恺英网络这几年的产品转型的成绩尚可,多年MMORPG的研发经验也导致二次元新游多半是MMORPG品类,《玄中记》就是其中之一。
《玄中记》是恺英网络研发,腾讯游戏发行的一款主打东方玄幻捉宠MMORPG手游,由同名小说改编,曾在上个月在2021腾讯游戏发布会上亮相。这款游戏因和《原神》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引发了一些议论。
最直观的便是《玄中记》的宣传图,乍一看跟《原神》官网背景图在构图、场景、建筑等方面颇为相似。当然,这种构图还算比较常见,某一张图的部分相似也构不成抄袭和碰瓷,我们继续往下看。
《玄中记》宣传图
《原神》
《玄中记》宣传片动画疑似碰瓷了《原神》PV,两者均是中国元素和浮世绘风格结合。不过其中出现的祥云、山脉等也是常见的元素,这依旧不能证明《玄中记》抓着《原神》一款游戏薅毛。
《玄中记》PV
《原神》PV
那么从NGA玩家亲自扒出来的游戏内素材来看,同样的绿色小树,无论是在枝干分叉还是在叶片轮廓上都非常的相似也未免太巧合了一些。
《原神》(左) 《玄中记》(右)
除此之外,还有相同纹理的桦树,甚至排列的顺序都是一样的。
《原神》(上) 《玄中记》(下)
轮廓和枝干大致相似的枫树:
《原神》(上) 《玄中记》(下)
树木枝干和叶片轮廓的高度相似,也可能存在两款游戏都使用了公共素材库这个因素。
但是在米哈游CEO刘伟2019年在《人工智能“遇见”逆熵科技》的大学讲座上,介绍米哈游对于树木建模的解决方法: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从累积的模型数据集的基础上学习各种模型的有用特征,从而自动生成各种风格的大规模场景建模,从而避免了树木建模在大规模应用时的规律和重复。
也就是说在米哈游使用独有的引擎算法下,和其他厂商出现场景素材高度相似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除此之外,根据玩家爆料的《玄中记》二测画面,在B站上的播放量高达20万,多数弹幕表示游戏总体画风借鉴了原神。
《原神》
《玄中记》
当然从玩法上来说,《玄中记》是一款MMORPG游戏,至少在定位上就与《原神》相差不少。
《玄中记》在选角界面与传统仙侠手游差别不大,游戏拥有「破军」、「天相」、「贪狼」和「零星」四种确定好的职业,玩家在选择角色之后还可以对其进行简单地捏脸,这点与「官方设定角色」的二次元游戏差别较大。
《玄中记》选角界面和捏脸界面
还有繁长的新手引导和固定的养成模式,包括装备的强化进阶,技能的获取等,这些都是传统仙侠惯用套路。
此外,《玄中记》主打的「捉宠」玩法特色也在实机视频中所有体现,玩家可以通过描绘苹果、香蕉等形状捕捉宠物,相似度越高捕捉成功几率也就越高。但捕捉成功的宠物就和传统MMORPG的功能相同了,宠物拥有属性和技能,可以跟随角色协同作战。
「捉宠」玩法
在实机演示的视频中,不少玩家表示「自动寻路」功能一出来,《玄中记》已经无缘对标《原神》了,顶多算是一款画风类似于《原神》的手游。
《The Legend of Neverland》《The Legend of Neverland(圣境之塔)》是一款开放世界MMORPG手游,在6月3日TapTap上架预约,目前来看海外版本由昆仑万维旗下GameArk Global发行。除此之外暂时没有更多公开情报。
因此这款游戏在国内热度不高,但在海外却引起广泛讨论。很多用户表示《The Legend of Neverland》跟《原神》有些相似。
首先是宣传广告上和《原神》有较高的雷同度。换句话说,比起抄袭更像是一波碰瓷营销。
例如《The Legend of Neverland》相关视频热度最高的,反而是一段被指出抄袭《原神》的广告。这个视频播放量高达17万,视频中和评论区均指出《The Legend of Neverland》在宣传广告中使用的配音,有部分为《原神》芭芭拉所配音的一段视频相同。
《原神》芭芭拉视频
《The Legend of Neverland》广告视频
此外,宣传图背景中无论是左侧翘起的悬崖,还是右侧的城镇,或者是悬崖下方的黄绿相间的树林都巧合地和《原神》游戏内场景相似。
《原神》(左)《The Legend of Neverland》(右)
网友叠图对比: 《The Legend of Neverland》宣传图→《原神》
在另一张宣传图中,也存在角色相似、背景图中的教堂相似,甚至教堂的座椅、石柱和窗户的构图也如出一辙。
《The Legend of Neverland》(右)《原神》(左)
网友叠图对比: 《The Legend of Neverland》宣传图→《原神》
当然,根据内测玩家上传的实机演示《The Legend of Neverland》更偏向卡通画风,色彩和描边更加浓重一些,建模精度也要差一些。
《The Legend of Neverland》角色建模(左) 《原神》角色建模(右)
此外,无论是「多人同屏」还是「自动寻路」,都将这款游戏引向传统MMORPG而不是二次元开放世界游戏,游戏在玩法核心上确实与《原神》有着不小的差别。
总之,《The Legend of Neverland》有碰瓷营销的嫌疑,游戏实机内容却和宣传大相径庭。或许前期《The Legend of Neverland》会靠着这波营销获取不少流量,但未来游戏走势如何,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游戏本身品质来决定。
《代号:放置》《代号:放置》为Team Dragon工作室研发的西方魔幻二次元手游,定位「MMORPG+放置」,在TapTap上有1.5万预约人数,9.4的评分。《代号:放置》是这三款游戏中与《原神》雷同度较低的一款,但二次元的渲染风格和部分场景、怪物与《原神》有些相似。例如选角界面的背景图、宣传PV中的野外场景与《原神》中的千风神殿等等。
《代号:放置》选角界面
《原神》选角界面
目前《代号:放置》已经在TapTap开启篝火测试服,测试表现不佳,大多数被画面表现吸引过来的玩家,在体验过后表示「没有什么玩的」。
在TapTap的评价和论坛中,也有不少玩家表示《代号:放置》和《原神》在地图、UI上比较相似。
《代号:放置》游戏场景
《原神》游戏场景
抛却美术素材上的类似,这款游戏的玩如名称《代号:放置》一样,游戏可操作性极为有限,在战斗中玩家能做的只有暂停和退出,战斗内容外也只能点击任务推进主线和人物养成,活脱脱一个放置游戏。
比起雷同度不太高的画风和建模,如何平衡高沉浸感的RPG游戏和放置游戏的轻松体验,反而成为了限制《代号:放置》进一步发展的难点。
总结这三款RPG游戏除了在画风上面与《原神》相似,但在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是《原神》的竞品。
就前两款游戏来说,尽管《玄中记》的画面明显充斥着二次元的风格,但本身玩法的武侠浓度和传奇浓度要高一些,套上一层二次元画风的原因,大抵是想吸引一波二次元受众入坑。
《The Legend of Neverland》的意图更加明显,游戏里外都被包裹一层二次元元素(精美二次元立绘、卡通建模),本身定位也是主打出海的MMORPG,借《原神》的热度并不奇怪。这两款游戏至少在前期营销中就已经靠这波借鉴的热度出圈。
至于《代号:放置》则是小工作室孤注一掷的差异化打法,想要成功出圈还很难。
而对于被「借鉴」的一方来说,《原神》本身如今优秀的流水成绩更是让不少游戏厂商眼红。
可以预见的是,在开放世界手游市场出现《原神》的高素质竞品之前,这些「跟原神有点像」的游戏只会如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关于抄袭的辩论会更加复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蔡姝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上海报道
编者按:自OpenAI旗下生成式AI工具ChatGPT在2022年末正式推出后,GPT(Generic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预训练转换器)这一博学、好学且机敏的革命性深度学习模型,在令业界感到激动不已的同时,也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其背后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也被不少人视作人工智能的“奇点”。
眼光放至国内,2023年年初以来,亦有多家企业高调宣布入局AIGC。长期聚焦游戏产业与前沿技术交叉领域的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数字娱乐课题组注意到,不少游戏企业正在试图向这一技术靠拢。在百度官宣将在3月推出的“文心一言”项目后,多家科技企业宣布将同步接入,而其中亦不乏游戏企业的身影。
拥有丰富研发经验、大量用户群体的游戏企业,在将AIGC技术融合进旗下产品的过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而AIGC技术亦有可能帮助游戏企业提高游戏质量以及用户体验。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哪些技术方面的难题仍需攻克?游戏企业又将面临哪些合规问题的新挑战?而宣布入局的游戏厂商对于AIGC概念的态度,仅停留在讲故事、蹭热点阶段,还是切实存在落地的可能?
系列报道第二篇,我们将进一步观察AIGC目前具体在游戏生产流程以及运营中的运用,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以及AIGC融合于游戏的实际发展难点。
在ChatGPT横空出世引爆社交媒体的同一时间,人们在乐此不疲地试验其对话能力、找寻AIbug的同时,也在畅想着这一新兴技术将在哪些应用场景中革新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ChatGPT背后的GPT模型亦在不断发展升级。3月15日凌晨,OpenAI 正式公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 GPT-4,在生成内容准确性、文字输入限制、识图等能力上得到了飞跃性提升。
而游戏这一载体作为人们日常接触虚拟世界最直接的场景,很快被视作ChatGPT进入产业的首选落点之一,进入到“概念股”候选名单。一时间,多家游戏公司争相宣布与引入人工智能的计划,创投圈、二级市场继元宇宙后久违地再次陷入技术狂热中。
在进一步梳理行业状况、同业内人士交流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游戏公司布局AIGC技术并非“一时兴起”。事实上,AIGC在游戏行业的发展已经历时多年,应用范围也已渗透游戏的制作和开发流程。
但在以GPT-4为首的AIGC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项技术也将对游戏产业现有的生产结构带来变革,不仅可能影响到游戏公司内部分岗位的设置,也将改变独立游戏的创作生态。
另一方面,尽管业内已在畅想AIGC技术普及后能够如何提升产能、解放生产力,但高昂的成本、技术的可复用性不足、生成内容的原创性低,以及来自C端的玩家对于生成式AI技术产出的内容的接受度不可控等,都是游戏产业在深入推进这项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蛰伏
事实上,看似在2022年末才正式崛起的AIGC技术,已在游戏行业蛰伏多年。在游戏厂商探索工业化开发管线的进程中,相关的AIGC技术亦在如影随形发展。
以美国游戏厂商Rockstar(以下简称“R星”)为例,在旗下游戏《侠盗猎车手5》和《荒野大镖客2》中的NPC交互、人物建模、环境渲染等方面均用到了AIGC技术进行辅助开发。而在2021年的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上,R星也透露了公司内部正在探索机器学习技术。虽然R星并未透露这项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但外界猜测机器学习技术或将运用于还未发售的《侠盗列车手6》中。
3D资产方面,早在2009年,日本游戏开发商白金工作室(Platinum Games)开发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猎天使魔女》中,用到的记录游戏中主角贝优妮塔令人眼花撩乱的打击动作的技术——动作捕捉(MoCap),就是一项通过将真人演出转化为游戏内角色动作的常用AI技术。同样属于白金工作室开发的动作游戏《鬼泣》系列,也用到了相同的技术。
而在国内,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走上了工业化之路,并已将AIGC技术接入了工作流。
如腾讯AI Lab便将AIGC技术应用于MOBA、FPS、棋牌等游戏品类中,相关技术目前在旗下《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使命召唤手游》等游戏中已有实际应用,在智能NPC、智能游戏角色动作等方面实现了AI化。
网易伏羲实验室则在其官网中指出,已将AI技术应用于游戏资源生产,既包括在《逆水寒》《天谕》等MMORPG端游中的表情、语音、动作合成,也包括学习用户行为特征生成游戏内的社交关系、消费方向以及对战策略推荐。
上海“游戏四小龙”中的米哈游和莉莉丝在这波AIGC浪潮中虽然低调,但并未隐身。
早在2018年,米哈游就成立了“逆熵科技研究院”。据悉,米哈游成立该研究院的初衷即是推动游戏制作、运营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动画编辑、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进步,并在场景建模、纹理迁移、布料建模、布料动画、人脸捕捉、声音合成、动作风格迁移等方面进行研究。
而莉莉丝则与AI技术研发商启元世界达成合作,将行为控制、数值设计、用户个性化推荐等方面的工作纳入AI解决方案,目前在《万国觉醒》《三国志战略版》《Farlight 84》等游戏中已投入使用。
近日,也有多家游戏公司的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公司最新的游戏产品的研发流程中,已开始利用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工具进行图标、UI、艺术字体等游戏内基础美术要素的设计,仅需在系统中输入关键词或提供近似的图片,就可生成相应的美术资产。甚至在整个美术资产的生成流程中,AI投入占比高达80%,人工投入仅占20%,需要人工作业的部分仅是对AI生成的素材进行微调。
变革
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在推动游戏产业的内部革新。正如上文中提到,AIGC已大大简化了游戏公司内部的美术元素生成难度,某上市游戏公司资深员工杰森(化名)也告诉21记者,由于生成式AI在“文生图”、“图生图”技术的迅猛进步,部分头部游戏厂商已经在对视觉设计相关的岗位进行大面积的“优化”。
“在(AIGC技术)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对于C端用户的影响远远比不上对B端开发者的影响。尤其是游戏的研发侧,AIGC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跟紧这波趋势,就很容易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浪潮中被淘汰。”杰森直言,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游戏公司的直接利好之一,就是可以直接节约一大笔来自基础研发、美术的外包费用,但与此同时,公司内一些替代性强的工种被AIGC技术取代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人工智能科技公司rct.AI CEO陈雨恒也向21记者指出,当“属于AI的时代”真正到来,游戏产业中任何美术岗位甚至任何技术栈的工程师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往往留下来的是掌握更高级技术且拥有更多主观思维的人才。同时,他也大胆预测,若AIGC技术维持目前的发展速度,以上提及的工种将有可能在2至3年间被完全替代。
不过,AIGC技术是否能取代所有具备创造性的工种,仍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创新数字营销公司R/GA亚太区首席技术策略副总裁Anthony Baker则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指出,生成式AI应该被利用于取代工作流程必须处理的所有重复性且琐碎的任务,如图片编辑、编程和测试等属于生产流程而非创意和设计流程的工作。“AIGC应该被用来改进生产流程、预测人类的需求,而非淘汰所有具备创造性的人才。”Anthony Baker表示。
AIGC技术精简了制作游戏的人力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行业中的机会将越来越少,游戏公司可以动用人数更精简的研发团队进行产品开发,也意味着开发者进行独立游戏开发的成本和难度也将进一步降低。
以模拟经营游戏《星露谷物语》为例,该款游戏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程序、绘图、编剧、作曲等工作,均由开发者Eric Barone独自一人完成。据其本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在工作强度最高的一段时期内,他必须一周七天都在从事游戏开发工作,并保证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在没有团队协作的背景下,他花费了约四年半的时间独自完成了这款游戏的全部开发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教师、“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刘梦霏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指出,AIGC技术的成熟,可以让一部分有着成熟游戏制作思路的独立游戏开发者,通过更简单的技术路径以及在更短的时间内输出有“个人表达”的游戏作品,而不必依托非常庞大的团队。
这也意味着,以Eric Barone为例的独立游戏开发者群体,在AIGC技术的加持下,将有机会花费更少的精力以及时间成本开发出一款完成度较高的游戏作品。
AIGC技术也给了独立游戏创作者更多比肩游戏大厂的可能。“在过去,如果团队仅有3人左右的规模,走传统的游戏开发流程,能做出来的作品完成度将非常有限。但当AIGC技术作为‘得力助手’加入后,就会有更多创新甚至制造精品的可能,回过头来或许会撬动一些游戏大厂的地盘。”陈雨恒指出。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作坊”开始尝试将AIGC技术加入开发流程。一名坐标英国的独立游戏创作者火火(化名)告诉21记者,目前团队正在考虑用AIGC技术来确定游戏的立绘风格,这对他们这间成员不足十人的工作室而言,可以省下大量口头讨论的时间和寻求外部美术资源所需要的资金。“但AI作画的产出的图片中,透视和人体姿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目前仍然处于摸索和测试阶段。”火火说。
挑战
虽然在游戏研发与运营端已存在广泛的实践案例,但多位业内人士仍在与记者交流时指出,AI距离从根本上革新游戏产品的生产逻辑还存在诸多难点有待解决。
首当其冲的问题在于成本。据陈雨恒介绍,AI公司前期发展投入巨大,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整体背景下,服务商往往愿意以较低的价格为游戏公司提供服务,但本质上是在烧投资人的钱开拓市场。“真要核算成本,AI公司的技术投入要远高于企业招聘基础美工、程序员的用人支出。
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于AI模型的复用性不足。以角色控制(Character Control)这一基础研发环节为例,游戏基础模型是2D、3D或是2.5D,游戏类型是RPG或是SLG、FPS,使用游戏引擎的不同……上述种种因素共同构成了技术架构间的差异,且不论游戏厂商是否都愿意把虚拟空间完全开放给AI进行尝试、理解和集成,非标准化的结构数据和接口就足以构成AI难以“兼收并蓄”的高门槛。
因此,当AI模型试图集成多种乃至全部游戏类型时,往往面临训练成本巨大,成果互动性差等现实问题。陈雨恒表示,目前部分基础性工作在不同游戏制作中差异较小,因而可以使用较为统一的解决方案加以解决,但当AIGC试图参与更为深入的研发工作时,通用性方案就难以胜任了,企业往往需要定制化服务或自行研发专用AI。
另一难点在于AIGC原创性的先天不足。杰森表示,当AI缺乏学习材料,需要从零到一构建一个在现有素材中鲜有参照的虚拟世界,或是需要针对一个最新变化调整制作风格时,生成的结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作为AI成长的‘养料’,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而高质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清洗。
陈雨恒也指出,相较于ChatGPT一类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游戏制作AI所需数据的清理要更为困难,前者可以通过雇佣第三世界国家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简单进行培训,即可进行文本标注工作,而后者则需要具备游戏研发技能、了解游戏背景与含义的开发者才能完成。
他进一步表示,以同样标准制作一个专门面向游戏研发的标准化模型,成本大概是OpenAI在GPT3.5上投入的好几倍。
除了研发端的落地障碍,作为游戏产品消费端终点的玩家能否接受更为深入的AIGC,似乎也要打上一个问号。刘梦霏指出,玩家对游戏互动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作为一个更偏好深度叙事的受众,她相信AI可以提供大众化的消费级文本,但难以产出真正具有深度、精巧世界观和人物设定的内容。
问题的关键或许在于叙事控制权的归属。就目前游戏研发的流程而言,即便考虑到自由度较高的开放世界游戏,大部分产品的叙事主动还是受到编剧和策划强控制。
陈雨恒指出,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玩家可以在一定边界内享受被精心安排好的体验流程,同时对边界外未被直接制作出的内容始终抱有探索欲,这对游戏产品维持吸引力至关重要。但AIGC的应用将使得叙事控制权部分甚至全部地由制作者转向玩家,失去边界的体验很可能导致玩家的长期游玩兴趣在短时间内流失。
“就目前的游玩习惯而言,可能很多玩家都对可以自由对话的游戏世界抱有期待,但真正接触后却很难适应。一个直接的案例是,当与游戏内NPC(非玩家角色)对话时,从游戏设计师的角度出发,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到底给玩家的交互界面应该是一个对话框还是三个选项。”陈雨恒表示,这或许需要更为成熟的产品和更长的实践周期培养玩家逐渐接受。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导语
老瓜新吃
近日,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的AI可谓是科技行业新晋“当红炸子鸡”,稍微一点风吹雨动,就能轻松登上热搜榜单。但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不是人们热议的ChatGPT和AI绘图,而是早已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入商业市场的AI配音。
尽管在短视频平台上,影视解说账号开头的吟唱魔音罐耳,深入人心,但AI能说的,早已不止“注意看,这个女孩叫小美……”
尤其是在游戏市场,AI配音已经得到了相当不错的玩家反馈。昨天(3月20日),网易旗下的乙女游戏《时空中的绘旅人》就发布微博表示,游戏角色叶瑄采用的AI新声音模型得到了更多玩家的好评,游戏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配音实装后的用户评价均高于早期AI配音(2022年与卿书版本)。
01
声优塌房,AI救场
聊到乙女游戏使用AI配音,我们就不得不提前几天刚上热搜的配音圈大佬姜广涛对此做出的“贡献”。
姜广涛这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他的声音你一定不会陌生。经典影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里面的花无缺、《泰坦尼克号》中的Jack、《宫锁心玉》里的八阿哥,用的都是他的配音。在游戏领域,他配过的角色有《时空中的绘旅人》中的叶瑄、《未定事件簿》中的莫弈、《花亦山心之月》的玉泽、《阴阳师》帝释天(CG)、《仙剑奇侠传五》姜云凡和《奇迹暖暖》钟离梓等等。
去年7月,网上出现爆料称姜广涛被警方带走,随即姜广涛旗下工作室光合积木发表声明,说是因为商业纠纷正在配合调查。在线下活动取消、配音项目停更的同时,有“知情人”出面爆料,姜被带走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以职务之便骗钱,藏账目,藏公章,藏营业执照,涉及了刑事犯罪。不久后,网友查到反馈回复信息是职务侵占2000万元,再次证实了这一消息。
瓜还没吃完,网易的《时空中的绘旅人》和米哈游《未定事件簿》就前后脚宣布,游戏中姜广涛配音的角色,后续将更换为AI配音。
而这次AI的出场,也着实让人惊艳了一把。
我们从视频下方的评论风向也不难看出,实装的AI配音效果超出了大多数玩家的预期。尽管AI的声音还不“完美”,但是其表现“一点也不AI”,相对自然的声音效果和永远不会塌房的优势让不少玩家直呼“太牛了”!
当然,还是有少部分玩家不太能接受AI,认为某些语句的语调、气息和情感仍能听出瑕疵,也有玩家认为没有人类声音情感支撑的纯纸片人,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但整体来看,大多数玩家对于刚进入游戏的AI配音仍抱以相对宽容的态度。
3月17日,吼浪工作室发布通告表示,姜广涛等人因实施重大侵害,涉嫌刑事犯罪被公安和检察机关处理。官方发声后,姜广涛事件的性质终于有了最终定论,而已经上线了半年多的AI配音,也已有了显著的进步。
3月20日,《时空中的绘旅人》官博发文,表示2023年2月游戏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叶瑄新声音模型实装后的用户评价均高于早期AI配音,未来游戏官方计划逐渐迭代并替换掉初代技术方案的配音内容。
至此,AI配音在游戏市场的首轮尝试已经取得了喜闻乐见的成果。
02
AI声音背后的技术支持
AI配音效果迭代的背后当然是技术的发展。而站在《未定事件簿》莫弈和《时空中的绘旅人》叶瑄的AI声带背后,提供主要技术支持的,分别是逆熵科技和网易互娱AI Lab。
早在2019年,大伟哥就曾在上海交大的一次演讲中分享过,逆熵AI的目标是通过深度学习某一个声优的音色和情感,做到输入文字自动得到该声优的配音结果。以避免档期不足等情况,还能将该声音塑造成IP,永久保留,甚至出售声音版权。
或是这一想法的推动,组建于2018年的逆熵研究部门,在2020年正式升级为主攻DeepLearning等AI技术的逆熵科技。
在工作室正式成立后,逆熵AI很快就开始了炫技。2021年2月,米哈游旗下的虚拟偶像@yoyo鹿鸣_Lumi(下称鹿鸣)发布了一则名为“想听我讲野猪公主的故事吗?”的视频,简介中明确标注声音由逆熵AI生成。
这次成果展示惊呆了不少观众,原来AI的声音已经发展到了远超“Hi,Siri”的程度。断句流畅自然、语气活泼、难辨AI痕迹的听觉效果,让粉丝们狂喜:老婆终于有声音了!黑科技赛高!
2022年7月,鹿鸣在B站开启首次直播。时长半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超66万用户观看,收获了322位舰长(折合收入约6万多元)。在直播结束后,该直播录屏播放量突破了200万次,鹿鸣的B站关注人数也很快超过了150万。而在此次直播内容中,获得粉丝们最多讨论的除了精细的动作与画面外,还有明确标注由“逆熵AI生成”的声音。
在直播结束的两个月后,受姜广涛事件影响,《未定事件簿》正式宣布将为莫弈装上AI声带,积累的数年时间的逆熵AI配音能力,终于正式进入游戏应用阶段的探索。
网易对于AI语音的技术探索也开始得很早。2017年,专攻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游戏AI等技术的网易AI Lab成立。
2020年,网易AI Lab在全球最大的语音会议INTERSPEECH上,拿到了与文本相关声纹识别赛道的双料大奖,展示了网易 AI Lab 在在声纹识别技术探索上的领先成果。
但在早期阶段,网易 AI Lab 的声纹识别技术似乎并未进入配音场景,而是主要被应用于身份验证、针对音色对玩家进行分类等场景。
甚至在2021年,与《羊城晚报》合作推出广东媒体首个视频类AI合成主播“羊小晚”和“羊小派”的时候,网易AI Lab的语音识别技术,也仅被用于与实现与语音适配的唇动效果,其中的配音部分,则采用了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
据《羊城晚报》报道,该AI主播系统只需输入文本或音频,即可在几分钟内快速生成AI合成主播的新闻播报视频。从最终呈现效果来看,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在当时已基本能够满足吐字清晰、音色自然、蕴含感情等新闻播报等基础需求。
2022年8月,《时空中的绘旅人》游戏官方宣布将与网易互娱AI Lab合作,分析提取叶瑄角色原有配音声纹特征,录制新的语音,网易AI Lab终于开启了为游戏角色配音的新旅程。
03
闷声发大财的AI语音
除了以上两个AI工作室,还有更多人工智能团队在不断探索AI语音的应用可能性。而且,可能出乎你预料的是,AI语音目前已经创造出了十分可观的商业化效益。相对于高调来袭、不断引起广泛讨论的AI绘画,AI语音可以说是“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据Market统计,2022年全球Ai语音生成市场规模约达12.1亿美元,预计在2032年,该数据将增长至48.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度达15.4%。
相当能挣钱的AI语音生成技术落地到配音,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形式。一是声音克隆,让AI学习已有声纹特征,在用户输入目标文本后,模仿合成相应的声音效果。《时空中的绘旅人》叶瑄的配音就是这一类,再比如2018年,央视九套推出的全球首部AI配音纪录片《创新中国》也属此类。据了解,该纪录片合成模仿的是“配音大师”李易的声音。目前,该纪录片依然在豆瓣上保持着9.0的高分。
二是声音合成,在大量声音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输入文本,直接产出AI合成音色的效果。今年年初,科大讯飞发布的雨水节气短片,也是由AI合成声演绎的,该视频呈现出的“以假乱真”的配音效果,引起了大量用户的主动传播。
三是音色转换,利用声纹技术,将输入的音频内容,替换成目标音色。有粉丝猜测,米哈游鹿鸣的声音就是这种情况。这类玩法技术相对更加成熟,门槛更低,因此被网友们普遍应用于视频配音与整活。在视频网站上常见的“拜登教奥巴马玩源氏”、“美国总统给魂系游戏排名”等整活视频,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产出的。
尽管AI配音的应用方式多样、适用场景广泛,且在游戏市场上已有案例可供参考。但实际上,在目前要将该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游戏开发依然不太现实。
有尝试过AI配音的开发者告诉茶馆,AI配音和单纯的电子书朗读不同,想要AI呈现出类似声优一样的、贴合角色的表达效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声音模型进行训练,这个时间成本相较于演员配音,高达数十倍不止;而且由于对白文本承载的情感理解量过高,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基本无法达到完美,细节处的切分和语气转换总会与真人有所差异,这些微小差异很有可能会对游戏的沉浸感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目前真正将AI配音用进游戏中的厂商仍是少数,毕竟不是每个游戏厂商都有网易和米哈游一样的票子和技术。尽管如此,面对迎头打来的新浪潮,茶馆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同行开始积极关注和研究AI配音。可见,积极迎接技术变化,正在成为业内常态。
最后,茶馆推荐几款AI语音生成器。
腾讯智影:/d/file/gt/2023-09/olam3m4go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