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枪曾有三个名字
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赵云所用兵器的种类,但我们可以从《云别传》中对汉水之战的描写推断一番。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月,曹操为夏侯渊报仇,亲率大军前往汉中。“煮酒论英雄”整整20年之后,刘备与曹操再次在相遇,青梅已尽,煮酒已冷,英雄重逢,唯有刀兵。
黄忠前去劫粮,赵云将自己的兵马借给黄忠。黄忠在约定时间内没有返回,赵云担心黄忠有失,率领数十骑前去接应,将黄忠救回。曹操亲率大军追击,赵云且战且退,突破重围,回到营中。赵云得知将军张著受伤未归,又出营将他救回。《云别传》载:
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
赵云在汉水之战所用的兵器大概率是矛,因为矛是三国时代乘马突围的首选武器。《三国志·蜀书·公孙瓒传》载:“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三国志·吴书·丁奉传》载:“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三国志·吴书·程普传》载:“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
魏晋壁画中持矛的骑士
到了元代,评书和戏曲艺术流行,赵云的武器就设定为枪了,但是,名字却又三个。
平话《三国志平话》中赵云的枪叫涯角枪:
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杂剧《刘玄德独赴襄阳会》中赵云的枪叫牙角枪:
那曹兵大败输亏走,赵子龙手持着牙角枪。
杂剧《阳平关五马破曹》中赵云的枪叫鸦脚:
幼年贩马走西戎,南征北讨显英雄。鸦脚长枪黄膘马,则我是真定常山赵子龙。
涯角、牙角、鸦脚,都是【yajiao】的音,评书与戏曲艺术都是口头艺术,师徒之间口口相传,因此出现了一音多字的情况。涯角是说枪的稀有,海角天涯就这么一只;牙角是说枪的功能,像动物牙和角一共具有攻击性;鸦脚是说枪的形状,像乌鸦的脚。三种说法,都有可能,莫衷一是。
到了《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枪没有了名字,枪如其人,不露锋芒。
七十一回,汉中救黄忠时,罗贯中对赵云的枪有一段描写:
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三国演义》不是武侠小说,很少用文学性的语言描述武将的武艺。仔细算来,全书不过两次,一次是形容吕布辕门射戟“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另一次就是形容赵云汉水舞枪。从“若舞梨花”和“如飘瑞雪”来看,赵云的枪应该是银白色。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赵云的枪
京剧中,赵云的枪为素缨铲头枪。素缨即白缨,铲头是枪头的形状。
京剧中赵云的素缨铲头枪
受京剧影响,评书作品中赵云的枪也是银白色。
张国良先生的评话《三国》中,赵云的枪是“鼠白烂银枪”:
手中抱一条杆长丈二尺,锋开五指阔,红缕随风飘,钻子葫芦式,鼠白烂银枪,枪上无三合。
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枪是“亮银枪”:
只看赵云手中这条亮银枪这么一抡,这枪都使绝了。怎么?那人舞枪,枪裹着人,真好似扳倒一座冰山,又像栽下了一片枪林。那真是:一点眉攒二撩阴,三盘肘四分心,五进步,六点头,七枪锁面,八枪蟒翻身。
袁三国影响巨大,电视剧《三国》中,官方设定中赵云的武器就是亮银枪。为了突出是赵云所用,还在枪上刻加了一条龙。
电视剧《三国》中的亮银枪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枪有些普通,略有遗憾。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枪
青釭剑还是青虹剑?
看到这个问题,您可能会说:“当然是青釭剑,青虹剑是错误的读法。”但是,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
演义中,赵云闯入长坂坡寻找糜夫人和小主人阿斗,遇到曹操背剑官夏侯恩,赵云一枪将其刺死,夺了宝剑,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赵云方知是宝剑,嘉靖本写到:
原来曹操有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教夏侯恩佩之。倚天剑镇威,青釭剑杀人。
釭的本意是油灯,青釭即青灯,常与“寒”、“冷”等词连用。刘基《寒夜》:“青釭冷暗愁眠怯,楼外频移北斗杓。”黄景仁《焦节妇行》:“荧荧一点青釭寒,蟋蟀在户鬼在室。”三国故事源于评书艺术,釭这个字较生僻,不易传播,不符合民间艺人的创作规律。青釭与倚天,两者在意象上也无多大关联。若换成青虹倚天,就非常有诗意了。在京剧中,常常就用青虹剑,而非青釭剑。
京剧中的青虹剑
在明清两代的诗词中,青虹的确常常用来形容剑气或剑光,如王稚登《碧云寺月出赠朱十六短歌中》:“渐离筑傍流水立,干将剑上青虹绕。”于谦《秋兴用陈绣衣韵》:“黄鹄摩云壮气增,青虹贯斗剑光腾。”陈曰昌《次韵答唐卧公其二》:“几淬青虹怜古剑,独翻黄石得奇篇。”戚继光《秋日其二》:“旗翻紫电皇威远,剑跃青虹阃令明。”李慈铭《水龙吟》:“恁奔雷战夕,痴云遏晓,看长剑,青虹吐。”姚燮《怀九老诗九章其九》:“延平剑气逼牛斗,郁然远见青虹光。”甚至,黎崇敕《赠朱季美》一诗中,明确提到了青虹剑:“握里青虹剑,囊中白雪章。”
或许,青釭原本作青虹,好事者以剑为金属改了个金字旁,成了青釭,却不知道釭这个字原本就存在。
袁阔成先生在评书《三国演义》中是这么形容青釭剑的:
这剑剑长七尺。那么老长啊?古代的尺寸呐,七寸算一尺。这剑是白鲨鱼皮鞘,银吞口银兽链儿银饰件儿,雪霜白的灯笼穗儿三尺多长,随风直摆。这口剑可太不一般了,子龙见好宝剑见多了,还没看见过,像这把剑这么惊人,这绝对不是一把普通的宝剑。
张国良先生的评话《三国》中,青釭剑“吹毫断发,剖金切玉,削铁如泥,剑光到,头落地,杀人不见血”。青釭剑长三尺六寸半,比一般的剑长六寸半,普通的剑匣装不下。刘备为感谢赵云救主之功,特意打造了一个剑匣。剑是曹操的,匣是刘备的,两位英雄联手打造,真是稀世之宝。
新版电视剧《三国》中,青釭剑的主色调设计成了青色:
电视剧《三国》中的青釭剑
游戏《三国志12》中的青釭剑
街机《三国志》中赵云杀死夏侯恩夺取青釭剑
赵云也曾用刀
《三国演义》九十二回回目叫《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这里的斩就是杀的意思,但京剧中将这个“斩”字理解成了“刀斩”,所以《力斩五将》一出戏中赵云用刀。赵云出马时唱:
人来带过刀和马……
击败韩德四子时,赵云唱:
宝刀一举狗命丧……
韩德出阵时,赵云唱:
四子俱在刀下丧……
甚至,赵云在对阵韩德时,竟然用了拖刀计:
且住,韩德老儿杀法厉害。倘若追来,拖刀计伤他……
这个设定也影响了后世的评书,在南派评书中,即有赵云晚年封枪用刀一说。
京剧《凤鸣关》中用刀的赵云
张国良先生评话《三国》中,赵云入川斩邓铜时,曾借阳群之刀,使出二十四路春秋刀法中的八路,击败邓桐。这八路刀,有名字有典故,分别为:
出马刀:考叔挟车子都忌。
起手刀:效学开弓养由基。
扫马刀:卞庄擒虎腾空起。
翻手刀:管仲射钩惊小白。
合盘刀:孙武执法斩二妃。
单手刀:断臂要离刺庆忌。
斗胸刀:专诸巧刺鱼肠剑。
圈马刀:老人结草报恩义。
二十四路春秋刀并非赵云自创,而是赤壁之战后向关羽所学。张先生说,赵云把关羽二十四路春秋刀中的每一刀都练得精益求精,除了人不是关羽,其他方面都与关羽完全相同。到了孔明七擒孟获之后,赵云便封枪不用,每战必刀。如刀劈韩家五虎将,天水关大战姜维等,直至归天。
张先生还把三国与水浒联系到了一起:
据说要是没有赵云,关家刀法很可能要失传的。道理何在呢?关云长兵败麦城,身遭不幸时,关兴和关索这两位公子还未得到关家刀法的亲传,虽然也都会使刀,却是平凡之极。他们的刀法就是从赵云手中学到的,所以能够一直传授下去,得以有《水浒》中大刀关胜的关家刀法。而赵云在这里面还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