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王 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年复一年的岁月更替中,民间美术总是以最鲜活、最热闹、最丰富的面貌出现在新春佳节的习俗与庆典上。在装点节日和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坚守和传承着古老的文化。民间美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群众纳福迎祥的普遍心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依然在民间节俗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

春节期间的民间美术活动,往往是从祭灶开始。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灶神名叫张单,常常在月晦日上天,向玉皇大帝告知人的罪状。因而成为天地的督使,从管一家伙食的小官,逐渐演变为检查人生行为的司命之神。这大约是民众如此崇信灶王爷的重要原因,由此促进了灶君像的发展。

祭灶时间,北方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多为腊月二十四。是日,向贴在厨壁上的灶王爷敬香祭拜,民间常用糖瓜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希望灶王爷多向玉帝美言,以此换得合家平安。然后,将灶王像焚烧掉,以示送灶上天。到了除夕,再将新买的灶王像张贴在厨壁,由此年复一年。

灶王爷像多为木版刷印而成,也有半印半绘的,因年年更换,民间需求量极大。灶王像有单身灶、双人灶、三人灶等多种,还有与财神、天官等搭配成上下构图的样式,但以双人灶为多见,即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并坐的图像。双人灶通常上刻当年节气表,兼有日历的功能;中为灶王夫妇正襟危坐,左右分别书写“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下部多为宝马驮钱财、聚宝盆等吉祥纹样。在造型和构图上,灶王多为坐于神案后的半身像,头部硕大,视觉冲击力强,突出其作为“司命主”的神性和至高的地位。

扫舍之后,便贴年画

年画无疑是春节民间美术中最普及和最具代表性的品类之一。年画最早起源于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神祇信仰,其后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美化环境的民间艺术,表达了民众对安宁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尽管年画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年画”一词却出现得比较晚。清代的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即是首次见之于典籍的记载。

早期年画以“神荼、郁垒”“秦琼、敬德”等门神为主。明清以来,随着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在门神之外又形成了另一大类别——戏出年画。伴随戏出年画的发展,小说演义、民间传说等题材的年画也逐渐普及起来,共同构成了年画艺术绚烂纷繁的发展局面。

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年画艺术形成了不计其数的产地,北方以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等最有影响,南方以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湖南隆回和广东佛山等最具代表。杨柳青年画以刻版精致、绘画细腻著称,京剧戏出故事与大幅沥粉贴金门神最为人称道。苏州桃花坞年画早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漂洋出海,以其成熟而独特的江南风味影响了欧、日近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年画艺术是仅有的以“年”为名的民间艺术,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和惟妙惟肖的画面给春节平添了靓丽的光彩。

窗格之上,粉墨登场

年画和窗花好似春节民间艺术中的孪生姐妹,一个装饰门庭,一个点缀窗户,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如果说年画是代表劳动人民的职业画匠的艺术,那么窗花则是广大民众尤其是劳动妇女的艺术。

每到乡村腊月农闲之时,总见姑嫂妯娌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剪窗花。等到了腊月二十七八打扫完庭院,给窗户糊上新窗纸后,便把花花绿绿的窗花贴到窗格上。此时,农家的窗户不仅是节日装扮的对象,更是人民群众自我艺术天赋与审美观念自由展示的大舞台。人们在剪窗花、贴窗花和赏窗花中传承了技艺,活跃了年节的气氛,也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窗花种类丰富,不只有常见的红色,也有罕见的如河南陕县的黑色,还有河北蔚县、三河和烟台等地的染色窗花以及陕西合阳的纸塑窗花等。蔚县窗花产生于清代晚期,是一个以男性艺人为创作主体的地方剪纸艺术。由于蔚县及其周围区域流行晋剧、梆子和秧歌戏,有力促进了戏曲题材剪纸的发展。俗话说“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到清末时期,仅著名艺人王老赏一人所掌握的题材就多达200多种。这种彩色染绘的戏曲人物剪纸通常4张为一套,称为一回,也有8张、12张为一套的,有更为丰富的故事情节。在阳光照耀下,这些彩色戏人在窗格上粉墨登场,成为连台的戏曲演出,令人百看不厌。

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是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在如婵娟的月光下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相传中国自唐代即有上元观灯的习俗,到了宋代形制更加完备,已有纱灯、珠子灯、羊皮灯和走马灯等种类,而且出现了大型花灯汇聚结彩如山的记载。此后,元宵之夜万人空巷,男女老少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赏花灯,成为上元节的保留节目。

元宵花灯通常可分为三种,一种可视为儿童玩具,如兔子灯、羊灯、狮子灯和滚灯等;一种为宫灯,即宫廷和王府大院悬挂或展示的精美花灯;另一种是商铺展示的彩绘人物故事灯彩。北京花灯,尤以后一种最具特色。作为明清两代帝都,北京可谓八方辐辏,万商云集。为了商业竞争和展示实力,元宵花灯成为众多商铺尤其是点心铺的招牌手段。因此,不少商家不惜花重金聘请优秀的画家绘稿,由此促进了北京灯画的发展。

这类花灯均为方形,四面糊裱绢纱,其上画满群众喜闻乐见的演义故事。元夕之夜,百姓围聚灯下,驻足观看,每每流连忘返。元宵之后,花灯被精心收起保存,以待来年再展。若有破损会请画师重绘,以确保灯画新颖亮丽。

除了上述四种代表,春节期间的民间美术还有财神、挂签、爆竹、烟花等,种类非常丰富。这些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物质生活和精神财富的结晶,深刻反映了农耕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与民俗观念。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副研究馆员)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喧然名都会丨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转眼,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了。12月是一年的终点,人们将过去一年的经历埋在12月的白雪下,也将新一年的愿望种在12月尚未解冻的泥土里。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千百年间,中国人将自己的愿望用红底黑字书写出来,贴在门边,表达美好祝愿,也表达生生不息的希望。新年新气象,王安石的诗里也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的习俗在成都由来已久了,唐宋时期的成都市井热闹繁荣,春联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那么,以前的对联是什么样的呢?

桃符辟邪

桃符被认为是春联的前身。《后汉书·礼仪志》对桃符的记载为:“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在这之前,桃木已被用于辟邪。人们将桃枝插在门上,后来改用桃板,古代人们通常在新年到来之时,将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画在桃木板上。相传,神荼、郁垒是东海度朔山桃树下的二神,能将百鬼捉住,喂食老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王安石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神荼、郁垒的桃符。

第一副春联

目前,学界认为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公元964年后蜀王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即新年享受着先人们的遗泽,希望新年春意常在。

孟昶是后蜀开国国君孟知祥的第三个儿子,懒理朝政,但很有文才。他原本请学士辛寅逊在寝门边的桃符上题写文字,写完后觉得不工整,索性自己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

对联写于964年除夕日,原本被称作“题桃符”,因在新春时节张挂,所以又称春联。到了宋代,对联的载体从桃木板到楹柱,再到红色纸张,慢慢演变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样子。《风俗通》写道:“桃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后世则易以红纸,而书吉祥语于其上。”

但好景不长,在孟昶写下对联后的第二年,后蜀即战败归降北宋。

人头熙攘桃符市

到了宋代,成都市井繁华,按照一年内的时节变化,每月都有集市贩卖季节性产品。据《成都古今记》的记载,一年内成都的集市大致为: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桃符市在十二月开放,元旦时人们互相庆贺新年时即闭市,兜售的物品除了桃符外,还有春牌、成都周边的年画等。精妙的对联在民间广泛流传,也常常通过书法艺术表达出来,昭示在名胜古迹和大庭广众。

到了明代,朱元璋命令公卿士庶除夕时必须在大门上贴春联一首,这一习俗习惯逐渐蔓延到全国。

对联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不仅仅是新春祝福,还有寿联、婚联、名胜联、殿堂联、谐联、巧联、讽联和挽联等,衷心的祝福、热切的希望、深刻的缅怀、诙谐的打趣都成为文章;90年代初的电视剧《联林珍奇》也是有趣的对联故事……一切的一切,让贴对联的习俗从扎根中国已成长为参天大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诗词中的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这些我们在小学作文里经常会用到的词汇,基本上可以概括中国诗词中关于农历新年第一天——“元日”的主题。

与最关注能否回家过个团圆年的除夕夜相比,元日,不管身处何地,往往都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

(点击可见:诗词中的除夕|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http://static.zhoudaosh/8B78829F288F179EDE038D14B13A201DB399F82C4E07057CEF4C763ED897A3DC?preview=31993759

因为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国孩子最早知道“元日”,大多是从王安石的名句开始的。

这首《元日》同时也概括了中国年的三大重要习俗: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最著名的句子当然是“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但《元日述怀》中一句“花舞大唐春”,尽显大唐气象。

诗人的愿望也很平民化: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述怀》

唐·卢照邻

筮仕无仲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除夕夜要守岁,第二天诗人要睡个懒觉补眠,家里的孩子却来叫醒了。

辛弃疾的很多诗词当中,都有点童趣盎然的意思,这在中国古典文人当中是难得一见的,尤其辛弃疾自己后半生其实未能一展平生志向。

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被叫醒后的诗人,心情其实是喜悦欢乐的。

《元日》

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辞旧迎新之际,经常也会成为感慨年华老去之时。

但时年62岁的白居易却以从容淡定的口吻,告诉我们,既然年华留不住,那就应该及时行乐。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唐·白居易

庆吊经过懒,逢迎拜跪迟。

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

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

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

在农村过年最热闹。40岁的田园诗人孟浩然有很多农民朋友,所以听到农家人推测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时,肯定非常开心。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新的一年,诗人长了一岁,也意味着,跟老朋友分别的时间多了一年。

在元日诗中,怀念老朋友,是非常常见的主题。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唐·韦应物

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

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淮滨益时候,了似仲秋月。

川谷风景温,城池草木发。高斋属多暇,惆怅临芳物。

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

李谅在新年写诗寄给自己的两个朋友元稹和白居易。后来,元稹还回诗相和。

因为崔莺莺和薛涛的故事,元稹已经被认定绝对是渣男一枚。但在对待朋友方面,元稹还是不错的。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

唐·李谅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

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

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唐·元稹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

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

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

去日渐加馀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

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

没法回家过年,杜甫给小儿子写了封信,说儿子你小时候一哭我都手抖,你长高一点我就开心,舐犊情深。

杜甫一生漂泊,仕途更不如意,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运气能比自己好一点,别做“白头郎”。

《元日示宗武》

唐·杜甫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杜甫高歌流泪,而老来漂泊他乡的刘长卿,连高歌的兴致都没,新年思乡,潸然泪下。

最令人无奈的是,这种情况,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他说再呆下去,自己都已经快变成长沙人了。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同样是身处异地,刘禹锡就硬气得多。

写过那么刚直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的大半辈子都是被发配来发配去的,过年了都没人上门拜年,但他老人家刚直不改。

《元日感怀》

唐· 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衒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愿你也能有刘禹锡的坚持,愿你能有刘禹锡没有的好运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告别旧的一年,迎来新的春天。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