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意思是,一个人真心对待另一个人,对方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不由自主把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看得很重要。

可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人心最善变,永远不要高估人和人的关系。

有个词说得好: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人,最怕的就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在这个世上,也许你认识很多人,但真正关心和在乎你的人,真没几个。

想起沙溢曾在一档节目中感慨:

“有一天晚上我翻看手机,发现除了我儿子给我留言,没有任何人给我留言。

以前总以为自己很重要,其实,每个人在别人心中都没有那么重要。”

没有结局的故事太多了,我们不能要求每场相遇都有结局,遇见了就珍惜,错过了就释怀。

大部分时候,让我们失落的并不是结果本身,而是自我憧憬太多。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你来,风雨多大我都去接你,你走,我便不送了;你爱,我便奉陪到底,若不,我就当你从没来过。”

贾雨村解读之四: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从之前几篇贾雨村解读文章里(链接请见文末),让我们对青年贾雨村,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于不熟悉他的人来说,贾雨村外貌俊朗、文采满腹、读书知礼、胸怀大志,让人忍不住心生喜欢,想要跟他交朋友。

但是真的与他相识、对他进一步了解后,就会发现在他的优质形象下面,藏着对功名富贵的极度热衷。

书生

当一旦有机会,去实现他企望的功名富贵时,他会放弃平日苦心经营的读书人形象,放下矜持、抛却礼仪,以一种迫不及待的、令人为之侧目的方式,不顾一切扑上去抓住这个机会。

贾雨村的这个特质,会让他在不同的环境里,采取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在读书的时候,他会表现出一副学问满腹、不因贫困烦恼、举止磊落、有气节的文人形象,因为这样的形象,符合大众对于读书人的期望与想象。

在入仕做官后,他的行为举止,同样也会表现出一副“官样子“;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行为方式,以期利益最大化:

在廉洁奉公、清正严明的环境里;或者在大家都自律、洁身自好的氛围里,他也是一个律己、严正的人如果是在污浊、贪腐的环境里,他就是一个自私、贪婪的官老爷

而且,在他的“智慧”加持下,贾雨村的行为,可能比别人的行为更极致:要么比别人更清廉,要么比别人更贪腐。

[微风]

所以,贾雨村就好比是没有内在意志的一面镜子,他的兴趣爱好、他的行为方式,就是他周围环境的投射。

作为作者用心描写的官场代表人物,贾雨村的形象和行为,代表着当时官场主流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是那个年代官场中,绝大多数官员的兴趣爱好和行为模式的集体反映。

个人以为,分析贾雨村,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的官场制度、官员习气等,以此为切入点,去了解当时的民间风气、社会行为习惯、民众普遍的价值取向等,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小说里各人物行为背后的思想,与价值理念等(理解了贾雨村的行为模式,也许我们才会明白贾宝玉行为的可贵)。

这,也是作者塑造贾雨村这个人物的目的之一:通过环境对贾雨村行为的反馈,来曲折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

当贾雨村境遇顺利时,说明他的行为方式,被周围环境容许、接纳。当贾雨村遭遇环境抵触,导致仕途触礁时,则说明他的行为方式,是不容于环境的。

那么,贾雨村的行为,周围环境给了他什么样的反馈?对他的仕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让我们一起来瞅瞅。

初入仕途,顺风顺水

当初雨村进京会试时,考场非常得意,在殿试取得进士出身后,当即被选入外班,成为一名官员。

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因没有亲朋好友帮衬,雨村仕途起点,很大程度上是从最末一级的县令开始的。

从正七品的县令,到从五品的大如州知府,官阶相差三级(一品半)的职位升迁,贾雨村只用了短短6年左右的时间。

平均二年升一级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非励精图治、非勤政爱民,可能无法实现如此快速的升迁。

这时候的贾雨村,可以称为是能臣干吏。

之所以是能臣干吏,那是因为他这时候所处的环境,需要这样的官员,来解决民生疾苦。

越是底层的官员,越是跟百姓接触紧密;越是能实心为百姓办事,越是能获得百姓的口碑。

另外,由于是身处底层,不太会牵扯上层官员的利益,底层官员越是能取得政绩,越是能为上级添光。

为百姓实心办事、获得口碑,和给上司的功劳簿添砖加瓦,是贾雨村初入官场时,火速升迁的两大主要因素。

​[微风]

贾雨村在初入官场的七、八年里,基本是以公平、公正的“清官”方式,来行事办案的。

清正为官,确实是雨村踏入官场后,经实践证明为官场新人,非常有效的做事方式,这种方式让他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助他从底层官员迅速升迁至州知府。

清正做官,也许不是他的本性如此,却是最“正确”的工作方式,这是顺应环境需求、顺应形势的正常行为;也是他脱下书生衣衫时间尚短,仍在读书人的惯性思维里,按照书中圣贤作为标准,来待人处事的一种本能。

那这种工作方式,会一直有效吗?会助他在升迁之路上,越走越远吗?

​​[微风]

贾雨村的第一次职场滑铁卢

在顺风顺水工作六、七年,升职到新的岗位上不到一年后,贾雨村竟然被革职了。

令人感到非常意外!

之前助他升迁的工作经验,在新的岗位上,完全失灵了,让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上司下属和同僚全部得罪了个遍,还被上司告状,导致皇帝:“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在收到革职文书的那一刻,“本府官员无不喜悦”,而贾雨村则是完全懵逼的,估计他的心头有一万个问号:

为啥自己像以往一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实心办事,却被革职?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让皇帝“龙颜大怒”?自己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得罪了周围人?自己被革职了,不论上司、同侪、属僚,竟然所有人都开心的要死?

被革职,让他觉得很是羞愧恼恨;被革职的罪名,也很是让他迷惑不解:

“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让我们来帮贾雨村参详一下,这些个罪名说的是啥:

“生性狡猾”、“沽清正之名”

这一条,意思是说:贾雨村是贪官,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青天大老爷的样子。之所以无法抓住他贪污的把柄,是因为他性格狡猾。

这条罪名,更像是人们茶余饭后,对话题人物的八卦评论。

因为定义某人是否“生性狡猾“、是否”沽清正之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臆断。

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仅凭这种主观臆断的评判,皇上就“龙颜大怒“,就将官员定罪,也太儿戏了。

这条罪名,给人以敷衍的感觉。

​[微风]

“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这一条,意思是说:贾雨村暗中勾结如狼似虎的下属,欺压百姓、无事生非,导致老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对于这一条,更像是诬陷,更像是凭空捏造的空话。

首先,贾雨村到任大如州知府,一年未满,环境尚未熟悉,根基尚未站稳,衙门上下人员属性、脾气都还不熟悉,根本没来得及、也没可能去勾结下属、滋事扰民。

这时候的贾雨村,别说没时间去勾连下属欺压百姓;其实现在的他,根本连欺压百姓这项本领,都还没学会;这时的他,根本还没有意识去欺压百姓;哪怕有这个意识,他也还暂时办不到。

其次,贾雨村中进士做官至此时,七、八年来,一直都是为民做主、秉公办案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一直延续到就任大如州知府;甚至一直本能地保持到就任金陵知府之时。

从大如州知府任上被革职后,贾雨村走了贾政和王子腾的门路,才当上了金陵知府的贾雨村。他到任后的第一件案子,就是受理贾政的外甥、王子腾的侄子----薛蟠,打死冯渊的命案。

在审案时,贾雨村仍然没有自觉,去报答“恩公”,还是一副公正办案的清官模样:拍着惊堂木、发签给公差去拿犯人。在门子的反复暗示之下,贾雨村才满腹狐疑地暂停拿人、暂停判案。

贾雨村之所以满腹狐疑,是因为他不觉得自己的审案方式是有问题;他根本就没考虑到,案子背后涉及到了几个大家族的利益;他更是没想到,他自己也与涉案背后的几个家族,利益攸关。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大如州知府时的贾雨村,也大体是这样一个秉公办事、为民伸冤的工作方式;当时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去勾结下属、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其时的他,因“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这个罪名被革职,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第三,哪怕贾雨村真的有压迫百姓的行为,那举报材料里,起码也要写清楚:

1. “虎狼之属”的具体姓名和职位、

2. “致使地方多事”的具体事例、

3. 一列举“民命不堪”的翔实案件等,

只有材料详实、证据确凿,才能让人信服罪名不是胡编乱造的。

可是,文中并没有说有具体证据,仅仅因几句语焉不详的举报,皇帝就对一个从五品的官员大发雷霆,也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贾雨村也不应该是因为这一条罪名被革职。

​[微风]

罪名三:擅纂礼仪

这样看下来,能让皇帝龙颜大怒的,只有“擅纂礼仪”这一项了。

为啥?

因为,在封建时代,礼仪的制定,乃是权力的象征,一般官员确实不可以随便制定礼仪,否则就是冒犯皇权、冒犯天威。“失仪”之罪,可大可小。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人在礼仪方面,不小心失误了一下,大家可能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就打个哈哈就过去了,最多说一句“无心之过”就掩饰过去了。

但是,如果被有心人利用,一个小小的无心失仪之误,可能也会变成大罪过。

作为迫切向上爬的贾雨村,他无论如何不可能得罪皇帝而 “擅纂礼仪” 。

但他很有可能因不懂,而犯了某些礼仪方面的失误,被有心人利用,状告到皇帝面前,导致“龙颜大怒”而被革职下台。

自从中进士外放做官至大如州知府,七、八年来,贾雨村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工作的,可以说他是侍君至忠、待民至诚的,可是到头来,却遭遇如此不白之冤,如果他敢的话,他也许会大喊一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热衷名利的贾雨村,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一定会想办法重回官场的。

他是通过何种途径,重返官场的呢?让我们关注小咸的下一篇贾雨村解读文章:《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小咸解读贾雨村文章系列链接:

贾雨村解读之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贾雨村解读之二:卿本优质俊朗好青年

贾雨村解读之三:珍珠有隙,宝玉有瑕

对于小咸的解读,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文末留言区,留言评论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是泽山小咸,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发芽的棒槌。原创作品,欢迎围观评论。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白居易《观游鱼》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译文

围绕着水池,悠闲地散步,看鱼儿游来游走;一抬头,正看到一个儿童摆弄着钓鱼船。

一样地爱着鱼儿,但爱鱼的方式却迥异,“我”来投喂鱼食,你却来垂钓它。

注释

闲步:散步。

异:不同。

施食:丢食,给食物,喂食。

尔:你,指小孩。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哲理诗。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这两句是说,围绕着水池,悠闲地散步,看鱼儿游来游走;一抬头,正看到一个儿童摆弄着钓鱼船。这是写“观钓之现象”。

一个“闲”字,透出了诗人的心情很好;一个“弄”字,则道出了儿童的心情也很好。一个“看鱼游”,一个“弄钓舟”,大家似乎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小事,诗人却能从中找到不一样的体会和创作灵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这两句是说,一样地爱着鱼儿,但爱鱼的方式却迥异,“我”来投喂鱼食,你却来垂钓它。这是写“爱鱼之不同”。

“爱”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这个世界,爱的方式千奇百怪,你以为的爱,可能在别人眼中就是一种伤害。诗人以为“爱鱼”的方式是观赏而不伤害它。可是小孩“爱鱼”的方式却是“弄钓舟”来钓它。这种爱的方式如此迥异,让诗人大为感慨。

更为戏剧的是,一边诗人正在“施食”,表达“爱鱼”的方式;另一边,儿童正好“垂钩”。“我”喂食越多,来的鱼就越多,上钩的也就越多。到头来,就连“我”的爱也变成了一种间接伤害。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两千多年前,庄子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诗人在这里也是说的这个意思:我们自以为的爱,也许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爱,甚至对于别人而言还是一种伤害。与其说你爱鱼,不如说本质上是爱自己,或是爱自己的价值观。

“心各异”,既是“爱鱼”的各自无奈,也是“爱人”的各自无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很多时候,我们的“爱”往往都带着一种自作多情或是一厢情愿吧。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