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了几个月了,想必大伙儿也看出来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多深。很大程度上讲,这俩国家互相看不顺眼是历史问题的导致的。17世纪中期,为免遭邻国波兰的欺凌,乌克兰哥萨克首领向俄国求助,没想到送走狼又迎来虎。随后几个世纪里,乌克兰人一直在想办法扩大自治权,俄国则一直在试图消化乌克兰。
直到苏维埃在俄国建立,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乌克兰才第一次短暂且“心甘情愿”地同老冤家站在同一阵营。然而蜜月期的新鲜劲儿过后,彼此才发现两家的关系其实还是老样子。
1927年底,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开始着手对国家进行改造,提出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倡议,这意味着列宁时代备受争议的“新经济政策”即将寿终正寝。所谓“农业集体化”,本质上讲是斯大林整合国家资源,强化高层对基层控制的一种手段,但从目的上看,它并非不具备积极性。
早在1924年开始掌权后,斯大林就试图通过最短的途径将苏联从一个落后且相对贫困的农业国一举改造成强大的工业国,而农业机械化则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当时,苏联民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与资源,民间出现大大小小许多私人农庄,这些农场主中的一部分,就成了后来的“富农”。斯大林想得很简单,他想把这些私人农庄整合压缩成集体农庄,一来方便管理,二来可以收集资金购买大型农用机械,群策群力,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觉得计划可行,他又制定了一个小目标:3年之内,让苏联成为世界上粮食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富余出的粮食销往国外换钱,反哺国家工业,实现苏联快速工业化,从而进一步向世人证明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想法非常完美,无奈人们的思想觉悟并没有高到“舍小家为大家”这样的层次,尤其是那些比较富有的农场主,当农业集体化措施开始落实后,他们宁可纵火焚毁田中作物,杀掉所有牲畜,也不愿把它们白白捐给国家。
结果不难预料,苏联的粮食产量非但没有提升,反而大受折损,而素有“东欧粮仓”之美誉的乌克兰则成为了这场损失中的重灾区之一。
自古以来,乌克兰一带风调雨顺土壤肥沃,据说农民不用施肥,仅播撒种子就可以等待丰收。纵观苏联历史上各个困难时期,乌克兰都为苏维埃联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仓促的农业集体化就几乎把二者在革命期间建立起的薄弱战友关系透支殆尽。
原来,面对接连下降的粮食产量,莫斯科非但不及时调整政策,反而认为是基层民众带着负面情绪故意故意不配合,遂采取刚硬手段收集粮食——不积极上交粮食的往往会被定性为“破坏分子”甚至是“阶级敌人”,关进牢房事小,严重的还会丢掉性命。而地方政府为了讨取莫斯科的欢心,不但不实话实说,反而虚报粮食产量。
为满足硬性指标,百姓不得不动用储备粮,截至1931年底,乌克兰地区的粮食产量比两年前几乎折半,而储备粮也已所剩无几,这就为后来著名的大饥荒埋下了伏笔。
高层的决策失误、下级对上级的隐瞒最终引发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进入1932年后,乌克兰的农业生态遭到毁灭性破坏,原本生活还不算不错的那部分农民被尽数打成“富农”,全都成了“阶级敌人”。地方为了保住官位,不惜成立搜粮队挨家挨户搜查,将所有粮食洗劫一空。民众无可奈何,只能将干草、秸秆等磨成粉末,将其做成面饼充饥。入冬前,人们还可以到郊外挖野菜勉强果腹,而到了冬天,漫山遍野被白雪覆盖,当老鼠都被吃光后,人们再也无力支撑,随即饿殍遍地。
令人无语的是,底层民众的惨剧丝毫不影响干部们的吃喝,有位名叫梅科拉恩科的乌克兰作家曾在1933年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一家工厂打工糊口。有一次进入干部餐厅时,他发现不少干部将仅吃了一半的肉菜倒进垃圾筐,于是他便也鼓起胆子从其中偷拿了几个鱼头,藏进口袋里带回家,让母亲熬了一锅鱼肉汤,狠狠地解了顿馋。
这场饥荒导致千百万人受到牵连,但由于它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获成功时期,外界对苏联近乎奇迹的发展报以一片赞美,因此,当乌克兰地方政府以高压手段封锁灾难消息时,莫斯科方面居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地方为所欲为。1932年,《纽约时报》记者沃特·杜兰迪在自己的报道中宣称,“乌克兰根本没有发生饥荒,也不可能发生”,这场饥荒究竟是阴谋论者炮制出的话题,还是真实上演的事实,这在当时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即便如此,饥肠辘辘的民众为了自保,依旧选择铤而走险。一些地处乌克兰与波兰交界处农村的波兰村民实在不忍目睹乌克兰人慢慢死去,好心拿出粮食供对方活命。不少乌克兰人不惜大冬天游泳渡河只为一口饭,然而当波兰人在言语中提及“饥荒”这样的字眼时,乌克兰人居然立马生气地打断道:别胡说,我们那儿根本没有饥荒!
毫无疑问,这场灾难是场“人祸”,原本完全能够避免的。而对苏联而言,它所造成的的破坏可不仅仅是人口和经济上的损失那么简单。
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讲,俄乌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对冤家,是无产阶级革命让他们化敌为友,短暂地占到了同一战线上。然而,苏联高层不近人情的举措让这种关系再次破裂,在高压之下,乌克兰人不敢声张,但这显然早早埋下了祸根。例如在二战初期,当德军入侵时,不少乌克兰人竟然把德国入侵者视为“解放者”,箪食壶浆夹道相迎,令人大跌眼镜。
俄乌本同宗同源却搞得势如水火,这也不怪如今随便哪个国家稍一挑拨,两国就打得你死我活了;更何况暗中作祟的是美国这种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