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灵保卫战游戏,这是最近很火的一款冒险格斗游戏。游戏中有美丽的场景和奇妙的冒险。玩家可以在这片奇幻大陆尽情战斗。,以及团队战斗,帮助玩家轻松赢得战斗。
1、五种属性相辅相成,战略结合,灵力无上,让你更轻松地击败敌人,增加团队,增加输出。,轻松造成高伤害。
2、绝版神兽,强大的属性,提供大量加成,让你的角色战力暴涨,还有专属辅助技能,让你轻松打怪,快乐修仙。
3、巨大的地图,玩家可以自由旅行,欣赏游戏的风景,在每一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1、不同的职业角色会给战斗带来不同的增益效果,组合可以发挥最大的威力。
2、多种冒险地图可供选择,各种难度可设置,选择最适合当前阵容的难度。
3、角色还可以装备装备,需要通过挑战不同的boss获得,也可以在商城购买。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指挥系统遭到大清洗严重破坏、对战争准备不足的苏军仓促应战,虽然进行了顽强抗击、付出了惨重代价,仍然未能阻止德军的前进步伐。到1941年10月,德军已经抵近莫斯科。形势所迫的苏联政府,不得不做出将首都从莫斯科向古比雪夫(今天的萨马拉)疏散的决定。在这危急关头,作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和全国人民领袖的斯大林,力排众议,坚决拒绝离开莫斯科!而历史证明,斯大林的这一决定对战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确保苏联迅速扭转被动局面,顶住德军的疯狂进攻后转入并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1. 早在战争爆发的第三天(1941年6月24日),苏联政府就通过了“关于成立疏散委员会”的决议,并在随后的日子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疏散”决定。根据这些决定,从1941年下半年到1942年有1700万人、2600家企业和数千万吨工业设备从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
在苏军在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下遭到惨败、明斯克被德军攻占之后,当时的红军总参谋部无法就西部方向所发生的一切向斯大林做出解释,这也引起了苏联领导层对国家命运的极度担忧。
在这一背景下,苏联政府1941年10月12日做出关于建立莫斯科第三道防线的决定,第二天又做出了一系列“疏散”决议。
10月15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又做出了“关于对苏联首都莫斯科进行疏散”的决议,要求驻莫斯科的外交使团、苏联人民委员会(政府)、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立即”撤离莫斯科。
疏散决定中也有斯大林撤离的计划,就连确保他安全离开的交通工具也已准备就绪。10月21日苏联国防委员会还做出了“关于在古比雪夫修建掩蔽部”的决定。
但是,斯大林本人最终拒绝离开莫斯科!
2. 斯大林为什么选择冒险留在德军已经兵临城下的莫斯科?他的这一决定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当时的苏联,斯大林完全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对战争前景的看法影响着全党全军全民抗击德军的决心。
战争初期苏军节节败退,德军甚至挺进到距离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已经能够看到克里姆林宫建筑尖顶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军民不可能不出现动摇和恐慌。斯大林清楚,自己如果离开莫斯科,苏联军心、民心必将遭受重创,对德战争将更为艰苦、漫长。
俄罗斯政府官媒《俄罗斯报》在2015年5月9日苏联抗击法西斯德国入侵的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年纪念日到来前夕发表文章指出,苏联国防委员会关于对莫斯科进行疏散的决定一出台就引起了恐慌,斯大林决心留在莫斯科不仅消除了这种恐慌情绪,也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和与法西斯战斗到底的决心。
“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一步也不能后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这些口号激励着每一个苏联民众;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冒着德军空袭的危险,坚持在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阅兵活动,参加阅兵的红军部队士气高昂,从红场直接开赴抗敌前线!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斯大林留在莫斯科,就意味着莫斯科能够在敌人进攻面前挺住,就意味着胜利终将属于苏联!
尽管斯大林在大清洗等一系列问题上做法备受诟病,但人们对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所做的巨大贡献普遍持肯定看法。和他宁愿牺牲长子雅科夫,也不愿拿他交换被俘德军元帅保卢斯一样,决定留在莫斯科体现了斯大林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担当和品质。
3. 历史资料和同龄者的回忆都证明,斯大林在留下来坚守莫斯科的问题上、在苏联最终必将战胜纳粹德国的问题上,从来没有过丝毫动摇和怀疑。
曾经撰写过多部关于斯大林及其在伟大卫国战争中作用著作的苏联著名记者、评论家弗拉基米尔·瓦西利耶维奇·苏霍杰耶夫回忆说:
德军兵临城下、莫斯科保卫战战局艰难,连传奇的西线总指挥朱可夫都开始担心,并向斯大林报告希望将自己的指挥部从靠近前线的佩尔胡什科沃转移到远离前线的白俄罗斯火车站或者阿尔扎玛斯附近。
对此,斯大林的回复是:只要朱可夫移动一步,自己就将亲自担负西线总指挥任务!斯大林向部队发表讲话说:“我留在莫斯科,西线指挥部留在佩尔胡什科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会交出莫斯科!”
斯大林贴身警卫阿列克谢·特罗菲莫维奇·雷宾在《在斯大林身边》一书中指出,斯大林从未打算离开莫斯科。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对私人司机克里夫琴科夫说:‘我要和民众一起留在莫斯科。只要我在莫斯科,敌人就不可能夺取这座城市;他们只有踏着我的尸体,才能从莫斯科通过!’”
“他还经常上街查看德军空袭情况,巡查高尔基大街、泽姆良土堤、斯莫棱斯克广场的哨卡,这些都给值勤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
苏联著名诗人、作家和政论家费利克斯·伊万诺维奇·丘耶夫在《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一书中写道:“……我问道,斯大林1941年10月是否产生过动摇——离开莫斯科还是留下来?莫洛托夫的回答是:‘胡说八道,他没有任何动摇!他从未打算离开莫斯科。我也只在古比雪夫呆了2-3天,斯大林对我说:你看看那里安置得怎么样,然后马上回来……’”
斯大林的卫队长尼古拉·西多罗维奇·弗拉希克回忆说:“尽管情况非常困难,特别是在战争最初的几个月,但斯大林对胜利从来没有怀疑过。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到来前夕,他得知我要把他的图书馆转移到古比雪夫后,就坚定地说:你这么做是白费力气,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交出莫斯科!”
,1941年,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集中了550万士兵,47200门火炮,4300辆坦克,5000架飞机的庞大军队发起了对苏联的闪电战。苏联对战争准备不充分,而且大清洗中损失了大量优秀指战员,所以苏联军队根本无法抵抗德国的入侵。短短18天时间,德国便突进600多公里,简直比走得还快。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苏联损失军队300万,各种火炮2万门,坦克1.8万辆,飞机1万多架。莫斯科保卫战前,德国占领了苏联至少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占领苏联大部分工业区和控制了苏联大部分人口。此时德国的北部方面军已经兵临列宁格勒,中央方面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南部方面军也打到了顿河、斯大林格勒一带。苏联到了生死攸关之际。
随后德国和莫斯科展开了激烈的莫斯科保卫战。这次战役中,德国投入100万精兵,苏联投入兵力到125万。最终苏联以伤亡百万军队的代价歼灭了50万精锐德军。德国损失惨重,失去了全面进攻苏联的能力,只得改为重点进攻。苏联打赢莫斯科保卫战之后,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苏联得以重整军队,同时也止住了不断崩溃的局势。苏联打败了德军闪电战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什么苏德战争初期,交战双方都要争夺莫斯科,斯大林为什么在莫斯科死战不退呢?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国的闪电战在东欧平原发挥了最大的优势。德国在战争中多次上演经典的包围歼灭战,仅基辅一战就歼灭了65万苏军。德军的进军速度简直比走路还快。那时的苏联根本不能用溃败形容,当时苏联的失败可以用“血崩”来形容。苏联军队根本止不住血崩的败局。斯大林和苏联急需一场战役,止住苏联溃败的局势。如果苏联溃败的局势再止不住的话,苏联有可能再也无法阻止有效反击。苏联有可能和法国一样,在不断溃败中灭亡。苏联急需一场胜仗,止住自己的溃败,止住德国的攻势,最起码让德国人先停下脚步。最终斯大林选择了莫斯科,决定在莫斯科和德国大干一场,以求止住败势。
当时苏军已经退守到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一线。如果这一条战线无法维持的话,苏联最后的防线将不复存在,苏联也不需要再反抗。所以斯大林和苏联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苏联领土范围虽然辽阔,可是百分之九十人口和工业都集中在欧洲部分。如果苏联的这条防线被突破,苏联的欧洲部分将有可能被德国全部占领。届时苏联将彻底失去和德国抗衡的能力。苏联的广大西伯利亚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远东部分地区虽然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是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也难为支撑苏联庞大的战争工厂运转。如果当时苏联的首都在基辅或者明斯克,斯大林有可能不至于在那里就和德国死耗。苏联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苏联必须进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有可能苟延残喘,甚至反击德国。苏联输掉了莫斯科保卫战,距离彻底失败已经基本不远。莫斯科是斯大林最后的底线,他一定会死守莫斯科,甚至做到与莫斯科共存亡。
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会鼓舞士气。虽然斯大林在苏联国内实行残酷的大清洗,造成大量苏联人死亡。不可否认的是,许多苏联人依然支持斯大林。斯大林能发动大清洗,和当时苏联国内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很大关系。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一定程度上能鼓舞苏联军民的士气。苏联军民可以看出斯大林对抗德国侵略者的决心,苏联军民一定会誓死保卫莫斯科。莫斯科保卫战期间,苏联的局势已经万分危急。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苏联依然进行了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阅兵式。此举的目的也是为了鼓舞苏联军民抗争到底。
从性格上说,斯大林绝对是个不服输的主,也有一些自大自负、刚愎自用。斯大林不会轻易承认被打败,斯大林骨子里面有一股子争强好胜。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斯大林才会留在莫斯科和德军死耗到底。莫斯科保卫战如此,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如此。斯大林下令死守斯大林格勒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城市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绝不允许德军攻占。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是斯大林的所在地。如果斯大林弃城而逃,就等于在面子上败给了。斯大林不会让得逞,即使为了面子,出于性格因素,斯大林也会死守莫斯科。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苏联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共歼灭了50万德军。虽然自己伤亡更大,苏联却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也止住了溃败的局势。苏德战场开始向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老谋深算”的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原本以为耍点“小手腕”就可以“摆平”德国的,比如1939年8月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确保苏联的安全(还顺便瓜分了一下波兰)!苏联是获得了“短暂的”安宁,不过没想到的是,竟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差点“统一”欧洲(除了英国)!
(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
战事不断!苏联也感受到了威胁!咋办?要不再“吓唬吓唬”德国?于是,在1941年5月1日的大阅兵中,苏联特意邀请了德国的武官观看!原本以为,德国会被苏联强大的国防力量“吓住”。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敢在当年的6月22日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打就打呗,谁怕谁?
然而,更令斯大林“崩溃”的是,面对德军的“闪电战”,苏联红军竟然毫无斗志、全线溃败:北方战线列宁格勒被围,南方战线基辅会战66万苏军被围歼,中部战线斯摩棱斯克战役大溃败……短时间内上百万红军逃得逃,俘的俘,德军直入苏联600里!
终于,在1941年9月底,“梦寐以求”的“台风计划”(即攻占莫斯科)全面展开,为此德军集结了78个师,180万人!
莫斯科保卫战就此打响!
起初的战斗,莫斯科的西部战线(主战场)就遭遇了大失败,有58万苏军阵亡!
(莫斯科保卫战旧照)
形势万分紧张,莫斯科城里人心慌慌!不过,这一次斯大林也是真急了,下定决心死守莫斯科!
那么为什么斯大林要“死守”莫斯科?有没有可能像中国一样“迁都”?斯大林的坚守背后到底有哪些不为人所知的玄机?
来,大家屏住呼吸,且看笔者娓娓道来!
斯大林的“死守”
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其政治以及精神方面的意义不容小觑!
自1934年斯大林在国内发动“大清洗”运动以来,苏联国内的政治斗争风云突起,令人震惊!这场运动在1937-1938年间达到了高潮:单单这一年之中(保守估计),就有130万人被判刑,68.2万人被枪决!斯大林的政治地位是获得了巩固,但是苏联红军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许多优秀的军事将领、军事人才被“消灭”,严重影响了苏联红军的士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苏德战争第一阶段苏军的大溃败!
于是,不得已,斯大林在1941年8月16日签署了苏联历史上最残忍的270号命令。简单说就是:没有俘虏,只有战死!临阵脱逃者,死!投降俘虏者,死!如果单单是军官士兵如此的话,也就算了。更狠的是,连家属都要受到牵连:被捕,被审讯,甚至于被枪决!你说狠不狠?
(苏军270号命令)
此命令之后,苏联红军的士气终于有所恢复!
时间到了9月底!此时,如果斯大林放弃莫斯科,从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违背了此270号命令?如何服众呢?
更要命的是,此时历时900余天的列宁格勒战役还在激烈的进行着。坚守列宁格勒的朱可夫元帅放下狠话:“不是列宁格勒害怕死亡,而是死亡害怕列宁格勒!”如果此时斯大林弃莫斯科而“迁都”他地,对于坚守列宁格勒的将士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你莫斯科都跑了,我还坚守列宁格勒干嘛呢?
所以,无论是对于苏联红军,还是苏联普通民众的士气上而言,这都将成为巨大的打击!之后的战事如何发展,真的是难以预料!如果此时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再借此要求斯大林放权的话,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莫斯科毕竟是苏联的首都,如果莫斯科沦陷,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意味着“苏联沦陷”。这是巨大的国际政治风险!
1941年11月初,斯大林特意征求莫斯科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的意见,问:“朱可夫同志,我们能不能如期举行国庆阅兵?”朱可夫会答“可以”!于是,为了鼓舞部队士气,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荷枪实弹的红军战士阅兵完毕,即奔赴战场!
(莫斯科红场阅兵式)
以上大致讲了斯大林坚守莫斯科的原因!
此其一也!
(接下来,笔者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决定国家命运的寒冬
正常的年份,莫斯科在11月份就已经进入“寒冬的状态”了,比如经常会出现最低气温-15摄氏度。但是,1941年的11月份最低气温才仅有-7摄氏度。真正的“寒冬”的道来,是从苏联红军发动的12月5日开始的,并且温度逐渐降低!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由于冬天来得比较晚,假如斯大林不“死守”莫斯科的话,德军最早可能会在10月份(莫斯科战役9月底打响)占领莫斯科!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十分从容的完成后勤的补给工作!比如,补齐德军所急需的棉衣、棉帽、汽油等重要物资。准备充分以后,德军就可以莫斯科为根据,继续向东进攻溃败的苏联红军!届时,苏联红军的压力会有增无减!
(配一张现在俄罗斯冬雪的图,大家感受一下,路两边的雪有多厚啊)
寒冬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据史料记载,1941年冬天的极寒天气导致德军的坦克、步枪等机械化装备都无法使用(这也是之后德军无法开展大规模进攻,以及溃败的根本原因。相反地,苏联红军各种诸如防冻油、棉衣等防护装备一应俱全,士气高涨!)。德军的装备不行,苏联的就可以了吗?一旦被德军在莫斯科获得补给的话,苏军以后进攻的胜算也会大大降低!
再有,苏军在离开莫斯科的出逃中,也会遭遇德国空军的疯狂轰炸,损失会非常之大!
所以,对于交战的苏联红军和德军来说,谁能够更充分利用好严寒的天气,谁在战争中胜利的可能性就更大!为什么苏联红军能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最终胜利?莫斯科的寒冬也是立了“大功”的!
此其二也!
从地形上看,苏联也确实是“无路可退”!
咱们中国的地形是“山多地少”,很多地方被连绵不断的群山所环绕,比如秦岭、太行山,四川盆地的外围,江西、两广的丘陵……但苏联就完全反过来了,大部分地区“除了平原,还是平原”。具体说来,苏联西部位于波德平原上(比如大城市列宁格勒、基辅、莫斯科),中间是乌拉尔山脉(此山均高200-500米,西坡稍缓,东坡稍陡)。乌拉尔山脉以东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再往东是“高原”了,但都是不毛之地了,人烟稀少。)。
(苏联地形图)
平原地区种庄稼还行,你要是打仗却是个烦!因为没有屏障,易攻难守!所以,在苏德战争爆发后18天内,德军就可以长驱直入600公里。对于德军的机械化部队来说,这就是个“消耗汽油的事”!也难怪,会说出“三个月之内灭亡苏联”这样狂妄的话!
苏联的大部分工业重镇(比如列宁格勒、莫斯科)都位于苏联西部的这个“波德平原”上,工业总产值占到苏联的1/2强!
从地形上看,一旦莫斯科失守就相当于苏联的“西部”完全失守。苏联红军退到乌拉尔山以东,也没有什么意义!所谓的“战略纵深”,对于的机械化部队来说也意义不大!它毕竟不像中国重庆那样被崇山峻岭挡住!上面也提到过,乌拉尔山脉也不高,无法形成军事上的阻隔!
简单说来:都是平原,退与不退的“差别”并不大!这也就说明实际上苏联红军已经没了退路!
此其三也!
总之,无论是从当时苏联国内的政治、军事环境,还是从苏联的气候条件、地形上来看,莫斯科就是他们最后的战场,已经没有半点后退的余地!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红军除了胜利以外,别无选择!
历史就是这么残忍!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应该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因为这两场保卫战悠关苏联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二战的最终结局,最低限度也关系到二战的进程和结束时间。
莫斯科是苏联首都,是苏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主要的是它和斯大林格勒的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如果这两座主要城市失守,纳粹德军便可对苏联各地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还可削减苏联军民的战斗信心和抗德决心。因此,斯大林在征求了朱可夫和一些主要将领的意见后,决定死守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并且亲自在莫斯科指挥作战。
斯大林的决策是正确的。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迟滞了德军的进攻,使苏联各地的军队有时间源源不断地向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集结,并借助严寒天气对德军的肆虏,对德军进行了强势的,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两大保卫战的胜利。
两大保卫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军的被动态势,又经过了几次较量后,苏军占据了战略主动,并很快进行了战略,直到攻克柏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因为苏联已经退无可退了。
首先是莫斯科作为首都的政治意义。当时的苏联是一个典型的极权国家,它在政治上对联盟成员国实施高压而稳定的控制,作为首都和最高统帅部,莫斯科和他的主人斯大林就是极权的象征。一旦莫斯科被德军攻破,那压在苏联人心中的丰碑就会倒塌,人心涣散,整个国家将没有意志与德军作战,这将成为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次,是莫斯科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苏联西部国土的中央地带,交通四通八达,东西南北的铁路由此汇合,一旦被德军占领,德国的中央集团军将会利用这一地利优势,快速机动,配合北方的霍特和南方的曼斯坦因集群,再来一次像基辅合围那样的大规模围歼战。这样一来,北方的列宁格勒,南部的斯大林格勒,巴库油田等战略要地,都将会被成为德军的囊中之物。
最后是苏联的主要工业在西部。尽管乌拉尔山脉有很多国防工业布局,但是大部分的重要产业还是在苏联的西部,即便苏军主动撤出,但是由于从西部紧急搬迁的国防工业设施还没有完成复产。因此,莫斯科一旦沦陷,苏军将面临武器装备短缺的问题,还将导致乌拉尔山脉的工业基地暴露在德军轰炸机的炸弹威胁下。一旦最后的工业基地被摧毁,那苏联将再无潜力与德军对决。红军即便是跑到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会因为缺枪少弹,而放弃抵抗。
综上,苏联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莫斯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之后不到四个月时间里,苏联军队节节败退,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陷,苏联损失了近三百万的军队,七十多万人被德军俘获。
1941年10月,德军逐渐逼近莫斯科,苏联也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事实上这并不是莫斯科首次面对这样的危机,1812年 9月拿破仑也曾率军进攻过莫斯科,不过一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中,最后俄军撤退了,拿破仑攻入了莫斯科。
考虑到苏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其实没有人能确保苏军可以坚守住莫斯科,所以苏联政府在德军不断逼近莫斯科时,就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安排,一些重要的党政机关,重要文物,如列宁的遗体都开始往后方迁移。
这是正常操作,当时南京国民政府也是在日寇逼近时,主要的行政机构开始往重庆迁移,因为不管战况最后怎样,政府始终要维持运作。在行政机构迁移完后,自然也会有针对政府要员的撤退计划,政治领袖在战争过程中,也一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斯大林作为苏联的领导者,始终在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常顽强的一面,他一直坚守在莫斯科指挥战斗,斯大林绝不是单靠着一腔热血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而是出于政治考量和对战场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后做出的判断。
苏联政府是准备有让高层撤离莫斯科的计划,但斯大林一直都主张要留在莫斯科指挥战斗,在他看来苏联虽然疆域辽阔,但是很多重要的城市都已经沦陷了,苏军在前线节节败退,苏联军民的士气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此时的苏联其实已经无路可退了,再往后退就只有林海雪原,那时候就算德军不进攻,苏军也没有反抗的能力了
而莫斯科是苏联的政治中心,斯大林的权力堡垒,他不敢想象自己离开了莫斯科后,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否会被动摇;他也不敢想象,代表苏联意志的莫斯科城如果被法西斯攻陷后,那么苏联离亡国灭种还有多远,所以斯大林突然意识到,自己作为苏联的领袖,是绝对不能撤离莫斯科的。
因此,这个时候斯大林要考虑的问题就只剩下了一个,死守莫斯科,苏军是否有胜算,苏联的运气也非常好,德军虽然在战争爆发前,势不可挡,但是持续了几个月的战斗后,德军的攻势已经明显的减缓了,而进入十月后,气候转冷,战争优势逐渐往苏联一方转移,德军急于迅速结束战斗。
德军同时对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发动了进攻,德军将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又跟不上,德军的优势无法在这三场战役中展现出来,苏德双方进入了拉锯战。
斯大林在不久后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驻守在西伯利亚的近三十万部队也即将投入战斗,驰援莫斯科,苏联的情报部门得到准确的消息,日本人放弃了北上和德国夹击苏联的计划,决定南下往中国南方,东南亚进行扩张。
苏联方面终于可以从远东抽调出一部分部队来专心对付德国人了,朱可夫也被从远东调往莫斯科来组织莫斯科保卫战,这也让斯大林更有信心可以守住莫斯科,所以这才有了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对即将奔赴前线战斗,一直和法西斯抗争的苏军民们的演讲,才有了那场鼓舞了整个反法西斯同盟的红场阅兵。
最后斯大林坚守在了莫斯科,苏联军队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后,终于在莫斯科城下击退了德军,苏联,斯大林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感谢信任与邀请。
首先二战中,莫斯科只能说是苏联的首都,政治意义远远要大于实际的经济军事战略意义,而斯大林并没有认为莫斯科就是绝对不可失守的战略目标。在拿破仑入侵俄罗斯时莫斯科就被法国占领过,结果呢?最终胜利的是俄罗斯。
实际上斯大林并非对德国入侵没有准备,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完成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主,快速赶超英美为核心的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人根据“五年计划”的要求,苏联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修建大型重工业工厂,当计划结束之时,苏联境内已经拔地而生约9000个大型工业工厂。且为了能够将自身广袤国土的优势发挥到极点,苏联在修建工厂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以俄罗斯帝国时代的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为主。而是借助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在矿产资源丰富,但气候艰苦的东部疆域大兴土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50%的重工业投资,都用于了西伯利亚为代表的东部疆域工业建设。也正是因为苏联政府的投资,苏联被后世所熟知的知名重工业中心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得以拔地而起,光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在1928到1937年间就足足增加了8倍。
而1941年德国快速突击莫斯科,斯大林果断开始了东迁重工业计划,6月24日成立疏散委员会,并自6月29日开始将西部重工业区整体向东部搬迁。1942年5月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工业在完全沦陷前,基本都已迁入了东部疆域,不完全统计苏联的这次东迁行为,一共迁移了150万个车皮的物资和1000多万人的苏联工人。
德国的进攻虽然摧毁工厂,但绝大多工厂的核心设备都已迁移,对于苏联的工业并没有过大的实质性伤害,反而由于工厂离原料产地近了,没有了运输时间的耽搁,苏联工业生产效率得以快速提高。在欧洲版图几乎完全沦陷的1942年,强大的东部工业依旧让苏联飞机产量,维持在两万架以上。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苏联在战争期间快速开发了西伯利亚的资源。而且也提前撤离了大量关键的政府部门。
而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也并未把攻占莫斯科做为首要目标。在心目中大量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才是第一目标;其次是占领苏联的重要能源和农业区;而攻占莫斯科仅仅排在第三位。这也是为什么会把对苏战争中进攻莫斯科的中路集团军的坦克集团军调往其它的战略方向的原因。
而事实上,德国在苏联战场的失败也不是因为没有攻下莫斯科,而是败于前苏联源源不断军队和海量的军事装备。这正是前苏联有底气说出五辆T34兑换一辆德国豹式坦克都是合算的底气所在。
,并不能说失去了莫斯科就失去了一切,就代表大势已去了,持这个观点的人通常会认为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具备很强的政治意义,也是重要城市,苏联的社会精英和资源很多都集中在这里,没了首都苏联就会军心涣散、民心涣散。其实失去莫斯科对于苏联的确是个重大打击,但是我觉得不至于以一切来形容这个打击。
首先从这个角度那个角度来看,莫斯科确实是比其他城市意义重大,但是从军事角度整体看这场战争苏联无非是丢了一个城市而已,“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句话都听过吧,以城市的得失去判断战争的成败是一种很古板的看法,苏联有足够的纵深,有足够多的人口,更有很多的城市。只要有人在,依然能和德军,大不了也就是多打几年战争,苏联两亿人口还有那么大块土地人烟稀少呢,就是把几千万德国人都放在苏联土地上能占多大块地方。
在德国兵临城下的时候,苏联人死战不退,决心在这里与德国人奋力一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为了振奋士气,当时很多在莫斯科的人也不敢保证能一定守住。但是开战以来苏联接连败退确实是对苏联人的一个打击,所以要通过一场大战提升一下军民士气,相比较起来在莫斯科打一仗更可能赢,也更容易振奋士气。因为如果必须拼死守一座城市,那么大家肯定愿意选择地位重要的莫斯科,也只有莫斯科被守住了振奋士气的效果才最好,退一万步说即便没守住仗还能继续打,这次战役更像是一次。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它集中了一个国家的精英和优质资源。如果这个国家的首都在战争中陷落,那就预示着这个国家就有亡国的危险。同时,既是没有亡国,首都的陷落,也从很大程度上打击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抵抗意志,对于战胜侵略者能带来百害而无一利的效应。
斯大林做为苏联的最高统帅,他不能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利害。而集中全志和优质资源,全力保卫莫斯科,进而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就成了斯大林的不二选择。
所以才有了,斯大林红场阅兵后,战士直接开赴战线的壮丽画面。
,文史频道第83期之退无退
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派550万军队入侵苏联境内。
把军队分为三路,中路集团军负责进攻莫斯科。
在进攻苏联的过程中,德队异常顺利,乐观地认为,对苏作战将很快结束。
战争结束以后,将由日耳曼人统治苏联,斯拉夫人将会被驱逐到西伯利亚,任其自生自灭。
只是让没有料到的是,在莫斯科的苏联人和之前的相比,战斗意志提高了很多。
战争进行地异常艰苦,双方在莫斯科展开了拉锯战。
斯大林认为苏联将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因为在一年的战争洗礼中,苏联军队快速成长,战斗力提高很多,可以和德国一决雌雄。
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南部地区都在苏联人手里,这里是重工业基地,有丰富地石油和矿产,能够支撑军队的消耗。
加上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是苏联革命胜利的象征,如果莫斯科被德国占领,对苏联人的战斗意志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为了保护革命成果,斯大林决定誓死捍卫莫斯科。
在双方对峙的同时,美国人的中立政策有所倾斜,他们转而支持苏联,对苏联进行了军事援助,让苏联人有了更大地勇气抵抗德队。
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斯大林成功守住了莫斯科,德国人的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
1943年8月,苏联转入进攻阶段,的巴巴罗萨计划以失败结束。
—End—
原创作品
作者:冷月钩沉
,我觉得题主在自问自答;斯大林为什么坚守莫斯科,因为失去莫斯科就意味着失去一切。是不是没有一点违和感,哈哈。
网络配图
既然提到了斯大林为什么坚守莫斯科的问题,就谈一下自己的具体看法。
网络配图
1939年8月,苏德秘密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年九月纳粹德国跟苏联从东西两个方向瓜分波兰,划定势力范围;斯大林以为这样纳粹德国直接进攻苏联是小概率事件。对于防备纳粹德国,斯大林根本就没有做好应对准备;所以在1941年6月,纳粹德国撕毁条约,突袭苏联,纳粹德国才会进军神速,一度打到莫斯科城下。如果斯大林在苏联做好战争准备防备纳粹德国,纳粹德国无论如何都不会推进得如此之快。斯大林战略准备不足,应该为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惨败负主要责任。
网络配图
纳粹德国打的苏军还没反应过来,就掉或成了俘虏,这对苏军的士气是极大的挫败。不仅苏联士兵感觉纳粹德国神话一般,就连苏联高层都感觉莫斯科保不住,成立了“疏散委员会”,就是安排在莫斯科的人都该怎么撤退,退到哪里,这么个委员会。说白了认为莫斯科迟早失守,对斯大林安排的撤退更是周密。但斯大林一段时间后拒绝撤退,就在莫斯科呆着。别人无疑认为莫斯科失陷后,所有人都可能成为战俘,斯大林留下还怎么了得。可斯大林不这么想,纳粹德国这么快到莫斯科城下本来就是那个条约导致自己对纳粹德国误判,苏联准备不足造成的。斯大林直到自己要负第一责任。
纳粹德国在苏联推进这么快,这跟斯大林之前在苏联搞得“大清洗运动”不无关系;军队中十分优秀的大批军官被清洗掉,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苏军甚至都没有足够的优秀军官指挥苏军。
还有斯大林在苏联上台后,就大搞“个人崇拜”活动,现在斯大林在苏联军民心中,简直就是神,说什么都信。斯大林认为自己一旦离开莫斯科,苏联军民一看“我们的神”都走了,对苏军的士气打击更大,莫斯科更加守不住。
网络配图无论男女,全部武装
无论是纳粹德国突袭苏联,还是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他们都知道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都希望用自己的长处彻底摧毁对方的反击能力,好起到一战定乾坤的效果。日本虽然偷袭珍珠港成功,但是美国本土没被战争破坏,反击能力还很强大。纳粹德国一样,跟苏联长期相持,十分不利于纳粹德国。斯大林也看出来了,跟纳粹德国打持久战最有利于自己,因为时间在自己这边,相持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自己。而且自己打的是保卫国家的卫国战争,是正义的,可以得到美国等国的支持和援助。斯大林在一番分析后,认为自己留下来可以增加守住莫斯科的可能性。斯大林是何等人物,绝不会做无谓的牺牲。
斯大林知道自己作为苏联领导人,如果莫斯科在自己手里丢了,而莫斯科又是苏联在欧洲部分的政治、经济中心,位置极其重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工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失掉了莫斯科,苏军可能反击的机会也没有了。正是因为莫斯科的存亡跟自己的政治生命联系在一起,斯大林肯定觉得莫斯科没了,自己也没必要活着了;没了莫斯科,就是活着也要交出领导权甚至被清算,还不如跟莫斯科共存亡。所以他才会坚决留下来,还在兵临城下坚持红场阅兵,无疑是想激发苏军更大的战斗力,告诉他们,自己与他们同在。
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抵挡住纳粹德国,但那是他的背水一战,抵挡不住,给苏联一个交代;抵挡住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还可以继续领导苏联。斯大林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出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