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齐侯晋文之事》。
终于读到最著名的一句话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课本把这一句译作:
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好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
查“从而”,这是表结果的连词,故课本是把“以”解作表结果的连词。我不知道编辑是不是不小心把“进而”写成了“从而”?
查“以”字,作连词,表结果,通常译作“以致”、“才”等。
但是,此处的“以”字真的是表结果吗?
如果是,则表明“敬爱自家的老人”,会导致“去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会导致“去爱护别人家的小孩”。
显然,这个世界多的是只敬爱自家老人、只爱护自家小孩的人,两者并无因果联系。
实际上,这两句话的结果是“天下可运于掌。”
如果不是,那么“以”字起什么作用呢?
我感觉应该是起并列或递进的作用。
查“以”字,可知,“以”作连词,可表递进,可译作“而且”。
再查《古书虚字集释》及《广释词》P16,可知,“以”犹“亦”也,可译为“也”。
查张帆的《高中古诗文对译》P318:“以”译作“也”。
我认为,现在课文标点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可把“以”视作副词,译作“也”,表示并列。
试译如下:
敬爱我的老人,也推及(敬爱)别人的老人;爱护我的小孩,也推及(爱护)别人的小孩:(这样)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
很多时候,课本会不会从诸多解释中,选了一个最不合适的?
以上。
#秋日生活打卡季#
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对待别人的老人,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别人的老人。
这是《孟子》中的话,这句话教育我们仁者爱人,爱出者爱返。盘点这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做的善事,内心无比的满足。
放下冷漠,和睦邻里。曾经看到小区里有人一手抱孩子,一手推车,本能的想去帮她,又怕别人误会自己有所企图。
前一段时间学习了《孟子》的这句话之后,我就想着,自己如何把爱传播出去。
那天,在新家,晚上出来遛弯。就看见一个女子手里搬着很多东西,还有一个大西瓜,看着非常吃力。
要是在以前,我不敢上前去帮忙。害怕被人拒绝。
但是等我笑着迎上前去:“您去哪个楼?我帮您拿点吧!”
“谢谢,谢谢!”那个女子忙不迭的道谢。
我们聊着聊着,就到了女子的楼下。我帮她把西瓜放在电梯上,她邀请我回家坐坐,我拒绝了,笑着离开。
那一夜,星空异常的灿烂,辉煌无比。
破除执念,启发善心。朋友说,你不要吝啬你的施舍,施舍有时候是钱财,有时候是一句善言,或者你的宽恕,你的容忍。
晚上带孩子去广场玩耍,看到一个男孩子在卖唱。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父亲去世,母亲重病,祈求帮助”。
广场上人山人海,很少有人驻足观看。有的人看了之后也是扭头就走,大家是被一些人骗怕了。
但是,我看后,眼泪竟然在眼眶里打转。我虽然带着孩子离开了,但是我心里并没有忘记这个苦难的孩子。谁家没事非得诅咒自己的父母啊?
等一会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丫头爱唱歌,我就回来对小伙子说:“让我的孩子用你的话筒唱首歌吧!我给你发钱!”
他把话筒递给丫头,丫头手舞足蹈,唱了起来,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观看。
这时候,我发现这个男孩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坐在路边石上休息。他那张苦难压垮的脸有了一丝舒展。
唱完之后,丫头还要再唱,于是我又给他发了10元钱。唱完之后,这个孩子竟然说,阿姨,您让她再唱一首吧!不要再发钱了,送给她的。
这时候,我观察到了男孩子脸色的微笑,非常温暖。他明白,我这不是施舍,不是同情,而是他让接受爱,释放爱,会爱人。
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接受帮助的是我还是他,或者是他双赢!即接受了帮助,又帮助了别人!
举手之劳,种下种子。带孩子坐公交车去图书馆,半路上来两个男孩子,大的大概上初中,小的大概上小学。两个人拿了10块钱买票,司机师傅说,没有零钱可找。
两个男孩子不知所措,司机师傅在等着他们是下车还是投10块钱不找零,自认倒霉。
我说,我给他们买票吧!我拿起手机,用支付宝给他们付了4块钱的车费。
两个孩子连忙对我说:“谢谢阿姨!”这么简单的一句谢谢却让我热泪盈眶。
我流泪不仅仅是因为他感谢我。而是想起了我曾经也在吃公交车上遇到的尴尬!
那一次,我把钥匙忘在了屋里,其他地方没有备用钥匙,爱人在郑州,就把钥匙搁在了大巴车上,给我运到濮阳。
我没有车钥匙,当然不能开车去拿。只好打车,但是,一直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等到出租车。正好看见一辆公交车就坐了上去。
自己之前很久没有坐过公交车了,不知道怎么用支付宝上的小程序付钱。司机师傅开着车就想停下来,一直等我支付,大有不缴费就让我下车的意思。
突然有个姐姐站起来,替我付了2块钱。我感激不尽。想加人家微信,大姐却执意不加。她说,举手之劳。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世界也到处都有爱,爱出者爱返,爱人者人恒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