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阳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被中国古代多数哲学家用来说明宇宙的本原、事物的构成及变化规律。
《黄帝内经》的采用 “气”“阴阳 “五行”的范畴和 “气-阴阳-五行”模型说明人体生命的本质动力、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
可以说 “气-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导。
一、“气-阴阳-五行”的来源
(一)气的来源
“气”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原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如云气、蒸气、烟气及风等。“气”的抽象概念在古籍文献中最早见于 《国语·周语》。
西周末期,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三川皆地震,伯阳父解释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这里的 “气”指天地之气、阴阳之气,已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
春秋时代,老子、孔子都讲过 “气”。 《老子》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这里的 “气”是一个哲学概念, “冲气”就是阴气与阳气的调和、和合。
战国时期, 《孟子》 《管子》 《庄子》《荀子》都讲 “气”,而且大都是从哲学上讲的。
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 《易传》,提出了 “气”化生万物:“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易传·系辞传》“二气感应以相与……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易传·咸·彖传》)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感交合而生成。在汉代,“气”已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的来源
阴阳
“阴阳”观念起源很早,大约在上古农耕时代。
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晴、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又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向阳者丰收、背阴者减产等现象,殷、周时期,人们就总结出 “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
最早记载阴阳观念的是 《易经》。《易经》大约成书于西周前期,由六十四卦卦爻象符号系统与六十四卦卦爻辞文字系统组成。其最基本的符号是 “两爻”:“—”和 “- -”,反映了上古先哲的阴阳观念。
在卦爻辞文字中,也有大量的表示阴阳对立的词语,如乾坤、泰否、剥复、损益、既济未济等卦名,还有吉凶、上下、大小、往来等卦爻辞词语。
可见至迟在殷、周之际,阴阳观念已相当成熟。从 《尚书》 《诗经》等古籍看,也反映了阴阳的观念。
突破原始意义而开始具有哲学意义的 “阴阳”概念出现在 《国语》 《左传》中。据 《国语·周语》的记载,“阴阳”概念的出现至迟是在西周末年。
周宣王即位 (公元前827年),卿士虢文公劝诉宣王不可废除籍田仪式,其中以 “阴阳”二气解释土地解冻、春雷震动的原因:“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国语·周语上》)
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太史伯阳父以 “阴阳”二气解释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可见,西周末年的 “阴阳”已抽象为具有普适意义的 “二气”。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都普遍使用 “阴阳”概念。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第一个真正将 “阴阳”提升为哲学范畴的哲学家。战国时期更出现了专论 “阴阳”的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不仅融合了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而且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生长,解释王朝的更替、政治的兴衰。
将 “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达到空前水平的是战国时期成书的 《易传》。
《易传》将 “阴阳”提升到哲学本体论层面,并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可以说 《易传》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阴阳哲学的专著。
(三)五行的来源
五行
“五行”说起源于殷商时代,当时出现了 “四方”观念,甲骨文中有“四方”和 “四方风”的记载,从中央看四方乃是殷人的方位观。
殷商大墓和明堂中有大量的表示五方图案的构造。“五行”概念的真正出现是在周代。春秋时代出现五行相胜学说。战国时代出现五行相生学说、五行与阴阳配合学说,此时五行已成为一种宇宙模型被广泛运用;
到了汉代,阴阳五行已共同成为神圣不可更改的世界观、方,并一直延续到清末。
从现存文献看,最早记载 “五行”概念的是 《尚书》,《尚书》有两篇文献中提到 “五行”一词,一篇是 《夏书·甘誓》,一篇是 《周书·洪范》;
另一篇文献 《虞书·大禹谟》提到了 “五行”的具体名目。
先秦古籍 《逸周书》也提到了 “五行”,并有五行相胜的记载。《左传》《国语》中记载了大量的有关 “五行”的言论或事件。
先秦诸子如 《孙子》 《墨子》 《管子》等均有关于 “五行”的记载。子思和孟子 “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荀子·非十二子》)。
邹衍第一次把阴阳说和五行说结合起来,用阴阳消长的道理来说明五行的运动变化,构成阴阳五行说。
并提出 “五德终始” (又称 “五德转移”)说,用五行相胜的过程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
汉代是阴阳五行学说被泛化和神学化的时代,汉武帝时,董仲舒将阴阳五行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模型一跃而变成对社会政治的说理工具。
可以说两汉时期重要的学术著作几乎都涉及五行。
6月20-21日,济南这轮核酸检测贴纸上的人物是邹衍。对于邹衍这个名字,多数人并不熟悉,但是说到“阴阳五行学说”,很多人就不陌生了。战国济南人邹衍是先秦阴阳家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阴阳家代表。他正式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他还创造了视野开阔、格局宏大的“大九州”说,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
邹衍大约生于齐威王二年(前355),逝于齐襄王十九年(前265),卒年约90岁。在讲邹衍之前,应该先谈下稷下学宫。战国时代齐国成立稷下学宫,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齐威王时,稷下学宫开始兴旺,淳于髡等人也来此讲学,孟子和荀子也先后一度在稷下学宫游学。齐宣王即位(前319)后,稷下学宫达到全盛时期,孟子、荀子这些学术大师又相继返回。邹衍晚于孟子,大约与荀子同一时期在此讲学。这些学士们在学术上各持己见,交流辩论和传授后学。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和纵横家等等各有其代表人物在这里活动。邹衍则是阴阳五行家中最有影响的大师。
邹衍关于五行的著作有《邹子》49篇,《邹子始终》56篇,惜两书均已佚失。邹衍的主要思想成就是正式创立阴阳五行学说,该学说又可分为“五行相生说”和“五行相胜说”,以及演绎历史发展规律的“五德终始”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是“五行相胜”的转化形式。“五德终始”的历史哲学,则用来解释历史上朝代更替兴废的原因和规律性。邹衍认为,“五行生胜”不仅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也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更迭。虞、夏、商、周的历史演变,就是五行生胜演变。他按照土、木、金、火、水相胜的演变的规律,推断出“代火者必将水”的结论。这种理论为历史演进和社会发展设计了一种模式。
除了“阴阳五行学说”,邹衍他还创造了视野开阔、格局宏大的“大九州”说。他试图将宇宙各个部分连贯成为一个整体,并给予总体的认识和说明。邹衍认为:中国为赤县神州,而神州内部细分为九州,这九州就是《禹贡》所载之九州。而在《禹贡》九州外,与赤县神州相等的州,又有九个。换句话说,中国是大九州中的一个,除中国(赤县神州)外,还有八个。他认为当时中国,即所谓的“天下”不过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邹衍的“大九州”观念是对旧有“天下”观念的突破,在当时无疑是极具超前性且惊世骇俗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邹衍列于稷下诸子之首,称“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邹衍善于推理,思辨能力很强。邹衍晚年奉齐国使命到赵国,赵相平原君为之引见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等人,讨论“白马非马”的命题。邹衍提出:“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指出公孙龙是“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巧譬以相移”的转移命题的诡辩的方式,赢得了平原君宾客的称赞。
邹衍多才多艺,他制作有《邹子乐》,部分章节在汉代尚保留于《郊祀歌》中而演唱。相传,邹衍在燕国时常去各地考察。一年春天,他来到渔阳郡(今天密云的西部),见此地依然还是冬天,草木不长,百姓生活困苦。邹衍便在郡城南边的一座小山上吹起了律管,演奏了三天三夜的春之曲。很快这里万物复苏,农民也获得了丰收。邹衍又找来许多当地缺少的良种,教给农民识别和耕作。后来百姓为了怀念他,把他吹律管的小山定名为黍谷山,这里也成了密云一景,叫“黍谷先春”。李白曾写过一首《邹衍谷》的诗来盛赞邹衍:“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邹衍生长于齐国,活动于魏国、赵国等地,是稷下著名学者,又是燕国受到尊重的政治谋士。他著述甚多,门徒不少,影响广大和深远。他的著作文本虽未传留,但其观点、术语却继续在现今的一些学科和行业中使用。
《济南通史·先秦秦汉卷》中的《邹衍列传》中载,在中华文化传统似乎可分为两个主要层面,上层以儒家为主,下层则以阴阳五行家为主。这足见邹衍在中华文化演化中的重要性。
(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