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流传“夸父追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理解,人为啥要穷其一生追着日头跑。
生活在高原上的吕有荣,或许是最能理解夸父的人之一。他活了70多岁,命运的沉浮一直决定于自己“追了”一辈子的太阳。
自小,吕有荣就生活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沙沟山。这里地处青藏高原的浅山地区,冬季气候高寒,夏季光照强烈,土地干旱贫瘠。
从卫星俯瞰,这里山大沟深,就像被斧子重重劈过似的。即便把卫星图放到最大尺寸,也难以在山里找出成片的土地。多条沟壑将散布于山坳里破旧的老村子隔绝开来。
↑从卫星看沙沟山所在区域,大地像被斧子重重劈过似的。
看遍沙沟山,靠山难吃山。不成片的耕地十年九旱。对高原上强烈的阳光,吕有荣和乡亲们又爱又恨。
日头出来了,怕太阳。“我们就像快干涸的河里的鱼,挣扎着生存。地太旱了,辛辛苦苦播下的苗子,多半枯死旱死,有的还被冰雹打了。”
日头走了,又盼太阳。每次刮风下雨后,山路变得坑坑洼洼,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山体滑坡、人畜跌落的危险。有一年雪天,村里一个小伙得了急病,大伙儿用拖车要把他运往10公里外的卫生院去。好不容易走到山下,人就咽了气。
↑吕有荣生活在沙沟山时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打不上粮、喝不上水、娶不上媳妇……高原上艳阳高照,却照不进村民的心里。“住在山上时,大自然对我们太狠了!”吕有荣想起生于斯长于斯的沙沟山,即使当着记者的面,也忍不住几次掉下了眼泪。
好在村民们盼来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2016年11月,129户村民告别祖辈们世代居住的大山,陆续搬迁至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新村。
与山里形成鲜明对比,新村里楼房规划整齐,八纵一横的水泥路面平坦宽阔,成行的太阳能路灯一字排开。远眺周边,群山环抱,林海绵绵。刚搬进新村的时候,吕有荣失眠了好几天,“这不是做梦吧?这不是天上才有的好日子吗?”
↑卫星记录,15年来,班彦新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吕有荣和太阳的情缘还在延续。
荒地变新居了,收入从哪里来呢?
虽然走出了大山,但高海拔、地广人稀、干旱少雨这些制约村民生活的自然条件依然还在。青海反其道而行之,把目光聚焦到太阳上——这个传统农业的劣势,正是光伏产业的优势!
班彦新村,村民家的屋顶上、猪圈边“种”满了光伏板,村东侧建起了光伏项目。每年,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帮助贫困户在光伏发电中收益28.5万元,而且持续获益20年。
↑班彦新村村民家的屋顶上、猪圈边“种”满了光伏板。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在充足的电能支撑下,班彦村临街的村民们开铺子做买卖,干起了养殖猪的营生,传统的土族刺绣和青稞酩馏酒也开始规模化生产了。
晒着太阳就有钱赚。吕有荣把新家改造成农家乐,家电装上了,自来水喝上了,天然气也用上了。农家乐的收入和年底领取的每户2500元的光伏补贴让他终于摘下戴了多年的“贫困帽”。
视频加载中...
↑吕有荣在新家门口讲起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充分利用光照资源禀赋,将光伏扶贫发展成为破解贫困地区产业匮乏难题、保障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卫星记录了,一个个光伏项目平地而起,在青海大地上犹如鱼鳞阵列、蓝海翻涛,带来了勃勃生机。
2019年6月27日,随着装机容量为2.37万千瓦的青海省互助县村级光伏扶贫2号电站的正式投产,青海全省1622个贫困村实现了光伏扶贫项目全覆盖。
如今,吕有荣依然天天看日头,还是看着太阳“望天收”。只不过,以前收入微薄,靠的是油菜、小麦;现在,收入大幅增长,靠的是电能、游客。卫星在天上看到了班彦村的过去、现在,也让人们看到了光伏扶贫的未来。
出品:汪金福、江时强、陈凯星、周亮
策划:贺大为、钟昊熹、陈凯
统筹:周瑜、程婧、牟帆
执行:李梦婷、丁新珂
记者:韩方方、赵玉和、周喆
卫星数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中科卫创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青海分社
联合出品
相关新闻:
卫星图鉴故事丨修路老汉“穿越”记
卫星图鉴故事丨老村寨“消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