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伟大的蠢朋克,这次终于不是「诈胡」了!

老实说,Daft Punk并不是最早诞生的电子音乐乐队,但却是公认的“神一般的存在”,是前所未有的传奇乐队。

《年轻的教宗》里,教宗问现在最伟大的乐队是谁?

回答是Daft Punk;

Skrillex花光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就为了买一张 Daft Punk 的黄牛票;

Frank Ocean曾经在接受 New York Times 的采访时,就直言说他超级羡慕、甚至想成为Daft Punk,在杂志 Boys Don’t Cry 以经典的头盔造型致敬偶像;

侃爷也感慨:“如果你要问世界上谁对舞曲的影响最大?所有人都会说是Daft Punk。”

自 2014 年格莱美之后就消失在公众视野的Daft Punk,或许是世界上“假新闻”最多的乐队了。

如果你在 Google 上搜索 Daft Punk:Daft Punk 将要发布新专辑、Daft Punk准备在某音乐节演 出、Daft Punk可能要再来格莱美演出了......假新闻简直数不过来。

虽然大家看到关于 Daft Punk 的新闻,都习以为常地想到这会不会又是一次咋胡——不过,这个双人组最近还真的在巴黎 Philharmoni 举办了一场展览。

展览以 14 年前发布的专辑《Human After All》中热门歌曲《Technologic》为主题。

MV里充满未来感的头盔,以及那些服饰、吉他、动画、数字屏幕、乐队成员 Thomas 和 Guy 亲自制作的装置,都可以在展览里找到。

Daft Punk被神化,不仅因为奠定了 French House 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对 90 年代舞曲的发展有着无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更因为他们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神出鬼没的行踪、漫天飞的“假新闻”,然而对待音乐却又朋克、酷进骨子里的态度。

没有人会忘记,Daft Punk现场演出的超时空的惊艳,以及那些血脉贲张的节奏、波普的声音。

Daft Punk干过的酷事儿

大部分人对于 Daft Punk 的第一印象,都是两个宛如从漫画里走出来的、闪耀着光芒的金属头盔。

1999年9月9日,正值千禧虫引起每个计算机用户恐慌的年代,便是 Daft Punk 机器人的“生日”。

据说,当时 Thomas Bangalter 和 Guy-Manuel 在录音室录歌时,采样器被一个编号为“9999”的 Bug 破坏并引起了爆炸。

两人的脸部被飞溅的火花弄伤,于是便从法国搬到加州,邀请各路艺术家、制作团队、特效化妆师以 Y2K 为灵感制作头盔。

并融入了金属、镜面、LED特效,炫酷到让人赞叹这真的是一次绝妙的宣传。

结果,俩人这头盔一戴便是 20 年。

就连在 MV 里以为终于要露脸,结果一脱下头盔,居然是一块主板。

可以说,戴上头盔的 Daft Punk 彻底从人类中被解放,以 2001 年释出的专辑《Discovery》为起点,启动了机器人形象。

“We are not dead. We just became robots.”

——Daft Punk

歌曲的编排无不模糊着未来主义与现实的界限,融合着虚拟和真实的世界,乐队成员穿戴金属头盔和手套拍摄MV、接受电视访问、表演Live Show......

从《Discovery》到 2005 年的《Human After All》、2010 年电影配乐《Tron:Legacy Reconfigured》,

再到2013年捧回5座格莱美奖杯、登上了81个国家专辑榜榜首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Daft Punk的头盔一直在不断地进化。

头盔所营造的神秘感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人们乐此不疲地窥探 Daft Punk 在变成金光闪闪的“机器人”之前,他们的真面目到底是啥。

于是,我们发现 Daft Punk 的前身是一个组件与1992年的法国三人音乐团体——Darlin,在其中一员 Laureng Brancowitz 离队后,剩下的俩人继续玩音乐。

Darlin的音乐融合了House、Funk、Techno、Disco、Rock及 Synth-pop 各种元素。

不过,一开始这种音乐并没有被主流接受。

英国著名流行音乐杂志《Melody Maker》还给出尖锐负评,说他们就是“A bunch of daft punk”(一堆蠢朋克)。

不过,Thomas和 Guy 心倒是很宽,直接用 Daft Punk 当作乐队名。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们成功地解构、糅合、重组美国黑人的Blues、Jazz、Soul音乐,推动了 French House 运动。

没有人预想过,从美国底特律起源的电子乐,居然在两个法兰西制造的机器人手里,成为风靡全球的流行风格。

即便当时这些音乐概念因为太过超前,并没有被大多数乐评人看好,但 Daft Punk 在所发行的为数不多的专辑里,逐渐建立起自己对律动、音色、结构、旋律的理解和风格。

这不是底特律的,也不是巴黎的,而是 Daft Punk 的音乐。

不仅如此,细数 Thomas 和 Guy 做过的一箩筐怪事儿,也真的是酷上天。

比如在巴黎迪士尼乐园搞过一场锐舞派对;

邀请日本科幻漫画家松本零士为专辑《Discovery》打造动画电影《银河生死恋 5555》(Interstella 5555: The 5tory of the 5ecret 5tar 5ystem);

成立至今,根据合作的内容不断换合作伙伴,可谓是流水的制作、经纪人,铁打的Daft Punk!

维京唱片的高层给 Daft Punk 安排了前往纽约餐馆的豪华轿车,结果两个年轻人丝毫不买帐,转身跑去搭地铁,留下一脸尴尬的经纪人。

他们还参与科幻电影《创战纪》的原声音乐《Tron: Legacy》制作,在飞行器里客串了一把 DJ 角色,虽然依旧没有露脸。

十几年前,造星舞台 Coachella 在多次努力过后,唯有将价码提到 30 万美元,才请得动 Daft Punk 来表演。

这或许也是 Coachella 所经历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敲竹杠”,Daft Punk在演出前便向主办方要了比全款还多的现金(一般只能拿10%)。

然而他俩也不稀罕捞钱赚人气这种事情,他们并不是填不饱肚子玩音乐的小孩。 他们只是趁这次机会,借力打力把 Coachella 当作音乐现场的一次实验,把钱全花在舞台上那座闪耀着钻石光芒的“金字塔”上。

不过,这 30 万买来的,是 Daft Punk 的一场可以载入历史的音乐现场——无视规则清空整个后台、高耸的金字塔 DJ 台、前卫先锋的数字化影像、炫目的 LED 灯光......从音乐到视觉,一切都是超时代的!

近 4 万观众想要挤进只能容纳 1 万人的场地,一睹 Daft Punk 的现场盛况,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棒的音乐现场之一。

Coachella之后,无数音乐节主办方提着巨资找上门来,从 100 万到 500 万美金,显然都被拒绝了。

当年赫赫有名的音乐大腕也被 Daft Punk 婉言拒绝合作邀请,其中就有麦当娜、Janet Jackson、George Michael。

“蠢朋克”并不精明于商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制作纯粹、自由、惊艳的音乐。

他们会使用三台不同年代产的麦克风,收录三个不同阶段的声音,连专业技术人员都无法分辨出的效果差异,但 Daft Punk 可以。

他们为新时代下 DJ 们的演出树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标杆,从Avicii、Porter Robinso到 Zedd,数不清的音乐人追随着“机器人”的脚步。

“神出鬼没”的存在

对于主办方来说,Daft Punk一直是个又迷人又难搞的存在,他们行踪不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爱接受媒体采访、拍摄,永远“躲”在面具和头盔底下......

“我们不想被拍摄,特别是出现在杂志中……在荧幕前讲话太危险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那些诡异的面具,就连麻袋也派上了用场。

他们更新社交媒体也全凭缘分,自 2017 年底之后,Instagram就再也没有更新,Twitter也如同“失踪人口”一般,很多年没有碰了。

不过,全世界依然在翘首期盼他们的回归,几乎都走火入魔了,比如说有人戴头盔假扮Thomas Bangalte,成功在 Ibiza 的夜店蹭了数千英镑的酒水。

幸运的是,隐匿在公众视线的 Daft Punk 也没有收山,依然会参与自己所欣赏的音乐人的专辑制作,从台前转到幕后。

Kanye West 在专辑《Yeezus》里,便有收录一首与 Daft Punk 合作的单曲《On Sight》。

Kanye为 Jay-Z 制作的单曲《Computerized》,也能从旋律和节奏找到 Daft Punk 熟悉且辨识度极高的“踪影”。

菲董 Pharrell Williams 也算是 Daft Punk 的老相识,合作单曲《Gust of Wind》的MV,Daft Punk献上石雕头盔的珍贵镜头。

被收录在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的合作单曲《Get Lucky》,一下子蹿升全球 55 个国家音乐榜单榜首,在格莱美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Daft Punk一向给足格莱美面子,三度现身格莱美,除了和菲董,还有 Kanye,最后一次是与盆栽 The Weekend 合作的《Starboy》。

虽然是 Ft.,但无可否认的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 Daft Punk 身上。强烈科技感的造型和招牌合成器演奏,风头不减四年前与 Pharrell 共同演绎的经典格莱美瞬间。

Daft Punk 虽然无意抢盆栽风头,但却是所到之处都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早些年 Jay-Z 收购流媒服务平台 Tidal 时,一票音乐大腕都来发布会撑场,包括侃爷、麦当娜,以及精心打扮的机器人Daft Punk。

在 80 年代以 Glam Rock 形象叱咤风云的David Bowie,也曾经摆出 Daft Punk 招牌手势登上视觉杂志《HERO》,致敬这支伟大的乐队。

2015年,BBC为 Daft Punk 拍摄了一部纪录片《Daft Punk Unchained》,80分钟的时间里众星云集。

著名音乐人Giorgio Moroder、Paul Williams、Todd Edwards,传奇摄影师Peter Lindberg、经纪人兼 Maison Kitsuné 创始人Gildas Loaëc,以及横跨法、英、美三国著名音乐制作人、导演、乐评人……

向观众娓娓道来,梳理 Daft Punk 自成立之后如何通过音乐、以及那对著名的“头盔”,将流行音乐带向全新的纪元。

受到时装、潮流圈青睐的“隐士”

掐指一算,Daft Punk还算个年轻的 90 后,不过早已凭借机器人的设定、华丽机械的科技感、和不屑混圈的做派,吸引了众多时装设计师、街头品牌的青睐。

“蠢朋克”看起来一点儿都不蠢,他们既代表着特立独行的音乐态度,也有着旗帜鲜明的时尚风格,正如朋克是音乐,亦是时装。

拥有丰富音乐文化储备的Hedi Slimane,在 Saint Laurent 担任创意总监的时期,就曾经开启过一项 Music Projects 企划。

邀请一系列摇滚音乐人参与拍摄广告、秀场音乐的制作,探索时装屋与音乐相生相伴的关系,其中就包括Daft Punk。

Hedi在 Saint Laurent 女装成衣首秀的音乐,便是由 Daft Punk 打造。

“机器人”坦言自己从 Dior Homme 以来便是 Hedi 的忠实粉丝,惺惺相惜的天才相遇,碰撞出音乐、创意的精纯火花。

Daft Punk 依然是头戴银色机器人头盔,演绎亮饰礼服领夹克、皮裤等造型,以极简、冷酷、瘦削的形象诠释 Hedi 独特的设计语言。

Hedi为 Daft Punk 也量身多款造型登上时尚杂志封面,有法国时尚独立杂志《CR Fashion Book》的“Digital Love”造型特辑;

还有黑白摄影大师 Peter Lindberg 操刀拍摄的法国时尚杂志《M Le Monde》。

这两顶头盔还拿下过不少杂志封面和造型大片,比如与 Giesele Budchen 一同登上 《The Wall Street Journal》11 月号封面,由 Terry Richardson 掌镜拍摄;

携超模 Karlie Kloss 共同演绎《VOGUE》八月刊造型特辑;

身穿Thom Browne、Kris Ban Assche、Mochino等时装单品,演绎西班牙时尚杂志《Fucking Young!》第三期以“Daft Punk”为主题的造型片。

甚至连 Cult 到不行的视觉杂志 Toilet Paper 都没放过,双方合作了一期色彩斑澜的封面。

除了 Hedi 以外, Daft Punk与明星时装设计师的合作不在少数——Karl Lagerfeld在 2017SS 就以 Daft Punk 为灵感,来打造秀场装置及模特的头饰。

伴着 Daft Punk《Around the World》的动感旋律,穿着经典粗花呢套装的模特戴上 Daft Punk 头盔,在一排排闪烁着信号灯的服务器、插满彩色电线的主板之间穿梭。

街头品牌也不乏对 Daft Punk 的致敬,比如 Supreme 以 Daft Punk 在《Discovery》专辑封面的字体为灵感,推出过一款 T 恤。

Virgil Abloh在自己创立的街头品牌 OFF-WHITE 中,也将 Daft Punk 乐队前身 Dalin 印在 T 恤和皮夹克上,并在洛杉矶的快闪店中出售。

一直把 Daft Punk 当偶像、并以俄国街头青年风格著称的人气设计师Gosha Rubchinskiy,在 2017 年为偶像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未来感的反光西服套装、连体服、PACCBET T-shirt 和背心。

日本著名玩具商 Medicom Toy 的 Be@rbrick 公仔一向是街头拥趸必入的收藏,他们多次推出过 Daft Punk 主题的套装玩偶。

对其标志性的金银头盔、皮衣造型都刻画得相当精妙传神。

Daft Punk自己也推出过不少周边产品:夹克、鸭舌帽、水晶球、拼图、滑板等等。

在洛杉矶的快闪店一经发售,便引起粉丝大排长龙,比周四 Supreme 发售现场还夸张。

不过这些物品算是正常的——Daft Punk曾经推出过一个名为“70s”的复古系列,售卖溜溜球、飞盘、马克杯,像穿越到 1970 年代的少年房间顺手拿回来的摆件。

曾经有人说: “蠢朋克是第一批拥有苹果电脑,并把合成器音乐技术玩透的人。”

即便今天,我们会感慨技术革命让音乐不断变迁,但早在上个世纪,Daft Punk 便率先用技术超越潮流、制造潮流。

他们是Daft Punk,骨子里镌刻着最硬核的朋克精神,也拥有最纯粹自由的音乐灵魂。

快出新专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Karen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以不负责任的弹幕式吐槽来添加个人观点。

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如果这样的人你都感兴趣,那么请记得关注本平台。

三种关注方式请任选:

1.直接点击文章最上方作者名,即可一键关注(强烈推荐)

2.请搜索账号:mr_kira_xoxo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