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的晋文公是如何击败霸主楚国的?

春秋时代最经典的军礼之战,就是晋楚之间进行的城濮之战。此战中,双方的谋略完美地融合了军礼与谋略。也是国际战略中,后发国家挑战当前霸主秩序并取胜的典范。

晋文公的后发制人

晋文公早年在列国颠沛流离 受过不少屈辱

起初晋国内乱,还是公子重耳的晋文公出逃。他到楚国时,受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招待。闲谈中成王问重耳如何报答自己。晋文公说若两国不幸要打仗的话,他会让晋军后退三舍。也就是主动后撤90里,再与楚军开战。这番不卑不亢的外交辞令,赢得了楚国君臣的赞叹与忌惮。

晋文公也利用在楚流亡的机会,对楚军战力有了近距离的观察。他还发现楚国内部存在大家族权力过大,威胁王权的情况。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在此之前,年轻的他历经磨难,游历各国,见识过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等有名的大国君主。既受到了他们的礼遇,也目睹他们的得失。重耳和一班近臣们,也通晓曹国、卫国、郑国等中小诸侯国的民风民俗,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情报。

继位后,晋文公建立卿制削弱公室。卿既是辅政大臣,也是军队统帅,有利于加强君权,防止贵族公子的内乱。

在经济上,晋国因为帮助周王室平定戎狄之乱,得到了太行山以南的平原沃土。他们还大力开发南阳盆地,劝课农桑、授民以土。肥沃的平原土地有利于增加晋国的粮食储备。

在内政外交中,晋国君臣也以信待人,讲究规则,力求取信于自己的臣民和尚未归附的外邦之人。这逐步改变了晋国耍诡计和小聪明,喜欢占小便宜坑外邦人的政治社会文化。

加上晋文公本人是戎夏混血,在流亡期间曾经和戎王一起生活过很久。这一背景让其君臣和周边戎狄有了独特的理解。他们不强迫戎狄接受中原文化模式,而是主动融合。这让晋国具备了一大优势。一方面养成晋人彪悍的民风,另一方面,并让戎狄基于共同价值而诚心归附,而不是基于晋国一时的经济利益。这是受礼仪熏陶束缚的中原诸侯所缺乏的优势。

晋国也是借此平定了戎狄对周王室内政的干预,帮助周襄王返回洛阳王城。并以外交手段,巧妙地拒绝了秦穆公借机东进的企图,拉近了晋国和周王室的距离。在晋文公这些后发制人思想指导下,晋国逐渐恢复了以前的国力。

晋文公的一系列策略让晋国壮大起来

楚国的国际霸权

后来死在自己人手里的楚成王 曾经庇护过重耳

晋文公继位时,春秋霸主为楚国。楚王为了进一步称霸,制订了比较明确的外交方略:既然周天子不愿意给楚人加封爵位,那么楚国将天下诸侯拉拢到自己这边,再狭诸侯以令天子。

首先,楚成王继续收降中原的中小诸侯国。不仅从郑国带走了2个公族少女做妾,还将妹妹许配给郑文公。并娶卫文公之女为夫人,与这些姬姓国紧紧捆绑。在收服了宋国,迫使宋成公前往楚国朝见后,还趁着齐鲁交恶之际联合了姬姓鲁国,对付齐国。

面对强国,楚成王觉得鞭长莫及,他采用了扶持亲楚君主的政策。在鲁国的帮助下攻击齐国边境。在新攻取的齐国边城里,安置了齐桓公的一个儿子--公子庸,作为亲楚齐君的备选人。此外还册封齐桓公的7个儿子作为楚国大夫,以收齐国之人心。基于这个考虑,他也善待了落难的公子重耳,希望他能执行亲楚国的外交方略。此外,为了加强在中原的存在感,楚人在北部边疆大量集结兵马。

等到泓水之战后,宋襄公败亡。除了齐、秦、晋三国,已无诸侯有实力单独抗楚,楚国遂成为霸主。

但楚国领导下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固。与晋国类似,楚国也有“夏君夷臣”的种族构成,境内既有息国这样的诸夏,还有越人,濮人,夷人等百越民族。所以楚人政治制度上采用的是夷夏混合的体系。但楚王的臣强君弱的特点,使其更加强调蛮夷属性,在外交上会故意违背礼制,来刁难或者羞辱中原诸侯。所以在中原诸侯看来,楚国不是善类,各国都在借机摆脱楚国。

比如看到晋国日益强大的宋国人,就觉得重耳是反抗楚国的靠山。而且宋成公时刻不忘父亲因为泓水之战而受重伤去世与自己所受的羞辱。于是断交背叛楚国,投靠晋国。

楚国的扩张让其他诸侯都感到了威胁

楚国陷入宋国战争泥潭

外交风波最终促成了城濮之战

宋国与楚国的断交,打乱了楚人的称霸策略。面对宋国的背叛,公元前633年,以楚国牵头的多国部队杀入一马平川的宋国腹地,直接包围了宋都商丘。宋国在顽强抵抗之际,火速派人向晋国求救。

此时除了宋国,中原几个中等诸侯均已臣服于楚国。北方仅有齐国,秦国和宋国尚未屈服。如果放任楚国削弱宋国,到时候就很难制衡这个南方大国了。

晋文公因宋襄公的礼遇,也为了介入中原事务,与楚国争夺霸权,召集众大夫商量对策。由于楚人兵势正旺,气焰嚣张,不宜与之正面相抗。晋军如果要前往宋国,就必须经过曹国和卫国地区,这两个国家都是楚国的盟友。倘若跨国外邦领土救援,反而会被楚人卡断后路。晋国君臣决定先出兵攻击楚国的盟友曹国和卫国,围甲救乙,削弱楚国的实力,然后再出兵救宋国。

于是公元前632年元月,晋文公亲率晋军自晋都绛出发,以曹国君主对自己无礼为由,大举出师攻曹。大军从晋国、邢国边境出太行山,并计划从卫国境内度过黄河。由于卫国拒绝借道,晋国顺势攻陷了卫国的边疆城市五鹿,还在卫国的敛盂与齐昭公会盟。鉴于晋人庞大的声威,卫国人只好以流放国君的形式讨好晋军。随后晋军继续向东南行军,来到曹国。由于曹人顽强抵抗,晋人决定在曹国城外的祖坟上扎营。担心祖先受惊的曹人心生忧惧,于是打开城门,将战死的晋人尸首送还。结果晋军趁机鱼贯而入,攻克了曹国都城。

晋文公发兵后一度让楚国措手不及

面对晋人加入战团,楚军有三种可选的策略:

可以强攻下宋国,在宋境内作战,迎接晋军。

或者退到楚国北部的申县,静观其变。

又或者北进到曹卫之地,与晋军开战。

但是老道的楚成王看出了重耳的谋略:围甲救乙。当年重耳流亡到楚国时,因为饱经磨难,多次遭人陷害侮辱,性格十分谨慎。楚成王对此深有认识。以他的谨慎性格,晋军很难越过楚国盟友的领土,长途跋涉前来作战。所以楚成王料定重耳是在引诱楚军放下即将到手的宋国,但不会与楚军轻易开战。于是他不理会晋人的计谋,仅仅让楚军加紧攻城,强行使前霸主宋国彻底屈服。

蛮风浓厚的楚国并不会轻易上当

晋国的外交取胜

晋国最后将齐国这样的大国拉倒自己一边

由于计谋被识破,晋文公开始实行第二套方案。考虑到宋国国力不俗,宋人民风顽强倔强,而且宋成公与楚人有丧父之仇。所以重耳一面瓜分曹国和卫国的土地给宋国,坚定宋人的抵抗意志,并以此激怒楚国。同时他还建议宋国送礼给秦国和齐国,让两大国给宋国求情。

果不其然,打得起劲的楚国显然不愿意吐出即将吞下的肥肉。听说盟友的国君被放逐,国土遭瓜分,于是断然拒绝了齐秦的求情。两大国就此被推到了宋国--晋国一方。由于当时的楚国在北方原诸侯眼里还是凶悍的南蛮,各国有必要结成联盟加以遏制。

看到力量对比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变化,楚成王认为如果继续作战,楚军凶多吉少。这次子玉得罪了几个重量级对手。齐国君主是开国元勋的后裔,本来就是实力不俗的前任霸主,威望崇高。晋国是周天子的同宗,在兼并小国,平息内乱之后傲视北方。秦国虽然是年轻的诸侯,但曾为周天子保卫西陲,并在王室危难时护驾,民风彪悍,实力和地位上升迅速。楚国在中原的扩张行动,不能不引起几个大国的强烈反应。

在楚国内部,自负而残暴的子玉一向虐待士卒,和同僚关系不睦,不适合指挥规模超过300辆战车的部队。

知己知彼的楚成王在对比实力之后,认为楚军要适可而止。他下令解除对宋的围困,自己退守楚国的防御工事—方城。还果断要求子玉停止军事冒险,避免丧师辱国。而子玉却拒绝服从王命,表示一定要通过胜仗证明自己,堵住其他贵族的诋毁。楚成王看到子玉如此难以驾驭,也想借晋人的力量,消耗这个权臣的实力。于是他派出了子玉家族的私兵----180乘战车作为援军主力。为了表示重视,楚王象征性地加派了太子卫队—“东宫”的15乘战车,以及楚王卫队“西广”的15乘战车。

在整个先秦时代 战车都是一国武力强弱的代表

看到这一情形,家族的亲兵们为楚国宫廷的态度感到担忧。为了瓦解日益形成的北方诸侯联盟,楚国大夫建议子玉使用齐桓公称霸的策略,恢复被灭亡的,或者行将崩溃的诸侯国。具体做法是,楚国使者建议晋国恢复被灭亡的曹国和卫国。作为交换,楚国在同一时间解除对宋国的包围。这样不仅能体现不恃强凌弱的霸主风范,使三个即将被灭亡的诸侯复国。楚国与晋国的私自议和,还可以疏远晋国和宋国的关系,让晋国落得抛弃盟友的坏名声。楚国就有可能在未来收降宋国。

最后,这一操作可以让秦国与齐国失去参战的理由,进而瓦解北方诸侯的同盟,缓解楚国的外交压力。

但晋人很快就识破了楚人的离间之计。为了防止楚人私下与曹国,卫国达成合约,也为了防止楚人散布流言,离间晋国和宋国的联盟。晋国君臣一面抢在楚国之前许诺曹国、卫国的恢复,并以此为条件,要求曹、卫与楚国正式绝交。一面将楚使者拘押起来。

按照军礼,两国交兵不能加害或者拘留使者。晋国这么做其实有违礼制,但是楚国和宋国争霸期间,也曾违背约定。既然南蛮楚人不讲礼义,那么晋人也没有必要顾忌这些细节。这一招不仅继续孤立了楚国,而且还激怒了暴躁易怒的楚军主帅子玉。

退避三舍实际上有非常明确的外交和军事考虑

战略后退

晋文公的外交运作发挥了很大效果

重耳以治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令楚国统帅子玉怒不可遏。他觉得个人荣誉和楚国都受到了重耳的侮辱,就解除了对宋国的围困。杀气腾腾地冲向晋人驻扎的卫国地区。

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晋文公想起了自己和楚成王的约定,于是命令晋师向后退却。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说我们是国君率领队伍,他们是臣子作帅,现在君避臣,不是太丢脸了么?

但这一撤退,堪称是军礼和计谋结合的典范。在大众心理上,春秋时代的人讲究大义名分。晋国君臣认为,出兵要理直,士气才会充沛,反之士气气就会衰退。晋国国君曾受过楚王的恩惠,也曾说过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晋人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楚人就理直,士气就高。反过来说,如果晋人退了以后,楚军仍不撤兵,那就是楚人理亏。晋人的让步可以制造晋国君主一再谦让,但楚国臣子大肆的表象。可以加深楚人不守周礼,以下犯上的负面形象。这有利于晋军积蓄怨恨,大举反击敌人。

从实战角度看,后退有利于晋人等到齐国和秦国的增员力量。在空间上有利于缩短晋军的补给线,来到他们熟悉的地形和气候区域作战。

不少先秦贵族在决策时自带一种奇怪的自负

多数楚军战士并不理解晋军的不战而退。他们不能理解晋军为什么还没正面接战就一路后撤,感到事情不妙,其中必有蹊跷,一路上心生怀疑。而子玉则认为是北人心生恐惧,所以避而不战。于是快马加鞭,策动大军追击到了卫国境内的城濮地区。

此时,宋国、齐国和秦国的大队援军也来到了城濮附近。臣服于晋国的戎狄部落,也在晋文公的号召下赶来助战。联军与晋人一起安营扎寨。大军的千帐营火,在深沉的夜色中闪烁。风尘仆仆追来的楚军发现对手已经与友军会师,于是停止了追击,选择了有利的地形,背靠着丘陵地带扎营。

晋文公看到楚军虽然已经被换下了主力,但是敌人规模依旧十分可观。营地防御严整,深沟后是夯土壁垒。壁垒中,战士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构筑各种工事,进行战前操练,熟悉着战场的水土环境。还有战士外出,在营地附近狩猎。这既是军事训练,也是补充肉食的手段。视日人和望气者登上巢车,远观战场地形和天空中的云朵与日光。判断未来数天内的天气情况,为楚军将领的排兵布阵提供参考。

战地附近的乡野之人,看着两支威严的军队,唱起了颇有宿命意味的歌谣:原野上的青草长得多茂盛啊,除了旧根茎,又要播新种哟。暗示着脚下的中原沃土,即将见证无数的死亡与新生。

造成霸主易手的决战

城濮之战是先秦时期记载最为详细的战役

楚国令尹子玉遂率家族亲兵,与郑、卫、陈、蔡国的兵马,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共集结了约1400-1500乘战车的兵马。而晋国方面,则是由晋人、秦人、齐人、宋人和北方戎狄组成的联军,共有约1000乘战车。但楚国的军事编制中,每辆战车后的随行步兵多于中原国家。所以两军的人数对比更加悬殊。

由于晋联军的战车数目少于楚联军,而且是晋国第一次与一等大国开战。此时的晋文公对于战斗的胜负,依旧没有十足的把握。重臣栾枝表示,霸主的重任是维护诸夏的生存,打击周边的蛮夷。楚国虽然号称黄帝后裔,但却不尊守周礼,在南方自我蛮化。由于楚国的鲸吞蚕食,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最大的随国也与楚国亲近。如果君主对楚王的个人恩怨念念不忘,但却忘记了姬姓衰败的大灾难,得不偿失。还有臣子为了坚定重耳的决心,告诉他晋国地理形势险要。就算作战失利,晋兰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脉作为天险,易守难攻。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重耳终于坚定了与强敌正面对决的信心。

交战之前,子玉迫不及待地向晋文公下了杀气腾腾的战书:请晋国的将士和楚军将士进行一场决斗,晋侯可以站在战车上欣赏战斗,为臣我也陪您开开眼界。

面对楚军貌似文雅,但却暗藏着杀气的辞令,重耳继续以往的沉稳做派,派出栾枝不卑不亢地回复道:贵国君王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我军后退到这个地方。既然贵国不给我们罢兵的机会,那就劳请楚国的大夫和将士们,准备好战车和军械,完成国君给你们的使命,明天我们就在战场上过招吧。

城濮交战时双方的阵容是:晋国三军以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

楚国也是三军。按照楚人早期的传统,楚军喜欢将精兵集中在左翼,进行侧翼突击。但是鉴于几个附庸国的兵力比较弱小,缺乏尚武传统,所以楚军决定让本族军队位于阵中央,作为全军核心。就算两翼失利,楚军中央还可以维持秩序,不至于全线崩溃。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统率申县和息县组成的左军,这两个县以前都是独立的诸侯国,被楚国征服后成为楚王辖地,而且保留了可观的县军。这两个县的军队可以在楚与中原的战争中独当一面。子上统率文弱的陈人、蔡人组织的右军。

四月六日,晋军在城濮严阵以待楚军。子玉嚣张地声称:今天晋国就将不复存在了。

当两军开始接触之时,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联军。这两个国家本来就是楚国的附庸部队,是迫于楚人的淫威而被迫屈服的。为了进一步惊吓这些成为惊弓之鸟的队伍,晋军将虎皮蒙在拉车战马的背上。敌方的战马和士兵看到敌方的战虎驾车,于是更加恐慌,这些人纷纷溃退,楚军的右翼一触即溃。

晋军左翼的战车给自己的马匹都披上虎皮

楚子玉、子上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人右翼的上军统帅狐毛树立了两面将旗,并主动后撤引诱楚军。晋军左翼的下军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曳树枝奔驰而伪装后退。在冬末春初的东北风吹拂下,楚军前进的视野受到烟尘的干扰,从而不能仔细观察战场。

楚将子玉以为晋军主将所在的右翼败退,于是当机立断,下令楚左军追击,因此对楚军右翼的失败不加理会。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暴露于晋国中军的攻击下。晋军的先轸、郤溱率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回过头来,夹攻楚左军,楚左军溃败。楚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在保全了本族军队的前提下,向着西南方撤退。

随着子玉率建制完好的楚国中军人马退出战场,晋军进占楚军营地。休整三日后,胜利班师。从此晋文公复兴了晋国霸业,开启了自己的时代。(完)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的晋文公是如何击败霸主楚国的?

春秋时代最经典的军礼之战,就是晋楚之间进行的城濮之战。此战中,双方的谋略完美地融合了军礼与谋略。也是国际战略中,后发国家挑战当前霸主秩序并取胜的典范。

晋文公的后发制人

晋文公早年在列国颠沛流离 受过不少屈辱

起初晋国内乱,还是公子重耳的晋文公出逃。他到楚国时,受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招待。闲谈中成王问重耳如何报答自己。晋文公说若两国不幸要打仗的话,他会让晋军后退三舍。也就是主动后撤90里,再与楚军开战。这番不卑不亢的外交辞令,赢得了楚国君臣的赞叹与忌惮。

晋文公也利用在楚流亡的机会,对楚军战力有了近距离的观察。他还发现楚国内部存在大家族权力过大,威胁王权的情况。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在此之前,年轻的他历经磨难,游历各国,见识过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等有名的大国君主。既受到了他们的礼遇,也目睹他们的得失。重耳和一班近臣们,也通晓曹国、卫国、郑国等中小诸侯国的民风民俗,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情报。

继位后,晋文公建立卿制削弱公室。卿既是辅政大臣,也是军队统帅,有利于加强君权,防止贵族公子的内乱。

在经济上,晋国因为帮助周王室平定戎狄之乱,得到了太行山以南的平原沃土。他们还大力开发南阳盆地,劝课农桑、授民以土。肥沃的平原土地有利于增加晋国的粮食储备。

在内政外交中,晋国君臣也以信待人,讲究规则,力求取信于自己的臣民和尚未归附的外邦之人。这逐步改变了晋国耍诡计和小聪明,喜欢占小便宜坑外邦人的政治社会文化。

加上晋文公本人是戎夏混血,在流亡期间曾经和戎王一起生活过很久。这一背景让其君臣和周边戎狄有了独特的理解。他们不强迫戎狄接受中原文化模式,而是主动融合。这让晋国具备了一大优势。一方面养成晋人彪悍的民风,另一方面,并让戎狄基于共同价值而诚心归附,而不是基于晋国一时的经济利益。这是受礼仪熏陶束缚的中原诸侯所缺乏的优势。

晋国也是借此平定了戎狄对周王室内政的干预,帮助周襄王返回洛阳王城。并以外交手段,巧妙地拒绝了秦穆公借机东进的企图,拉近了晋国和周王室的距离。在晋文公这些后发制人思想指导下,晋国逐渐恢复了以前的国力。

晋文公的一系列策略让晋国壮大起来

楚国的国际霸权

后来死在自己人手里的楚成王 曾经庇护过重耳

晋文公继位时,春秋霸主为楚国。楚王为了进一步称霸,制订了比较明确的外交方略:既然周天子不愿意给楚人加封爵位,那么楚国将天下诸侯拉拢到自己这边,再狭诸侯以令天子。

首先,楚成王继续收降中原的中小诸侯国。不仅从郑国带走了2个公族少女做妾,还将妹妹许配给郑文公。并娶卫文公之女为夫人,与这些姬姓国紧紧捆绑。在收服了宋国,迫使宋成公前往楚国朝见后,还趁着齐鲁交恶之际联合了姬姓鲁国,对付齐国。

面对强国,楚成王觉得鞭长莫及,他采用了扶持亲楚君主的政策。在鲁国的帮助下攻击齐国边境。在新攻取的齐国边城里,安置了齐桓公的一个儿子--公子庸,作为亲楚齐君的备选人。此外还册封齐桓公的7个儿子作为楚国大夫,以收齐国之人心。基于这个考虑,他也善待了落难的公子重耳,希望他能执行亲楚国的外交方略。此外,为了加强在中原的存在感,楚人在北部边疆大量集结兵马。

等到泓水之战后,宋襄公败亡。除了齐、秦、晋三国,已无诸侯有实力单独抗楚,楚国遂成为霸主。

但楚国领导下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固。与晋国类似,楚国也有“夏君夷臣”的种族构成,境内既有息国这样的诸夏,还有越人,濮人,夷人等百越民族。所以楚人政治制度上采用的是夷夏混合的体系。但楚王的臣强君弱的特点,使其更加强调蛮夷属性,在外交上会故意违背礼制,来刁难或者羞辱中原诸侯。所以在中原诸侯看来,楚国不是善类,各国都在借机摆脱楚国。

比如看到晋国日益强大的宋国人,就觉得重耳是反抗楚国的靠山。而且宋成公时刻不忘父亲因为泓水之战而受重伤去世与自己所受的羞辱。于是断交背叛楚国,投靠晋国。

楚国的扩张让其他诸侯都感到了威胁

楚国陷入宋国战争泥潭

外交风波最终促成了城濮之战

宋国与楚国的断交,打乱了楚人的称霸策略。面对宋国的背叛,公元前633年,以楚国牵头的多国部队杀入一马平川的宋国腹地,直接包围了宋都商丘。宋国在顽强抵抗之际,火速派人向晋国求救。

此时除了宋国,中原几个中等诸侯均已臣服于楚国。北方仅有齐国,秦国和宋国尚未屈服。如果放任楚国削弱宋国,到时候就很难制衡这个南方大国了。

晋文公因宋襄公的礼遇,也为了介入中原事务,与楚国争夺霸权,召集众大夫商量对策。由于楚人兵势正旺,气焰嚣张,不宜与之正面相抗。晋军如果要前往宋国,就必须经过曹国和卫国地区,这两个国家都是楚国的盟友。倘若跨国外邦领土救援,反而会被楚人卡断后路。晋国君臣决定先出兵攻击楚国的盟友曹国和卫国,围甲救乙,削弱楚国的实力,然后再出兵救宋国。

于是公元前632年元月,晋文公亲率晋军自晋都绛出发,以曹国君主对自己无礼为由,大举出师攻曹。大军从晋国、邢国边境出太行山,并计划从卫国境内度过黄河。由于卫国拒绝借道,晋国顺势攻陷了卫国的边疆城市五鹿,还在卫国的敛盂与齐昭公会盟。鉴于晋人庞大的声威,卫国人只好以流放国君的形式讨好晋军。随后晋军继续向东南行军,来到曹国。由于曹人顽强抵抗,晋人决定在曹国城外的祖坟上扎营。担心祖先受惊的曹人心生忧惧,于是打开城门,将战死的晋人尸首送还。结果晋军趁机鱼贯而入,攻克了曹国都城。

晋文公发兵后一度让楚国措手不及

面对晋人加入战团,楚军有三种可选的策略:

可以强攻下宋国,在宋境内作战,迎接晋军。

或者退到楚国北部的申县,静观其变。

又或者北进到曹卫之地,与晋军开战。

但是老道的楚成王看出了重耳的谋略:围甲救乙。当年重耳流亡到楚国时,因为饱经磨难,多次遭人陷害侮辱,性格十分谨慎。楚成王对此深有认识。以他的谨慎性格,晋军很难越过楚国盟友的领土,长途跋涉前来作战。所以楚成王料定重耳是在引诱楚军放下即将到手的宋国,但不会与楚军轻易开战。于是他不理会晋人的计谋,仅仅让楚军加紧攻城,强行使前霸主宋国彻底屈服。

蛮风浓厚的楚国并不会轻易上当

晋国的外交取胜

晋国最后将齐国这样的大国拉倒自己一边

由于计谋被识破,晋文公开始实行第二套方案。考虑到宋国国力不俗,宋人民风顽强倔强,而且宋成公与楚人有丧父之仇。所以重耳一面瓜分曹国和卫国的土地给宋国,坚定宋人的抵抗意志,并以此激怒楚国。同时他还建议宋国送礼给秦国和齐国,让两大国给宋国求情。

果不其然,打得起劲的楚国显然不愿意吐出即将吞下的肥肉。听说盟友的国君被放逐,国土遭瓜分,于是断然拒绝了齐秦的求情。两大国就此被推到了宋国--晋国一方。由于当时的楚国在北方原诸侯眼里还是凶悍的南蛮,各国有必要结成联盟加以遏制。

看到力量对比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变化,楚成王认为如果继续作战,楚军凶多吉少。这次子玉得罪了几个重量级对手。齐国君主是开国元勋的后裔,本来就是实力不俗的前任霸主,威望崇高。晋国是周天子的同宗,在兼并小国,平息内乱之后傲视北方。秦国虽然是年轻的诸侯,但曾为周天子保卫西陲,并在王室危难时护驾,民风彪悍,实力和地位上升迅速。楚国在中原的扩张行动,不能不引起几个大国的强烈反应。

在楚国内部,自负而残暴的子玉一向虐待士卒,和同僚关系不睦,不适合指挥规模超过300辆战车的部队。

知己知彼的楚成王在对比实力之后,认为楚军要适可而止。他下令解除对宋的围困,自己退守楚国的防御工事—方城。还果断要求子玉停止军事冒险,避免丧师辱国。而子玉却拒绝服从王命,表示一定要通过胜仗证明自己,堵住其他贵族的诋毁。楚成王看到子玉如此难以驾驭,也想借晋人的力量,消耗这个权臣的实力。于是他派出了子玉家族的私兵----180乘战车作为援军主力。为了表示重视,楚王象征性地加派了太子卫队—“东宫”的15乘战车,以及楚王卫队“西广”的15乘战车。

在整个先秦时代 战车都是一国武力强弱的代表

看到这一情形,家族的亲兵们为楚国宫廷的态度感到担忧。为了瓦解日益形成的北方诸侯联盟,楚国大夫建议子玉使用齐桓公称霸的策略,恢复被灭亡的,或者行将崩溃的诸侯国。具体做法是,楚国使者建议晋国恢复被灭亡的曹国和卫国。作为交换,楚国在同一时间解除对宋国的包围。这样不仅能体现不恃强凌弱的霸主风范,使三个即将被灭亡的诸侯复国。楚国与晋国的私自议和,还可以疏远晋国和宋国的关系,让晋国落得抛弃盟友的坏名声。楚国就有可能在未来收降宋国。

最后,这一操作可以让秦国与齐国失去参战的理由,进而瓦解北方诸侯的同盟,缓解楚国的外交压力。

但晋人很快就识破了楚人的离间之计。为了防止楚人私下与曹国,卫国达成合约,也为了防止楚人散布流言,离间晋国和宋国的联盟。晋国君臣一面抢在楚国之前许诺曹国、卫国的恢复,并以此为条件,要求曹、卫与楚国正式绝交。一面将楚使者拘押起来。

按照军礼,两国交兵不能加害或者拘留使者。晋国这么做其实有违礼制,但是楚国和宋国争霸期间,也曾违背约定。既然南蛮楚人不讲礼义,那么晋人也没有必要顾忌这些细节。这一招不仅继续孤立了楚国,而且还激怒了暴躁易怒的楚军主帅子玉。

退避三舍实际上有非常明确的外交和军事考虑

战略后退

晋文公的外交运作发挥了很大效果

重耳以治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令楚国统帅子玉怒不可遏。他觉得个人荣誉和楚国都受到了重耳的侮辱,就解除了对宋国的围困。杀气腾腾地冲向晋人驻扎的卫国地区。

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晋文公想起了自己和楚成王的约定,于是命令晋师向后退却。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说我们是国君率领队伍,他们是臣子作帅,现在君避臣,不是太丢脸了么?

但这一撤退,堪称是军礼和计谋结合的典范。在大众心理上,春秋时代的人讲究大义名分。晋国君臣认为,出兵要理直,士气才会充沛,反之士气气就会衰退。晋国国君曾受过楚王的恩惠,也曾说过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晋人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楚人就理直,士气就高。反过来说,如果晋人退了以后,楚军仍不撤兵,那就是楚人理亏。晋人的让步可以制造晋国君主一再谦让,但楚国臣子大肆的表象。可以加深楚人不守周礼,以下犯上的负面形象。这有利于晋军积蓄怨恨,大举反击敌人。

从实战角度看,后退有利于晋人等到齐国和秦国的增员力量。在空间上有利于缩短晋军的补给线,来到他们熟悉的地形和气候区域作战。

不少先秦贵族在决策时自带一种奇怪的自负

多数楚军战士并不理解晋军的不战而退。他们不能理解晋军为什么还没正面接战就一路后撤,感到事情不妙,其中必有蹊跷,一路上心生怀疑。而子玉则认为是北人心生恐惧,所以避而不战。于是快马加鞭,策动大军追击到了卫国境内的城濮地区。

此时,宋国、齐国和秦国的大队援军也来到了城濮附近。臣服于晋国的戎狄部落,也在晋文公的号召下赶来助战。联军与晋人一起安营扎寨。大军的千帐营火,在深沉的夜色中闪烁。风尘仆仆追来的楚军发现对手已经与友军会师,于是停止了追击,选择了有利的地形,背靠着丘陵地带扎营。

晋文公看到楚军虽然已经被换下了主力,但是敌人规模依旧十分可观。营地防御严整,深沟后是夯土壁垒。壁垒中,战士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构筑各种工事,进行战前操练,熟悉着战场的水土环境。还有战士外出,在营地附近狩猎。这既是军事训练,也是补充肉食的手段。视日人和望气者登上巢车,远观战场地形和天空中的云朵与日光。判断未来数天内的天气情况,为楚军将领的排兵布阵提供参考。

战地附近的乡野之人,看着两支威严的军队,唱起了颇有宿命意味的歌谣:原野上的青草长得多茂盛啊,除了旧根茎,又要播新种哟。暗示着脚下的中原沃土,即将见证无数的死亡与新生。

造成霸主易手的决战

城濮之战是先秦时期记载最为详细的战役

楚国令尹子玉遂率家族亲兵,与郑、卫、陈、蔡国的兵马,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共集结了约1400-1500乘战车的兵马。而晋国方面,则是由晋人、秦人、齐人、宋人和北方戎狄组成的联军,共有约1000乘战车。但楚国的军事编制中,每辆战车后的随行步兵多于中原国家。所以两军的人数对比更加悬殊。

由于晋联军的战车数目少于楚联军,而且是晋国第一次与一等大国开战。此时的晋文公对于战斗的胜负,依旧没有十足的把握。重臣栾枝表示,霸主的重任是维护诸夏的生存,打击周边的蛮夷。楚国虽然号称黄帝后裔,但却不尊守周礼,在南方自我蛮化。由于楚国的鲸吞蚕食,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最大的随国也与楚国亲近。如果君主对楚王的个人恩怨念念不忘,但却忘记了姬姓衰败的大灾难,得不偿失。还有臣子为了坚定重耳的决心,告诉他晋国地理形势险要。就算作战失利,晋兰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脉作为天险,易守难攻。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重耳终于坚定了与强敌正面对决的信心。

交战之前,子玉迫不及待地向晋文公下了杀气腾腾的战书:请晋国的将士和楚军将士进行一场决斗,晋侯可以站在战车上欣赏战斗,为臣我也陪您开开眼界。

面对楚军貌似文雅,但却暗藏着杀气的辞令,重耳继续以往的沉稳做派,派出栾枝不卑不亢地回复道:贵国君王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我军后退到这个地方。既然贵国不给我们罢兵的机会,那就劳请楚国的大夫和将士们,准备好战车和军械,完成国君给你们的使命,明天我们就在战场上过招吧。

城濮交战时双方的阵容是:晋国三军以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

楚国也是三军。按照楚人早期的传统,楚军喜欢将精兵集中在左翼,进行侧翼突击。但是鉴于几个附庸国的兵力比较弱小,缺乏尚武传统,所以楚军决定让本族军队位于阵中央,作为全军核心。就算两翼失利,楚军中央还可以维持秩序,不至于全线崩溃。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统率申县和息县组成的左军,这两个县以前都是独立的诸侯国,被楚国征服后成为楚王辖地,而且保留了可观的县军。这两个县的军队可以在楚与中原的战争中独当一面。子上统率文弱的陈人、蔡人组织的右军。

四月六日,晋军在城濮严阵以待楚军。子玉嚣张地声称:今天晋国就将不复存在了。

当两军开始接触之时,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联军。这两个国家本来就是楚国的附庸部队,是迫于楚人的淫威而被迫屈服的。为了进一步惊吓这些成为惊弓之鸟的队伍,晋军将虎皮蒙在拉车战马的背上。敌方的战马和士兵看到敌方的战虎驾车,于是更加恐慌,这些人纷纷溃退,楚军的右翼一触即溃。

晋军左翼的战车给自己的马匹都披上虎皮

楚子玉、子上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人右翼的上军统帅狐毛树立了两面将旗,并主动后撤引诱楚军。晋军左翼的下军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曳树枝奔驰而伪装后退。在冬末春初的东北风吹拂下,楚军前进的视野受到烟尘的干扰,从而不能仔细观察战场。

楚将子玉以为晋军主将所在的右翼败退,于是当机立断,下令楚左军追击,因此对楚军右翼的失败不加理会。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暴露于晋国中军的攻击下。晋军的先轸、郤溱率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回过头来,夹攻楚左军,楚左军溃败。楚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在保全了本族军队的前提下,向着西南方撤退。

随着子玉率建制完好的楚国中军人马退出战场,晋军进占楚军营地。休整三日后,胜利班师。从此晋文公复兴了晋国霸业,开启了自己的时代。(完)

晋楚城濮之战 晋文公退避三舍路线是怎样的

城濮之战的导火索,是楚国入侵宋国。

几年前宋襄公小霸,泓水之战,宋军被楚军所败,宋襄公身负重伤,不久身亡,宋楚结下大仇。宋成公身背杀父之仇,对楚国恨之入骨,却只能含恨与楚国结盟,加入楚国大同盟圈。

随着晋文公即位,晋军在东周大发神威,夺得河内郡,晋国与楚国地缘冲突明显,宋成公撕毁与楚国的盟约,转而投向晋国。

图-晋文公流亡时从宋国来到楚国

当年晋文公流亡宋国,宋襄公以诸侯之礼相待,让晋文公在宋国过三年潇洒舒服的日子。宋国有大恩于晋文公和他的追随者,这是宋成公投向新靠山的重要原因。

面对宋国的背盟,楚国上下怎能坐视,不然其他诸侯纷纷效仿,楚国的同盟圈就会土崩瓦解。

公元前633年,楚国令尹斗得臣,亲率楚国大军,杀奔宋国。面对志在必得,咄咄逼人的楚军,宋成公一面坚壁清野,一面频频派人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和他的一干大将,大多都在宋国呆过三年,对宋力非常了解。宋国肯定不是楚国对手,但若据城坚守,楚国也讨不到太大便宜。

但宋国必须救,因为这是晋楚大战很好的一个借口,当年晋文公流亡楚国,楚成王对他也相当不错,晋文公似乎没有任何好理由主动找楚国开战。而眼前这个救宋的机会,便是开战的好借口。

晋文公并没有立刻救援宋国,而是调动三军,开赴楚国的盟国,卫国和曹国。

战争进行到这里,楚国再围攻宋国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要么北上与晋军决战,要么撤围退兵。

楚军如何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令尹斗得臣,他既是前线指挥官,又是楚王之下最高指挥官。斗得臣对于晋文公等人,其实早就看不顺眼,欲与之一较高下。

当初晋文公流亡楚国,与楚王狩猎,晋文公手下的人射艺精湛,楚成王不断称赞:“公子的诸位豪杰,文武俱备,寡人国中很难有这样的英雄人物!”

当时楚成王说这么一番话,一半是实话,一半是客套,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楚成王身旁的斗得臣可不甘心楚成王这么贬低楚臣,直言道:“我王夸晋臣之武,臣愿与之比试骑射。”

楚成王只好敷衍道:“晋人是客,我们当敬之。”说罢转移话题,命人准备野外大宴,这才化解一场争斗。

另有一次,楚成王大宴,问晋文公道:“公子若回国,如何报答寡人?”

晋文公先客套一番,最后说道:“若两国交战,兵车会于平原广泽之间,晋军当退避三舍。”退避三舍,就是撤退九十里,以示尊重对手。

图-城濮之战

事后斗得臣找楚成王提出不满道:“重耳出言不逊,楚、晋若交锋,何用晋军退避三舍。”

当然楚成王并没有怪罪晋文公,始终厚待他和一干追随者,只是斗得臣对晋国君臣,早就欲除之而后快。

公元前632年春天,陈兵在外一年的斗得臣,又从国内调来援军,兵车一千多乘,北上寻找晋军主力决战。

晋军的主力,本来集结在曹国南部,闻楚军来袭,果然退避三舍,后撤九十里,到达城濮。

城濮这个地方,地形开阔,一马平川,确实很适合春秋车战。双方摆开阵势,晋军兵车七百乘,兵力超过五万;而楚军兵车超过千乘,总兵力超过八万。

晋国分三军,中军将先轸,中军佐郤溱;上军将狐毛,上军佐狐偃;下军将栾枝,下军佐胥臣。

与晋国三军类似,楚国也分为三军,分别由斗得臣、斗宜申、斗勃统领。

比较双方的将领,最大的不同,楚军三位主将,全都是楚国宗室成员,而晋军的六位大将,无一是晋国宗室,全都来自各大豪族。这种配置,也是晋楚内部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楚国是宗室内斗,晋国则是豪族互殴。

两军对垒,楚军的右军,对垒晋军的下军,战争首先从这一个方向发起。

春秋车战,与春秋赛马的规则相似,讲究下驷对下驷,中驷对中驷,上驷对上驷,顺序和位置不能乱。也就是说,晋国下军对楚国右军,晋国上军对楚国左军,晋国中军对楚国中军。

此战楚国中军,刨去伤亡和掉队的军士,依然还有十之六七,而申息之师则折损严重,只剩下十之一二,以至楚国用了好几年才恢复元气。

斗得臣倒也是英雄人物,他领败军安全撤回楚境,便引咎自杀,一了百了。

晋军方面,全军尚存十之七八,缴获楚军战车几百辆,俘虏对方数千人,战果颇丰。

晋军回师路过东周洛邑,周襄王率领大臣出洛邑三十里外迎接,晋文公将缴获的战车一百乘,步卒一千人赠送给周襄王,另有器械衣甲十余车。得到这么厚重的礼物,周襄王喜不自禁,命晋侯为方伯。赐方伯之华服,彤弓一把,彤矢百支,同时还有虎贲之士三百人。

晋文公重耳,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