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我、吾、余、予、朕”都是第一人称,造字本义和用法,你了解吗

先秦语言中第一人称代词数量很多。除了一些君主专用的称谓(如孤、寡、不榖、余一人等)外,泛用的据《尔雅·释诂》有以下十种:“卬(áng)、吾、台(yí )、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其中我、余、予、吾使用广泛,为人们所熟知。这些代词,后来只有“我”(在口语中)保留下来,“吾”等其它则全部被淘汰。这些第一人称代词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复杂的演变过程,古人在使用时也有所区别。例如,“朕”作为封建帝王专用的自称,是秦统一后的事。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演化过程吧!

“我”本义是手持大戉,呐喊

图(A)是甲骨文里的“我”字,像把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戉(钺,大斧),斧口有一排锋利的锯齿。这是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叫作wǒ,古代也有人把这种锯斧叫作“锜”。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大戉,呐喊。

这个象形字,在周代早期的金文(图B)里,还保留了这长柄锯斧的形象,只是斧柄下面多了个脚钩,锯齿也简省到只余三齿了。可是,到了晚周的金文(图C),“我”字的构形便开始讹变了:斧柄的顶钩变为丫叉形,斧柄的脚钩变为斧辆中部的斜撇,而钢齿也只余两齿,斧柄也更往右弯了。

发展到秦代小篆(图D)时,讹变更大:斧身和锯齿竟变成了图(D1)的形式,斧柄和上下钩竟变成了图(D2)的形式,已完全看不出“我”是锯斧的原貌了。

后来,这个象形字便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为图(E)的汉隶,从先秦文字的线条化变为笔画化,以点、横、撇、捺、挑、钩等基本笔画代替了圆匀连转的线条。至于图(F)的楷书,则是从汉隶的形体发展过来的。

“我”这种奴隶社会杀人的凶器,到了战国时代,被后起的更优良的凶器淘汰;于是“我”字在汉唐以后便被普遍借用来作为第一人称使用,还是读作wǒ,字音至今不变。(先秦乃至汉唐以前,第一人称,是用“吾”“予”“余”等字表示的。)但词性却已由名词变作人称代词,而“我”是杀人凶器的原义便早已不为人所知了。

《说文解字》: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意思是:我,当事人对自己的称谓。有的说,“我”是顷顿。

“吾”表示天地间居中的人

吾,形声字。从口,从五,五亦声。“五”在九个个位数中位置居中。“五”与“口”联合起来表示“位置居中的”、“中立的”、“介于两者之间的”。口代表人,人是天地间居中的,所以吾表示天地间居中的人。

《说文解字》:吾,我,自称也。从口,五声。

在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

“余”本义为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

余字的演化

余,甲骨文(尖圆屋顶)+(才,房柱和横梁),表示单柱尖顶的简易建筑。造字本义:名词,单柱、无壁的尖顶茅屋,一种最简易的建筑,用于存放一般农资、杂物。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房柱两侧加支撑物。表示多出的、闲置的,余假借为第一人称后,又造出餘,表示此意,意为食物过剩,有所闲置。

余字多种篆文写法

早期为君王专用,商末至春秋战国后期君王常以“余”自称,与后世“寡人”“孤”“朕”并为中国古代君王常用自称,秦统六国后始皇帝以“朕”自称后取代“余”自称,后世部分贵族大夫也流行以“余”自称,部分史书中仍以“余”为君王自称。

“予”本义为不断地给出丝线

予,甲骨文(梭子头部)+(连着丝线“乙”的梭子),表示上下两个织布梭子相交接的样子。造字本义:动词,带着纬线的梭子在经线中来回穿行,不断地给出丝线。

还有专家认为,予为会意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中(战国古陶里)。在字形上,战国文字中的“予”字(图A)字形构造和含义不明,秦代小篆中的“予”字(图B)则是由两个三角相互交叠和下面一笔组成,整个字像伸出的肘腕,像两个人互相给与什么东西,表示“予”字和“与”字同义,都是“给与(使别人得到)”的意思。之后,汉代隶书中的“予”字(图C),两个三角形已开始讹变,由此发展成为楷书中的“予”字(图D)。

《说文解字》: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意思是:予,将东西推托给人。字形像用手托付他人的样子。

后引申为第一人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 周敦颐《爱莲说》

“朕”本义为舟中火种

朕,从舟从灷(zhuàn)。本义为舟中火种。引申为征兆、所自,再引申为我。也有人说朕的甲骨文是一条船和双手举着火把,表示修船人,意指修船的人就是我。

《尔雅·释诂》:“朕,身也。”在先秦时代(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朕”就是个第一人称代词,像“我”一样的称呼,因为不管高低贵贱,人人皆可自称“朕”。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史记·李斯列传》: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严格来说,除非僭越或者中国处于时期,否则东亚汉文化圈只有一个皇帝——中国天子,只有一人能自称“朕”。不过朕是比较书面化的自称,往往仅出现在诏书等官方文书上。在日常生活中皇帝常称\"我\"、“吾”、“孤”等。

《说文解字》:朕,我也。阙。意思是:朕,我,自称。暂缺对该字形义关系的解析。

当然,在第一人称代词中,还有不少其它的称呼,如表示自谦的词有:“鄙人、寡人、在下、不谷、哀家、臣、妾、孤、奴、仆、愚、某、老朽”等等;北方口语化的词有:俺、洒家等等。

“我、吾、余、予、朕”的用法区别

“吾”和“我”多用于对话。“余”、“予”多用于文章自叙,其中“余”“予”相通在《道德经》中,“吾”和“我”不是同一个概念。老子把一个人分成“吾”和“我”:“吾”指代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我”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炼的成果。在语法上也有分别。它们都可做主语,但“吾”尚可用做定语,一般不用做宾语,如“吾日三省吾身”,做宾语时必须防在动词前边。如:居则曰“不吾知也”;“余,予,我”尚可用做宾语。“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一般书面语言常用余。从语法角度来讲,予假借为余,常可通用。予常用于自谦的语境中。帝王对先辈或常人后辈对长者常自称为予。如予小子。有时候帝王嘉勉大臣进柬时,常自谦为予。如:予违汝弼(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但予在有些词汇组合中,有自以为如何,略带谦义或贬义。如予知(自以为聪明)、予圣(自以为圣人)、予知予雄(自以为智慧聪明)。

朕在秦代以后就是皇帝专用。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