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与他杀父仇人/叔父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莎士比亚著名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位哈姆雷特就是出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哈姆雷特》。
谈莎士比亚,绕不开《哈姆雷特》;谈西方文学,同样也绕不开《哈姆雷特》。20世纪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高度评价《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成为经典的中心至少部分是因为《哈姆雷特》是经典的中心。那种自由反思的内省意识仍是所有西方形象中最精粹的,没有它就没有西方经典,再冒昧点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到今天依然有高度的阅读价值,正如布鲁姆所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读懂《哈姆雷特》,可以让给我们找到一条读懂西方文化的路径。
其实,《哈姆雷特》所讲述的是一位"重度拖延症患者"复仇的故事,但这样的一部作品为何能够成为西方经典的中心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一、"重度拖延症患者"哈姆雷特如何一次次错过复仇的?《哈姆雷特》这部悲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在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突接父王猝死的消息,等他赶回王宫时,发现叔父克劳狄斯不仅占有了王位,还娶了他的母亲。他遇到了自称他父亲的鬼魂,被告知叔父是杀害父亲的凶手,他应该为父报仇。
哈姆雷特不太确定鬼魂的话是否是事实,并没有立刻展开报仇;同时,为了避免叔父的迫害,他开始装疯卖傻。在一次宫廷表演戏剧时,他将叔父杀死他父亲的场景还原,用来验证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
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
事实证明鬼魂的话是真的。他的叔父看到表演后落荒而逃,进行忏悔,这时哈姆雷特就尾随在他身后。
这是哈姆雷特最好的报仇时机,但是他犹豫了。他认为人在祈祷忏悔时灵魂是洁净的,这时候杀人,并不算报仇。
之后哈姆雷特误杀了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洛涅斯,这次也没有能够成功报仇。
后来奥菲莉亚因为哈姆雷特的拒绝和父亲的死发疯,溺水而死。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中计与哈姆雷特挑起决斗,决斗时,两人都受了伤。
这时,雷欧提斯揭露了决斗背后的阴谋:他拿的剑是克劳狄斯涂了毒药的,此外还有毒酒,被王后喝下。哈姆雷特听了雷欧提斯的话后,愤怒地杀死了他的叔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最终杀了叔父,自己也死去。
《哈姆雷特》人物关系图
哈姆雷特的报仇并非主动地行动,是在外界的推动下实施的,所以对他是否成功为父报仇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话题。
这部悲剧的题材来自12世纪末丹麦编年史家萨克索·格兰马狄克的《丹麦史》。经过莎士比亚的改编,呈现的是16、17世纪之交英国社会生活的缩影。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的后期,这部悲剧中所揭示的是人性的弱点和人的生存困境,不再是初期的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
哈姆雷特一次次地错过为父报仇的机会,正是人性的弱点和人的生存困境的体现。哈姆雷特身上最大的人性弱点就是拖延(文学评论中喜欢用"延宕"这个词),拖延是他的行为特点,造成这种行为特点的精神因素是他的忧郁。当然,让哈姆雷特忧郁的,并非柴米油盐,而是普泛的关于人的生存困境问题——也就是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
二、哈姆雷特,为何能够成为西方经典中心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这部剧呈现了16、17世纪之交英国的社会生活,囊括了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国家灾难到个人感情,从政治斗争到个人恩怨纠结的生活场景,为研究那一时期的英国提供了重要参考。剧中写到的亲情、友情、爱情与社会责任,不仅深刻反映了时代风貌,而且凝聚了人类永恒矛盾的缩影。
在哈姆雷特身上,反映了人的弱点,莎士比亚借他道出了人的生存困境,这正是《哈姆雷特》能够成为西方经典中心的原因。
关于哈姆雷特身上"重度拖延症"这一弱点,很多名家都给出了解释:
歌德认为:"行动力量被充分发达的智力麻痹。"
别林斯基认为:"哈姆雷特是巨人的雄心,婴儿的意志。"
弗洛伊德认为:"杀父娶母的潜意识使哈姆雷特把自己和克劳狄斯视为同类。"
综合各种研究,导致哈姆雷特行动上拖延和精神上忧郁的,有三方面原因:对人以及人生的反思,对杀人复仇有效性的质疑,对人生存困境的思考。这其实暗含哲学中的人生根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我要到哪里去?
哈姆雷特
(一)"我这样的家伙有什么用处?"哈姆雷特心中充满了对人以及人生的反思
为什么哈姆雷特会对人以人生产生反思和质疑?这要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说起。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在14世纪初至17世纪初的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启蒙运动,西方步入了现代的进程。这场运动发生在欧洲许多国家,是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此后,西方世界从中世纪的禁欲、神权中走出来,开始释放人的欲望,弘扬人的存在,到了后期,欲望泛滥成灾,人们开始进行反思。
莎士比亚是其中一位深刻的反思者。他的反思精彩地呈现在哈姆雷特身上。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哈姆雷特这一段话,前半部分正是文艺复兴前期的思想,高度地弘扬人地伟大和存在,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是后半部分,有巨大的转折,是哈姆雷特对于人的存在的追问:"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在哈姆雷特看来,人身上充满了恶:他的叔父杀人篡位是恶,他的母亲弃节改嫁是恶,甚至接受过文艺复兴新思想、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己身上也有恶。他曾对奥菲利亚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还有那么多的罪恶,连我的思想里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
米莱斯《水中的奥菲利亚》
人身上充满了弱点,并非文艺复兴初期所弘扬的那样是"巨人",这是莎士比亚理性的反思,他能够看到人将欲望这个魔鬼放出来之后,渐渐失去了对它的控制,所以这个世界的文明虽然在前进,但是也存在着悖谬。哈姆雷特对人世间的描述,揭露了人生的真实: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哈姆雷特对人和人生的反思,也是在追问"我是谁"的问题。而接下来要追问的,就是"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的问题。
(二)用杀人来复仇,是否有效?哈姆雷特提出深刻的质疑
哈姆雷特对杀人复仇行为有效性的质疑是基于对人和人生的质疑。这是在追问"我是谁"之后继续追问"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
既然人身上充满了罪恶,他有没有权利实施审判和惩罚?有没有能力来承担审判和惩罚?有罪恶的人能不能承担实现公义的重任?
在西方文化中,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存在,它们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进行最终的审判和惩罚,人是不能够的。在《圣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耶稣看到一群人要审判和惩罚一个行为放荡的女人。耶稣就对这群人说,如果你们中,有谁认为自己是没有犯过罪的,就向这个女人扔石头。结果,没有有人向这个女人扔石头。
在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权,提倡,上帝的权威减弱。
莎士比亚所反思的是,在上帝缺席的背景下,人能代替上帝实施惩罚吗?正是因为这一反思,哈姆雷特一直在拖延复仇行动。当他尾随正在忏悔的叔父时,他没有杀死他,错过了最好的复仇机会。关于人能不能代替上帝审判和惩罚人类,莎士比亚用哈姆雷特的拖延给出了答案。
哈姆雷特对杀人复仇行为有效性的质疑,还因为杀人时一个最罪恶的行为,他在反思:用这样的行为,以恶抗恶,以暴制暴,是不是就能达到复仇的目的呢?
中国有句俗话叫"冤冤相报何时了",正符合哈姆雷特的心中所想。在西方教的文化中,生命是上帝赋予的,带着原罪,但没有人有权利夺走人的生命——包括自己的,所以教和佛教一样,都不认同自杀,认为自杀也是有罪的。在但丁的《神曲》中写到,自杀的人在地狱中会变成一棵棵树——失去了行动能力。
但丁《神曲》地狱篇里描述的自杀者变成了树
因此,用杀人的方式来复仇,是以恶抗恶,以暴制暴,并不能终止恶的存在,反而会制造新的恶。
在这一点上,莎士比亚回归到了教思想中。在《圣经》的《旧约》中,上帝对待人类的方式是惩罚,比如诺亚方舟故事中的大洪水,就是最大的惩罚。到了《圣经》的《新约》中,上帝通过他儿子耶稣,向人类传达的是他的宽容和爱——耶稣上十字架,已经帮人类承担了所有的罪和惩罚。
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局部《创造亚当》
所以,哈姆雷特迟迟不能杀掉自己的叔父,是在否认以杀人行为来实施复仇的方式,因为人承担不起杀人的后果。关于这一点,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有很精彩得呈现。
(三)生存还是毁灭:对生死问题的追问,哈姆雷特道出了人的生存困境
哈姆雷特有一段特别经典的独白,这段独白的内容成为了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题"。独白的第一句话成为了经典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哈姆雷特在独白
这一段独白虽有些长,但我还是想要放在这里,如果您不喜欢看的话可以跳过。(为了方便阅读,我对这段对白尽心进行了分段)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
哈姆雷特是一个思者,这段独白可谓是道尽了人的生存困境,追问人是要生存还是毁灭:生存着,要忍受种种苦难;毁灭吧,却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我们(人)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是到文艺复兴之后才会有的疑问,在中世纪的时候,人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当时人们沉浸在神权世界中,按照神给出的方式生活,人死后,自然会回到天堂之中,根本不会产生人会去哪儿的生存困境。到了文艺复兴,反对神权,人有了更多的权力,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中包括更多生和死的责任。
罗丹《思想者》
这样关于生死问题的追问,到了20世纪存在主义发展到了极致:人无缘无故被抛到这个世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也不知道人最终要到哪里去,人能够自由选择,但是必须由自己承担责任。
没有上帝来担负人的生命后,人变得紧张、焦虑和惶恐。这种紧张、焦虑和惶恐在哈姆雷特身上已经开始展现出来。
三、小结哈姆雷特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但是他拖延背后所蕴含的内核,正是西方文化中最珍贵精神:对人的深度思考。整个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深度历史。
西方文化中对"个体生命"的深度思考,与中国的讲求"在二者之间的人"的思考不同,这正是我喜欢西方文化的点。
《哈姆雷特》这部悲剧在今天依然很值得一读,经典从来都不应该被辜负。生活在喧嚣现代社会的我们,偶尔成为哈姆雷特这样的"重度拖延症患者",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哈姆雷特最后对的好友说:
"你倘然爱我,
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
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过去,莎士比亚讲述了哈姆雷特的故事;现在,我们讲述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以后,人们还会讲述哈姆雷特的故事。
(全文完)
注:图片来自网络
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分析
摘要:哈姆雷特最终未能傲然挺立,其悲剧根本原因在于阶级和宗教的烙印,而人文主义者自身的弱点,也是导致其悲剧的又一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 悲剧 文艺复兴
一、引言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位主人公哈姆雷特,三百多年来一直为各国评论家谈论着、争执着,尤其是关于哈姆雷特悲剧形成的原因则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借书中主人公的口表示了自己的论断,说:
“莎士比亚所要描写的,在我看来很明显.即把一件伟大的行动放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身上
·····一个个性优美、纯洁、高尚而有道德的人物,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担负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英国大诗人柯勒律治认为,哈姆雷特“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心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则把他的复仇不利归结为“恋母情结”在作怪。如此等等。前人对哈姆雷特的研究可谓详尽,几乎从各个方而进行过研究和论述,然则,哈姆雷特这个形象是复杂的,前人的研究又无不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受的思想影响而失之于偏颇,而时至今日尚争论不休,真可谓“说不尽的哈姆雷特”。
二、哈姆雷特悲剧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阶级和宗教的烙印
《哈姆雷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主人公哈姆雷特不仅出身贵族,而且是贵族当中的主尊—丹麦王子。在国王的直接庇护下成长起来,在他身上同时展示出来的是正义与皇室尊严的概念,善良与纯正的感情以及出身贵族的自我意识。他和贵族最上层的这种血缘关系,以及他在威登堡求学之前的宫庭生活经历,不仅决定了他和整个封建朝廷不可能发生什么敌我矛盾,而且会消蚀他对封建社会罪恶的感触力,甚至有可能和封建罪恶融为一体。
在第三幕第三场中,叔父克劳狄斯正在做祈祷。哈姆雷特此时明明有理由有机会动手,但最后却轻易地以担心将恶人送上天堂为由放弃了大好时机。这正是浓厚的宗教迷信观念作祟的结果,也是哈姆雷特悲剧产生的根源所在。
(二)人文主义者自身的弱点
既然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般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种种优点和缺点。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中心思想,是一种新兴的革命思想武器,它和封建主义与教会权威是针锋相对的。对“人”的肯定,是他们思想的核心。用人性来反对神权,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束缚和宗教观念起着强大的冲击作用。但这一思想体系,也有它根本的弱点。
以“神”为中心,或以“人”为中心,实质上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这种对立,是社会生活中阶级对立和斗争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反映。但人文主义者却不是从这种阶级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的。他们从抽象的人性、理性出发,把生活中现实里的诸多矛盾归结为伦理道德范围内的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理性与非理性等观念的斗争。不满现实中种种罪恶的现象,颂扬美好事物,虔信友谊、爱情、善良、德行、荣誉,认为这些才是人类的真正天性,并把这些看成是改变现实中邪恶和创造美好世界的巨大力量,过分夸大了思想的力量。因此,一般的人文主义者不能也不愿看到社会阶级的矛盾通过暴力和流血斗争来得到彻底解决。
(三)脱离群众的个人奋斗
脱离群众的个人奋斗是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结局的又一原因。由于哈姆雷特是莎翁笔下人文主义者的典范,因此理所当然地按照人文主义者惯有的观念,把克劳狄斯及其帮凶视为恶丑、非正义和非理性的代表,而将自已视为善美、正义与理性的化身。认为两者的斗争,乃是两种不同人性的对立,而不是以封建势力为一方,以人文主义者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另一方的搏斗。“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虽然把反对克劳狄斯当成了“重整乾坤的责任”,并且勇敢地要承担这一重大的任务,但他想“重整”的那个“乾坤”里,社会上广大群众是没有地位的。因此,他在为“市整乾坤”而进行的斗争中,最多也只能从友谊出发,团结和他接近的,与他思想观点完全一致的少数人,如霍拉旭就是。这正是悲剧根源的症结所在。
(四)社会的不利因素
社会的不利因素是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一个客观原因。
莎士比亚曾经借哈姆雷特之口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戏剧《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1602年,它不只是十七世纪初英国的一面镜子,而更体现了莎士比亚通过主人公所说的:戏剧是整个“时代的缩影和简史”。
恩格斯曾指出,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确有许多惊人的成就,如国王和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的建立,旧“地理”界限被突破,人类真正发现了地球,自然科学大发展等等。
然而,光明与黑暗是相伴而生的,跃进和落后是并存的。变革越大,矛盾和反扑也就愈尖锐,愈凶狠!
(五)作者的创作情绪
近代西方悲剧在基本精神上来源于欧里庇得斯,而不是埃斯库罗斯或索福克勒斯。它从探索宇宙间的大问题转向人的内心世界。爱情、复仇、荣誉、野心,内心冲突和社会问题成为如拉辛,易卜生这类剧作家作品中的动力。从这时起,人不再是盲目地受命运摆弄的玩偶,而是对自己的行为活动负有更大和责任的自由人。出现了一系列以正义观念为主旋律的骇俗之作。
让我们来看看《哈姆雷特》的作者,堪称近代悲剧代表人物的莎士比亚,他对于戏剧中的正义,一如他对所有抽象问题的态度那样,令人难以捉摸。约翰生博士在《(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说:“他没有给善恶以公平合理的分配,也不随时注意使好人表示不赞成坏人,他使他的人物无动于衷地经历了是与非,最后让他们自生自灭。”约翰生代表着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的代表是德国批评家格尔维努斯,他完全消除了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把悲剧原因归结为人物性格的弱点。还有一些学者如英国的斯马特等,就在这两个极端中选取了一条中间路线。按他的说法,“莎士比亚将命运观念和正义观念结合了起来,在两者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平衡”。
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观念是互相矛盾,不可调和的。因为命运观念意味着人的意志不起作用,而正义观念则强调人的意志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和影响。我们必须在这二者之中选择其一,或选命运作悲剧指导原则,或选正义。就莎士比亚而言,他好像并不自命为判别善恶的公正无私的法官,他的大部分作品的结局都是开向死亡的直通车,善者和恶者的尸体都横陈在舞台上,其中无多大差别。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最终同归于尽,李尔王,考狄利娅与高纳里尔,里根也都一同死去。死神的手最终攫去恶人,也攫去善良的人。由此可见,命运观念融通于莎士比亚的整个悲剧创作中。
三、小结
哈姆雷特虽然未能实现他“重整乾坤”的大志,但他却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从而鼓舞着后继者的斗志:因而他给读者的感受是悲壮而不悲观。哈姆雷特这个人物虽然不是塑造的尽善尽美,但在文学形象的殿堂里,他永远是一尊灵光四射的受人瞩目的神像。
参考文献
[1]莱辛《汉堡剧评》第十二篇
[2]恩格斯《致斐.拉萨尔》
[3]约翰生《(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第102页
[4]斯马特《论悲剧》
[5](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四期第92页
[6]朱光潜《悲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