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优木子”是一位二胎妈妈,参与“升学宝”的微信调查后,第一反应就是决定重视大宝和二宝的“大便问题”。
她家小宝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从24个月上托班到现在,从没在幼儿园拉过大便,但内裤上偶尔会有一丁点大便痕迹。“如今想想,应该是想拉又憋回去了吧!”这位妈妈猜想。她家大宝今年小学四年级了,但和小宝情况类似,从19个月开始上托班到现在,也从来没在学校拉过大便,就目前情况来看,还没形成便秘。“感觉真得重视,等便秘之后就麻烦了!”
孩子不愿在学校大便,甚至有了便意也不愿意去厕所,默默憋着,会有哪些不良后果?
为了让娃排便正常老妈每天在家斗智斗勇
网友Wilda给钱报记者留言:“这确实是个问题,女儿在学校里从来不会去拉大便,每次都是憋着,有时憋回家就没有便意了。现在经常好几天才拉一次,最后因为不及时排便导致大便干燥,便秘,肛门还会出血。为了让她排便正常,我每天回家斗智斗勇。哎,让娃拉大便都变成一件大事了!真痛苦!”
钱报记者从杭州一家三甲医院的消化科还了解到这样一桩典型案例:三年前,11岁的晨晨(化名)开始住校生活。住校初期,晨晨不太习惯学校生活,甚至不愿意在学校的厕所大便。时间一久,他养成了个坏习惯,每周只在周末回家的时候才排便一次。就这样,晨晨的生活渐渐被便秘改变了,由于排便不畅、肚子鼓胀,晨晨的胃口很差,体重增长比同龄孩子缓慢,现在13岁的晨晨只有50多斤。因为粪便长期滞留于肠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晨晨不仅脸色蜡黄,平时精神也不容易集中。
初三暑假,晨晨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晨晨被该院消化科医生诊断为功能性便秘。消化科医生说,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非常高,在人群中有5%左右的人会被便秘困扰。但像晨晨这样的小患者来医院就诊的却并不多,多是因为学龄期孩子便秘的情况不受家长重视。
在浙江萧山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沈道江平均每天接诊都会碰到两三例孩子憋便的情况。“这在幼儿园孩子身上比较常见。因为小孩子进入陌生环境容易紧张,再加上刚入学时家长也没有意识,容易出现憋便。”
孩子憋便的情况,不仅会在学校发生,也会在家里发生。
一种情况是家长没注意孩子的排便问题,孩子本身玩心重,经常拖延排便时间,后来想解也解不出。沈医师遇到最久的是整整一周没排便,“那个男孩子读幼儿园大班,小孩子很皮,一回家就急着玩手机、电脑,好几次有便意都忍着不去排便。”沈医师说,“之后他隐约感觉肚子痛,也没有告诉父母。突然有次肚子痛到打滚,家长吓坏了,连忙送来医院,才发现是一周没拉大便。”
还有一种情况,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在学校排便。沈医师接诊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女孩的家庭条件好,家长、孩子都很讲究卫生。她的爸妈不放心学校厕所环境,专门叮嘱女儿回家排便。小孩刚读幼儿园小班,陌生环境下容易紧张,在学校里憋着,回家也还是没有便意,一直拖到肚子痛才看医生。”
碰到这种情况,问题还不严重时,用开塞露通一下就行,等症状缓解后,沈医师会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喝水饮食和排便习惯。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功能性便秘,消化吸收减弱,导致营养不良、身材消瘦,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鼓励孩子在学校多喝水在陌生环境上厕所
孩子们总在学校憋大便,是不是缺乏相关的生理知识科普?
钱报记者随后又在某小学2个低段班做了后续调查,结果发现:70个孩子里,有憋大便习惯的小朋友共16个,其中被家长科普过憋大便危害的小朋友占95%。
城西某知名幼儿园的家长刘女士向钱报记者报料称,儿子今年念幼儿园大班,却从来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一开始是嫌弃幼儿园卫生间是蹲坑,蹲着解手一会儿就累了;而且地上脏,解大便容易弄脏裤子。孩子很不适应,好几次回家向她吐槽:幼儿园厕所太臭了,宁愿憋大便回家在坐便器上解决。
这位妈妈很着急,在家几次三番和孩子叮嘱了憋大便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但孩子依旧不愿在幼儿园解手,她实在无能为力了。看到这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大便的事情头疼,她挺好奇:这种情况到底怎么解决?
首先,要对这件事引起重视,如果出现肚子不舒服或者便秘,要及时就诊。浙江萧山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沈道江告诉记者,诊断儿童是否便秘,主要看每周排便次数,“每周排便小于等于2次,大便干结坚硬,粪便粗大或是一粒粒的形状,就是儿童便秘,严重时会导致肛门出血、腹痛。”
其次,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这也是解决孩子憋便的关键。“一定要每天定时监督孩子排便,最好挑家长和孩子都有空的时间段。排便生物钟养成后,肠道定时蠕动产生便意,有了便意要立刻去上厕所,不要让孩子憋着。”此外,还要注意饮食习惯,让孩子在学校也要多喝水,不要养成挑食的习惯,粗纤维和精细蛋白都要吃。
针对孩子精神紧张导致的憋便,沈医师认为需要家长心理上的指导,“鼓励他们大胆一些,多带出去走走,比如带他们出去看电影,孩子想排便的时候,可以让他在陌生环境里独立完成。”
一位班主任则拜托钱报记者转告家长们:“除了老师,我也是一名幼儿家长。作为家长,对这个问题更感同身受。孩子们在校憋大便的原因,一是怕时间不够,二是孩子在学校里精神容易被分散,容易忘记自己要拉大便的事儿。所以家长在带娃时,一定要让娃明白及时排便的重要性;也要告诉孩子,一旦想排便了,即便在课堂上也可以举手示意,老师一定会同意的。”
当然,造成孩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经常憋便外,孩子活动量小,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缺乏体育锻炼,喜油炸、方便食品,不喜欢蔬菜、粗粮,饮水过少,没有固定的排便时间,有便意时不排便等习惯都会造成便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便秘是继发性便秘,由孩子身体疾病引起的。因此一旦有便秘情况来医院确诊是非常必要的。
内裤是所有衣物中与人体健康关系最密切的,贴身保护着我们私密的部位。由于“工作”位置特殊,内裤上难免会沾染一些分泌物。很多人觉得这些分泌物很脏,但事实上,它们是健康的“反馈单”。
内裤上的分泌物 男女有不同
对于女性而言,内裤上的分泌物多为沾染的白带。它是由黏膜渗出物、宫颈管以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而成的。
健康男性内裤上一般不会有分泌物沾染,偶尔可见的污物多为尿渍或大便。而一旦男性内裤上发现分泌物,多为疾病所致。
有这些表现 可能是病了
女性
女性的白带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排卵期前后白带量会明显增多,经期前后则会相应减少。正常白带为白色稀糊状或者蛋清样,没有臭味。若白带出现如下表现,请及时就医:
01
有异味且呈泡沫状
分泌物为黄色或黄绿色,形态上稀薄带有泡沫,闻起来有怪味,还有烧灼感或瘙痒,这可能是“滴虫”在搞鬼。
滴虫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性生活传播,还有一种是间接传播,如公共厕所、公共浴池等。
02
白色凝乳状白带
呈白色凝乳状或软膏状,也有呈样的,并伴随有瘙痒、灼热、发红症状,这种疑似是念珠菌感染,又称霉菌性炎。
出现此类状况要注意适度清洗外阴,只用清水即可,不要盲目使用清洁剂。平时减少护垫的使用,少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保持的透气。
03
白色带有腥臭味
分泌物大增,且伴有难闻的恶臭味,但没有瘙痒,可能是细菌性炎。此类人群要注意外阴卫生和性生活卫生。
04
混有血丝
白带为黄色粘稠状,且混有血丝,血量多少不定,可能是慢性宫颈炎的症状,也应警惕是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癌、肿瘤等。
因此,出现此类情况最好及时去医院做个宫颈检查。
05
呈淘米水样
如淘米水持续流出,同时有特殊臭味,一般是晚期宫颈癌、癌或者黏膜下肌瘤伴有感染。
而分泌物呈间断性排出的清澈、黄红色或者红水色,很有可能是输卵管癌。
男性
01
脓性分泌物
伴有排尿不适,尿道口黏膜红肿、发痒和刺痛,常可见于淋菌性尿道炎。
02
白色稀薄液体
伴尿道刺痒和尿痛,常见于非淋菌性尿道炎。
01
血性分泌物或血块
常伴有尿急、尿频及尿痛等,可见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等。
内裤仔细选 疾病不来找
女性选内裤
△不要选太紧的:女性的口、尿道口、肛门靠得很近,内裤穿得太紧,容易使肛周的病菌通过反复摩擦而污染尿道或,严重者会导致感染。
△要选透气的:内裤不透气会导致局部环境温暖潮湿,给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绝佳场所,引起外或炎症。
△材质选纯棉的:纯棉是最健康的面料,也是内裤的首选面料。
△最好选浅色的:白带的表现是判断女性健康的重要标准,浅色内裤可以让我们更快速地发现白带异常。
男性选内裤
△宽松很重要:在选择内裤的时候,不要选择过于紧的内裤,防止过度的限制和压迫。一般来说,内裤的大小不会在男性起褶皱,又没有紧贴身,就是相对合适的大小。
△避免化纤的:尽量避免选择化纤面料的内裤,建议选择透气性能好,吸湿效果佳的面料。因为内比腹腔温度低一两度,才是比较喜欢的温度。化纤内裤透气性差,很容易使局部温度升高,从而“捂”出问题来。
希望大家提高健康意识,每天换洗内裤,看到分泌物出现异常情况,不要羞于启齿或胡乱使用各种洗液,及时就诊才是最佳办法。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