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电脑驱动软件哪个最好用(推荐几款免安装版)

平时我们电脑系统安装完毕后或者新添加硬件(比如打印机,显卡,主板等等),有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安装硬件驱动或者升级驱动, 要是每一个驱动都要从官网下载非常麻烦,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驱动软件更新电脑软件驱动了,现在有很多的驱动程序软件能够帮助用户一键检测和安装所有驱动,这个是非常方便的。

驱动软件官方网站下载安装也是很便利,对于经常不同电脑需要安装和更新驱动的用户就不是很便利的,每台电脑都需要安装好软件后再去卸载软件,很费时间。

今天我分享3款免安装的驱动软件,单文件非常小巧方便携带,即点即用,无需安装,用起来非常的清爽,适合装在u盘上,插上电脑就能用,给别人装驱动和更新驱动都是非常的方便的。

一、360驱动大师绿色免安装版

360驱动大师免安装版是一款功能非常智能强大的电脑驱动修复软件,用户在360驱动大师免安装版中可以轻松进行电脑驱动检测,帮助用户快速的识别电脑中的所有驱动,一键即可快速完成驱动备份安装,给用户更加便捷的驱动安装体验,喜欢的自己下载试试看吧。

二、驱动人生免安装版

驱动人生绿色版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大部分电脑驱动问题,是非常专业的电脑驱动管理软件,将支持微软大部分的操作系统,可以检测以及一键修复驱动的功能,携带方便不需要安装,即点即开搜索驱动,选择版本更新就好。

二、驱动精灵免安装版

驱动精灵绿色版是一款帮助用户自动安装电脑驱动程序的应用工具,我们不仅可以通过驱动精灵绿色版免安装版来对电脑的硬件设备进行检测,从而寻找到最合适的驱动程序安装或者升级,保证我们电脑硬件驱动正常工作。总之也很便利的即点即用不需要安装。

以上三款软件网上都可以下载,如果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载体验一下。驱动更新软件还有好几种,大家平时都喜欢那一款驱动更新软件呢?

超热问题 详评解答: 选小新Pro 14还是ThinkBook 14+?选锐龙还是选酷睿?

牛大叔归纳了近期后台读者的购机咨询,发现被问得最多的,就是ThinkBook 14+(2023款)和小新Pro 14(2023款)的抉择问题。以及,应该选什么平台,AMD的锐龙R7-7840H(HS),还是英特尔酷睿i5-13500H?以及具体选什么配置。

初步判断后,我发现这是个“宏大的话题”,即便是玩机数十载的我也无法三言两语道清。所以,我收集了这两款机型中的大部分配置▼,做了大量测试,这里结合不同需求,来给大家做个系统解读。巨量测试不易,大家且看且珍惜!

》》被点名最多的,是价格相对低的集显款,酷睿平台点名主要是i5款

这两台机型,都有独显版和集显版,但独显版直接本着七八千元去了,和游戏本重叠了,所以点名的人极少,毕竟性价比太低。真有独显需求的,搞三维设计和渲染的、专业视频编辑的、玩大型游戏的,不如买游戏本了——屏幕大,性能强得多,体验也会好得多。

所以,从读者描述的需求来看,两款机型的主要需求点还是“日常娱乐和办公”,以及“简单玩玩视频剪辑”,点名的机型则主要是价格相对便宜的集显款。目前AMD平台新机的处理器是R7-7840H(ThinkBook 14+)和7840HS(小新Pro 14);而英特尔酷睿平台主要都点名i5-13500H款,毕竟i7款偏贵。看来在价格面前,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__^。

▲大家的纠结主要集中在以上配置和款型上。注意,都是“官方标配”,我们不讨论“经销商定制版”。

》》先弄清ThinkBook 14+和小新Pro 14的核心区别

要清楚如何抉择,先得把两款机型的定位差异(核心差异)弄清楚。

●小新Pro 14是一台“玩家型电脑”,偏向娱乐、轻量级的游戏,偏重高性能(功率调校比ThinkBook 14+略高,但没有本质性差距),定位是“懂行老鸟”和“IT直男”。

●ThinkBook 14+取了个“泛商用”的名字,借了点ThinkPad的名号,既能进入(部分)商用市场,也可家用。它的性能调校其实是强于大部分其他品牌同类机型的,同时在设计上考虑得非常周到,环境适应性强,而且服务更好。

》》展开谈,先照顾“更主流的小白用户”,说说“售后/应用支持服务”

在后台进行购机咨询的读者,更多数是“小白用户”。可能电脑老鸟们不相信,小白用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宏观主流”。所以,我们展开谈机型选择、平台选择时,首先应照顾更主流的小白用户,从他们在意的角度出发。

小白用户在意的其实不是处理器功率释放高5W还是低5W,而是:

·“为什么同一个机器,我的续航才4小时,隔壁哥们却能看10小时电影?”

·“电脑装什么杀毒软件好?”

·“为啥不建议装360?我要怎么升级驱动呢?”

·“电脑里面咋冒出来那么多解压软件和杀毒软件呢?我没装啊!”

所以,对于主流的小白用户,真正重要的是“妥帖服务”,包含在线形式的、电话形式的;包含软件/应用支持,硬件支持,故障报修和问题解决等。那么,这种情况下,百分百优选ThinkBook 14+!因为它的服务太人性化、太好了▼

▲虽然小新Pro 14的服务条款“全面喜人”,但,当今这个时代,有什么能比7×24小时的活人电话服务更靠谱、更高效、更尊崇呢?ThinkBook 14+完胜!

▲“哎呀我不好意思打电话,一般喜欢在线聊”——这也没问题,ThinkBook 14+还有个绝技,按下F9键,一键直达在线客服对话框,你都不用手动启动《联想管家》选“在线服务”了。再者说了,这操作还有社会意义——你看,你问了问题,享受了尊崇服务,客服也有了业绩点,有了绩效或保住了就业,多好^__#!

但如果你从玩电脑开始就没有碰过360,就没有装过国产输入法、国产浏览器和国产压缩软件,如果你懂得比客服还多,那么小新Pro 14就是你的菜!

》》其他宏观选择因素

当然啦,这个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机型的选择也不是只有上面两种情况,也可取决于其他很多因素:

●比如,你平时要带着电脑进出一些正式场合,又或者工作多年的你不想让人觉得你买的是“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脑”^__#,那ThinkBook 14+更适合你。

●又比如,你在工作学习之余也偶尔玩玩游戏,《CS:GO》《守望先锋》《原神》,但的确不想带着笨重的游戏本,这时,屏幕刷新率更高的小新Pro 14(120Hz)显然是首选(当然了,游戏时必须降低点分辨率)。而且,一定买锐龙R7-7840HS款,毕竟锐龙处理器的Radeon 780M集显游戏3D性能更好,而这三个游戏Iris Xe集显则比较吃力。

●再比如,你笃定你自己不能接受单M.2插槽(毕竟更换SSD时,移植系统有点点麻烦),一定要第二根M.2插槽用于SSD扩容,那么ThinkBook 14+就是你不二选择。又或者,你有时候需要有线网络,那么,带有线网卡的ThinkBook 14+就是相对更优选(当然小新Pro 14也可用转接口实现)。

》》全面比较派必看:设计和技术规格层面区别

以上情况其实还不能覆盖全部人群,因为有不少人是“无任何偏向的全面比较派”,他们无任何群体偏向性,也不执着于特定品牌,他们信奉的是:全面比较后再做决定。那么,下面两款机型的设计和技术层面对比就得看细致了:

●性能层面,小新Pro的确更强

无论从处理器的功率释放、散热规格层面,甚至从“不插电功率释放”层面来看,小新Pro 14都是相对于ThinkBook 14+更强一点的。来看两组对比:

▲第一组对比是处理器的性能释放。都以英特尔i5-13500H款为例。野兽模式下,小新Pro 14的爆发阶段为80W,稳定功率释放为55W~62W;但如果切换到“极客”模式,稳定功率释放可达62W~67W。请注意处理器内部温度,野兽模式下92℃,极客模式下高达98℃——算是顶着散热模组能力上限在跑。

▲相对的,ThinkBook 14+的爆发阶段也就60W+,而稳定功率释放只有52W~59W,处理器内部温度也要低不少,仅87℃左右。

▲第二组对比是机型内部散热规格:小新Pro 14的散热风扇明显更大一点,另外热管也更长,总体散热规格相对ThinkBook14+略高一些,这也佐证了前面的处理器功率释放强弱问题。

●ThinkBook 14+接口类型更丰富,综合布局更合理

▲从接口的丰富程度和布局合理性上,ThinkBook 14+则明显胜出:虽然没有标准SD读卡器而是鸡肋的TF读卡器,但ThinkBook 14+多出RJ-45网线口,环境适应性更强;且还有个专门用来放无线键鼠USB Key的隐藏式USB2.0接口,相当实用的好设计▼。还有一点:USB3.0大口左右都有,方便各种使用习惯的用户。并且,如果用户使用有线鼠标,左侧的USB大口可允许其正常绕线(鼠标插左侧大口,绕线到右侧)——而小新Pro 14左侧无USB大口,有线鼠标只能接右侧,会面对一大坨线缆无处堆放的问题。

还有个细节差异(都以英特尔平台为例),两款机型都是双Type-C口设计。但具体规格方面,ThinkBook 14+是10Gbps USB Type-C和40Gbps雷电4;而小新Pro 14则是5Gbps USB Type-C和40Gbps雷电4——依然是ThinkBook 14+更胜一筹。当然,实际应用中,这个多功能Type-C口主要当电源口,且真正做数据传输时肯定首选雷电4口,因此实际应用上可“视同没区别”。

●硬盘规格和可扩展性,ThinkBook 14+依然完胜

▲在硬盘(存储)层面,ThinkBook 14+也是毫无争议的完胜:标配的SSD速度快得多,且还多一根M.2 2280插槽,可扩容第二块SSD(PCIe3.0×4规格)。

●无线网卡,英特尔平台机型优势明确

无论是小新Pro 14还是ThinkBook 14+,在摄像头、扬声器环节,都是同一水准,基本没有差异。但无线网卡环节有区别——不在于机型,而是在于处理器平台:英特尔平台都是英特尔AX211,最大无线带宽2400Mbps;而AMD平台自然只能用非英特尔款无线网卡,比如联发科的MT7921,规格是1200Mbps。

这里要指出的是,日常使用中,在速度层面,它们区别不大,但在特定环境下非英特尔款无线网卡可能会遭遇速度瓶颈:比如某个用户家里接的是千兆互联网(1000Mbps/1Gbps),他开启迅雷下载游戏或电影,理论上最大速度可达125MB/s——但弱是1200Mbps的无线网卡,就达不到这一速度,因为WiFi从其机制来说就注定有折损,最大速度能达到90MB/s就不错了。

另外,还有部分用户抱怨联发科、Realtek的WiFi无线网卡和部分无线路由器存在匹配不佳的问题,偶尔会断线。但牛大叔自己没有遇到过,所以仅陈述事实。

●日常轻负载应用续航:ThinkBook 14+酷睿款胜过电池容量明显更大的小新Pro 14锐龙款

小新Pro 14和ThinkBook 14+都算是轻薄本,容易携带,所以,不插电时轻量级日常应用(网页浏览、在线通讯、Office办公等)的续航表现是值得一提的。

小新Pro 14搭载的是75Wh长寿命电池,而ThinkBook 14+则是62Wh电池,看上去没机会赢——但,“意外”出现了:在“不插电+断网(为了确保不产生额外不确定应用负载)+50%屏幕亮度+平衡电源模式”下,PCMark10的“应用程序”(就是“Office办公三件套+Edge浏览器网页浏览(本地模拟)”测试)续航项目,13代酷睿i5-13500H的ThinkBook 14+竟然胜过了锐龙R7-7840HS的小新Pro 14,续航成绩分别是:12小时54分钟和12小时8分钟。

测试结果也略微出乎我们意料,虽然之前几次测试已证明13代酷睿H的平台闲置功耗低于真·锐龙7000平台(13代酷睿完成了优化,而真·锐龙7000和12代酷睿情况类似,忙着上市没来得及做细致的功率优化),但如果叠加上屏幕功耗,以及日常(低负载)应用程序的功耗,整机功耗的对比差距其实会被大幅缩小,所以之前我们做同机型(同电池)不同平添的续航测试,二者实际差距非常小。此番小新Pro 14电池容量大15Wh竟输掉了续航,令人吃惊。

▲之前的战99同机型对比测试:息屏+断网+平衡电源模式下的整机功率对比,13代酷睿i5平台要低1.5W左右。这一结果(结论)放在小新Pro 14上也适用,放在ThinkBook 14+上也适用。但若叠加上屏幕功耗、低负载的日常应用功耗,整机功耗会被大幅缩小。

而在进一步的测试后,我们找到了答案!原因如前所述:小新Pro 14是性能向产品,所以,即便不插电,即便在“平衡”电源模式下,其功率释放的衰减也相对较小,但这也就意味着更耗电。而ThinkBook 14+在不插电时则主动大幅下调功率释放。这样一来,功率优势趋于明显,续航自然也就能胜出了——当然,这并非“设计实力差异”,而是产品定位决定的。

▲PCMark10的“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把“插电+野兽模式”下的性能作为100%,小新Pro 14在不插电时,性能只降低33%左右——甚至于不插电的野兽模式和平衡模式性能表现一样。相应的,ThinkBook 14+在不插电时,性能下降了47%~52%(当然即便下降这么多也不影响日常应用)。这个测试,就从侧面佐证了ThinkBook 14+在日常轻量级办公时,整机功率更低一些——也就很好解释续航会更长的原因。

》》牛大叔的个人观点

相信看完上面部分,至少五六成的读者逐渐明确自己的选择了。但我也知道,依然会有很多人还是纠结,难做抉择,或者说,希望我来帮着“一锤定音”。所以这里我也说一下个人见解。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不属于上面的任何类型、任何人群,也没有任何偏好。

●首先,如果我懂电脑,对高性能有强烈的偏好,或是喜欢可玩度高的电脑,一定考虑小新Pro 14。除了性能强(连不插电时性能都更强)之外,它的可玩性也更强,比如带有用户感知功能,可以人走锁屏,人来自动亮屏并人脸识别登录。然后在此之下,有三个分支抉择:

1.如果我接受AMD平台的些许Bug(比如AMD平台款小新Pro 14,右侧USB大口连移动硬盘后,过一段时间会失去响应),以及小概率的专业软件不兼容,又或是非英特尔无线网卡的“不完美”,那么,就直接上锐龙R7-7840HS款小新Pro 14——因为除了处理器性能强,Radeon 780M集显性能也更强,可玩的游戏更多,做图片处理也更麻溜。一句话:有不完美,我能忍,我求的就是高性能和高可玩性!当然了,这个选择的同时,你也得接受较高的价格,因为该配置才上市,只有32GB/1TB款,价格小贵。

2.如果我不接受以上AMD平台的“不完美”,那么自然是选择英特尔i5-13500H款的小新Pro 14——除了少量几个高要求的网游搞不定,其他的,你7840HS款能做的我都能做,而且我可靠性稳定性百分百OK,日常应用续航还更长!并且无线网络还更快更稳定!注意,我首选16GB内存款——4999元,不跨5000这个坎(很多学生或职场年轻人的购机预算就是不超5000元),而且我想不出来对于一款轻薄本,若没有专业应用(后面会具体提到),有什么必要去追求32GB内存。

我知道,有很多老用户有这样一个观点——“以前多年的经验证明,电脑用到后面,总是内存先不够用,所以预先买大内存版本,就能支撑更多年”。但我想说:这个观点如今不太适用了!以前处理器的发展速度缓慢,但现在两家打得嗷嗷的,发疯一样提速提核心,笔记本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幅提升了!如今笔记本还要用个七八年?我是不相信的!而且不仅是处理器发展速度加快了,硬盘的快速扩容和快速低价化、应用的快速推陈出新,都使得电脑整体的更迭加快。至少,为了多用两年而冲32GB内存款,个人觉得还不如把钱花在扩容SSD上(银子充足的无视)。

3.如果你的日常应用中有(轻量级)视频编辑(不靠这个吃饭),那其他因素可以忽视,直接选酷睿i5-13500H款,预算充足上32GB内存。道理很明确:Pr视频剪辑也好、Pr特效视频制作也好、Ae特效视频制作也好,都是英特尔酷睿平台的综合体验更好,效率也更高。而大内存,对于Ae特别重要,对Pr也有价值。别说小新Pro 14之间的PK,就是拿功率释放低那么一丢丢的i5-13500H款ThinkBook 14+去怼性能向的小新Pro 14的“更高性能款”R7-7940HS版,照样能胜出▼:

▲一个负载较高的老测试项目(比单纯的剪辑负载高):用数十张5K分辨率美食照片,Pr制作一个18秒带转场特效的美食宣传视频,两个平台都是OpenCL方案效率更高(集显参与加速计算)。我们用32GB内存的小新Pro 14的R7-7840HS款和ThinkBook 14+的i5-13500H款对比,前者耗时222秒,后者耗时203秒——英特尔13代酷睿平台显现的优势比较明显。

▲我们还做了另一个测试,Ae的粒子特效视频制作。这次,功率释放相对低的ThinkBook 14+的酷睿i5-13500H款不仅更明确地胜出R7-7840HS款小新Pro 14,就连16GB内存款也胜出了——可见在视频编辑领域,酷睿平台相对于锐龙平台的优势的确是明确的。

看我讲了这么多,比对了那么多,可能很多人已经在思考“到底选哪款小新Pro 14”了——不不不,别急,看我说完:

●另一方面,我深知:非常懂硬件且追求极致的人,是相对少数的。且通过前面那么多对比和测试,我反而认为: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我更推荐ThinkBook 14+,且首选最便宜款型:i5-13500H/16GB/512GB配置,拼多多4699元,购买毫无压力,京东带专票5099元,预算上限5000元的相信也能接受,跳一跳也能够得着。

当然,我推荐最便宜款,肯定不是因为“折腾技术数十载后蓦然回首大彻大悟——价格才是硬道理”那么简单^___^,而是理由充分:

1.把前文图框中的七个机型/配置拉通看,做了一大堆测试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宏观性能差距”其实并不大,不存在你小新Pro 14高配能做的,我ThinkBook 14+低配就做不了。

2.但另一方面,ThinkBook 14+拥有的很多“易用性优势”,小新Pro 14则不具备(比如服务等级更高,更便捷,以及接口布局更合理,还有隐藏式USB接口等)——而这些,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小白用户,就是“质的领先”了!

3.我首推最便宜的款型也就决定了平台选择——酷睿i5-13500H。为什么选它而不是多核渲染性能更强的R7-7840H款呢(注意ThinkBook 14+的处理器是R7-7840H而非7840HS),还是我前面说的:性能差距不大,没有质变(除了少量几个要求高的网游),你能做的我都能做。但英特尔平台更稳,i5-13500H日常应用续航更长,这也就是大优势了——对于更多人来说,游戏多几帧少几帧,渲染快慢几秒甚至快慢几分钟都是无所谓的,但卡顿了、不稳定,是难以接受的!

4.更何况,在当下的流行应用——视频编辑环节,酷睿i5-13500H还能力压R7-7840H/HS,甚至可用16GB内存款型压你的32GB内存款型。那我选择低价的16GB款的动力就更大了!

总结一下我个人的建议,其实很明确:

·对于少部分硬件爱好者、性能拥趸,要玩高要求网游的朋友,锐龙R7-7840HS处理器、32GB内存的小新Pro 14是首选,前提是你要接受AMD平台的些许Bug和视频编辑上的相对劣势;续航虽然有差异,

·而除此之外的绝大部分消费者,我建议直接选最便宜的酷睿i5-13500H款ThinkBook 14+,不仅于价格便宜,性能不差,易用性也极好,服务也相当棒,续航还长。

当然,你也可以不采纳我的个人建议,转而从文章前面几个部分的客观描述中做考量和抉择。

但有三类消费者我要再度提醒:

·第一类是学或做产品开发、专业设计,以及医疗、生命科学、地质勘探等的行业用户,你可能会觉得“买个32GB内存的小新Pro 14或ThinkBook 14+会很好用,毕竟仿真计算环节需要大内存,这个机器价格便宜也能打”。

·第二类是“希望把游戏玩得专精,希望游戏体验很好”的用户。

·第三类是“专业做视频编辑”,靠视频编辑吃饭的用户。

这三类用户,我不建议你们选择小新Pro 14或ThinkBook 14+(无论集显款还是独显款)。你们应该考虑的是15.6英寸或16英寸大屏且带独显的机型,毕竟,大屏+独显才是专业高负载应用的“绝对性能”和“优异体验”保障,14英寸机型更多还是偏向“日常”。

编辑:牛大叔

万能驱动VIP版(EasyDrv) v7.23.712.1

万能驱动VIP版(EasyDrv) v7.23.712.1是一款专为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的驱动管理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自动识别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所需的驱动程序,帮助用户解决驱动程序缺失或失效的问题。

该软件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1. 自动识别更新:EasyDrv能够自动扫描计算机中的硬件设备,识别出需要更新的驱动程序,并提供最新版本的驱动程序下载和安装。

2. 导出驱动:用户可以将计算机中已安装的驱动程序导出为可执行文件,以便在其他计算机上进行安装。

3. 驱动备份:软件提供了驱动备份功能,用户可以将计算机中的驱动程序备份到本地存储设备,以便在需要时恢复驱动。

4. 硬件信息查看:EasyDrv还提供了硬件信息查看功能,用户可以查看计算机中各个硬件设备的详细信息。

5. 驱动离线安装:软件支持离线安装驱动程序,用户可以将驱动程序和安装文件下载到本地,在没有网络连接的环境中进行安装。

6. 简洁易用:EasyDrv界面简洁直观,操作简单易懂,适合各类用户使用。

新版变化

[VIP] 万能驱动 v7.23.712.1 (2023.07.21 发布)

# 更新日志 - 程序

[7.22.1028.3826]01)修正程序授权至2023;02)修正配置文件识别,支持 "Win11" 标识;03)修正系统标识识别,修正对 Server 版系统的识别;04)其他未列出的细节修正。

总之,万能驱动VIP版(EasyDrv) v7.23.712.1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驱动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轻松解决计算机中驱动程序缺失或失效的问题,提高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性能。

10个顶级的AI驱动的3D建模工具【2023.9】

在快速发展的技术世界中,人工智能 (AI) 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尤其是在 3D 对象生成领域。 AI 驱动的 3D 对象生成器彻底改变了我们创建和可视化 3D 模型的方式,使该过程更加高效、准确且可供每个人使用。

无论你是游戏开发人员、图形设计师还是只是技术爱好者,这些工具都可以帮助你在三维上将你的想法变为现实。 在本博客中,我们将探讨十种最好的 AI 3D 对象生成器,它们以其创新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引领行业。

如果你需要将AI生成的3D模型转化为其他格式,例如GLTF、OBJ、DAE、PLY、STL甚至点云,可以使用这个强大的在线3D格式转换工具:/d/file/gt/2023-09/d54we5132xt 。

1、Spline

Spline 是一款免费的 3D 设计软件,允许用户直接在浏览器中创建交互式 Web 体验。 它以其实时协作功能而脱颖而出,使其成为团队项目的绝佳工具。

Spline 为 3D 建模和动画提供了广泛的功能。 它还提供用于 3D 矢量编辑、相机控制、Web 浏览器事件和拖放功能的工具。 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或API上传数字媒体,然后自动分析并转换为3D模型。

Spline的特点:

实时协作3D 建模和动画互动体验材料层数3D雕刻物理和游戏控制视频纹理和组件2、Masterpiece Studio

Masterpiece Studio 是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文本转 3D 生成器,彻底改变了 3D 建模过程。 它使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 (NLP) 技术将用户的描述性语言转换为 3D 模型。

Masterpiece Studio 只需用户几行代码即可生成功能齐全的 3D 模型和动画。 这个改变游戏规则的程序拥有目前可用的所有 3D 制作软件中最简单的 UI,适合所有技能水平的用户使用。

Masterpiece Studio的特点:

AI 支持的文本转 3D 生成用户友好的界面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生成功能齐全的 3D 模型和动画3、Meshcapade

Meshcapade 是一款领先的 AI 文本转 3D 生成器,可以根据文本输入创建高质量的 3D 模型。 它提供了一个与所有游戏引擎和图形应用程序兼容的统一平台,以满足您的化身要求。

Meshcapade 是你根据文本输入创建高质量 3D 模型时所需的尖端平台。 该平台旨在让 3D 化身变得更容易,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他们的主要产品上。

Meshcapade的特点:

AI 支持的文本转 3D 生成来自文本输入的高质量 3D 模型与所有游戏引擎和图形应用程序兼容专为轻松创建 3D 头像而设计4、Mochi

Mochi 是一款领先的AI文本转 3D 生成器,显着简化了视频游戏的设计流程。 Mochi 是一个用于游戏开发的插件,可自动化资产生产并具有强大的文本到图像映射功能。

Mochi允许用户用自然语言命令制作3D模型,操作简单,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表达自由。 只需几个命令,用户就可以快速生成复杂的 3D 模型,这使 Mochi 成为游戏开发人员和数字艺术家等的宝贵工具。

Mochi的特点:

AI 支持的文本转 3D 生成游戏开发插件自动化资产生产强大的文本到图像映射功能操作简单5、Luma AI

Luma AI 代表了 3D 图片制作的最前沿,能够根据文本输入生成逼真的 3D 模型。 Luma AI 的新 Imagine 功能具有开创性,因为它使用户能够创建他们可以想象的任何概念的 3D 模型,无论他们是否有 3D 建模或图形编程背景。

除了从文本创建 3D 对象之外,Luma AI 还可以将实时视频流渲染到逼真的 3D 环境中。 此功能利用 AI 巨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来确定场景中的哪些对象以 3D 形式出现,并以 3D 形式渲染它们以供用户欣赏。

Luma AI的特点:

AI 支持的文本转 3D 生成能够制作逼真的 3D 模型可以将实时视频流渲染到 3D 环境中无需 3D 建模或图形编程背景6、3DFY AI

3DFY AI 使用先进的生成式 AI 根据文本描述生成高质量的 3D 模型。 通过消除对昂贵、耗时且不切实际的制造或扫描方法的需求,3DFY AI 使每个人都可以创建 3D 内容。

3DFY AI 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自动化消除开发 3D 内容时对人力的需求,使用户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生成无限量的 3D 资产。 这项尖端技术提供对数字项目的精选 3D 数据库的访问,或根据书面指令开发 3D 虚拟事物。

3DFY AI的特点:

AI 支持的文本转 3D 生成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无需人力来开发 3D 内容访问数字项目的精选 3D 数据库7、Ponzu

Ponzu 是一款面向开发人员和设计师的人工智能工具,正在彻底改变 3D 资产的创建。 这款革命性的软件可以让用户快速轻松地生成高质量、逼真的纹理。 Ponzu 允许用户表达个性,并通过完全可定制的绘画风格将 3D 模型变为现实。

Ponzu 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为任何想法创建纹理。 它还使用户能够独立调整镜面反射和漫射照明,从而在为其纹理创建理想环境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Ponzu的特点:

AI驱动的纹理生成快速、轻松地生成高质量、逼真的纹理完全可定制的绘画风格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独立调整镜面和漫射照明8、NeROIC

NeROIC 是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可以从图像创建 3D 模型。 它可以拍摄用户接受的图片并将其转换为用户试图传达的内容的 3D 表示。 NeROIC 将视频转换为 3D 环境的能力与其图像转 3D 能力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NeROIC 可以用一部电影构建一个完全交互式的 3D 环境。 这意味着创建 3D 场景需要比以往更少的精力和时间,这使得 NeROIC 对于那些想要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图像的人来说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NeROIC的特点:

AI 驱动的图像到 3D 生成可以将视频转换为 3D 环境构建完全交互式的 3D 环境时间和精力高效9、DPT Depth

DPT Depth 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它使用深度卷积网络从图像中提取深度信息并创建 3D 对象的点云表示。 DPT 深度估计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可以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训练更精确的点云和代表真实世界场景的 3D 网格。

DPT 的性能甚至可以超过人类水平的精度,比立体匹配和光度立体等其他常见方法有了显着提高。 DPT 出色的推理时间进一步使其成为实时 3D 场景重建的绝佳选择。

DPT深度的特点:

AI 驱动的图像到 3D 生成使用深度卷积网络可以训练更精确的点云和 3D 网格超过人类水平的准确度实时 3D 场景重建的出色推理时间10、RODIN

RODIN 作为领先的人工智能 2D 转 3D 生成器逐渐广为人知。 通过极大地简化和加速曾经费力而复杂的过程,它永远改变了 3D 数字化身的制作方式。

RODIN 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可以使用客户图像等信息创建逼真的 3D 头像。 客户可以通过 360 度视角观看这些创建的化身,获得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这使得 RODIN 对于那些想要根据个人肖像创建逼真 3D 角色的人来说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罗丹的特点:

AI 驱动的 2D 到 3D 生成创建逼真的 3D 头像使用客户图像等敏感信息提供创建的头像的 360 度视图11、结束语

AI 驱动工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 3D 对象生成领域。 这些工具使创建 3D 模型的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使用。 无论你是游戏开发人员、图形设计师还是只是技术爱好者,这些工具都可以帮助你在三维上将想法变为现实。 从文本到 3D 生成器到图像到 3D 和视频到 3D 转换器,总有一款工具可以满足你的各种需求。 探索这些工具并开启创造力的新维度。

原文链接:/d/file/gt/2023-09/a23kerqqr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