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1.故事:
寒蝉与斑鸠看见在天上翱翔的大鹏鸟,讥笑说:“我奋力而飞,砰!撞在了榆树与檀树上,就 停下来;也有时候飞不到树上,落在地上就行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远的南海去呢?”
如果到郊野去,带三餐的粮食就可以了,当天返回来时,肚子还饱饱的。到100里以外的地方去,要准备一夜的粮食;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要备足3个月的粮食。不过这些事情,寒蝉与斑鸠这样的小虫与小鸟怎么会知道呢?
(图片:心静如水 可鉴星辰 )
小才智比不了大才智,短寿命比不了长寿命。怎么知道其中的秘密呢?早晨生产出来、晚上死去的菌类,当然不知道昼夜的更替,寒蝉不知道四季的变化,这就是“小年”。楚国的南边有一只灵龟,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时期有一个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就是“大年”。而彭祖到现在还因为长寿而闻名,众人都想与他比长寿,岂不是可悲吗?
(图片说明: 庄子故里,逍遥蒙城 )
2.原文、注音:
蜩(tiáo)与学鸠(jiū)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qiāng)榆枋(yú fā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xi)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māng cāng)者,三飡(cān)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zhāo jūn)不知晦朔(huì shuò),蟪蛄(huì gū)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注释:
蜩:古书上指蝉。
鸠:外形像鸽子的一类鸟。常见的有斑鸠。
抢:撞,碰到。
莽苍:原野景色迷人,指原野。
奚以:哪里用。
之:到。
榆枋:榆树、檀树。
舂:舂米,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生物。
晦朔:从农历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从天黑到天明。
蟪蛄:寒蝉。因为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无法了解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知:同“智”
冥灵:冥海灵龟。一说为树木名。
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活了800岁。
(图片:“明镜止水”语出《庄子▪德允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4. 赏析、链读
本节着重写大小之别。通过反复、对比、比喻、引证等手法,表达了世间万事万物不仅有体积上的大小之别,更有目光见识、思想境界的高低之分。
以小度大者,思想肤浅,目光短浅;以大度小者,也难免狂妄自大,导致失败。所以,在世间为人处世,重在把握一个“度”。这又与孔孟的“中庸之道”不吻而合了。
可见,思想文化的海洋,是由各个支流交融汇聚而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中华优秀传统的恒久魅力也正在于此。
参考: 《图解庄子》 (战国)庄周 著 思履 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商务印书馆
科目:分科取士的项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算等,见于史者凡五十余科,故谓之科目。贞元九年(793年),韩愈25岁时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写给别人的信,希望别人赏识自己并予以荐举。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滨,大江之濆(fén),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chóu)也。
1、月日:在写书信时有具体的月份和日期; 2、愈再拜:一作“应博学宏词前进士韩愈谨再拜上书舍人阁下”;再拜:一拜而又拜,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天池:南海,《庄子•逍遥游》:“南溟者,天池也。”; 4、濆:水边; 5、常鳞凡介:普通的长鳞长壳的水中动物; 6、品汇:种类;匹俦:相当、相比。
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hé),不能自致乎水,为㺍(bīn)獭(tǎ)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1、寻常:古时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 2、旷途:旷远之路; 3、关隔:阻隔; 4、穷涸:因干涸而困窘; 5、㺍獭 :水獭;㺍:小水獭; 6、十八九:十之八九; 7、一举手一投足:举一下手迈一 下步,指丝毫不用费力。
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1、负其异于众:谓自负与众不同; 2、宁:甘愿;俯首帖耳:低着头 ,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驯服; 3、播尾而乞怜:似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 4、是以:因此;熟视之若无睹:看惯了就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事极不关心。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háo)焉,庸讵(jù)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háo)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1、聊:姑且; 2、庸讵:何以 ,怎么; 3、穷:困窘,不得志; 4、其哀之,命也:有能力的人哀怜他,是命运决定的;命:命运,命中注定; 5、实有类于是:确实很像这个怪物; 6、是以:因此; 7、疏愚:粗疏、愚笨。
《应科目时与人书》全文:
月、日,愈再拜:
天池之滨,大江之濆(fén),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chóu)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hé),不能自致乎水,为㺍(bīn)獭(tǎ)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háo)焉,庸讵(jù)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háo)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此贞元九年宏词试也。无端突起譬喻,不必有其事,不必有其理,却作无数曲折,无数峰峦,奇极妙极。
#头条创作挑战赛#
1.故事:
寒蝉与斑鸠看见在天上翱翔的大鹏鸟,讥笑说:“我奋力而飞,砰!撞在了榆树与檀树上,就 停下来;也有时候飞不到树上,落在地上就行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远的南海去呢?”
如果到郊野去,带三餐的粮食就可以了,当天返回来时,肚子还饱饱的。到100里以外的地方去,要准备一夜的粮食;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要备足3个月的粮食。不过这些事情,寒蝉与斑鸠这样的小虫与小鸟怎么会知道呢?
(图片:心静如水 可鉴星辰 )
小才智比不了大才智,短寿命比不了长寿命。怎么知道其中的秘密呢?早晨生产出来、晚上死去的菌类,当然不知道昼夜的更替,寒蝉不知道四季的变化,这就是“小年”。楚国的南边有一只灵龟,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时期有一个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就是“大年”。而彭祖到现在还因为长寿而闻名,众人都想与他比长寿,岂不是可悲吗?
(图片说明: 庄子故里,逍遥蒙城 )
2.原文、注音:
蜩(tiáo)与学鸠(jiū)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qiāng)榆枋(yú fā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xi)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māng cāng)者,三飡(cān)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zhāo jūn)不知晦朔(huì shuò),蟪蛄(huì gū)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注释:
蜩:古书上指蝉。
鸠:外形像鸽子的一类鸟。常见的有斑鸠。
抢:撞,碰到。
莽苍:原野景色迷人,指原野。
奚以:哪里用。
之:到。
榆枋:榆树、檀树。
舂:舂米,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生物。
晦朔:从农历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从天黑到天明。
蟪蛄:寒蝉。因为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无法了解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知:同“智”
冥灵:冥海灵龟。一说为树木名。
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活了800岁。
(图片:“明镜止水”语出《庄子▪德允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4. 赏析、链读
本节着重写大小之别。通过反复、对比、比喻、引证等手法,表达了世间万事万物不仅有体积上的大小之别,更有目光见识、思想境界的高低之分。
以小度大者,思想肤浅,目光短浅;以大度小者,也难免狂妄自大,导致失败。所以,在世间为人处世,重在把握一个“度”。这又与孔孟的“中庸之道”不吻而合了。
可见,思想文化的海洋,是由各个支流交融汇聚而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中华优秀传统的恒久魅力也正在于此。
参考: 《图解庄子》 (战国)庄周 著 思履 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商务印书馆
提要:“然”作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可是,不过”。表承接,不译。
作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样,那样”等。
作助词,译为“······的样子”“······地”;“好像······的样子”等。
复音虚词:然则,然而。
作形容词:正确,对(的),是的。
(一)连词。
1·表示转折,常用在句首,译为“然而,但是,可是,不过”,或不译。例如:
(1)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
(2)然视其左右。(《游褒禅山记》)——可是看看洞壁的左右。
(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攻破)秦。(《史记·鸿门宴》)——但是没料想到自己会先入关灭掉秦朝。
(4)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然而郑国灭亡,对您也不利呀。
2·表示承接,即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可不译。例如: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礼记·虽有嘉肴》)——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理解的地方。
(二)指示代词,多作谓语,也作主语,译为“如此,这样,那样”等。例如: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如此,可这是我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交换。
(2)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何为,即“为何”,宾语前置)
(3)不然,籍(指项羽)何以(以何)至此?(《鸿门宴》)——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样做呢?(何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4)河(黄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黄河以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5)(róu)使之然也。(《荀子·劝学》)——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通“煣”,使弯曲)
(6)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7)苏君(指苏武)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传》)——您今日投降,明天也会这样。
(8)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呢?(奚以:以何,凭什么)
(9)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猛禽和凡鸟不能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这里指一般的鸟)
(10)圣人知其然。(白居易《与元九书》)——圣人知道这个道理。(然,指诗的地位和作用)
(三)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表示状态,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例如:
(1)其人舍(shì)然大喜。(《列子·杞人忧天》)——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非常高兴。(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2)杂然(地)相许。(《愚公移山》)——(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3)黄发垂髫(tiáo),怡(yí,)然自乐。(《桃花源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怡然:喜悦高兴的样子。自乐;自得其乐,自在逍遥)
(4)闻之,欣然规(打算,计划)往。(《桃花源记》)——(他)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寻找。
(5)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就会快乐而满足,竟不知衰老即将到来。
2·用于句尾,表示比拟,常和“若”“如”连用,即“若······然”“如······然”格式,可译为“好像······的样子”“如······一般”或“像······似的”。例如:
(1)其人视端(端正)容寂,若听茶声然。(《刻舟记》)——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3·作象声词词尾,可译为“地”。例如:
(1)其声呜呜然。(《赤壁赋》)——那洞箫声呜呜地。
(2)划然长啸。(《后赤壁赋》)——划地一声长啸。
(3)戛(jiá)然长鸣。(《后赤壁赋》)——戛戛地拉长着声音叫。
(4)奏刀(huō)然.(《庖丁解牛》)——进刀时发出咔咔嚓嚓地声音。
(四)复音虚词
1·然则:连词。“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这样”或“那么”。例如:
(1)然则天下事······,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臆断呢?(臆断,主观地判断)
(2)然则将军之仇报。(《荆轲刺秦王》)——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
(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己。(《齐桓晋文之事》)――那么,你所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我可知道了。
2·然而:两个表转折的连词连用,不译。例如:
(1)然而不胜者,是(这)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者······也,表示判断)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
附:形容词,正确,对(的),是的。例如:
(1)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吴广认为正确。
(2)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孔子说:“冉雍的话很对。”
(3)成(人名)然之。(《促织》)——成名认为妻子的话很对。(然:以之为然,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庄子·养生主》)——老子的学生说:“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秦失,老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