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自号易安居士,她的名字大有来历

富贵怕见花开,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赵挺之卒于汴梁城。因为赵挺之得罪过蔡京,蔡京趁机落井下石,将赵挺之全家逐出京城。按宋代礼制,赵明诚也必须回乡守制。时任鸿胪少卿的赵明诚携妻李清照回到青州(今属山东),夫妻二人开始了十年的屏居生活。

次年,赵明诚与李清照用陶渊明《归去辞来》之意,为居所起名为“归来堂”,决心过“甘心老是乡”的隐居生活。“归来堂”的命名,与赵李夫妻随遇而安,“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穷”的豁达心态有关。

远离政治,专心一意做收集整理金石碑刻、古书画、古器皿的研究,自得其乐,才是李清照想要的理想生活。从她改号“易安”可知,李清照虽倜傥有男子气,但仍是个女子,她决心将“归来堂”建成心灵的避难所,故名“易安”。

有学者称“易安”出自《归去来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因此有人望文生义,认为李清照嫌居处狭仄,进而批评她数典忘祖。立即有人指出,李清照自号“易安”,是易安于仅容膝之室,本意是自甘淡泊。陶潜《归去来辞》之句亦有出处——《韩诗外传》载:楚王遣使迎北郭先生,妻曰:食前方丈,所甘不过一肉;广厦千间,所安不过容膝。以一肉之甘,容膝之安而徇楚国之忧,毋乃不可。北郭先生听了老妻的话恍然大悟,“乃偕妻逃”。陶潜“审容膝之易安”,正是比喻自己知足于贫寒而无意仕进。

后世有学者称,李清照的“易安”之号始见于《金石录后序》,因此,自号“易安”,“明诚在日必无此称号”,应该是在赵明诚卒后方有。理由是按照宗法制度,女子有三从之义,内讳不出门,所以寻常女子一般不会有名字的。甚至不惜举例说明吕雉之雉,陈阿娇之阿娇。名且不行,何为字号?

个人以为此说大谬——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绝非寻常女子可比。自号“易安”,始于屏居青州也不值得后人惊诧。李清照在丈夫面前从来强势,在丈夫面前自称“易安居士”,也在赵明诚可以接受范围的。从李清照的词作当中就可以看的出来,李清照自诩“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骨子里根本没有将自己认作赵明诚附庸的。

在青州期间,李清照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再次变得开朗起来。夫妻二人朝夕相处,由于赵明诚深爱金石研究与收藏,李清照受其影响,与丈夫一同校勘旧书,携手溯洄于历史文物的长河之中。

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深情地忆及人生中的最快乐时光:“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赵明诚除了自惭不如之外,对妻子的敬重爱慕更加深了几分。

夫妻二人乐此不疲,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载道:“乐在声色狗马之上”。《古今女史卷一》称:“自古夫妻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李清照晚号易安居士)与赵德甫(赵明诚字德甫、或通假字“父”)者。佳人才子,千古绝唱。”

在青州隐居的岁月,是赵明诚与李清照伉俪情深,几胜新婚的十年。

了不起的她|济南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小传及其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既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也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放达。

她的一生,辗转飘零:父亲被贬,丈夫早逝,晚年孤苦……

却挣破了时代和地位加于她的束缚,“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

郑振铎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

1084年二月初五,“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诞辰。

938年后的今天,很想对她说一句:李清照,生辰快乐!

婉约才女初长成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山东章丘。

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

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

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令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享受美、驾驭美。

从那些精致的文字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她天真的笑影,眉弯的浅愁,看那些曾经的优柔岁月随风飘逝。

而她的那些怀念与倾诉,也终被每一个喜爱她人格与词作的人们所铭记于心。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锦瑟年华谁与度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

一个人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

18岁时,李清照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她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层楼。

对爱情的热情执着,期待丈夫早日归来的相思、别愁之苦,尽在词中。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北宋历史以惊叹号悲情结束,南宋历史,在不安与纷乱中惨淡开始。

自此,李清照的人生急转直下,平静如水的日子成过往。

风雨乱世自飘零

朝廷南迁后不久,即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

之后,李清照写自己孤独寂寞生活的作品比较多,但是直接的悼亡诗词却很少。

大概就像鲁迅先生所说,长歌当哭,势必在痛定之后。

一个人若是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很难静下心来,将悲痛诉诸文字。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赵明诚去世一个月之后,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逃难。

纵使尝尽生活苦楚,但有文字为伴,岁月凄凉,也从不绝望。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

这本书著录赵明诚和李清照所见过的,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烟月无边人已去

渐入暮年的李清照,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

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

她再婚又离婚,宁可坐牢下狱,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她吟出浓缩了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55年,李清照逝去,享年七十二岁。

遗半生烟雨,半世落花。

至此,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永远高悬在了历史的星空。

千古清雅照人间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她,本是一有兴趣才情、丰富含蕴的女子,不料时代弄人,遭逢国破家亡。

她的感触,写出词来,就叫千载后人,为之无限追怀。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李清照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在她的心头不止是儿女情长,更有广阔的江河——这首诗,又何尝不是她人生的写照?

能坐稳“千古第一才女”的位子,李清照不仅仅是有才,而在于她敢活色生香地活着;

并把自己的情趣、韵味、品性都写进文章里,使得那些文字也获得了生机一般,有血有肉地昭示了其不凡的才情和不俗的气度。

她从未因自己是女子,就甘于被庇护,被束缚,被定义。

她的率真、敢爱敢恨和爱国主义情怀,让自己活成了大写的传奇。

梁衡先生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说来也巧,李清照诞辰过后,紧接着就是今人口中的“女神节”,时空交错间,“美神”与“女神”竟有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图片图片

所以最后,就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个“她”吧:

愿你一生,独立美好,自由丰盈,不惧时光,不负自己;

愿你如李清照一样,活出最美的人生况味,做自己的女神!

壹点号 尹燕忠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