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杖头木偶
作者/肖 珊
“仗金镖闯江湖散淡闲游,南门外大红门镖伤猛兽,万岁爷龙心欢喜把某收,到如今失御杯要斩人头……”这是京剧“九龙杯”里面的经典唱词。
说戏曲,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萌源林公宫戏台上的“人戏”,像《穆桂英挂帅》《狸猫换太子》《女驸马》《潘梨花》《报娘恩》之类的都是经典曲目。台上唱的人使出浑身力气喊得声嘶力竭,演的大汗淋漓,把楼板震得惊天地,听的人看的人面红心跳,煽情处泪水涟涟,紧张兮兮,随戏而恸。
那时候,几乎每年每个村庄都会请戏班子到村里的众厅或祠堂里唱上几天大戏,开戏之前,卖小吃零嘴的人会先去大厅门口抢位置,摆簸箕,村民们自发的举着家里的木凳摆在台下,孩子们放下书包,缠着家里的爷爷奶奶,嚷着先看戏,后做作业。一队戏班子约三四十人,他们吃饭在村民家中,住在戏台上,村民们集资付戏酬。后来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电子产品的多样便利,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渐渐改变,“人戏”的演出也渐渐少了。
但是人们依然会想念这种别样的“真人秀”,有时觉得,哪怕是闭上眼睛听一听那些婉转圆润或豪放粗犷的唱腔也是舒心无比的,所以,尽管龙潭村三月三的三天大戏座无虚席,我也要去站在台下听一听。
今年刚认识杖头木偶,我就喜欢上他们的表演方式,他们这种表演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的童心。周宁的杖头木偶扮相靓丽多姿,集生旦净末丑三十多个扮相,鼓乐绝伦,动作优美自然,表演十分精彩,他们的表演始于玛坑首章的首峰木偶剧团,有百年历史,虽然历经沧桑,但火种犹传,剧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宁德、福清、长乐、古田和福州等多个县市表演过之后,获得许多人的赞誉。
杖头木偶戏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年代久远又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戏剧。它内部虚空,以木杖操纵完成,长袖善舞,颈部的木棒被表演者掌握着、操作着进行表演,故而在周宁又称“举戏”,人偶形象有大中小三种,分别分布在我国的不同地域。周宁的木偶是中型木偶,高八十多公分,彩衣秀容配经典唱词,极具地方特色。
木偶头为木质雕刻而成,表面绘彩,造型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化妆较为浓墨重彩的一角是丑角,以白色为底,眼珠、眉毛画黑色,鼻子扁大,突眼睛,下巴蓄胡须,雕刻人物时为求生动传神,在眼球与鼻梁方面需花费很多功夫,其余部分会相对简括些。
首峰木偶剧团制作人加后台鼓乐队(8个人)和前台的表演人物共有18人,团长也就是传承人是郑松锦,剧目有《兄弟两状元》《包公下陈州》《人心不足蛇吞象》《钦差选贤》《杨家将》《唐僧出世》《甘国宝》等。杖头木偶戏多选百姓耳熟能详的曲目,以贴近人心所向的核心价值观,婉转的唱词,大家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在小小的舞台上演出种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随着后台锣鼓乐的推送牵引,把人的悬念高高吊起,又缓缓放下然后再吊起,台上的那一根小小的木头衣袖舞动,一走一停,回转自如,他们仿佛被注入血液,有了灵魂,唱的人诉尽衷肠,演得酣畅淋漓,听的人如痴如醉、意犹未尽。
这种曾经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艺术,在某些地方已失传,各地木偶头的 造型,脸谱装饰和雕刻工艺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当地人的审美观,多以地方语言演绎经典曲目,各有特色,表演生动活泼,特别受老人和孩子的喜爱。
虽说它曾经因为舞台的缩小,一度冷淡下来,但剧团传承人从未放弃它,今年复出,一经演出即反响热烈,特别是在第十届世界地质文化节的举办地福安展区展演后受到来自各地各界的赞誉,人们一见到杖头木偶都会发出由衷的喜爱之情,有很多老人更是表示这个东西勾起了他们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在周宁,近年来他们也深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爱。表演越来越多样化,演出越来越成熟。
“一声春雷向阳开,春来秋去十三载,南征北讨除番寇,东荡西除战沙场……”,观众你--且听,锣鼓声响起,台上又唱开了。
作者简介
肖 珊,原名肖吉香,现在旅游局做文职工作,周宁县作家协会秘书长,有多篇散文,小小说发表在《闽东报》《厦门日报》《福建日报》《滴水缘》上,多篇散文被收入各种文集。
封面书法:倪进祥
主办单位:周宁县文联
周宁县文旅局
周宁县文化馆
承办单位:周宁县作协
责任编辑:郑 梅
执行编辑:叶宝培
来源:周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