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作者:洞见yy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关于李白一生足迹的视频,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
有人感慨,现在飞机高铁如此便利,自己去过的地方不过屈指可数。
而从前,书信远,车马慢,李白的足迹却遍布大半个中国。
可以说,他一生都行走在路上,总路程超过十万里。
究其原因,是他那颗浪漫自由的心,不断驱动着他向外求索。
只有在路上,他躁动的灵魂,方能得到片刻的安歇。
他走过山川湖海,见过大漠孤烟,尝过悲欢离合,也经历过生离死别。
李白看似逍遥自在的背后,也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但哪怕是最难熬的时候,他写下的诗篇中,也不见一丝的抱怨和苦闷。
他绣口一吐,字里行间皆是昂扬与豁达。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李白的脚步,一起去感受他那坎坷却潇洒的一生吧。
1
关于低谷
公元744年,在长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公元744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唐玄宗十分欣赏他的诗作,在朝堂上对他大加赞赏。
那段日子,李白春风得意,他命宠臣高力士为自己脱鞋,让贵妃给自己研磨。
谁知他狂傲的举动,早已引起了很多同僚的不满。
他们不仅排挤他、嘲讽他,还时常在皇帝面前污蔑他。
渐渐地,李白受到了皇帝的冷落。
心情郁闷的他,开始整日整日的饮酒。
大醉之后便不顾场合,一边肆意吟诗高歌,一边明里暗里痛骂奸臣。
李白旁若无人地发酒疯,搅得宫中鸡犬不宁。
最终,皇帝把他“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离开长安那天,长亭外,古道边,众多好友为他送行。
他们担心他想不开,自暴自弃。
哪知李白放声大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随后便一人一骑,飞驰而走,游历四方去了。
人这一生,就如同江河海潮,有高潮,也必定有低谷。
我们身处其中,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失意沮丧,都是常有的事。
但你若始终执迷于一时一刻的得失,只会让自己沉陷于失意中无法自拔。
就如《警世恒言》 所云:“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上天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
越在低谷,越要努力奔跑。
只需熬过逆境,便能锤炼出更为强大的本领,在困苦中乘风破浪,逆风翻盘。
2
关于离别
公元745年,在鲁郡。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离开长安后,一路向东游历到洛阳。
在一间小小的酒肆,他跟杜甫相遇了。
他们一个刚刚被赶出长安,一个不久前才科举落榜。
失意的两人一见如故,他们把酒言欢,对吟诗词,有说不完的话。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一起同游开封,登琴台,渡黄河。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等到两人游完鲁郡,他们也到了该分别的时候。
在东石门外,李白没有过多的伤感,而是拉着杜甫互诉衷肠。
最后李白高念道: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一切尽在酒中,两人相视而笑,各自离去。
就像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说的:
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即便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即便是最后一眼。
人生聚散,本来平常。
生命里的那些人来了又走了,有多少能陪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呢?
既然注定要离别,不如用力地过好在一起的当下。
痛快地畅饮,放肆地说笑,纵情地作诗。
离别无需伤感,简单的祝福,就是对情谊最长久的温存。
3
关于心态
公元752年,在嵩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公元752年,李白来到嵩山脚下,此时,距离他被赐金放还已过去了八年。
八年来,李白仍想建功立业,可是又无用武之地。
52岁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放浪于形骸之外。
偶有一天,他遇见了经年未见的老友岑勋和元丹丘。
三人当即决定置酒高会,畅叙幽情。
一开始李白还沉浸在失意的情绪之中。
但喝到兴致处,他一扫先前的阴霾,高唱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时间就如黄河那般,奔流到海不再回头;
人生苦短,须臾间,便从青葱少年老到满头白发。
既然如此,与其自寻烦恼,不如乐在当下。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看开一点,豁达一点,乐观一点。
毕竟,没有谁的一生,永远欢声笑语,永远阳光朗月相随。
若是一遇到困境,就将自己放在沮丧的阴霾中,人生就会错失很多风景。
只有敞开心扉,着眼当下,才能透过生活的苦闷,品味出人生的小确幸。
4
关于遗憾
公元753年,在宣州。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一年,李白行至宣州,遇见了故友李云。
刚一见面,李云白发苍苍,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就让李白大吃一惊。
原来李云本是监察御史,在朝堂之上,颇有地位。
但他为人耿直刚正,对官场的一些小手段向来不屑一顾。
久而久之,朝廷中人都排挤他,打压他。
数年间,他多次遭人陷害,最终被贬到宣州,一下子从朝廷重臣沦为了地方小吏。
巨大的落差,使他每每想到自己渺茫的仕途,心中便遗憾万分,后悔自己过去不懂世故。
他每天茶不思,饭不想,整日忧愁满面。
李白见此情景,便与他相约一同前往谢朓楼游玩。
登上楼阁,极目远眺,他们看见远方的江水奔腾而过。
李白劝慰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滚滚江水向东而去,任你如何努力也截不断它。
我们借酒消愁,放不下遗憾,跟抽刀断水又有什么两样呢?
李云听后豁然开朗,拍手称快。
人生就是如此,面对过去的遗憾,你若死死揪住不放,只能让自己越活越累。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里说:
人最强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
越是道路坎坷,越要有翻篇的格局。
该放下的放下,该释怀的释怀。
将前尘往事掷于脑后,才能一身轻松地开启新的生活。
5
关于孤独
公元761年,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安史之乱过后,60岁的李白再次来到宣州。
昔日在此纵酒论诗的朋友们,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不知所踪。
此时的他身体状态很差,也没有了曾经的无限精力。
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
一时之间,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
他深深叹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徒留几片白云在偌大的天空中孤零零地飘荡。
可当他环顾四周,山中景色如诗如画,他一下子沉醉了进去。
是啊,即便人生独行,可也有白云相伴,山川相陪。
这一刻,他的凄凉之意顿消全无,反而内心有了满满的充实感。
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我们不善于独处。
因为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能力。
喜欢热闹的人,每天汲汲于社交,久而久之就会被同化,最终丧失自我。
当人群散去,他们只会倍感空虚与痛苦。
而独处则不一样,这类人内心丰盈,他们心中自有一方天地。
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更能静下心来赏玩身边的景色,窥视真实的内心。
你始终要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人的旅程。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苦,只能一个人吃;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学会独处,你才有时间倾听内心的声音,认清自己。
当你抛开一切外界干扰,自然能回归真实的自我,获得精神上的充盈。
▽
李白这一生,走过千山万水,尝过百般滋味。
他好友遍天下,却身无立足之地,只能四处漂泊,最终客死他乡。
很多人都说他是“谪仙人”,活得潇洒,无所拘束。
却没有人懂他背后的孤独与凄凉。
如果你顺着他的足迹,仔细阅读他的诗篇,就能从中获得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与启发。
这些所得,足以让迷茫者从无常中看到前行的路;
让悲观者从孤独中找到渡己的船。
当你读懂了李白,你就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孤独和命运。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李白,盛唐时诗人,诗词流传百世,在唐代之后各朝各代累积大量的粉丝。俊俏的外表,出色的文采,狂放的性格,成为众粉丝心中的男神,那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李白心中也有自己喜欢的男神,还写过一首诗进行过大胆的表白。那大家会猜,到底谁是李白心中的男神啊?猜到了吧?对,就是他一一孟浩然,李白心中的孟夫子。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一生以修道归隐为主,在四十岁时在仕途待过短暂时日,后又归隐山水间。
那么,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又是怎样成为李白男神呢?且听慢慢道出他俩交往的情缘。
只见诗已成迷孟浩然大李白十二岁,当李白背着剑,披着披风,装着满身侠气和才气,热血沸腾地走出四川,走上全国时,孟浩然在盛唐文艺圈已有一定的名气。按现在的话说,不是一线明星,也是流量大伽,其诗歌被人们追捧,广为传诵。
二十多岁开始出门闯荡江湖的李白看到孟浩然写的一首诗歌,这开始迷上了孟浩然。这首诗歌就是大家在小学课本经常看到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歌里想表述春天美好的时光,但却没写春光如何好,而是用反衬手法,睡觉不知醒,早上鸟鸣,被风雨吹落的花,美好的春光跃然而出。李白看了这首诗后,被深深吸引了,从此,迷上了孟浩然,把孟浩然视为偶像。李白追星之路由此开始。
初见互为心仪公元729年,李白28岁,孟浩然40岁。
李白在安陆归隐生活,他不再安于读诗不见人的现状,于是前往偶像住处进行拜访。李白打听到孟浩然住在鹿门山,专程跑到鹿门山去。为了见偶像,不辞辛苦,当然,孟浩然知道李白来访,也是心中欢喜。
偶像与粉丝见面,一见如故,互为心仪之人。为了深入了解,两人把手同游附近名山名水,共处十多天。
再见已成知已公元730年三月,李白打听到消息,孟浩然将前往广陵(扬州),于是托人去信,请孟浩然乘船途经江夏时,来江夏一见。孟浩然依约而来,李白带他到当地有名黄鹤楼游玩。
在黄鹤楼游玩时,李白带着孟浩然欣赏墙上刻着崔颢作的一首《登黄鹤楼》的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欣赏完后对孟浩然说,他也依据这样的诗歌体,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之前他游玩金陵凤凰台时写的,也请孟浩然点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把自己所作的诗显摆出来的本意,是想孟浩然能给个好评。但是孟浩然听后没有吭声,李白也不敢多问,明白自己肯定不如人了。
在江夏附近游玩几天,孟浩然要走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在黄鹤楼美好景色中送别自己的偶像,想到自此一别,不知何时能见面,离别伤感情绪笼罩在心头,李白即兴写了一首诗送给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向孟浩然表白,无论黄鹤楼有多高、烟花三月有多美、天空有多宽、长江有多长,这些都比不上我们的感情的美好和深厚。
孟浩然听后,对李白说,这次作的这首送别诗比崔颢的《登黄鹤楼》更上一层楼,他从八句写这里的美景,而这次诗只用四句话,把我们的深厚的友情蕴含其中,令人听后感动。这诗与崔颢诗相比,赢在我们深厚的友情上。
十年重逢表白黄鹤楼一别后,李白没想到两人再次相见如此艰难。李白曾再次上门去寻访孟浩然,但无奈孟浩然外出远游而错过。等到真正见面,已距黄鹤楼相见差不多十年。
十年后,孟浩然已经暮年,经历过入仕失败,重回襄阳归隐。李白前往襄阳拜访孟浩然。两位故人门前相见,手握手,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伤感一阵后,孟浩然牵着李白走进屋内,两人把酒言谈,从上次分别十年内发生的情况到文章诗歌写作再到仕途发展等等,都一一诉说。
两人才华出众,希望能在盛世大唐的仕途上有所作为,但这时孟浩然入仕失败,李白也正处于入仕无门。两相惆怅,难以言表。两人只能互相安慰,特别是孟浩然知道这十年李白的文章大放光彩,于是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灰心,有才必有用,朝廷肯定会重用的。
李白听后深为感动,在自己进入仕途感到迷茫之际,听到自己偶像暖心的励志话语,心里又激起希望与冲劲,于是当即作了一首诗送给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通过这首诗,李白把自己对孟浩然的敬爱之情直接表白出来,爱他的庄重潇洒、风流倜傥,爱他的鄙视功名、归隐山林,爱他非凡高雅,胸怀豁达。孟浩然这些高尚的品格,都值得去学习的。
正是李白这首诗,让他与孟浩然的友谊名传天下,流转千年。
离别思念难抑李白与孟浩然在襄阳重晤后,因李白忙于寻找门路入仕,在孟浩然去世前,再也没有再相见。但是,李白始终将自己男神偶像孟浩然放在心里。在后期,李白在外游玩,思念孟浩然时,曾作《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等诗歌,深深的思念含在诗歌里。
也许,千百年来,千百万人把李白视为心中男神,但李白却只认定孟浩然为他心中的男神,他始终追随他脚步,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己向前进。他们的友谊像长江那样万古长流,超越时空,传颂千古,影响世代!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蜀道难》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难》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登峨眉山》(节选)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遇感》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别》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 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 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 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节选)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姑孰十咏·慈姥竹》(节选)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关山月》(节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节选)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风·昔我游齐都》(节选)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赠僧崖公》(节选) 自言历天台,搏壁蹑翠屏。 凌兢石桥去,恍惚入青冥。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1984年,许培武在广州古籍书店购得日本学者松浦久友撰写《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像》一书。从那时起,盛唐伟大诗人李白飘逸、畅饮、仙游深入其心。30年后,许培武开启了李白诗歌摄影项目,追寻诗仙足迹,从2013至2020年,出边塞,入长安,登峨眉,游天姥,五行长江,三渡黄河,用照片图写了一部前无古人的《李白诗歌行旅图》。
许培武
1990年始拍摄广州城市影像,历时20年完成《一座新城的肖像一一广州珠江新城20年之变》,《南沙一一最后一只蜥蜴》,《广州城像》城市三部曲。2010年后游历河山,持续拍照《林泉高致一一向郭熙致敬》,《诗仙李白》。在《广东美术馆》,《恭王府博物馆》,《广州大剧院》,《法国自然与历史博物馆》,《伯明翰博物馆》,《瑞士伯士尼博物馆》举办个人重要展览及参加国际重要摄影展。摄影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恭王府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广州天河区博物馆》及瑞士收藏家乌里•希克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