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崩坏星穹铁道》复兴之路任务攻略介绍

崩坏星穹铁道复兴之路任务怎么做,在游戏中玩家需要去完成很多的任务,复兴之路也是其中的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比较繁琐的,很多小伙伴不太清楚怎么去完成这个任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复兴之路任务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崩坏星穹铁道》攻略大全<<

《崩坏星穹铁道》复兴之路任务攻略介绍

1、这个需要阿兰的短信才可以触发,接下来我们来到主控舱段与阿兰对话;

2、根据要求来到基座舱段;

3、到达后找到亚伯拉罕,进行对话;

4、然后根据任务指示到达位置后会触发战斗,将它们先消灭;

5、然后再回去找到亚伯拉罕,进行谈话;

6、完成第一个任务复兴之路;

7、接着我们还需要去完成下一个任务,也是复兴之路的后续;

8、到达后是找到辛克尔然后进行对话;

9、然后按照这个箭头指示去走才行;

10、随后是触发对战,一样将它们消灭;

11、然后回到辛克尔旁边去完成对话;

12、然后是触发新任务,他们多少人掉进深渊;

13、根据任务前往位置;

14、到达后找到温世界齐;

15、进行对话后知道要进行拍照任务;

16、对着这俩个地方进行拍照;

17、拍完照后回去找到温世齐对话;

18、最后完成对话,即可完成任务,获得最终的奖励。

平均海拔超3000米!有些火车站,你可能没去过

炎热的暑期

全国各地普遍高温的情况下

一些车站却十分凉快

最热的时候也不过20℃左右

这是为什么?

答案就是:海拔很高!

前段时间

时速16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

在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投用

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海拔

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

苍茫雪原,巍峨昆仑

见证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青藏铁路进入动车时代

成为高原铁路又一重大跨越

坐着动车去西部高原

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在青藏高原地区

还有哪些海拔较高

气候“凉爽”的火车站呢?

唐古拉站

海拔5068米

唐古拉站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与西藏自治区安多县的交界处,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车站整体造型为“山”字 ,既像一顶端放在地面上的王冠,又酷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唐古拉站是青藏铁路上的一个无人值守、采用卫星遥控指挥的客货运站。车站约1公里处立有标记“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的石碑。此处也是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唐古拉,蒙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这里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夏季气温在16℃至20℃,年平均气温零下4.4℃,极端气温零下30℃。

由于车站位于多年冻土区段,建站打桩时,机械钻孔开挖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建设者最终采用人工挖孔施工方案,一天只能挖1米多。建设者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奋战在世界屋脊,最终成功建成唐古拉站。

安多站

海拔4702米

安多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境内,地区年平均气温零下2.8℃,就算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也只有7.8℃,是青藏铁路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有人值守车站。

安多地区就像一个天然的野生动物王国。透过车窗,旅客可以看到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建站之初,青藏铁路铺架建设所需的内燃机车等大型设备无法通过铁路运输到安多铺架基地。铁路部门只能先将重达100多吨的内燃机车从青藏铁路秀水河倒运基地拆解后,用汽车运到安多再进行组装。可想而知当时铁路建设者经历了多么艰苦卓绝的奋斗。

沱沱河站

海拔4547米

沱沱河站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政府驻地沱沱河东岸,于2006年7月1日启用。

附近景点有长江源头沱沱河、青藏铁路沱沱河铁路大桥及可可西里保护站。

在沱沱河站附近,离青藏铁路不远处,矗立着一块题有“长江源”三个大字的环保纪念碑。此处也成为进藏旅行者的打卡之地。

那曲站

海拔4513米

那曲站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始建于2001年。车站地处藏北高原,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为零下0.9℃至零下3.3℃,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仅为100天左右。

那曲站主入口的雨篷造型象征着羌塘草原毡房和雪山,外墙铺设有绿色的玻璃幕墙,站房顶部及四周装饰有藏族风格的各种图案,整体设计彰显出浓郁的藏式风格特色。

德令哈站

海拔2980米

德令哈在蒙古语里意为“金色的世界”。德令哈站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是青藏铁路西格段沿线车站之一,年平均气温约为4.5℃ 。

德令哈站主体设计灵感来源于诗句“昆仑横沃野,碧波映祥云”,候车厅内金色和白色互为反差,展示了德令哈著名的星、湖、山、诗歌等元素,让旅客更好地了解“金色世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西宁站

海拔2261米

西宁站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铁路枢纽,主要担负着兰青线、青藏线的客货运输任务。

西宁站外观犹如一只在蓝天下展翅的雄鹰,因此也被称为“高原雄鹰,天路之门”。湟水河从西宁站南广场穿城而过,将泮子山、湟水河山水景观巧妙融入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中。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又被称为“无夏之城”。只有去过西宁的人,才会知道夏天在此究竟是多么惬意。

一代代铁路建设者劈山架桥

一座座高原车站拔地而起

一趟趟火车穿越壮美山河

它们见证青藏高原的沧桑巨变

它们书写了雪域“天路”的新奇迹

前方,则是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 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爱国”两个字,这所大学书写了一百年

“爱国”两个字,这所大学书写了一百年

回望东北大学与祖国命运与共的岁月

颠簸21天奔赴洛杉矶,只为胸前的“中国”现身奥运赛场。东北大学学生、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为国参赛”的经历,浓缩了东北大学百年历史——爱国奋斗。

2023年4月26日,迎着第一缕曙光,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2023年9月,东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这面编号为2023-0116号的国旗被正式赠予东北大学,这是祖国送给“忠诚报国”东大人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1923年4月26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曾任校长的东北大学,撑起了一面“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

这是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在北平,他们走在一二·九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在西安,他们走上街头,请愿要求“停止内战、枪口对外”;在抗日战场,他们投笔从戎,浴血奋战。

这是为祖国需要甘愿奉献的大学,106位同学主动申请“为国转系”,“热血青年、献身矿业、刻苦学习、敬业报国”的“54煤”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万千学子。

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教授曾在东北大学任教3年。民族危亡之际的1929年,25岁的林徽因为东北大学设计了第一个校徽,白山黑水两边分别绘有一只狼和一头熊,熊狼环伺,表达了这位年轻的建筑学教授对风雨飘摇的祖国深深的忧患。

1949年,林徽因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金、红两种颜色表达了她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喜悦之情。

百年东大,始终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孤独的身影留在奥运赛场,白山黑水战袍上的“中国”字样,被历史永远定格。

刘长春,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首届学生,1932年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预赛的时候,万里之外,他的家乡东北已经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他的母校正辗转于流亡路上。

当时的报纸这样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刘长春的奥运之旅是爱国之旅,是向日本帝国主义的抗争之旅。

1932年二三月间,日寇多次以高官厚禄相引诱,提出要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同年7月举办的奥运会。正与东北大学师生一道流亡的刘长春公开发表声明:“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刘长春与校长张学良联系,请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刘长春只身一人独闯奥运,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的传奇史犹如东北大学百年风云史中一朵激涌的浪花。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东北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兴学育人、文化救国为己任,在白山黑水之间发出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时代强音。

东北大学建校前期,日本对东北采取殖民侵略和文化侵略,就是要从思想文化上来瓦解东北人民的民族斗志,企图为它永久侵占东北打下基础。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公然反对成立东北大学:“你们要读理工科,我们已有‘旅顺工科’;你们想学医,我们早有‘南满医学堂’;你们愿学文法科,也可以派留学生到帝国大学去上学,大日本政府将予以优待,给予官费补助,你们何苦自不量力,自寻苦恼,而去自办大学呢?”

日本人的反对更加坚定了中国人自己办学的决心,“我国文化落后,国势陆危,愿求急起直追,非倍力倍速不可。”1928年开始兼任校长的张学良时时倡导“建设东北、警惕帝国主义侵略”的办学责任,奠定了学校百年赓续的爱国底色。

1928年8月,从欧洲回国的27岁的梁思成受聘担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第二年3月,妻子林徽因也受聘担任教授,两人在国外留学的同窗也陆续来到东北大学。一群不到30岁的年轻人,撑起了中国第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学建筑系。

东北大学仿佛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国内外各界学者纷纷前来,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东北大学已建成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有300余名教授、3000多名学生,教师中有大名鼎鼎的张伯苓、金毓黻、章士钊、刘仙洲、梁漱溟等,学校当时被称为“东大之盛,在当时可与任何其他大学相比”。

1931年3月,学校制定了雄心勃勃的5年计划,包括扩大农学院、扩大东北大学工厂、扩充图书馆等等,然而仅仅过了半年,日本侵略者的阵阵炮声彻底炸碎了东北大学的文化救国梦。

9月19日,当时的代校长宁恩承在枪炮声中向全校师生发出慷慨誓言:“古人说,‘士报国恩’,今天国难当头,我们全是一国的善士……如果发生任何危险,应该恪守‘士报国恩’的信条,就一切无恐无惧了。”

几天后,学校大量的珍贵图书档案资料、教学仪器设备落入日寇手中,昔日琅琅书声的校园沦为日寇的养马场。

“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抗日流亡大学,流落飘零15年。

“我们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要起来反抗,东北青年要做全国青年的先声!”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遮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这段激动人心的歌词出自一首著名的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就是时任东北大学音乐教师阎述诗。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不到30岁的阎述诗就投入到抗日爱国歌曲创作中。他把歌曲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教育学生不要忘记苦难中死去的同胞,要永远怀念自己的祖国。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阻隔在校园里的情况下,东北大学300多名爱国学生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在东大学生、员宋黎的带领下,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封锁的校门,面对皮鞭、木棍和枪刺,东大学生视死如归,冲锋在前。

12月16日,学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游行,阎述诗也积极参与营救学生。他目睹学生被军警的惨状,悲愤不已。当学生拿着《五月的鲜花》歌词请他谱曲时,悲壮激昂的歌词一下引起了他的共鸣,含着眼泪反复吟唱。这首诞生在一二·九运动中的抗日救亡歌曲很快传遍神州,流传至今。

在东北大学的校史馆,可以看到一张发黄的“东北大学流亡办学路线图”,从1931年离开沈阳到1946年回迁,15年的时间,东大师生流离燕市,转徙开封、西安、南下四川三台,在流亡的路上,他们没有一刻停止战斗,始终冲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

1936年12月,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西安市万名学生走上街头,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此时已辗转到西安的东大学子再一次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勇敢面对军警的枪口。老校长张学良闻讯赶到,他以校长的身份向学生承诺,“一周之内,用事实答复”。仅仅3天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17年8月1日东北大学公众号曾发布“东大老兵,不应被遗忘”,让人们再次回想起那些投笔从戎、为国奋战的东大学子们。

1932年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就投身抗日战场的苗可秀,1934年任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驰骋辽南疆场,痛击日军,1935年负伤被俘,写下了“誓扫匈奴不顾身”后慷慨赴死,年仅29岁;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机械工学系的佟彦博,1933年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立志报效国家抗击日本侵略,1938年5月19日,他和战友驾机远征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投下传单100多万张,周恩来代表中央赠送锦旗:“德威并用,智勇双全”;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大学学习的丛德滋就投入到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打入敌人内部被捕后,于1942年狱中遇害,年仅32岁;1950年,一张由毛主席签署的烈属证颁发到了丛德滋家属的手中,这是新中国编号00001的烈属证,以纪念这位遇害的东北大学学生……

“我们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要起来反抗,东北青年要做全国青年的先声!”从一二·九运动的挺身而出,到西安街头的大声疾呼,再到抗日战场为国捐躯,东大人在抗日救亡路上再现爱国情怀,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彰显报国底色。

“国家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1950年,年仅17岁的林韵梅,响应国家号召只身从上海来到东北工学院(建国初期东北大学改名为东北工学院)求学。正当她憧憬如何攻读自己喜爱的土木工程系、畅想美好未来时,学校开始动员党员、团员转入采矿系——国家百废待兴,地质采矿先行。

后来成为东北大学教授、著名岩石力学专家,将岩石力学学科引入中国第一人的林韵梅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同学们思想斗争很激烈——转,谁不知道采煤危险,煤矿俗称“四块石头夹块肉”,围岩的片帮、冒顶时刻威胁生命安全;不转,党和国家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怎么能只想个人,不想国家?

爱祖国胜于爱自己的专业,林韵梅和其他105位同学主动申请“为国转系”,1954年,他们从东大毕业奔向全国各地,这个光荣的集体也因此被称为“54煤”。“热血青年、献身矿业、刻苦学习、敬业报国”的“54煤”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东大学子。

如果说当初“为国转系”是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在随后的不断学习实践中更是增添了他们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1951年暑假,他们到鸡西煤矿实习,矿务局的负责人谈到日寇投降后,由于没有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只能留用一些日本人,他们趾高气扬,竟敢拍着我们的头说:你们中国人的脑袋是大大地不行啦。“你们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祖国期待你们啊!”没有大幅标语,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更不是誓师大会,但是听到这番话后,同学们都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心中默默发出了不可磨灭的誓言:“为建设祖国不遗余力。”

多年以后,这个光荣的集体走出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位大学教授、60余位总工程师,他们为国家采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1年,林韵梅的学生冯夏庭当选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现在的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主席时,林韵梅激动地说:“这是该学会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位黑头发黄皮肤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坐上了掌门人的位置。”这时候林韵梅的脑海里浮现出60年前在鸡西矿务局那个让她终生难忘的情景。

与“54煤”形成东北大学“双璧”的“可可托海东大人”是一个多年来默默无闻的集体,是一个将一生奉献祖国的传奇。

凄美忧伤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人们熟悉了这个位于北疆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小镇,“可可托海东大人”则在这座小镇为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两弹一星”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69年1月4日,天还没亮,25名东大学生(后去4名)从乌鲁木齐启程,穿着没有面子的老羊皮大衣,脚踏毡靴,乘坐一辆车窗还算完整的大客车北上,一路颠簸三天来到可可托海。小镇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冬天最低气温零下50摄氏度,大学生们从打草、伐木、扛麻袋、挖煤、清理露天厕所开始。

在这里,他们有的晚上推矿车跌入废石堆里;有的修柴油机,喷灯爆炸烧伤脸和手,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烙印;有的下夜班骑自行车从桥上掉入冰冷湍急的额尔齐斯河,自己在黑暗中爬上岸;有的给摇床刷生漆中毒,脸肿得惊人;有的女同学怀孕几个月,还在水库大坝上和男同学一样搬运石块……

这些可可托海的东大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忘我工作,就为一个目标:为祖国找到急需的稀有金属。

从1952年到1982年间,先后有45名东大毕业生奔赴可可托海,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一块块稀有金属矿石从可可托海源源不断送往祖国各地,铺就了中国尖端工业的崛起之基,熔铸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

1950年,主席就东北工业发出指示:“鞍钢出了钢材,还要出人才。”新中国对工业人才的渴望,赋予了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迅速行动,将几所院校合组为新中国专门培养冶金科技人才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沈阳南湖,从此成为一代代东大人梦想启航的地方。作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东北大学在冶金、信息、矿业、材料等学科领域,为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新中国钢铁冶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工学院首任院长靳树梁,主编了第一部炼铁专业课教材《现代炼铁学》。他带头喊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带领团队攻克钒钛磁铁矿冶炼中炉缸堆积世界难题,为承钢的恢复生产和攀钢的起步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冶金热能工程学科的开创者陆钟武院士在东北工学院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冶金炉专业,他回忆道:“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为新中国的建设建功立业,奋斗终身。”

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李天华,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东北工学院任教,当时美国、苏联等国的模拟计算机都已经问世,他放言:“既然外国人能搞出来,难道我们就搞不成吗?”

新中国建设时期,东北大学星光闪耀:中国首次炼铝试验的主持者、新中国第一座铝厂恢复建设的主导者邱竹贤院士,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铝电解教材;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郎世俊教授,创办中国首批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提出开闭环控制的新思路;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的王国栋教授,他领衔研发的超级钢在国际竞争中连创四个第一……

“54煤”班毕业生韦晓光在《煤炭》诗里写道:“我!只等召唤,跃身炉膛,敞开胸膛。捧出升腾的火,奔流的电……化成缕缕的烟,碎碎的灰……仅仅,仅仅为的是哟,我期待了千万年的献身光明的愿望。”

这首咏煤的诗,又何尝不是东北大学师生忠诚报国的真实写照。

“巡天、探地、潜海,进入新时代,东大人自觉肩负起高水平科技强国的使命”

2023年8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在由辽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开学第一课”的演讲题目就是: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回顾过去,百年东大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步入新时代,东大人正在书写爱国奋斗新篇章。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新一代战舰、核潜艇等一项项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都留下了东大人爱国报国的印记。”

在被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的青藏高原上,随着铁路隧道的开挖,原本致密的岩石被挖走,一侧凌空,另一侧仍连接着原本的岩体。积蓄的能量在一瞬间爆发,岩块呈片状,四处飞溅……岩爆是隧道施工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直接威胁人员、设备的安全。东北大学重大铁路岩爆科技攻关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在工程现场进行安全监测与现场试验研究,用科技支撑保障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

小组现场技术负责人何本国教授介绍,隧道内常会有淋雨状出水,过高的温度和湿度把隧道内变成了“桑拿房”。冬天,室外温度在0℃以下,隧道内外温差可达40多摄氏度。往往是全身湿漉漉的“水人儿”从隧道里出来一会儿就变成了“冰人儿”。

在这样的环境下,岩爆科技攻关小组日均洞内工作时间8个小时以上,目前平均预警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参与项目的青年教师张伟说:“一想到这个跨越两个世纪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期盼的重大工程,我就由衷感到使命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项目带头人冯夏庭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响应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继续迎难而上,敢为人先,争取实现更短时间范围的岩爆时间预警,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新时代的东大人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肩负起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强国使命。

面向控制学科国际前沿,东北大学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产全流程全局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学校研发的关键核心材料和腐蚀防护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构件、特种安全检测设备、高端数控机床、“复兴号”高铁等装备……

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绽放芳华:2015年,本硕博均就读于东北大学的车德会,以重要成员身份加入笔尖用钢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我国的笔尖钢产品,让国产笔用上了自己的笔尖;

2017年,第11届模拟钢铁挑战赛世界总决赛,东北大学冶金学院2010届毕业生周文涛,战胜了来自37个国家的1478名选手,不到10分钟第一个炼出合格钢水,以压倒性优势摘得职业组桂冠;

2014届毕业生、“奋斗者”号主驾驶试航员赵兵,在中国第二代、第三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的研制中,担任控制软件负责人。他曾面临众多艰辛,顶着37℃的高温连续下潜调试12小时,驾驶潜水器执行过数十次下潜任务……

“百年发展历程,东北大学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抗日救国、工业报国、产业强国、科教兴国,东大人正在用一个又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说。(记者于力 李铮 王莹)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