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文丁

文丁(?—前1102年),《史记》作太丁,竹书纪年作大丁,子姓,名托,商王武乙之子,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11年。

文丁继位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了怀柔政策。周人的首领——季历也毫不客气的收下了商朝的恩惠,看见商朝也没什么反应。于是便讨伐余吾戎(今山西长治),余吾戎大败后便投降了周,于是季历便向商朝请功,献上了俘虏和战利品。

文丁大喜,封季历为“牧师”(地方首领的意思),文丁希望他能够镇守边疆。季历得到赏赐后,又开始讨伐始呼戎,始呼戎大败,投降周。又过了几年,季历又开始讨伐其他部族,依旧大胜而归,一时间名声大振。

此时,商王文丁感到了恐惧,他怕有一天季历会讨伐自己,于是决定抑制周的发展。季历向以往一样,来到都城报捷,文丁依旧像往常一样,对他进行赏赐。等到季历准备返回时,文丁突然下令把季历给囚禁了起来,但是季历没有叛商的想法,当然此时的文丁并不知道这些。

于是,被囚禁的季历,用绝食来表示抗争,最后抗争失败了,季历饿死在都城朝歌。季历的死讯很快便传到了周人这里,季历的儿子姬昌接班。接班之后,对商朝恨之入骨,日夜想着报仇。

文丁杀了季历,并没有抑制住周的发展,反而加深了双方的矛盾。文丁去世后,儿子帝乙继位。

文丁杀死季历,为何纣王释放姬昌?甲骨文改写认知

商王文丁时,周部落的快速崛起,让商朝担忧西部统治,为了遏制周人,文丁以封赏名义,将季历召到殷都,封其为“方伯”,就是方国中的老大,之前封的是“西伯”,然后突然将季历囚禁,一段时间后将他杀死。

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于是纣王就将姬昌囚禁了起来。七年之后,纣王释放了姬昌,还“赐之弓矢斧钺”,让姬昌有了征伐之权。

同样都是囚禁周人首领,文丁杀死季历,为何纣王释放姬昌?按照史记记载,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在于他经受不住“美女+糖衣炮弹”的打击。当时,纣王见到周人献上的宝物,激动的手都在颤抖,犹如一个没有见过市面的土老帽:“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

然而,堂堂商朝帝王,什么稀奇没有见过,自然不可能因为糖衣炮弹而释放姬昌,史记上的“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这一句话,完全不可能出自纣王之口,大概只是民间传闻。既然如此,纣王释放姬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甲骨文给出了接近真相的解读。

纵观中国古代史,任何一个王朝统治期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反叛势力,尤其到了王朝晚期,随着天灾人祸、实力下降之后,更是会冒出很多叛乱势力,商朝也不例外。

早在商王武丁时,东夷就曾叛乱过。武丁时的甲骨文有“征伐夷方”记载,或是武丁亲征,或是侯告与妇好征伐,不过规模不大,说明大部分东夷部落臣服商朝,造反的只是极少部分。

到了商纣王时期,东夷叛乱规模越来越大,最先叛乱的是“人方”(甲骨文中“人”通“夷”)。甲骨文记载:“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在十月又二,往征夷方”,“在十月,王(纣王)来征夷方,在攸侯喜”,“在三月,来征夷”等,俘虏夷方三万多人,夷方战死者无数。甚至于,纣王一度亲征,商夷战争非常激烈。牧野之战中,纣王临时武装了10多万东夷俘虏,当时商夷战争的规模可见一斑。

可以说,持续多年的商夷战争,耗尽了商朝的国力,所以《左传》中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既然攻打东夷,会大幅度消耗国力,那么商朝为何要与东夷过不去,一定要将之打败呢?

武丁妻子妇好,她墓中的甲骨文显示:征讨东夷的目的之一是“取玉”、“正(征)玉”。在妇好墓中陪葬了大量珠宝玉石,学者研究发现不少源自东夷地区,而战国或汉初的《尔雅》中就有提到“东夷之玉”。

周朝《诗经·鲁颂》记载:“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臣服的淮夷,进献了巨龟、象牙、美玉,还有南方盛产的铜等。西周青铜铭文中,也有很多“孚”(俘)戎器、“孚(俘)金”,“孚(俘)吉金”的记载。

除此之外,还有二个重要物资,即盐与贝,其中贝是货币,三星堆很多贝壳源自印度洋,商朝可以就近获取,但前提是东夷臣服。

因此,纣王执意攻打东夷,不仅仅只是政治上的原因,背后还有获取各种战略物资的原因。为了维持王朝运转,为了杀鸡骇猴震慑其他野心家,为了祭祀用的青铜礼器、军队的青铜兵器等等,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商朝无法对东夷妥协,除非东夷臣服,但长期的商夷战争已经消耗了大量国力,不仅导致内部对纣王不满情绪增多,而且极有可能已经无法压制其他反叛势力了。在这种情况下,商朝如何应对日益强大的周方国呢?

由于商朝无力镇压,于是只能采取阴险的手段,将姬昌骗到殷都囚禁起来,以此让周方国投鼠忌器,而不敢直接将姬昌杀死。因为一旦纣王将姬昌杀死,那么就会激化矛盾,极有可能激反周方国。

一旦西边周方国造反,东边还有东夷叛乱,南方楚人蠢蠢欲动,那么商王朝就更无力应对。古今任何一个帝国,一旦面临双线、或多线作战的话,往往都会很快崩塌,明朝就是如此,因此纣王不能杀死姬昌。

也就是说,文丁时东夷臣服于商朝,当时商朝没有其他强大的反叛势力,所以文丁敢于杀死季历;而纣王时东夷造反,长期的平叛战争消耗了商朝国力,且为了避免双线作战,于是纣王对姬昌只是“囚而不杀”,估计是等到真正平定东夷、恢复一定国力之后再征讨周方国。

既然姬昌是纣王制约周方国的一枚重要棋子,那么为何纣王又会释放姬昌呢?原因很简单,《左传》中记载当时西部诸侯蠢蠢欲动,背后可能是周方国的策动,以威胁商纣王,为了西部的稳定,加之姬昌表演得非常忠诚,于是纣王不得不将姬昌释放,并赐予“弓矢斧钺”,让他拥有征讨西部不臣诸侯的权力。

笔者认为,纣王释放姬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双方达成了一项交易,就是纣王赐予“弓矢斧钺”,其实是承认了周方国在西部的主导地位,以换取商朝平定东夷、恢复国力的时间。

由于东夷的存在,牵制、消耗了商朝国力,并让商朝内部混乱不已,让周人得以迅速崛起,姬昌、姬发野心进一步膨胀,最终周人抓住机会灭掉了商朝。可以说,商末之局势,大致是商夷鹬蚌之争,周人渔翁得利。

参考资料:《史记》、甲骨文编等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