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200年),小霸王孙策在打猎时遇刺,后伤重不治而亡。关于刺客来历,无非就是吴郡太守许贡门下的三个宾客。只是,这三位“无名之辈”有什么本事,能把孙策给刺杀了?
孙策之骁勇,举世公认。王朗说他“勇冠一世”,傅玄也称其“勇盖天下”,就连与孙策作对的许贡,也不得不承认:“孙策骁雄,与项籍(羽)相似”,“ 若放于外必作世患”。而且,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还说:孙策遇刺前已有察觉,所以他先解决掉了一人。
可即便如此,孙策仍“不敌”剩下两个刺客,甫一交手便被射中面颊。这事虽看上去有些“离谱”,但考虑到刺客出身与孙策短板,就很好理解了。首先要解决的是:刺客到底有什么来历,他们为何这么厉害?
上图_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
一、刺客是山越人
毫无疑问,刺客是许贡门客出身;但还有一种说法指出:刺客是严白虎的余党。据《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记载:“策前西征,(陈)登阴复遣间使,以印绶与严白虎馀党,图为后害,以报(陈)瑀见破之辱。”
陈登的族叔陈瑀,曾被孙策大败。彼时,陈登担任广陵太守,其所在的江淮地区也是孙氏(与淮泗武将)重点征伐的对象。于公于私,陈登都要解决孙策。是以他暗中联系到了严白虎余党,谋划了这场刺杀事件。按此记载,动手之人显然是严白虎余党。
问题便在这里:刺客到底是许贡门客,还是严白虎余党呢?
上图_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
实际上,这两种身份并不冲突,因为吴郡太守许贡与江东豪族严白虎之间,有着密切往来。按《三国志·朱然传》:“贡南就山贼严白虎。”许贡战败后,为何要投奔“山贼”严白虎?
客观而言,无论是“山贼”,还是“山寇”,都是东吴官员对于山越人的蔑称。与“累世仕官”的士族不同,严白虎虽然也是豪强,但却是江南地区的土著山越人。而从山越人的表现看,他们又与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袁术曾暗中勾连“丹杨宗帅陵阳祖郎等,使激动山越,大合众,图共攻策”。以太史慈之言:“鄱阳民帅,别立宗部。”指江南地区的山越,往往如宗族的社会结构一般,习惯“聚族而居”,甚至有些山越宗部,已发展为地方豪族。碍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地方长官也经常主动寻求合作。
上图_ 袁术(?-199年),字公路
作为山越人中的佼佼者,严白虎自然是吴郡太守许贡的主要合作对象。进一步而言,严白虎和其他山越宗部,一直与袁术有着密切往来。《三国志·朱然传》中还记载:“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
陈瑀早年曾投奔袁术,在后者默许下立足吴郡,并与严白虎展开交往。后陈瑀与袁术交恶,退走下邳,吴郡太守便由盛宪接任。盛宪之后,即是前往扬州避难的许贡。许贡一个外来户,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成为吴郡太守的?
这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许昭。
上图_ 东汉时期的徐州、下邳位置所在
孙策说过:“许昭有义於旧君(即盛宪),有诚於故友(即严白虎)。”可见许昭与盛宪、严白虎之间关系匪浅,在吴郡很吃得开。据《三国志·许靖传》记载:“吴郡都尉(即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那么不排除一种可能:许贡、许昭、许邵、许靖乃是同族。
正是在同族许昭的帮助下,许贡才能立足吴郡。也正因如此,许贡、严白虎再次被孙策击败后,二人会前往余杭投奔许昭。此事亦见于《建康实录》所引《志林》。更为关键的是,在许贡、严白虎被孙策杀死后,许昭曾经为他们复仇。
上图_ 《建康实录》是唐代许嵩编撰的六朝史料集
据《建康实录·吴上·太祖上》记载:“初,吴郡太守许贡见策英杰,乃表‘策勇盖天下,骁雄似项羽,请朝廷征入,不然必为后患’。策微知,使人遮得其表,而召贡责之,令武士绞杀。及此兵屯江上,因出猎,马骏,去从骑远,为贡客许昭伏刺之,伤面。”
此处记载与《三国志·孙策传》及裴松之所引《吴录》《江表传》中的记载互相印证,可见许昭就是刺杀孙策的执行人。他的另外两个帮手,便是受他庇佑而幸存的严白虎余党,或者说是许贡门客。
严白虎是山越渠帅之一,其余党也必然是山越人,破案的关键就在这里。
上图_ 三国鼎立时期 山越人位置所在
二、山越人有多强
汉末三国时期的山越人,拥有不可小觑的单兵作战能力。令曹操、刘备都主动招募的丹阳兵,便是山越人中的一支。
据《三国志·诸葛恪传》记载:“丹杨地势险阻......山谷万重......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
山越人,是百越人的后裔。秦汉更替,战乱不休,百越人为避战乱,隐入深山老林之中。两汉时期,山越人一直安分守己,不参与外界纷争。这是因为山林中的丰富资源,足够让他们维持耕猎生活,自给自足。
与传统的小农经济相比,山越人更看重打猎本领,这是维持他们生存的基本技能。而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猎手,首先便要掌握射术。这种现象绝非个例,汉末三国时代带有地域色彩的几处“精兵之地”,都有这个特点。
上图_ 东吴征讨山越
除丹阳兵以外,还有泰山兵。泰山郡位于兖、青、徐三州交界处,“背山面海”,导致山民多有剽悍之风,长于奔袭斗勇。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即是其中代表。而最像山越人的,是巴蜀腹地的蛮人。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曾选拔“长者善射之士”为弩兵,配合改进后的诸葛连弩,使蜀军在山地战中占尽优势。
由此可见,射箭这种远程进攻手段,是刻在山越人骨子里的本能。反观孙策,虽然骁勇一世,却更擅长近身作战。为人津津乐道的“太史慈酣斗小霸王”,也是孙策占了便宜。太史慈猿臂善射,例无虚发,是正史记载中的神射手,倘若他在远处便向孙策发起进攻,后者也只能沦为移动的靶子。
上图_ 太史慈(166年-206年)
综合考虑,孙策先下手为强,还能被两个刺客射中面颊,并不能证明他是名不副实。只能说,在这么一场精心谋划的刺杀中,山越人出身的刺客,利用山林的主场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长处。
在这种地形下,孙策无疑处在被动地位。他从一个猎人沦为“猎物”,这才不幸遭到毒手,从而令后人留下了无数感慨:倘若孙策不死,能否中原,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寿撰,裴松之注 《三国志》
〔2〕许嵩撰 《建康实录》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瑜(175-210年)姓周,名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
如周瑜所说,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
奋威而起,与孙策结为至交,是周瑜生平的一个闪光的亮点。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说:“ 周瑜长壮有姿貌。”这是说,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并且志向远大。
孙坚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周瑜听说孙策的名声,特地从庐江舒县造访孙策。孙策和周瑜同岁,独对周瑜友善,结为至交友好,从此交往甚密。
周瑜“劝策徙居舒,策从之”。(《三国志·吴书·孙策传》),“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这是说,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全家移居周瑜的家乡舒县。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互通有无。周瑜和孙策在舒县广交江南名士,树立声誉。
汉献帝刘协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死。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
据《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周瑜的叔父周尚为丹杨太守,周瑜前去看望。正好孙策入历阳,要东渡,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高兴,说:“我得到你的帮助,我的事情好办了,真是太好了。”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逼走刘繇。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已经有了平山越的兵力财力粮食。你还是回去镇守丹杨吧。”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杨(《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杨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欲收罗周瑜为自己的部下。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听说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给他。另据《江表传》: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都称他为周郎。
孙策对周瑜信任有加,“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
不久,孙策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随从攻皖(今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打下了皖城。
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的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和欢乐了。”
接着进攻寻阳(今江西九江),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周瑜镇守巴丘(今江西峡江县)。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前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
孙策与周瑜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奠定了吴国在江东的基业,为吴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人写了许多纪念和歌颂周瑜的诗词。
其中著名的如杜牧的《赤壁》,总结历史的教训,很是深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其次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天风海雨,大气磅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李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