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当狙使是一种什么感受,老山轮战中,解放军在那个还没有制导的年代,用150mm榴弹炮跨越10km,实现了超远距离大炮狙击敌人的经典范例。而这次狙击战更是被列为炮兵战中的经典之作了,被各大炮兵部队广泛学习。那么解放军炮兵是如何做到,用杀伤范围50米、误差5米的榴弹炮做到可以当狙击枪使的呢?
解放军炮兵
军事咽喉重地1980年,正在前线轮流作战的正是昆明军区,当我军收复罗家坪和扣林山阵地后。一座距离扣林山阵地的
,成为了我军的“心腹大患”。它不仅可以让越军快速突进对我军发起进攻,这里更是支撑越军重要咽喉。
但这座长120m宽6.5m的大桥上,驻扎了越军两个加强连。桥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要么近距离直接炸毁,要么远程炮炮打中桥墩,否则根本无法摧毁这座越军大桥。
而派兵过去炸毁显然是不可能,先不论越军的两个加强连,如果一旦全力进攻这里,越军一定会全面调集兵力,最终这里将成为一场惨烈的攻防战。而这是我军所不愿看到。
影视剧越军戈摆大桥
侦察兵潜伏同样无法实现突破越军的层层关卡。最终经过多方研究后,司令部决定采用重型火力狙击炸大桥。但在那个没有制导的年代,大炮打出去的炮弹是散开在一定范围内的,在实战中不论是火药多少、温差、风俗等等原因,都导致炮弹根本不会如同狙一样只拿打哪。
所以在一门炮无法实现两颗炮弹打在一个坑内的基础上,想要实现用大炮狙击越军大桥是多么难。对于这个想法不光的是我军认为难以实现,就连越军也不认为能够做到,所以在大桥附近越军主要防备的是我军步兵进攻,而不是重火力的防御。
但越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解放军炮兵就是要磕一下这个硬石头,不仅要磕还要将它磕碎。
解放军侦查员
1985年3月,在侦查兵给出的坐标后,边防12团立刻从后方调集了152刘丹炮弹期间坐镇炮兵阵地。随即随着一声令下,152榴弹炮发出了怒吼,一枚枚炮弹飞向目标。
但根据观察员用望远镜看着目标,再一炮炮下去,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炮弹的烟雾虽然将附近的炸的什么都看不到了的,当烟雾散去后,发现大桥依然完好无损的矗立在远处。
一顿炮轰很多炮弹都是大炮附近爆炸看了,虽在炮弹误差之内,但对于钢筋混混凝土的大桥了,却是没有任何作用。而负责驻守大桥的越军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大桥要被炸毁,结果却平安无事。
任谁也没有想到,解放军炮兵的这次轰炸后,越军目标的竟然完好无损还矗立原地。吃了一次“败仗”后,解放军炮兵团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磕掉越军的这座大桥,为此,我军炮兵观察员几乎每天都在围绕着越军大桥,研究炮击的计划和可行性。
侦察兵
他们不仅要求要找到同一批次生产的炮弹,大炮更是进行了无数的维护,并在所有炮中选了一门最好的炮。在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后,最终将行动日期定在了1985年12月5日。
这一刻属于边防团炮兵团宋世华的任务可不轻,他要承担这次长达几个月的研究的后,解放军是否能够一举炸毁敌军大桥。1985年12月5日天刚亮,炮兵阵地上已经一切就绪,各项的准备都已经检查多次,就等待最后开炮时机。
在这次行动中,这门榴弹炮一共就准备了40发炮弹,其中30发要进行狙击,剩余的10发则是为越军准备的大礼。一切准备就绪后,12点30是视线最好的时候,也是炮兵最好的行动时间。
随着一声令下,一枚炮弹飞行越军大桥。第一发未经中大桥,打在了大桥右侧20米的位置,随后观察员立刻修正后,立马对大桥射出了第二发炮弹,这颗炮弹果然不负众望,顺利击中了大桥北侧的一个桥墩。
解放军炮兵开炮
在随后的狙击中,大炮炮弹连续击中大桥桥墩,但并不在一个桥墩之上,而桥墩有是混凝土结构,所以几发下是根本炸不塌的,在十发炮弹后,除第一发外,全部命中。
但大桥还未被炸塌,但大桥已经在摇摇欲坠。随后在指挥员指令下,炮兵立马对桥面继续连续打击。随着30发炮弹全部打完,大桥也被炸的七零八落,越军生命大桥就此被炸塌。
而越军的得知情况后,立马就向我军发起了报复性的行动,步兵、炮兵、迫击炮,全面向我军准备报复。但越军不知道的是,我军其实早已准备给越军上一课了。
在前几个月对大桥计划时,我军侦查员,顺便对越军的阵地也进行了大摸查。而我军也算准了越军会在我军行动后,对我军发起大进攻,所有炮兵们早已经准备了好了这一刻。
炮兵阵地
随着解放军万炮齐发,早已经被解放军大炮瞄准的越军炮兵阵地、机枪碉堡、步兵战壕,都遭到了解放军炮兵的猛烈打击。一时之间越军还未行动就死伤惨重。在这次炮击中我军炸毁10座碉堡和7个机枪工事,其中越军死伤100多人。
最大的战绩的则是一个越军无后坐力炮阵地,和越军炮兵侦查所被端,越军炮兵本就在不如我军,如今随着炮兵阵地和大桥被炸,越军在前沿阵地上作战力大大降低,而后续支援还过不来,更令越军难后的事,受伤的士兵无法及时送往后方。
随着越军的“生命大桥”被炸,越军前线阵地已经再无反抗之力。不死心的越军在12月10日,妄图构筑简易浮桥偷偷度过。但越军应该没想到,我军其实一直在注视着越军的一举一动,就在越军浮桥构筑好之后。
越军大军踏上浮桥快速过河时,我军12发炮弹立马将桥和人全部炸的粉碎。越军瞬间就被我军炸的一哄而散,水中的伤员也顾不上抢救了,所有人一股脑向后疯狂逃窜。
解放军坦克
在之后越军试图再次构筑桥梁大,但面对我军实时监视,越军的大桥建好还未使用就被一炮就炸塌了,气急败环且没有任何办法的越军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
而我军之前之所以会对一座大桥坚持几个月的研究,就是其对越军绝对是至关重要。大桥不仅仅是越军的交通枢纽,这里更是越军通往后方主要道路,其中越军一半物资都要通过这座大桥运输。人员更是要必经这里。
而这里对于我军占领扣林山,更是具有一定能的威胁。这里和我国边境犬牙交错,不仅如此大桥的位置更是处在我军阵地的侧方,他可以对我军侧后方形成一定的威胁。所有我军不论如何也要将大桥炸毁。当我就军炸毁后,不仅消除了对我军的威胁看,还让越军失去进攻的能力。
越南
此战结束后,不仅越南就连世界都感到震惊,中队竟然可以把榴弹做到如此精确,在炮兵饱和覆盖的年代,如此精准度的破击实数不容易,同时这样让解放军炮兵意识到了,炮兵作战前的测绘、侦查是多么的不容易。
在没有无人机和制导的情况下,想要炮炮集中目标,几乎堪称传奇。如今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在无人机的俄引导下,经常给予乌军藏匿之地一发入魂的一炮。
但相比我军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的实现精准打击,已经不在是什么传奇。但那一段属于解放军的故事则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经典典范,更成为了各军炮兵的学习目标。
冥冥之中总有那么一些是天意,2019年,我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山西传媒学院的同学,她知道我对动漫非常热爱,除了日本动漫、还有80后那些经典的老动漫,畅聊之后,她说她的一位老师就是《恐龙特急克塞号》的配音演员,叫刘大海。
1988年版《恐龙特急克塞号》格吾的配音演员刘大海老师授课的山西传媒学院
我一听,特别兴奋,因为关于《恐龙特急克塞号》这部特摄片,其实我本人也特别感兴趣,当年因为时间的原因,没能看到最后的结局,美丽的阿尔塔西亚公主、让时间停止的克赛,还有那句经典台词“人间大炮一级准备!”都让我牵肠挂肚。
1988年,山西电视台引进译制了日本特摄剧《恐龙特急克塞号》,当时这部“动画”很奇怪,里面的人和怪物分明都是真人扮演的,但是故事却很像动画片的情节,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这就是当时日本最流行的“特摄剧”,确切的说是“实写特摄”。
1978年圆谷恐龙三部曲第三部《恐龙特急克塞号》海报
那位山西传媒学院的同学说的刘大海,就是山西电视台的配音演员之一,当时负责为《恐龙特急克塞号》的班诺队长配音,现在刘大海老师还在山西电视台,也兼职为山西传媒学院授课,有这样的经历,相信一定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动漫和配音(声优)人才。
圆谷工作室的“圆谷恐龙三部曲”《恐龙特急克塞号》这样一部在80年代末曾经人气爆棚的作品,可能直到现在也没有太多人了解它的创作故事和创作团队,《恐龙特急克塞号》于1978年在东京电视台首次上映,制作方是日本圆谷工作室,《恐龙特急克塞号》是“圆谷恐龙三部曲”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恐龙救生队》(1976)和《恐龙大战争》(1977)。
《恐龙特急克塞号》的日本名字并不叫“恐龙特急”
1976年圆谷恐龙三部曲第一部《恐龙救生队》采用了2D动画特摄结合的手法
这三部恐龙题材的特摄剧的剧情并没有直接联系,第一部的日文名字其实叫《恐龙探险队ボーンフリー》,在台湾地区译作《恐龙救生队》,日文名字里的那段日文片假名其实是英语Born free,也就是无国界的意思,当时给小孩子看的作品几乎都这么起名,可能是显得洋气,也能增加神秘感。
1976年《恐龙救生队》特摄剧的片中画面、2D动画镶嵌在特摄影片中
1976年圆谷工作室《恐龙救生队》的故事是:由于彗星接近地球引起地壳巨变,恐龙再次出现,随之吸引了不少偷猎者,恐龙再次陷入灭绝,于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成立了恐龙救生队,将幸存的恐龙搬运到一个海中孤岛上进行保护。
1977年圆谷恐龙三部曲第二部《恐龙大战争》,日文名中也有一串似是而非的英文Eisen vogue,《恐龙大战争》的剧情是:十年后的1986年,7000万年前的恐龙因为得到超能力而复活并企图毁灭人类,引发了恐龙与人类之间的战争,主人公因为受到重伤而被改造成为改造人,他们组成D战队与恐龙作战。
圆谷工作室恐龙三部曲第二部《恐龙大战争》(1977)
1978年,圆谷工作室创作了恐龙三部曲第三部,也就是十年后的1988年被山西电视台引进的《恐龙特急克塞号》,它的日文名是《恐龙战队コセイドン(Koseidon)》,那串英文名字也是日本自己造的词,源自剧情中时空管理局下属与哥德米斯星人战斗的Koseidon小队,中文译名是克赛队。
《恐龙特急克塞号》的剧情是:人类发明了时间机器可以自行穿梭时光,2001年、地球受到了哥德米斯星人从7000万年前白垩纪发起的攻击,时空管理局派出克塞队前往白垩纪调查,遇到了阿尔塔夏公主和机器人汪叽汪叽汪,克塞队为了保卫地球英勇迎战哥德米斯星人。
逐代进化的恐龙三部曲
从1976年的第一部《恐龙救生队》到1978年的《恐龙特急克塞号》,虽然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是这三部特摄剧每一部都比前一部进步巨大。
对恐龙三部曲影响很大的1965年英国特摄木偶剧《神机雷鸟号》
《恐龙救生队》的创作其实是受到英国人偶特摄剧《神机雷鸟号》的影响,《神机雷鸟号》是1965年英国AP Films创作的一部特摄剧,这是一部人偶与模型相结合的木偶动画片,很多细节都使用了特摄手法,《神机雷鸟号》的剧情是太平洋上的一个神秘小岛驻守着世界各地的顶尖救援团队——国际救援队,世界各地发生灾难时,雷鸟机组就会出击救援。
圆谷工作室的《恐龙救生队》剧情与《神机雷鸟号》十分相似,都是以救援为主,只不过前者把救援对象换成了恐龙,不仅如此,《恐龙救援队》使用的拍摄手法是2D动画加特摄的混剪,不管是与之前的《神机雷鸟号》人偶特摄剧相比,还是与之后实写特摄的《恐龙特急克塞号》相比,镜头的流畅性和故事代入感方面都显得比较粗糙。
1978年《恐龙特急克塞号》的剧本作者、推理作家十真先
到了第三部《恐龙特急克塞号》时,不光是画面和拍摄手法得到了统一,故事剧情上也越发引人入胜,《恐龙特急克塞号》请到了十真先和别名“出云五郎”的长坂秀佳做剧本架构,十真先是著名推理作家,后来任HMW推理作家协会第三代会长,也是手冢治虫迷,因为喜欢漫画《森林大帝》而投身动画,创作了很多动画剧本。
长坂秀佳是著名小说家、1989年获得江户川乱步奖,说个题外话:江户川乱步与名侦探柯南颇有渊源有机会的话会说一说,长坂在《恐龙特急克塞号》中提出了“人间大炮”这个概念,并因此改变了日本电视台的播出计划,全52集的特摄剧,第41集之后全部改名为《恐龙战队 战斗吧 人间大炮克赛队》。
因为人间大炮这个词太火了,很多人知道人间大炮而不知道恐龙战队,索性电视台用人间大炮临时紧急替换了原名,在克塞号的日本名字中加入了“人间大炮克赛队”,这和我们现在说的的关键词热搜是一个意思。
1978年《恐龙特急克塞号》中“人间大炮”概念的提出者、小说家长坂秀佳
山西电视台1988年引进时,《恐龙特急克塞号》剧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克赛、人间大炮和时间停止这三个词,人间大炮是长坂秀佳的创意,在日本原版中使用的就是日本汉字“人間大砲”,所以长坂秀佳的这个点子对国内的少年吸引力也非常大。
“时间停止”引发的争议和《恐龙特急克塞号》的诞生内幕1978年圆谷工作室特摄剧《恐龙特急克塞号》与圆谷工作室的恐龙三部曲前两部相比,故事要复杂很多,尤其是加入了大量SF科幻烧脑要素,比如“穿梭未来的时光机”、“植物系进化的外星人哥德米斯人”、“时间停止”的特技以及克赛队的格吾与阿尔塔夏公主之间跨越星球的爱情等等。
“人间大炮”成为1978年日本的热搜词
著名评论家栗本熏在当年的杂志专栏中曾经披露过《恐龙特急克塞号》投资方与圆谷工作室之间一段不为人知的冲突。
在完成剧本后,圆谷工作室曾经与赞助方(制片)有过一次非常激烈的讨论,赞助方原以为这部作品也会像前两部一样,是面向低龄的低成本特摄剧,但是圆谷工作室提出的剧本将青少年观众也纳入范畴,赞助方就“小孩子不可能理解时光机”这一点为由头向圆谷工作室提出抗议。
其实,更为直接的抗议是,原本计划这是一部低投入的特摄剧,因为剧情复杂和增加实写特摄真实度的原因,费用翻了好几番,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000万日元一集的制作费用,当时1966年到1987制作的特摄剧龙头《奥特曼》,同时期的制作费用也仅为1000万日元一集,也难怪赞助方会大为光火。
不过最后还是赞助方妥协了,因为费用充足,《恐龙特急克塞号》的道具非常精美,克赛队和人间大炮战车这些道具光是制作周期就花了1个月的时间。
三笠市博物馆和珍藏的1976年在北海道发掘的三笠龙化石
1976年北海道恐龙化石引发“恐龙热潮”
圆谷恐龙三部曲的第一部诞生于1976年,因为当时在日本北海道空知管内三笠市出土了白垩纪恐龙化石,被命名为蝦夷三笠龙,这附近还有大量菊石化石,菊石和三笠龙都存在于中生代白垩纪,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也是蝦夷三笠龙的食物来源之一,恐龙热潮随之席卷日本全国。
1980年上映的多啦A梦电影《大雄的恐龙》海报
1979年三笠市博物馆完工,主要用于恐龙化石的展示,所以这段时期日本的恐龙热居高不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不少恐龙题材的动漫作品出现,比如藤子·F·不二雄的第一部多啦A梦电影《大雄的恐龙》就是1980年上映的。
恐龙三部曲的诞生确实是在蹭1976年恐龙化石的热度,不过1978年《恐龙特急克塞号》的诞生,却受到了一部SF科幻作品的影响,这就是1977年公映、乔治·卢卡斯导演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
因为受到《星球大战》的影响,《恐龙特急克塞号》中克赛队与外星人的战斗变成了主线,而恐龙则成为了正义与邪恶战斗的背景墙,克赛变身成“超人”维护地球的和平。
墙内开花墙外香
圆谷工作室的恐龙三部曲,最成功的其实并不是投入最大的第三部《恐龙特急克塞号》,虽然《恐龙特急克塞号》1988年在国内播出后引起很高的人气,但是日本方面的制作团队并没有得到实惠,就连正版的“恐龙战队”玩具,也因为名字的问题在国内无人问津。
2017年获得沙特投资的重制版《恐龙大战争》
反而是恐龙三部曲的第二部《恐龙大战争》,70年代末在中东地区播映后,恐龙复活变异后进攻人类的剧情引起了中东皇太子的好评,获得阿拉伯人民的空前反响,2017年该剧获得“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的重金投资重新制作并在阿拉伯语地区播放。
“日本特摄之神”圆谷英二《恐龙特急克塞号》的制作单位是日本圆谷工作室,导演是圆谷工作室第二代掌门人圆谷皐,他的父亲是有着“日本特摄之神”之称的圆谷英二。
圆谷英二其人
圆谷英二的个人经历非常曲折,出生于1901年的圆谷,在少年时代亲历了徳川好敏、日野熊蔵两个飞行员的日本第一次飞机升空,对飞行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日本飞行学校开办第一期,圆谷英二不顾家人反对报名,叔父替他交了高达600日元的昂贵学费,这笔钱在当时可以盖一栋2层小楼。
但是,就在圆谷进入飞行学校的第二年1917年,发生了日本飞行学校坠机事件,教官玉井清太郎驾驶学校唯一一架飞机访问东京飞行时失事坠毁,学校同时失去了飞机和教官,圆谷无奈退学。
圆谷英二少年时代的教官玉井清太郎飞行失败、断送了圆谷的飞行员之梦
之后他为了报恩进入叔父的内海玩具制作所打工,1931年,凭借对飞机的兴趣,他在旅游欧洲后,已经掌握了很多特殊的照相和拍摄技术,成为日本最年轻的特摄技师。
在这之后以特摄师的身份圆谷又参与了很多电影的拍摄,但是他的特摄技师的名气也终于为他埋下祸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圆谷英二受到日本军方的赏识,并参与了多部宣扬军国主义题材的特摄电影的制作,随着《夏威夷海战》、《加藤隼战斗队》、《雷击队出动》、《神风吹起》这几部特摄剧的进行,日本败局已定。
战争结束后,圆谷英二因为参与军国主义色彩电影而驻日美军通报开除公职,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战争期间美军曾经缴获了一卷影像资料,认为是非常珍贵的交战双方的情报予以保存,但其实那正是圆谷英二的特摄剧电影,很多都使用了特别摄影的拍摄手法。
奥特曼和哥斯拉之父、“日本特摄之神”圆谷英二
虽然在特摄领域圆谷已经俨然是日本第一人,但他在艺术创作上显然还没有确立自己的方向,即使成立了圆谷工作室参与到特摄电影的创作,也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摸索阶段,直到1966年与另一位被称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相遇,才打开了圆谷的另一扇大门。
円谷粲《恐龙特急克塞号》与手冢治虫&鷺巣富雄《融岩大使》
60年代的日本,特摄剧迎来第一次高峰期,1966年,有两部被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同时问世,一部是圆谷英二的怪兽特摄剧《奥特曼Q》,另一部是根据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同名漫画改编的《融岩大使》(マグマ大使),制作人叫鷺巣富雄、是圆谷英二的徒弟。
圆谷英二特摄作品《奥特曼Q》1966年上映后点燃了日本怪兽热潮
在《融岩大使》上映时圆谷英二因为很担心弟子的作品而一度把自己的《奥特曼Q》抛诸脑后,这一点也被圆谷英二的次子、《恐龙特急克塞号》的制作人円谷粲所证实,圆谷英二的特摄电影《奥特曼Q》(奥特曼Q)点燃了日本的第一次怪兽热潮,怪兽电影开始垄断这一时期的银屏。
不过,1966年与《奥特曼Q》同期上映的手冢治虫原作作品《融岩大使》确实对圆谷英二和圆谷工作室第二代掌门円谷粲产生了影响,融岩大使的故事梗概是:在一次时空转移时,地球一方发现了对地球构成威胁、扬言统治世界的外星人,于是地球方制造机器人与外星侵略者对抗。
1978年《恐龙特急克塞号》中也使用了时空转移、与外星人对抗等同样的剧情,当年拍摄《融岩大使》的鷺巣富雄和圆谷英二有着相同的战争经历,作为特摄人才,富雄在二战末期负责为驾驶自杀飞机的神风特工队拍摄起飞前最后的影像,鷺巣富雄看过太多年轻生命的凋落。
而手冢治虫的作品一向饱含“给孩子们希望”的主题,鷺巣富雄在《融岩大使》中注入了心血,给当时尚且年轻的円谷粲冲击不小。
圆谷英二弟子鷺巣富雄1966年的特摄电影《融岩大使》(漫画原作者手冢治虫)
尾声特摄剧的时代一去不返,当年观看《恐龙特急克塞号》这些经典特摄影片的孩子们也已越中年,假使真的有“时间停止”这玩意,可能这些油腻的中年人也不会再用来保卫可笑的和平了吧,很可能会拿来做一些马赛克难以描述的事情也不一定。
不过,坐地铁的时候,如果冷不防的喊一声“人间大炮!”,说不定还会有几个有心人会投来会心的一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