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这代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三四岁能听懂通识课,知道宇宙从哪里来,人类要到哪里去;五六岁读过上千本中英文书,讲起道理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常常把爹妈说得哑口无言......
如果我们小时候算是正常孩子的话,我们的孩子应该称得上天才了。
实际上,每个父母可能都曾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家孩子是个天才,或者至少在某方面很有天赋。当然,有时又难免觉得孩子蠢蠢的,傻得可爱。
当家长用“聪明—愚笨”这个维度来看待孩子时,就免不了左右摇摆,有时为孩子感到很骄傲,有时又觉得孩子笨得气人;
同样,当老师用这个单一维度来评价孩子时,就会把孩子排成高低序列:孩子智商越高,越像天才,越容易考上好大学,反之则反。
用“聪明—愚笨”这一简化的视角来看待孩子是危险的。因为实际情况是,“天才”并不仅仅是智商高,普通人也不是智商低。
最近,我读了一本论述天才的专著《资优儿童》。书中说到,“天才”实际上是一个被神话的、定义模糊的词。学界更喜欢用“资优儿童”来称呼这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它有科学的定义,可以被测量。
资优儿童,被嫌弃的丑小鸭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以为资优儿童就是智商高,或就是智力早熟。这都是误解。
实际上,高智商(高于130)只是资优儿童的一个特征。更重要的是,资优儿童还拥有着特殊的情感模式和思维方式。简单来说,他们的“脑回路”与常人不同。
资优不是“更高”,资优是“不同”。所以,不能把一个10岁的资优儿童简单看成15岁的正常儿童,而应当看作一类特殊的群体。
我们对于资优儿童还有种误解,即认为他们的大脑是老天爷赏饭吃,毋需多努力也能学习很好,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偏爱,收获更多的赞许。
不过,刚刚有提到资优儿童是人群中一小群跟别人“脑回路”不同的人。设想下,既然与常人不同,会受到怎样的对待呢?
恐怕更多的不是被追捧,而是被误解、被欺负吧。
资优儿童并非如我们想的那样收获光环和掌声,相反,更多的资优儿童由于并不知道自己天资卓越,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也由于不了解资优儿童的特点,误把孩子秉性上的不同,当做是骄傲、挑衅、莫名其妙,导致这类孩子默默承受着与众不同带来的压力。
实际上,童话《丑小鸭》就是资优儿童的真实写照。
丑小鸭因为长相与众不同,而被妈妈、兄弟姐妹排斥,以至于它不得不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它觉得自己是只鸭子,可没有鸭子觉得它是同类。在遭遇了无数危险和困难后,丑小鸭才得以长大。
资优儿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无法辨别他们的天赋,又如何不会把他们当做一只丑小鸭来取笑呢?
因此,要想让资优儿童不受误解,不让天赋成为绊脚石,我们首先要了解资优儿童的特点。
资优儿童的三大特征1、过于敏感
资优儿童的敏感首先体现在感官的敏感上。
5岁的雷欧和父母以及他们的一位朋友坐在礁石上。
雷欧突然对这位朋友说:“你应该穿上拖鞋!”
朋友感到惊讶:“为什么呢?明明大家都光着脚,为什么只对我说呢?”
雷欧解释道:“你的脚可能会疼,就像上次一样。”
原来,三年前,在同样的地点,这位朋友被礁石弄伤了脚指甲。当时雷欧也在场,虽然他只有2岁,但他是唯一一个敏锐地观察到且还记得这件事的人。
此外,资优儿童的听觉和嗅觉也可能异于常人。
雨果只有2岁,在浴室玩耍。公寓的另一端,妈妈正在做黄瓜沙拉。我们知道,黄瓜的味道算不上特别明显。然而,当妈妈来到浴室时,雨果说道:“啊!妈妈,你中午做了黄瓜沙拉啊,太棒了!”
这种异于常人的敏感有什么影响呢?
一方面,资优儿童能够感受到常人感受不到的,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感觉信息,这自然是件好事;另一方面,资优儿童也可能因为一点点风吹草动,比如感受到气温、气味的一点变化,就产生出强烈的恐惧、激动、不安、兴奋。
如果家长和老师不了解资优儿童的特点,就会觉得这情绪莫名其妙,因而批评,甚至责骂他们。我们说一个人像林黛玉般多愁善感时,就或多或少带着些讥讽。
与此同时,大人的不满又会被孩子捕捉到,被他们灵敏的感觉放大,从而使他们受到伤害。
周围人的不解,可能让资优儿童过早封闭内心,甚至不愿与自己的父母交流。更严重的是,资优儿童或许会由于日积月累的失望、怨恨,从而变得暴力、乖戾,并将这种负面情绪保存、放大,影响一生。如果你家孩子和你总是难以交流,还会莫名其妙地愤怒,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找找原因。
此外,异于常人的敏感,还可能会让资优儿童的内心充满恐惧。
因为他们对外界有着敏锐的觉察,就像雷达一样,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危险和暗流;他们对情感有着超强的记忆能力,甚至能回忆起婴儿时期的生活片段,记住儿时的种种创伤......这样的情感过载,使他们一直生活在对周围的高度警惕状态之中,从而警惕滋生恐惧。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极度聪明的资优儿童,常常会对巫婆、妖怪、一株植物、一个玩具等等莫名其妙的东西感到害怕。
2、正义与共情
资优儿童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卓越的共情能力。
案例1:
老师批评于连和阿莱克斯。
7岁的玛丽对老师说:“跟于连交头接耳的不是阿莱克斯!”
老师奉劝她不要掺和与己无关的事,但玛丽依然坚持:“我确定你真的搞错了,因为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差不多。”
结果,老师把玛丽的父母请了过来,毫不留情地批评玛丽不尊重老师。
案例2:
富朗索瓦的爸爸回到家,拥抱了所有人。晚餐像往常一样,大家插科打诨,聊着趣事。
然而,富朗索瓦却高兴不起来,他知道爸爸今天过得并不如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即便爸爸没有明说,富朗索瓦也知道,并为爸爸感到担忧。他是家里唯一一个体会到这些隐蔽情绪的人,而妈妈和兄弟姐妹一点儿也没有察觉。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资优儿童的正义感和共情能力超出了同龄人,甚至成年人。
这既是一种禀赋,也是一种负担——玛丽坚持正义,却换来了老师的批评;富朗索瓦为爸爸担忧,却被家人当做莫名其妙。
也正是这些难得的天赋,让孩子在众多寻常人面前,变得格格不入。
3、答非所问
有时,跟资优儿童说话很费劲。一句在平常人看来再清楚不过的话,在资优儿童那里却出现了歧义。
在一次智力测验中,面对“铁为什么会生锈?”这个问题,一个13岁的资优儿童回答道:“我不知道。”
这怎么可能呢?铁会生锈,不就是因为氧化吗?
于是,测验者问道:“你不知道什么?”
他回答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氧化的化学过程。”
在一般人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就是“氧化”。可在资优儿童看来,“氧化”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所以不是答案。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优儿童理解语言的一些特点:
首先,虽然用着同样的字句,对资优儿童而言,每个字词代表的含义却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别人的要求,答非所问;
其次,资优儿童特别执着于字词的字面含义,对他人不精确的说法可能很计较。也正是对含义精确性的超高要求,使得资优儿童养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比如他问你“人是怎么来的?”你如果回答:“人是猩猩变来的。”那么他可能继续问你:“猩猩又是什么变来的?”直到问到宇宙的起源,问到你答不出来。
而在通常情况下,上面这几种情况,一般会不为家长和老师所理解。
资优儿童可能被公认为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但如果答非所问,或者有“十万个为什么”,大人可能不相信他们是真的没理解,而认为这是没礼貌,是在挑战权威等。
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这样,真的是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
资优儿童的其他特点
资优儿童还有很多特点。
比如,他们拥有异乎寻常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一种近乎直觉的数感。
比如,资优儿童的思维可能比较发散、跳跃。
而过度活跃的联想网络使得资优儿童无法有条理地、结构清晰地完成一项任务。他们的考卷、作业、笔记,也常常比一般学生的草稿纸还要像草稿。
这不是态度的问题,也不是学习能力低下,而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资优儿童的特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尽述了,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可以读读《资优儿童》这本书。
写在最后
资优儿童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约2%,大多数孩子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天赋,却都是普通孩子。
不过,资优儿童与普通儿童并没有非此即彼的界限。实际上,前文列出的敏感、焦虑、发散性思维、文字理解的困难等,不仅是资优儿童的问题,也是许多普通孩子的问题。只不过,在资优儿童的身上,这些问题被推向了极端。
所以,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教大家如何鉴别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资优儿童——一来,鉴别需要权威的心理测评;二来,即便孩子是资优儿童,并不意味着他成功的概率更大;再者说,资优儿童的比例很小,是一种遗传上的偶然,不是人能左右的。
那么,普通孩子的父母了解资优儿童,有什么用呢?
因为这使得我们明白,人和人是不同的,即便是妈妈和孩子,即便是亲兄弟。而孩子在我们眼中之所以有问题,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是这样的人,而他是那样的人。
了解了这一点,相信我们也能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孩子的与众不同。那些你以为的缺点,换个角度,或许就是天赋所在。
因此,接纳孩子不同的性格和特点,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昨天发布的小视频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也有不少家长表示赞同。一位家长说:“曼老师,你说的这些我们其实早就知道,但一直不知道如何实践。”
第一,要建立内在的防火墙。
第二,要培养孩子的内在能量和身心健康。
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像我今天和一位家长说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尤其是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帮助父母成长。如果父母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进行内观修行,只是把孩子送到机构里进行康复,那么效果可能不理想。
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思考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会遇到当下的环境,那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内观修行。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帮助孩子改变现状。
也许一个简单的人、老师或机构,就能帮助孩子取得很大的进步。这就是因果的力量。
如果父母没有误导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成长,那么孩子会成为父母的伙伴,帮助父母成长。如果父母只是把孩子当成病人,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孩子的内心会受到伤害,即使不离开父母,也会成为父母的负担。
因此,父母的认知和修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变得更好,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无意中积累了善行,或者遇到了好的机会。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