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古典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讽喻诗,便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题材。所谓讽喻诗,即以艺术的手法对社会、政治的某些错误,进行揭露、批评、攻击。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在骂人,只不过是以一种文雅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讽喻诗的作者表面是在骂人,实际上也是他们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而说到讽喻诗,就不得不提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七言绝句《题临安邸》。在这首诗中,林升便是以讽喻的语言写出了当政者的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绝妙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南宋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这点历来为人所称道。简单来说,也就是诗人很愤慨,却不直接作谩骂之语。也正是因此,这首诗成为了古诗词中讽喻诗的典范之作。
除此之外,林升创作的这首《题临安邸》,其实还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即林升当初是把它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的。而林升此举,看似无意,实则高深。要知道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后,宋高宗就是逃到临安建立的南宋。然而南宋统治阶级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令人痛惜的是,南宋统治阶级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更是残酷迫害了岳飞等爱国人士。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林升这位有识之士,便在南宋首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写下了这首名作,希望能唤醒更多的有识之士。所以,品读《题临安邸》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到诗人对南宋统治阶级腐朽本质的揭露、批评、攻击,也要看到诗人为国家命运的担忧。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首先,诗的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即临安城有着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如果单独看“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一句,诗人其实对临安城的特征描摹得非常准确,可以说是将山河的美好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有了“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一切就不一样了。
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临安后,便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但宋高宗促成的“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象,却只是为了能够过上奢靡的“西湖歌舞”生活。所以诗人林升才会在这里无比愤慨的说道“西湖歌舞几时休?”。
然后,诗的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即暖洋洋的春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要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这两句诗就很有深意了,我们都知道“汴州”,即汴京,是北宋的都城。而杭州,也就是临安,却是南宋的都城。那么为什么游人会把杭州当成了汴州呢?这就必须要知道“游人”究竟指的是谁了。
对于临安来说,诗人自己就是一个游人,然而他在旅社的墙壁下,却写下了这首讽喻诗。说明对于一般游客来说,他是不会沉醉在这样的“西湖歌舞”中的。反过来,也只有那些忘了国难,只知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才会不思收复失地汴州,而把杭州当作汴州。很明显,这是一种苟且偷安的行为。
纵观林升的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4句,但是以景商情,情中有景,在对临安城的美丽和繁华的渲染中,不露声色的就表达出了对南宋统治集团沉迷于歌舞生活,全然不想收复北方失地的辛辣讽喻。而我们品读这首诗的时候,显然也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深意。通俗点说,可谓是没点水平都看不出诗人在骂人
众所周知,我国古典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讽喻诗,便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题材。所谓讽喻诗,即以艺术的手法对社会、政治的某些错误,进行揭露、批评、攻击。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在骂人,只不过是以一种文雅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讽喻诗的作者表面是在骂人,实际上也是他们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而说到讽喻诗,就不得不提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七言绝句《题临安邸》。在这首诗中,林升便是以讽喻的语言写出了当政者的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绝妙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南宋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这点历来为人所称道。简单来说,也就是诗人很愤慨,却不直接作谩骂之语。也正是因此,这首诗成为了古诗词中讽喻诗的典范之作。
除此之外,林升创作的这首《题临安邸》,其实还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即林升当初是把它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的。而林升此举,看似无意,实则高深。要知道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后,宋高宗就是逃到临安建立的南宋。然而南宋统治阶级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令人痛惜的是,南宋统治阶级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更是残酷迫害了岳飞等爱国人士。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林升这位有识之士,便在南宋首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写下了这首名作,希望能唤醒更多的有识之士。所以,品读《题临安邸》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到诗人对南宋统治阶级腐朽本质的揭露、批评、攻击,也要看到诗人为国家命运的担忧。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首先,诗的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即临安城有着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如果单独看“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一句,诗人其实对临安城的特征描摹得非常准确,可以说是将山河的美好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有了“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一切就不一样了。
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临安后,便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但宋高宗促成的“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象,却只是为了能够过上奢靡的“西湖歌舞”生活。所以诗人林升才会在这里无比愤慨的说道“西湖歌舞几时休?”。
然后,诗的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即暖洋洋的春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要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这两句诗就很有深意了,我们都知道“汴州”,即汴京,是北宋的都城。而杭州,也就是临安,却是南宋的都城。那么为什么游人会把杭州当成了汴州呢?这就必须要知道“游人”究竟指的是谁了。
对于临安来说,诗人自己就是一个游人,然而他在旅社的墙壁下,却写下了这首讽喻诗。说明对于一般游客来说,他是不会沉醉在这样的“西湖歌舞”中的。反过来,也只有那些忘了国难,只知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才会不思收复失地汴州,而把杭州当作汴州。很明显,这是一种苟且偷安的行为。
纵观林升的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4句,但是以景商情,情中有景,在对临安城的美丽和繁华的渲染中,不露声色的就表达出了对南宋统治集团沉迷于歌舞生活,全然不想收复北方失地的辛辣讽喻。而我们品读这首诗的时候,显然也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深意。通俗点说,可谓是没点水平都看不出诗人在骂人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南宋、临安。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西湖边上微风习习,游人如织。
一群帮闲的文人,早上起来无所事事,照例在临安街头四处溜达。
溜达到一处旅馆门口,看到门口异常的热闹,有20几个人围着旅馆门口一根柱子,交头接耳,争论不休。
文人们也上去凑热闹,原来这群人不是在争论别的,是在讨论柱子上的一首诗。
古代,题诗在高楼、寺庙、风景胜地乃至人家的墙壁上本是寻常之事。
引发争论的,是这首诗的内容,诗歌只有短短28字,锋芒却直指当今苟居“临安”、纸醉金迷的南宋朝廷。
是何人如此大胆?
顺着诗句往下看去,最后分明的题了两个字——林升。
讲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猜到今天要解读的作品?
上面这个故事,出自一本古书《西湖游览志馀》:“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
一起来看看林升留在旅馆的这“一绝”。
【诗篇】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诵析】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我今天才知道的“冷知识”:
我本来一直以为林升是一个很厉害的诗人,至少也有几百首诗歌流传下来。没想到今天看了注释,才知道林升原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只有这一首。
怪只怪自己小时候语文课没好好上。
先大概介绍一下诗歌背景吧。
诗歌背景就是南宋。1127年靖康之难,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开始了历史当中的“南宋王朝”。
“临安”本意,本来是临时安定之所,是要提醒天下人,此处并非王朝久留之地,莫忘先王之耻辱,莫忘遗民之热泪。
但宋高宗赵构完全没有这个觉悟,大有“此间乐,不思汴京也”的意思。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喜欢上这“人间天堂”了,下面那些朝臣啊、商人啊,也就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于是上层阶级跟商量好了一样,在杭州大兴土木、日日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
于是有了这首诗。
诗虽然只有28个字,但写的着实经典,字字到位。
“山外青山楼外楼”,这一句写江南美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层峦叠嶂,鳞次栉比。既有闹市之繁华,又不失自然之雅趣。
“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点题,江南景色秀丽、物阜民丰,人们都沉醉在这短暂的安乐之中。西湖歌舞日夜不停,人们日日寻欢作乐。
“几时休”是个问句,但林升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朝廷一日不振作,西湖歌舞便一日不会停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两句上接前文,西湖暖意微醺的春风把游人都给吹醉了,竟然将杭州当成了以前的都城汴州。
读到这里,是个人都能感觉到作者的义愤填膺,根本用不着明白写出。
明明是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最热闹的西湖边上起笔;
明明胸中有层层怒火,偏偏藏剑于袖,不作匹夫之怒。
不愧为讽喻诗中的佳作!
【空青语】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左振坤对此诗有这样的评价,我认为很值得一读:
作者深切地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对沉迷于歌舞生活,全然不想收复北方失地的南宋统治集团,予以辛辣的讽刺,表现了爱国者对他们的愤恨。这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名作,为后世广为传诵,并常用以鞭笞醉生梦死者。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