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临博微课堂丨文物中的成语(二):完璧归赵

成语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相信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很多成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怎么来的呢?

“完璧归赵”的“璧”是指什么?“参差不齐”里的“参差”为什么是乐器,是哪种乐器?说话分量重为何又叫“一言九鼎”?“群雄争霸”跟鹿有怎样的关联?

“临博微课堂”推出“文物中的成语”系列栏目,选取20个与临沂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相关的成语故事,带大家轻松走进神秘的文物世界,领略临沂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成语,我们认识文物;透过文物,了解千百年前临沂那些传奇的故事。

文物中的成语 :完璧归赵

释义: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造句:几天后,那条无人认领的项链终于完璧归赵了。

完璧归赵,这个璧是什么呢?

“璧”是古代一种扁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也叫玉璧,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古玉中礼玉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古人“万物皆有灵”的观念,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周礼》把璧、琮、圭、璋、琥、璜等玉器作为“六器”“六瑞”。

涡纹玉璧(战国) 临沂市博物馆藏

成语中的璧是和氏璧,它跟其他的玉璧有什么不同?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玉,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历史上还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秦以和氏之璧为传国玺,这个说法最早为北魏崔浩所言:“李斯磨和璧所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然而在当时这种说法并未成为定论。相反,另一种说法则更为盛行。卫宏《汉旧仪》所言:“其玉出兰田山”。后代各朝皆引以为信史的《玉玺谱》亦云:“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垂相李斯所书。”徐令言《玉玺记》(旧新唐书记作《世录》)曰:“玉玺者,传国玺也,秦始皇取蓝天玉刻而为之,其书李斯所制,面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上隐起为盘龙文方四寸。从前面传国玺的经历看,唐时传国玺仍在皇室手中,而李林甫修《唐六典》一定得见其玺,他的记叙及所引文献应较一般人所言更为可靠。因此和氏璧是否被秦始皇制作成传国玉玺只是部分文献传说,并无实物佐证,且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

之所以传说和氏璧被做成了玉玺,是因为先秦及汉代的玉玺比后世的玉玺要小的多。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汉代“皇后之玺”,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重33克,1968年陕西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据《汉旧仪》记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可见汉代及先秦玉玺偏小,不像隋唐以后的玉玺那么大。若和氏璧够大够厚,理论上是可以制成玉玺的,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何叫和氏璧?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是楚国人卞和献给楚王的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完璧归赵”的出处是哪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这件事,派人到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宦者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就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这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会收留我,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于是,蔺相如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到赵都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快要撞击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都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都去了。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始终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临沂有哪些比较珍贵的玉璧?

在出土众多玉璧中,最珍贵的是1980年莒南出土的夔龙纹青玉璧。直径29.9厘米,厚0.7厘米。是目前临沂地区出土的最大的一枚玉璧。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璧的功能有所不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可用于佩戴,亦能作为随葬品,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或信物。其用途按古文献记和后人推测大致也可分为几点:

第一作为祭器,《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这种用途是最常见的,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

第二作为吉祥的信物。战国时期,列国为表示礼贤下士,采用安车蒲轮迎送贤士。西汉因之,与玉器有关的礼仪亦有“安车蒲轮”“束帛加璧”等方式,但已抒于简化,如在车轮上画出蒲纹。束帛加璧是在车轼上以帛布悬挂玉璧,以沿途昭示其最优渥最崇高的礼遇。作为捐赠或信物,传达某一种特殊的信息。《荀子·大略》载:“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说的是古时进行国事访问时,用璧表达相见之礼。在各国交往时,往往用璧作为瑞信,既表示祝贺吉祥,同时又是一种礼仪凭证。

第三种作为丧葬用玉,有的玉璧放在死者的胸、背部、头部,以随葬品的面目出现。

第四种作为装饰用玉。根据文献记载和汉画像石图像,玉璧还被穿连起来悬挂在室内墙壁上作为装饰。较小的玉璧既可以作为组佩中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佩挂作为随身装饰物。有的放在棺椁间或镶嵌在棺上作为装饰。

玉璧,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一种,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玉璧象征着吉祥美好的意愿和高贵的品质。

夔龙纹青玉璧(战国)临沂市博物馆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课文解析,给孩子预习

《将相和》收录在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需要掌握:29个汉字,16个词语。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将相和》第1-9段写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第10-14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第15-17段写蔺相如回避廉颇,廉颇上门负荆请罪,两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明确学习目标

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3、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了解作者信息

【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文学成就】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主要作品】《史记》。【名言佳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掌握课文的写法

借助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神态、语言描写)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动作描写)

拓展知识内容

【和氏璧】和氏璧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是石头。厉王大怒,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献给武王。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听说后就派人询问情况并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思维导图构思课文

学会生字、生词

我会认:璧(bì)、臣(chén)、强(qiǎng)、诺(nuò)、划(huai)、廉(lián)、抵(dǐ)、御(yù)、辞(cí)、辱(rǔ)、卿(qīng)、罪(zuì)、擅(shàn)、削(xuē)、袍(páo)、典(diǎn)我会写:召(zhào)、议(yì)、宫(gōng)、献(xiàn)、典(diǎn)、抄(chāo)、怯(qiè)、拒(jù)、荆(jīng)、臣(chén)、诺(nuò)、罪(zuì)、缺(quē)词语: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召集(zhào jí)、大臣(dà chén)、商议(shāng yì)、解决(jiě jué)、商量(shāng liáng)、允诺(yǔn nuò)、典礼(diǎn lǐ)、胆怯(dǎn qiè)、示弱(shì ruò)、拒绝(jù jué)、职位(zhí wèi)、同心协力(tóng xīn xié lì)、得罪(dé zuì)、称赞(chēng zàn)、完好无缺(wán hǎo wú quē)

汉字记忆方法

强(qiǎng)强(qiánɡ)大、强(qiǎnɡ)迫、倔强(jiànɡ)[小强(qiánɡ)很倔强(jiànɡ),做事别勉强(qiǎnɡ)他。]划(huai)划(huá)动、出谋划(huà)策[我们计划(huà)这个周末去南湖公园划(huá)船。]削(xuē)削(xiāo)铅笔、剥削(xuē)

掌握课文全解内容

1、【1】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直接点出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2、【10】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miǎn)池会面。赵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lián)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渑池会面”让赵王不愿前往。为了不在秦王面前示弱,蔺相如随同赵王会见秦王。3、【15】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与后文的“负荆请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廉颇坦诚、直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征埋下伏笔。4、【2】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bì)。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交代了“完璧归赵”的起因。5、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dǐ)御(yù)秦军的准备。为解除后顾之忧,赵王派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作好抵御秦军的准备,这为下文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埋下伏笔。6、【3】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chén)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写出了赵王与大臣们的矛盾心理,从而道出了秦王的霸道。7、【11】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c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秦王要赵王为其“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表明秦王可以命令赵王,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秦王以此羞辱赵王,借机报“完璧归赵”之仇。交代了“渑池会面”这个故事的起因。8、【16】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xuē)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头条电子版资料获取步骤:1、私信给我们留言。2、通过[鲤鱼辅导]App获取最新内容。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或者转发给更多的朋友哦!

初中常考的成语和俗语,建议收藏

(谢谢关注“语文英语教学”,驻足这里就能学习和进步!)

1、安然无恙:恙:疾病,灾祸。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拔苗助长: 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涉水:徒步过水。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厌:厌倦。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7、变本加厉:本:原来。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多含贬义。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不耻:不认为耻辱。不把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看成耻辱。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15、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17、不言而喻:言:解释,说明。喻:明白,知道。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用说就能明白。

18、不约而同:约:相约。没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

19、不折不扣:一点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峦:连着的山。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称心如意:称:符合。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 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5、惩恶扬善:惩戒恶行,显扬善举。指惩罚有恶行的人,发扬善良的精神。

26、触景生情:触:看到。因看到眼前的景物而产生某种感情。

27、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28、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29、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多喻因学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

30、 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31、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2、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33、 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34、断壁残垣:垣:墙壁。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35、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谐。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36、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37、赴汤蹈火:赴:去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38、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也指对事物分析全面透彻。

39、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40、刚正不阿:刚:刚直,刚强;直:正直;阿:逢迎。刚强正直,不徇私逢迎。形容能坚持原则,不曲从权势。

41、各得其所:所:处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2、各行其是:行:做;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43、根深蒂固: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44、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45、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46、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47、焕然一新:焕然:形容有光彩。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48、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①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②形容一下子悟出道理来。

49、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50、记忆犹新:犹:仍然。对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51、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晓。指人人都知道。

52、坚定不移:移:动摇。形容立场、意志、主张等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53、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54、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往日所能比得上的。形容现在比过去有很大的变化。

55、 斤斤计较:斤斤:明察细微。在琐碎、细微的事情上过分计较。

56、津津有味: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形容很有滋味或趣味浓厚。

57、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58、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财物上仔细计算,筹划,不使浪费。

59、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多指创造艺术品时一丝不苟、尽心竭力的态度。也比喻工作耐心细致。

60、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61、迥然不同:迥然:差得远。形容相差得远,完全不同

62、居高临下:临:从高处俯视。处在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位。

63、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64、举一反三:反:类推。指从一件事情类推,可以知道其他许多同类的事情。形容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65、可歌可泣:可:值得。泣:不出声的哭。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令人非常感动。

66、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67、扣人心弦:扣:敲击。指文学作品或表演等富有感染力,激动人心。

68、苦口婆心: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多形容‘’劝‘’,经常跟劝告、劝诫等词搭配使用。

69、脍炙人口:脍:切得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人人赞美和传诵。

70、 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失实的,假的。竽:一种簧管乐器。充数:凑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1、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72、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73、历历在目:历历:清楚。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74、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75、流连忘返:流连:依恋而不忍离开。指沉迷于游乐而忘了回去。也泛指留恋而舍不得离去。

76、流离失所:所:指安身的处所。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77、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78、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79、满载而归:载:装载。装得满满的回来。比喻收获很大。

80、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81、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82、茅塞顿开:茅塞:喻人思路闭塞;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83、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84、门庭若市:若:像。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85、明察秋毫: 明:眼力,视力;察:看清,观察;明察:看清;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86、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87、名正言顺: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88、莫名其妙:名:说出。无法用言语说出其中的奥妙。指出某件事情很奇怪,让人无法理解。

89、漠不关心: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90、默默无闻: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91、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

92、迫不得已: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93、破釜沉舟:釜,锅。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94、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95、杞人忧天:成语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96、气冲霄汉:霄汉,云霄和天河,泛指天空;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97、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98、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99、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100、前车之鉴: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101、巧妙绝伦:巧妙:(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的;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物体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10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103、情不自禁:禁:抑制。形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104、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105、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106、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两耳。沸:沸腾。人声嘈杂,就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107、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108、任劳任怨:任:担当。做事情不怕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109、锐不可当:锐:锋利。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110、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1、赏心悦目:赏心:心情欢愉。悦目:看了舒服。形容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诗文等而心情舒畅。

112、舍生取义:舍:放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泛指为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

113、 身临其境:临:到;境: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114、 深恶痛疾:恶:厌恶;疾: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15、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16、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行动失去常态。

117、诗情画意:指自然景色像诗画中的境界一样美。

118、世外桃源: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也指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

119、势不两立:立:存在。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120、 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121、首屈一指:首:首先。屈:弯曲。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最好的。

1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12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124、水融: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125、 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的事物增高而相应的提高。

126、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27、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128、随波逐流:逐:随着。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129、随声附和:随:跟着。形容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130、谈笑风生:形容说话时又说又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

131、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32、甜言蜜语: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133、推陈出新:泛指一切事物的除旧更新。多指对旧事物去其漕粕,取其精华,使其以新的面貌出来。

134、完璧归赵:璧:宝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35、万簌俱寂: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136、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37、妄自菲薄:妄:没有根据。菲薄:轻视。没有根据地看轻自己,失去了自信。

138、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39、唯利是图:唯:只有;图:图谋。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140、温故知新:温:复习。故:旧。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体会或有新的发现。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

141、无边无垠:垠:边。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142、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143、无精打采: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144、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145、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46、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形容诚心诚意地听人讲话的态度。

147、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148、喜出望外:望:希望或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49、鲜为人知:鲜:少。很少有人知道。

150、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毫无事务所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151、相得益彰: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52、相辅相成: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153、相提并论:相提:相比,相互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54、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155、心驰神往:往:向往。形容一心向往。

156、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57、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158、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确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诚心诚意地折服。

159、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狂:发狂。欢乐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160、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161、胸有成竹: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成熟的打算。

162、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63、轩然大波: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164、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梁:房顶上。

165、鸦雀无声:形容静默之极。

166、言简意赅:赅:完备。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167、 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168、杳无消息: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169、夜以继日:以:用。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70、 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71、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172、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173、依然如故: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174、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175、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176、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

177、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178、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179、异想天开:异:奇异;天开: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180、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干某件事情或处理一些事。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宜的措施。

181、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82、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要想到水的源头。比喻不忘本。

183、油然而生:油然:自然而然地。指某种思想或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184、与日俱增:与:跟。俱:一起。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185、语重心长:形容言辞恳切,有分量,情意深长,含有丰富情感。

186、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187、再接再厉:再:又一次。厉:同“砺”,磨快。引伸为努力。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188、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189、张灯结彩:张:陈设。悬挂灯笼,扎结彩带。形容喜庆的场面。

190、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191、中流砥柱:中流:河流中央。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92、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聚精会神,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193、壮志未酬:壮志:伟大的志向。酬:实现。伟大的志愿没有实现。

194、追本溯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195、谆谆教诲: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形容老师、长辈恳切、耐心地启发教导。

196、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承担某项艰巨的任务。

197、自给自足:给:供应。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198、自强不息:息:停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199、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200、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①形容洋洋自得的样子。②形容迟疑不决的样子。

俗语

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当事人直接涉及到利害得失,考虑反而不全面;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5、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过程很不容易,也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8、书到用时方恨少:比喻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人的由于环境生存方式等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10、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难以成材。

1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12、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13、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14、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15、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16、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习武的人应该经常练习,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1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18、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19、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

20、众人拾柴火焰高:指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请关注点赞转发,您便能经常阅读到更多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