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课本已新鲜出炉,初中要改学俄语,不学英语了吗?
作为一名从教30余年的英语教师,为英语哭为英语笑,英语教和学已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语要来了,我还有几年要退休,要离开讲台,远离abc了,突然好不舍,突然40年英语教学那些事浮上心头……
60年代后期出生的我那时刚背着书包上小学,
吃不饱穿不暖还担惊受怕的童年时代,
沐浴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茁壮成长的青少年时期,
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潮砥砺奋进的青壮年年代,
到如今坐享改革开放辉煌成果的临近退休的老教师。
40年走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由无到有到遍地开花商机无限,由高考指挥棒评职称必需之类的被动到耗费巨资倾尽全力的自觉主动,由极度极端的炙热到理智理性的回归-----
一、78年英语正式列为高考必考科目,但79年起开始的小学英语教学至少在80年代前期是不太普及的。1978年,我小学二年级,就学于山西太行山深处的一个破庙改成的小学校,两间教室,3个老师。
1-3年21名小学生一间教室,由一个本村拿工分的李老师教,另外一个教室里上课的,是4、5年级13个学生,由住校的刘姓女老师教,说是民办教师。
唯一的一个公办教师也是校长,他除了带两个班的自然课外,兼负责敲钟和给外村来寄宿的五、六个孩子做饭。
当时我们上的是复式班,1-3年级一个班,老师先给3年级的几个同学讲好课布置他们做作业后再给2年级、1年级的几个孩子分别讲课,而一个老师则既教语文也教数学。
那时小学就语文算术和自然三门课,而自然是副课,英语在农村的小学是不开设的。至少到我82年小学毕业我是从未听说过英语这门课的,ABC26个字母自然也是根本不会的。
79年起,英语逐年按增加按比例计入高考总分,到1983年与语文、数学等同为100分,中学英语教学也在高考指挥棒下成为必修主课,但高考不考听力口语,英语教学也以“哑巴英语”为主,语法词汇翻译题海战,应试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82年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二中,作为全县师资和硬件最好的学校,英语初一开始就是必修课,只是每周课时比语文数学少两节,每周四节。
当时就一个英语老师,教两个班的课。
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发音是很不标准的,他不教英标,单词也是最多领读两遍。
我们上课老师领读时我们就边读边赶紧根据他的读音在教科书上注上汉字或汉语拼音,因为没有人可以请教,也没有录音机录下来课后再跟读。
在单词下标注汉字也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或者说是“捷径“吧。
至今我仍然保留着当时的英语课本,如student,我下面注的“四条腿”,pupil,注“屁股泡”,banana,注“不拿ne”
如此之类,当时我们不会讲普通话,老师也是土话上课,我英语下的标注也是方言标的,再加上英语老师发音有口音,呵呵,也算令人啼笑皆非的“英语教学血泪史”吧。
84年,我考入省重点高中晋城一中读高中,语数英理化政史地同为高中必修课。
当时的英语老师是晋东南师专毕业,据说是学校第一个科班出身的英语老师,所以就把他的发音当成是地道的英语。
当然现在知道他的一口流利的英语不是伦敦腔而是晋城腔了。
一支粉笔一本书是老师的所有教具,而我们除了能听英语老师念课文单词,也听不到别的任何有音教材了。
默单词词组,记语法规则,翻译句子课文,反复做老师刻钢板印出的试题,就是省重点高中三年英语教学的全部。
课本也只有一套,别的任何教辅书英语课外读物有钱也买不到,因为没出版发行。
87年,大学英语四级开考,89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开启。英语成为全日制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必过的一道坎,高校英语教学得到空前高涨。91年,英语专业四、八级首次开考,英语专业学生顺利毕业也有了拦路虎。
专四专八比四六级多了英语听说技能的考核,后大学英语四六级也增加了口试。
英语是学来用的而不只是用来考的观念深入人心,“哑巴英语”时代告一段落。
86年,19岁的我开始大学英语专业学习,为四年后成为合格的英语教师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精读、泛读、语言学、语用学、听说、口语等课程设置专业化就不用说了。
我们听说口语全外教上课,其他专业课的老师也要么国外留学过,要么外国语国内知名外语学院的研究生毕业。
记得有一位长得像日本影星三浦友和的老师,是教俄语后改学英语的,其发音难免受俄语的影响,几次同学到系里反映后,被调到系资料室工作。
那时我们有专门的语音室上课练听说,有专用的放映室每天播放原版的英美大片。
教室里广播随时可以收听美国知音和BBC,藏书丰厚的图书馆有原版的外文书籍资料可供借阅,
系里资料室则备有最新发行的英文德文法文等多种外语杂志报纸和大部头的各种词典。
遗憾的是,我90年毕业,而专四专八91年才开考,没能参考通过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英语专业水平。
而学英语专业,我们也没资格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之后每每被人问起英语几级时,总是汗颜地摇头说没考过级,他们不解之余也怀疑过我是否有教他们英语的水平吧!
只能加倍学习升造,在英语教学工作中用过硬的实力来说服学生们,让他们服其师来信其道、出于蓝而胜于蓝。
92年,教育部颁布英语教学大纲,一纲多本下各种教材教辅如雨后春笋出现。
2001年,小学普设英语课,再加上出国潮,留学热等,英语教学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90年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作为一个英语老师一直觉得很吃香,业余总有翻译不完的英语资料。
周末总有或上门请教或盛情难却的英语辅导,而现在信息化时代,可可英语,哒哒少儿英语等在线平台,新东方,英孚等实体培训……
似乎每个人都在通过这个那个方式学英语,为升学为就业为出国旅游为出国带孙子生孩子代购做生意投资等等五花八门的目的。英语学习遍地开花,英语培训无往而不利。
而英语热的背后凸显出我们民族文化的衰退,尤其是在肩负着文化传承重任的年轻一代人中间。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清这一事实,在教学英语的同时,更要通过中外对比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英语通过Skype、邮件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与国外友人交流,宣传中国的优秀传统和国粹。
学英语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文化根,英语教学工作者更要承担起让“英语热”实现理性回归的重担。
让我们一起用英语向全世界发出祖国40年改革开放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