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由市场决定,不同国家的明星待遇大不同,日本是白菜价,内娱是漫天要价,欧美追求明码实价。
近日,有媒体公布了《哈利·波特》四位童星的片酬,这一组高片酬反倒没有引起一片骂声,这也反映出人们在乎的不是高片酬,而是高片酬和影片质量成反比。
片酬最高的是饰演哈利的丹尼尔,他出场539分钟,片酬是8400万英镑(约7.6亿港元)。
丹尼尔的片酬仅次于顶流汤姆·克鲁斯的一亿美元(约7.9亿港元),汤姆·克鲁斯拿命拍戏才赢得和童星差不多的片酬,丹尼尔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仅次于丹尼尔的是饰演赫敏的艾玛,虽然她出场205分钟,可也赚了6200万英镑(约5.6亿港元)。
“铁三角”自然离不开饰演荣恩的鲁伯特,他出场211分钟,可是他拿的片酬比艾玛少了不少,是3700万英镑(约3.3亿港元)。
以上两位的片酬早已超过了好莱坞排名第二的威尔·史密斯和排名第三的莱昂纳多,“史皇”的片酬是3500万美元(约2.7亿港元),“小李子”的片酬是3000万美元(约2.3亿港元)。
片中最拽酷的马尔福由汤姆饰演,他在8集中仅仅出现了31分钟,他的片酬是1400万英镑(约1.2亿港元)。
这样一个小配角的片酬已经超过了玛格特·罗比的片酬1250万美元(约9817万港元),有很多人都说玛格特在《时空恋旅人》很像长大的赫敏,但是论片酬,她还跟艾玛差了很多。
难道童星的身价这么高?事实上,丹尼尔和艾玛等人的演技并不是《哈利·波特》片酬高的主要原因。
在欧美明星中,能拿高片酬的有喜剧明星,比如威尔·法瑞尔,也有动作明星,比如汤姆·克鲁斯,还有一种情况是靠情怀拿高片酬的明星,《哈利·波特》的童星们正是这样的一群幸运儿。
普通人根本没办法书写自己的回忆,可是在《哈利·波特》的世界,每个成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童年和青春。
《哈利·波特》能风靡全球,在于它的背后有社会背景和文化支撑的强大力量。
优秀的幻想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学知识底蕴,它的历史感和真实感最吸引人。
同时,幻想小说也是能让成人和儿童一起笑的作品,因为它可以让孩子们从理性的说教中走出来,解放他们的天性。
对成人来说,幻想小说让他们忘却现实生活中的残酷动荡,从而点燃成人原创的热情。
人们在读幻想小说的过程中,超越所处的时代,在魔幻世界中,现实生活中的困顿都能得到解决,这正是幻境的魔力。
在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神话志怪小说,可像《西游记》这类文学巨著,在几岁的孩童眼里,还是有点晦涩难懂。
即便是有的神话故事浅显易懂,可是它们大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这让孩子读起来会感到这不是他们最向往的幻境。
对于近年来后起的玄幻小说,它们似乎更能走近儿童的内心,可是批量化生产让一部分玄幻小说沦为粗制滥造的作品,拿这样的作品给孩子读,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J.K.罗琳的《哈利·波特》是一部将现代科技和英国古典文化相结合的魔幻文学作品,这部寄宿学校类小说充满了古典的英国式幽默,可是其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某种亲切感,让人们感到他们好像是身边的某个人。
一部影视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背后必定是因为它有一个强大的文化系统做支撑,《哈利·波特》是依托于凯尔特文化和哥特文化。
这也是因为作者J.K.罗琳在英国西部长大,她自小受到凯尔特文化的浸染,最爱幻想文学的她与正统的牛津大学无缘,一扇“热门”关了,另一扇“冷门”为她开启了潘多拉宝盒,从宝盒里跳出来的《哈利·波特》为她赢得了无限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凯尔特文化当然是由凯尔特人建造的,可是凯尔特人最初也被古希腊和罗马人当成野蛮人,事实上,他们拥有高度辉煌的文化。
凯尔特人的第一巫师阿莫金在梦中得到知识,他身兼数职,是歌手、诗人,也是法官、首领,他洞察大自然的规律和力量,用魔法的力量平息各个领域的风暴。
凯尔特人相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无论是一棵树上还是一个湖泊里,都有神灵居住,很多动物都是凯尔特人眼里神的信使。
近代的爱尔兰游吟歌手让爱尔兰文学惊艳世人,爱尔兰文学中的很多元素都源于凯尔特文化。
在《哈利·波特》中能有很多凯尔特文化的缩影,凯尔特人眼中的圣树可以制作魔药魔草,仙女精灵也会受到它的感召,因此,凯尔特人设计了凯尔特树历。
《哈利·波特》的魔法师们在霍格沃兹选魔杖正是依据凯尔特树历,不同魔杖对应不同的太阳月,不同圣树暗示不同的人物性格。
比如拥有善恶两种灵魂的斯内普,他的圣树是桦树,斯内普的灵魂被桦树净化后,他改变了信仰目标。
哥特文化运动也是在英国诞生,哥特族打扮得像“剪刀手爱德华”,人们常说的哥特式表达往往是夸张怪异的,这种表达表现在小说中是魔鬼的出现,它是一种想象性的恐惧。
哥特小说中也有贵族情节,主人公外在神圣,内在孤独,但他们一直在表达本我。
罗琳曾说她患过抑郁症,摄魂怪也是人类心理病态的人格化,魔法师可以恢复人的灵性,避免人类陷入抑郁和迷茫的状态。
还有一些流浪汉小说和孤儿小说也是《哈利·波特》文学特质的根源,有《汤姆琼斯》《尼古拉斯·尼克贝尔》《呼啸山庄》等小说中主人公寄人篱下的经历,塑造了他们叛逆的性格,哈利也跟他们有类似的成长环境。
除此之外,《麦克白》的女巫、《格列佛游记》的飞岛、《圣诞欢歌》的鬼魂、《巨人传》里长着三个头的猫王法官等等,这些人、神、怪、物都是《哈利·波特》魔法诞生的摇篮。
仅仅是原著吸引人,这个因素并不能成为一部电影大卖的决定性因素。
《哈利·波特》的制作也很严格,出品人在整个过程中从始至终没有走开过,一些设备在工作室放置长达十年,这是为了导演能从任何角度都拍到相同的霍格沃兹,这种严谨的制作手段是浮躁时代中的一片绿洲。
这也是得益于英国人严谨沉静的性格,他们愿意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因此,他们推崇运动员精神,按照某些规则实践自己的技能,这是英国人眼中的光明磊落。
英国人注重仪式感,因此他们享受拍电影的过程,可是电影拍出来后能否大卖,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商业嗅觉不如美国人灵敏。
美国人奉行“功利个人主义”和“表现个人主义”,他们做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更快地翻新利润,这使得他们的某些商品欠缺美感,英国的精致主义恰恰弥补了美国这点不足。
美国大规模营销配合英国优秀的原著,文化和经济理性结合后,美国出版社对《哈利·波特》重新定位包装,《哈利·波特》终于登上美国畅销书榜。
华纳兄弟则进一步为《哈利·波特》推波助澜,它购买了《哈利·波特》的所有商品经营权,它赢得了巨大的成功,7部电影的票房高达100亿美元。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顶级的市场营销打造出《哈利·波特》系列爆款,其中的童星能得到高片酬也在情理之中,同时,高片酬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丹尼尔一直在寻求转型,他演过很多反派,可是一直得不到认可,直到他遇到《迷失之城》,才获得MTV电影电视奖最佳反派奖项。
事业上刚刚有突破的丹尼尔却在戏外因为发表关于跨性别言论的一番话引起争议,有网友说他没有立场代表《哈利·波特》发言,仅仅是痛批罗琳这件事已经让很多人对他的滤镜碎了一地。
艾玛完成了罗琳没有完成的梦想,她曾在牛津大学和布朗大学就读,最后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妥妥的一名学霸,艾玛真的活成了赫敏的模样。
可是她近年来的形象却备受争议,一组生图令艾玛瞬间社死,她的脸颊干瘪,满脸皱纹,很多粉丝都难以忍受艾玛表情管理失败的样子。
近日,有消息称艾玛将参加匹克球明星赛,在宣发照中艾玛的状态似乎比之前好得多,看来艾玛并没有把形象管理放在第一位。
至于鲁伯特和汤姆,他们活得一个比一个低调,鲁伯特曾表示,出演罗恩的片酬已经够他一辈子花了。
马尔福的人生观更佛系,他只是偶尔拍戏,其余时间他经常钓鱼、做音乐,或者和朋友们一起打高尔夫,内在越舒适的人,外在往往越随意,马尔福的外表有时看起来比丹尼尔还“邋遢”,从鲜肉沦为“老榨菜”。
不过,这种随意的人生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求的来的,一部《哈利·波特》让这些童星成了生在罗马的人,他们从来没有赚六便士的压力,自然能毫不费力地去拥抱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