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辽东半岛南端、渤海湾东北角的海面上,有一座面积仅0.73平方公里的小岛。
20世纪30年代左右,人们要在岛上修建一座灯塔,上岛勘察才发现岛上遍地都是毒蛇,通过比对毒性成分才得知,这种罕见毒蛇是蝮属中的一个新种类。
1979年,我国正式这种毒蛇命名为“蛇岛蝮”,寓意为“生活在蛇岛上的蝮蛇”。
千百年来,附近的渔民视蛇为“龙”,很少加害于它,没有人类的干扰,再加上天敌甚少,蛇岛蝮迅速繁衍。据估计,目前岛上蝮蛇数量至少有20000多条,这座岛屿也被人们称为“蛇岛”,是蛇岛蝮在这个地球上唯一的栖身之所。
蛇岛,也被称为“小龙山岛”、“蟒岛”,隶属于大连市旅顺口区,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蛇类的海岛,具有重要价值。1980年,我国正式成立了“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区之一。
大连蛇岛是怎么形成的?这座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岛,四周是茫茫大海,既没有淡水,也没有蛇类通常所吃的青蛙、蜥蜴等动物,却生活着数以万计单一种类的蝮蛇,这种神奇的景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堪称“世界奇岛”。
“蛇岛垄断”这一奇特现象,为大连蛇岛增添了许多神秘之处,为什么蛇岛只生存着蛇岛蝮这一种蛇类?大连蛇岛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此,科学家们多次登上蛇岛探秘。
蛇岛地质构造独特,除了有一小片卵石滩之外,四周几乎都是悬崖峭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距离著名的旅顺港仅25海里。
据资料记载,蛇岛长约1460米,宽约760米,最高峰海拔为215米。起初蛇岛是陆地在一起的,大约在2500万年前的中新世后期,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蛇岛与大陆分离。
在漫长的岁月中,强烈的海水侵蚀以及气候的影响,使渤海不断扩大,蛇岛完全被海水包围成为一座孤岛,生活在岛上的蝮蛇与其它动物也与大陆脱离。
然而,岛上食物结构单一,又没有淡水,环境的突变使绝大部分动物都无法生存下来,逐渐灭绝。唯独蛇岛蝮蛇适应了岛上特殊的自然环境,得以生存繁衍,成为岛上的“霸主”。
蛇岛上的蝮蛇吃什么?蛇岛四面环海,剧烈的海蚀作用形成了许多破碎、狭长的洞穴和岩石缝,为蛇岛蝮蛇的生存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栖息地。
然而,在这座孤立封闭的小岛屿上,大部分动物都纷纷死去灭绝,数量如此众多的蛇岛蝮蛇靠什么活下来?
与陆地上的蝮蛇不同,蛇岛蝮蛇一年中有两个休眠期,一个是夏眠,一个是冬眠。每年11月下旬左右,天气转冷,蝮蛇会开启冬眠模式;6月中旬左右进入夏眠模式,这一独特的活动规律与猎物出现的时间息息相关。
蛇岛紧靠我国辽东半岛南段,是候鸟南北迁徙的栖息地之一,每年春秋两季(4到5月、8到10月),数以万计的候鸟会落在蛇岛短暂歇息取食,这些候鸟就成了蛇岛蝮蛇的主要食物来源。
每年的5月和10月前后,蛇岛蝮蛇就进入捕食高峰期,这时候表面上看蛇岛寂静无比,实际上时刻都在进行着惊心动魄的厮杀。
据统计,每条蝮蛇一年内要吃掉8-10只小鸟才能满足其生存所需的能量,因此每年至少有10-20万只候鸟葬身蛇腹。
或许有人会好奇,鸟是飞行性动物,蝮蛇是如何捕食候鸟的呢?
蛇毒是蛇岛蝮蛇生存的“法宝”蛇岛蝮是一种剧毒蛇,毒性惊人,仅仅一克蛇毒就可以毒死一万只兔子。如果人不幸被蛇岛蝮咬伤,抢救不及时的话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鸟类运动速度快,主动快速出击成功率极低,聪明的蛇岛蝮蛇主要采取“守株待鸟”的方式进行捕食。
蛇岛蝮蛇非常善于伪装,皮肤的颜色与树枝、草叶、岩石的颜色十分相近,并且十分有耐性,能静静地在一个地方呆十几个小时不动,盘旋在树枝上等待鸟儿的到来。
毒牙是蛇岛蝮蛇的“致命武器”,一旦有小鸟落在树枝上,蛇岛蝮犹如离弦之箭,一口咬住将剧毒注入鸟的体内,大约三分钟候鸟便一命呜呼。
蛇岛蝮蛇主要捕食一些雀形目鸟类,而且能吞下比它们胸围大好几倍的鸟,主要靠蛇毒来帮助消化。
其毒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混合物,其中毒性最大的蛋白质水解酶,连小鸟的羽毛也能消化掉,是其能够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法宝”。
蝮蛇“两大怪象”蛇岛蝮蛇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进化出了许多独特的适应性习性,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种,其身上蕴藏有许多神奇之处:
怪象一:下蛇不下蛋雌性蛇岛蝮蛇的繁衍方式是卵胎生,由于岛上生存环境恶劣,为了种族得以不断延续,蝮蛇一般是将蛇卵在腹中孵化成小蛇后,再一条一条生出来,每条雌蛇可产2-8条。
小蛇一出生就具有毒性,甚至还会上树捕鸟,这一独特的繁衍习性是蛇岛蝮蛇长期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怪象二:鼠吃蛇蛇吃鼠,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在大连蛇岛,鼠却是蝮蛇的强硬对手,甚至岛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原本岛上并没有老鼠,现存的鼠名为褐家鼠,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跟随渔船来到岛上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褐家鼠的性情变得十分凶猛,繁衍速度惊人。
褐家鼠无需冬眠,待蛇岛蝮蛇进入冬眠期后,身体变得麻木僵硬,饥饿的褐家鼠便会潜入蛇穴,将蝮蛇视为美味佳肴。正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蛇岛蝮蛇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背后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蛇岛也是我国重点保护的自然保护区。
--END--
如果要问哪里毒蛇密集度最高,那么巴西的大凯马达岛肯定赫然在列。这座小岛又被成为巴西蛇岛,距离巴西圣保罗州南部海岸35千米左右,整座岛的面积仅仅0.43万平方公里,但是在岛上的毒蛇超过4000条,相当于一平米的土地上就有一条毒蛇。
不仅如此,这里的毒蛇还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毒蛇之一,它被称为金矛头蝮蛇。岛上除了金矛头蝮蛇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毒蛇以及哺乳动物,俨然就是专属金矛头蝮蛇的王国。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座“巴西蛇岛”的呢?
蛇岛的起源大凯马达岛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但仅仅是传说而已。大凯马达岛的出现与地球的近几万年的气候、地质演化有关。那具体是咋回事呢?
和我们划分朝代一样,科学家也把地球历史划分成了几个阶段,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第四纪-全新世。
在距今11000年前,全新世正式开启。在全新世之前的第四纪,地球主要的特点就是:冷。尤其是到了距今2.3万年前,是地质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盛期,被称为:末次冰盛期。全球的温度要比现在低5~10度,中高纬度要比现代低20度,南极温度要比现代低10~12度;全球的陆地大概有24%是被冰所覆盖的,现代的这个数值是11%,当时的海平面要比现代低120米。
所以,现代的很多靠近大陆的小岛在当时都是和南美陆地连接在一起的,大凯马达岛就是如此。大凯马达岛由于与南美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此时的生态系统和南美大陆是类似的,不仅仅有蛇,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动植物。
后来,地球的温度整体呈现回暖的趋势,冰川和冰盖开始融化,海平面开始上升。不过,在距今1.3万年前,有一颗彗星撞向了地球,并且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这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球温度骤降,史称:新仙女木事件。这个事件直接导致许多大型史前动物灭绝,阻碍了欧亚大陆上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样的“寒冷”维持了1000年,并没有能够阻碍地球的回暖。于是,海平面继续上升,在距今6000年前,达到了现代海平面的高度。也就是说,从距今2.3万年前到距今6000年前的1.7万年间,海平面上升120米。于是,海水把大凯马达岛与南美大陆切割开来。
为什么岛上的蛇越来越毒?大凯马达岛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孤立的生态系统,而且没有人类的干预。由于大凯马达岛的面积很小,导致可以提供食草动物食用的食物供给不足,先是岛上的食草动物逐渐灭绝,然后岛上的食肉动物也因为缺少食物而灭绝。于是,大凯马达岛上的食物链就崩溃了。
但是在岛上还有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冷血动物,这就是蝮蛇。这种蛇在南美的路上是很常见的,由于海平面上升,大凯马达岛与大陆分隔开,只留下一些蝮蛇在这座小岛上,这也使得小岛上的蝮蛇与南美陆地上的蝮蛇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演化路径。小岛上蝮蛇演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毒。
这主要与它们的食物有关。由于岛上食物十分短缺,岛上的蝮蛇主要捕食来自于途径大凯马达岛的候鸟,而不依赖于小岛本身。但是捕捉候鸟是十分费劲的事情,那些“能够一击毙命”的蝮蛇由于能够捕捉足够多的候鸟,保证了食物的来源,最终它们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筛选出来。而这些“能够一击毙命”的蝮蛇往往都是比其他蝮蛇更毒,这就使得小岛上的蝮蛇被迫开启了“比谁更毒”的“军备竞赛”。这就使得在几千年来,岛上的蝮蛇越来越毒。它们的毒性是南美大陆上蝮蛇毒性的3~5倍,成为了全球最毒的蛇之一。
不仅如此,这里的蝮蛇不仅可以毒死猎物,还可以通过毒液腐蚀猎物,包括人体组织。即便是在被它咬之后立马接受治疗,仍然会有3%的死亡率。因此,巴西政府把这里确立成了 自然保护区,并且下令严禁任何人登岛。
最毒的不是蛇,而是人类由于金矛头蝮蛇只存在于大凯马达岛上,许多科学家和动物收藏家都希望能够得到这种蛇。于是,有一些野生动物走私犯铤而走险,通过各种办法诱捕金矛头蝮蛇,并且通过非法的销售渠道进行售卖,一条金矛头蝮蛇可以卖1万~3万美金。这导致了在过去的15年里,岛上的金矛头蝮蛇锐减了50%,成为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濒危物种。如此剧毒的蛇都无法逃脱人类的毒手,所以说,最毒的不是蛇,而是人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