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十二生肖之生肖牛的传奇

#秋日生活打卡季#

相传在古代的神秘村庄里,生活着一头特别的牛。这头牛名叫“犇犇”,身形魁梧,力气千斤,乃是村中最为壮实的耕牛。然而,犇犇却与众不同,它常常显露出超乎寻常的智慧,令村民们啧啧称奇。

每年农历的立春之日,村里的长者们都会为犇犇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以示敬仰。庆典上,犇犇披红挂绿,戴上精美的金饰,宛如牛界的王者。村民们纷纷向犇犇献上丰盛的供品,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有一年,村子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庄稼枯萎,收成无望。村里的长者们忧心忡忡,不知所措。这时,犇犇突然挣脱绳索,走向村庄的龙眼井。它低头吸了一口井水,然后仰头向天长啸。说来也奇,天空立刻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随着犇犇的叫声,大雨倾盆而下,庄稼得以滋润,村子的生机重现。

村子的居民们惊讶于犇犇的神力,纷纷将其视为神牛。从此以后,犇犇在每年的庆典上都会被尊为“牛王”,以示敬意。村民们在犇犇的庇佑下,生活得安稳、富足。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一个外乡人来到村庄,企图捕捉犇犇。外乡人布下陷阱,用美食引诱犇犇。结果,犇犇不慎落入陷阱,被外乡人捆绑起来。村子的居民们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犇犇突然挣脱了绳索,冲出了陷阱。它仰头向天长啸,天空中立刻出现了一道彩虹。犇犇沿着彩虹飞向了天际,消失在云端。村子的居民们含泪告别,祈祷犇犇在天国能够安好。

自此以后,每年的立春之日,村民们都会在牛王的故乡举行盛大的庆典,怀念那头曾经拯救村庄的神牛——犇犇。他们相信,在某个遥远的角落,犇犇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庇佑着世世代代的村民。

这就是生肖牛的传奇。这头神秘的牛王不仅代表了耕耘与收获,还寓意着智慧与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犇犇一样,勇敢、智慧、善良,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造福社会。

上古四大神兽之一:青龙的传说 神兽青龙代表什么

古代四大神兽之一青龙的传说 神兽青龙代表什么? 青龙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于汉族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以五行论,东为青色 ,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亦称“苍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地也开始流传着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在古时候的中国,头有角地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地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龙的地位远高于印度。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像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而民间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所谓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

  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青龙的传说

  青龙湖

  古时候,在安丘城北郊的聚凤山附近,有一个偌大的湮子,深不见底,无论旱涝常年不干,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岸边奇石矗立,峭壁悬崖上长满珍花异草,蔓生植物瀑布般地垂向水面,人们叫这个湮子为青龙湖。传说湖里潜卧着一条巨大的青龙。提起这个青龙,还得从聚凤山说起哩。

  很久以前,聚凤山这座宝山上常年都有凤凰聚集、栖息,给这方人民带来了福气。这事被东海龙王的大公子青龙知道了。这条青龙颀长雄伟,法力高强,心地善良,向往吉祥和幸福。青龙听人家说过这凤凰聚居地,又听说那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湖泊,便动了心,他想,那个去处一定无比美好,再说,有了凤,再有龙,更呈现吉祥嘛,自己要是到那个新天地去生活、居住,该多好哇。正在考虑当儿,有一天,他突然听说聚凤山以东的汶河口,有两个妖物作怪,一个是独角蛟,它率领鱼鳖虾蟹打着灯笼,领着洪水冲坏村庄和农田;一个是泥鳅精,它千年得道,常常张开血盆大口呵住天空,把阳光雨露挡住,使农民没有收成;它们又狼狈为奸,破坏凤凰聚会。青龙听后怒从心起,他来到父亲面前,向父亲请求去聚凤山。东海龙王一听大怒,圆瞪双目,破口大骂儿子道:“本想我老了让你世袭龙王王位,可你,这混帐东西胸无大志,还想游龙戏凤!”听父王说到这里,青龙委屈地流下眼泪,扑通一声跪下,仔细解释自己要去那里去除妖孽造福黎民的想法。龙王听到儿子说汶河口有妖的事,先是吃惊,接着担心起来:“那汶河口的妖怪你能对付得了吗?”“凭父王教给的武艺,我一定会战胜它们的!”青龙回答说。东海龙王见儿子已横下了心,只得同意了。

  青龙辞别父母,离开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顺潍河溯流而上,来到汶河口,恰被独角蛟和泥鳅精挡住去路。独角蛟和泥鳅精以为青龙来抢它俩的地盘,又见青龙势单力孤,便首先挑衅,双双向青龙猛扑而来,青龙毫无惧色,挺身相迎,与两个妖怪展开了殊死搏斗,一连三天三夜,不分胜败。直斗得山河变容、日月无光。青龙勇敢驱邪的行为感动了安丘父老,有一天,一位打柴老叟趁双方休战的时机,向青龙出主意,要用一沙一石把两个妖怪分开来治。

  先治泥鳅精。泥鳅最大的本事是能钻泥,它在汶河口的淤泥中神通广大。老叟向青龙建议,把泥鳅精引到汶河后再除掉它,因为汶河河底无泥,尽是从西老沂山上冲下来的硬砂子,泥鳅钻不进去,再能也没法子施展。怎么会引它上来呢?大凡鱼类,都盼望自己能成龙。据说鱼喝了佳酿就能变化为龙。于是,乡亲们把景芝美酒倒进汶河里。果然,泥鳅精在河口闻到酒香,贪婪地循着香味游进汶河。机不可失,青龙腾空而起,挺着龙角,张开利爪,朝泥鳅精倏然袭去。泥鳅精正在陶醉着,突然发现天色骤变,自觉不妙,弯身朝水下钻去,无奈砂硬钻不进去,被青龙抓个正着,随即把它锁入峡山底下。

  再治独角蛟。独角蛟的角锋利异常,它就凭着这武器来逞强干坏事。泥鳅精被捉,独角蛟失掉了相好的,恼羞成怒,誓与青龙、乡亲们决斗。青龙听从老叟指点,与乡亲们登上了附近一座叫金刚崖的石崖。石崖壁立千仞,独角蛟爬不上去,愈加气愤,便发起疯来,用它的角猛烈撞击石崖,想先撞倒石崖,再攻击青龙和乡亲们。可是石崖岩石棱角分明,坚硬极了。独角蛟不但没拱倒石崖,自己的角反而被岩石磕掉了,它的头顿时鲜血迸流,惨叫一声,毙倒尘埃。

  青龙战胜妖怪,为民除害

,终于来到了心仪已久的聚凤山边、湖泊之畔。凤凰们在山里、天上欢叫着,向他表示谢意。自此聚凤山间凤凰终年和鸣;湖泊边上,青龙按时把节耕云播雨。安丘百姓年年丰收,岁岁吉祥,好一幅和谐美满的龙凤呈祥图景啊!

  青龙洞

  在澄江坝子的东面,群山环抱着一个小山村,村里绿树成荫。在这个山村的村头,有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山上花草树木茂盛,常年四季如春。这座山叫青龙山。

  在红花绿树的掩映下,山上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叫青龙洞,有好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情从这个洞钻进去,想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可是每次都失败了。因为洞很深,没有一个人能钻到底。从此流传下来很多美妙的故事。

  很久以前,这个村方圆几十里滴雨未下,在火一样热的太阳的烘烤下,土地干裂,庄稼干枯,井里的水越出越小了。在困苦之中,求生的愿望使人们抬着神龛去祭祀老天爷,希望能降雨救救他们这些苦难的人。可是尽管他们天天祈祷,还是无济于事,老天一滴雨也没下。

  人们诚恳的祈祷声传到了龙宫,老龙王不但置之不理,而且还下令给他手下的龙王不准去降雨,否则就要严加惩罚。人们的祈求声,感动了一条小青龙。他就去乞求龙王让他去降雨救救苦难的人们。小青龙的苦苦哀求,龙王不但不听,反而还狠狠地臭骂了小青龙一顿。

  小青龙挨了一顿臭骂,只得悻悻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心里又气愤又焦急,气愤的是龙王太残忍了,焦急的是天下还有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想,求龙王是没用的,只有自己冒死去降雨,才能救苦难的人们,因此,他就悄悄地飞到了天上,天空一下子乌云密布,黑云翻滚,不久大雨倾盆而下。困苦不堪的人们得到这冒场暴雨后,精神为之一振,都高兴得欢蹦乱跳,还以为是他们的祈祷感动了龙王呢。田地里干枯的庄稼也振作起来了,不几天也就变得郁郁青青,一片生机。

  可是好景不长,这件事被龙王知道了。一查问才知道是小青龙到人间降了几场大雨,气得老龙王大发雷霆,怒气冲冲地把小青龙关押了起来。

  从那以后,小青龙就在那孤独寂寞的龙宫里渡过了数月。人们的祈祷声又传到了龙宫里,老龙王高兴得捧腹大笑,小青龙趁看守不注意,又偷偷地溜到人间降了一场更大的暴雨。这次又被老龙王发现了,就把他打出了龙宫,关锁在深不见底的山洞里,永远也不准他回龙宫。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因为大家受到牵连的小青龙,就把这座高大雄伟的山叫作青龙山,把关押小青龙的那个洞叫青龙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知道属蛇的人有哪些特征吗!

题目:蛇的智慧与勇气:生肖蛇的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蛇象征智慧与勇气。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将讲述一只聪明勇敢的蛇的故事。通过蛇的智慧和勇气,它成功地克服了困难和挑战,成为了众人的榜样和希望。

第一部分:蛇威斯的出生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美丽的山谷中,一条小蛇孕育而生。它有着漂亮的银色鳞片和炯炯有神的眼睛,被取名为威斯。从小威斯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它能够迅速学会捕食技巧,并能洞察周围环境的变化。

第二部分:面对困难的勇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谷中的食物变得越来越稀缺。威斯看到其他动物们因为食物缺乏而饥肠辘辘,他决定帮助他们。于是,威斯用自己的智慧设计了一个巧妙的陷阱,能够捕捉到大量的猎物。它与其他动物们分享食物,并教导它们如何生存。大家对威斯的聪明才智和无私奉献精神极为敬佩。

第三部分:面对挑战的智慧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山谷中突然出现了一只凶猛的鹰王,它威胁着所有的动物,要求他们每天必须献上一份丰盛的食物供其享用,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动物们无助地面对这个强大的敌人,感到十分恐惧。

威斯站了出来,决定挑战鹰王。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威斯找到了一个机会。它发现鹰王每日下午都会在树上休息,这个时候是最容易接近它的时刻。威斯计划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在鹰王休息时偷偷地接近并解决它。

第四部分:蛇的胜利与团结

当天下午,威斯准备好行动了。它迅速地爬上树,并悄悄地接近鹰王。突然,威斯发动了攻击,它迅速咬住了鹰王的脖子,让它失去了行动能力。威斯取得了胜利,鹰王被赶走了。

动物们对威斯的勇气和智慧感到十分敬佩,他们主动团结起来,共同建立起一套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威斯成为动物们的领袖,它用智慧和勇气引领着大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

结语:

生肖蛇象征着智慧与勇气,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聪明勇敢的蛇克服困难和挑战的经历。通过蛇威斯的智慧和勇气,它帮助其他动物们解决食物短缺问题,面对凶猛的鹰王时挺身而出,并最终带领动物们建立了一个和谐而公正的社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运用智慧寻求解决办法,团结合作是克服困难的关键。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以蛇的智慧与勇气为榜样,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惧,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凌子 | 生肖随笔(七)马之蹄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这首小诗,如马蹄一般深印在我青春的梦境中。

那时二十来岁,生着一场不痛不痒的病,住在外地的一个专科小医院。医院如古典庭院般幽静,少女护士打病房前经过,总给我带来一丝不着边际的焦渴。

郑诗的题目叫“错误”。短短的一首诗,选编在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小册子名为“五角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至今不能忘怀。

那段时光,我读了不少诗,也涂抹了不少所谓的诗。青春一旦与疾病相遇,百分之百多愁善感。

我是男子,属马,理应矫健奔放。无缘骏马奔驰保边疆,也该走马观花逞风流。我的出生时刻,上午十时,母亲一直叨念着,并为之无端生出些许内疚。在她看来,这正是现实中的马儿们上路、出征最为忙碌的时候,属“劳碌命”。马无夜草不肥,莫非要有福相,需等到“月上柳梢头”?

于是,我总是灰不溜秋,病恹恹。头顶脓疮,脚跟冻疮,与骏马形象相去十万八千里,倒与出不得镜的癞蛤蟆有些相亲。以毒攻毒,少肉少药的年代,母亲就让我们真的去抓癞蛤蟆,剥了皮,炖汤。癞蛤蟆丑陋,但肉质细腻白嫩,炖出的汤炼乳一般,鲜美得让人飘飘然,嗖地挂钩上天鹅肉。蛤蟆汤治脓疮,也真灵验。端午过后,几乎家家依法炮制。

生活在平原,江南,马不多见。偶然,马戏团牵来的马,让我们稍稍兴奋后又长长叹息。世无好马,安得日致千里?读罢《马说》,初中毕业,我考上了中师,去了不远的“远方”。在当年,在小乡村,这也算是“书包翻身”,癞蛤蟆吃上了天鹅肉。可惜,我压根儿就不是千里马,读完中师,又回到了家乡。

唐代大诗人韩愈有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何等气魄!飞黄系神马,志存高远;“不能顾蟾蜍”,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异曲同工。今天,“飞黄腾踏”作“飞黄腾达”,这是词语的命运,奈何不得。

黄贤安《奴马柳树图》68-33cm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十而立后,我一门心思想出行,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真正接触马,骑马,屈指算来,要到四十不惑过后。

第一次,纯属意料之外,一个小团队被导游导啊导,稀里糊涂导到了骑马场,不由分说推搡到马匹旁。蠢蠢欲动了几次,结果惹恼了早就跃跃欲试的马,脚踝遭马蹄轻轻一踢,很没面子。内心嘀咕是否马儿知我属马,同胞相欺。

第二次,是在内蒙古大草原,这回是真正骑马,奔腾。可能是太刺激,太紧张,一路把双腿夹得紧紧,身子作半立状。马匹高大威猛,几十匹一排,马蹄飞腾,马鬃飞扬。双手紧握马鞍,恍若置身战场。“颠”下马背时,腿已不能直立,后面的行程均作蹀躞状,有苦难言。

第三次在云南,原始森林,茶马古道,骑的是矮种马,马由人牵着,名副其实“走”。因为有前两番的教训,这次是认准了慢慢走,又自作聪明选定了一匹体型娇小的儿马。马蹄达达,悠悠叩响千年古道,依稀听到历史的回音。但好景不长,道路陡高陡转,直逼仄到崖边。石板上都是深深的马蹄印,如挖出,抠出,凿出,有的都成了“靴筒”。小儿马气喘吁吁,打颤,湿漉漉的青石板惊心动魄地“打印”出它的滑蹄声,啪啪,啪啪啪。马主人弓着腰,紧攥着缰绳,不断发出指令——他是在教导小马就范?在后来的攀谈中,我才明白,茶马古道上的马从来不是给人骑的,是用来驮货的。人与马就像兄弟,一前一后,一步一步,走向远方,走回家乡。另外,老马识途,要紧紧牵引时时叮咛的,必然是儿马,涉世未深。作为“同胞”,咋就没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我不敢说以后还骑不骑马,但有一点,把马作为交通工具是绝不会的。事实上,我们的“骑”仅是作摆设,属“到此一游”。

马肉的滋味如何?没尝过。据说酸,绝不美妙。人的味觉似乎也有密码,有嗜好,也有忌口。对猫肉和马肉,我一听就产生心理反应,可能,这里面同样潜伏着某种不以科学为依据的因缘?

午马,日中天,马昂首。怀恋一个时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难忘两部与马有关的作品,电影《牧马人》,小说《黑骏马》。思想的天空,精神的大地,情感的草原,马驰骋,自由永恒。

(凌子)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