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还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等政策,使社会出现了一片安定;并且,他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因其年号为“贞观” ,所以,后世称这段时间为“贞观之治”。它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在《易·系辞下》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而唐太宗,的确以自己的尊人克己、从谏如流、唯才是举,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得以安宁,最终,呈现出了天下大治的局面。后人对其评价甚高,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代英主”。
而历史上,这么多的皇帝,为何他能够如此“特殊”?
所以,就有人指出:他这个位置是抢来的,因此,才得以用政绩来“淡化”以前做过的“错”。说在贞观二十年,修《晋书》时,听到一些人对其“贞观之治”和“玄武门之变”的谈论。唐太宗很是感慨,人们总是对“坏事”记忆犹新,对“好事”倒是听过就忘。
所以,要改变众人对他的看法,只有一条道,那就是:更好地治理国家。
最终,唐太宗励精图治,在政治上加强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在外交上加强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在军事上积极平定四夷,在民族关系上对待少数民族“爱之如一”,贞观年间,唐代版图空前辽阔超过汉宣帝在位时期,至唐高宗龙朔元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其实,没有哪个皇帝希望国家不好,只是个人的见识、治理手段和统治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走向。而后期的唐太宗,也是一样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可以说,唐太宗当初这么做,其实,是有着不得已的紧迫感,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人口凋敝,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炀帝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隋朝“留给”唐朝只有200余万户了。这对一个国家而言,尤其是农业社会的国家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再者,连年征战,经济极度破坏。每一个朝代在建立初期,都有着类似的情况,基本都会以减免赋税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唐太宗目睹了隋朝后期的民不聊生,清楚知道老百姓虽为底层,但是,一旦民心散涣国家就会灭亡。看看后来几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其实,对自个的要求都很高。面对辛苦挣来的天下,他们都是倍加珍惜。只是后人都以为这是正常的,却在挥霍手中权力的同时将国家也给祸害了。
当然,唐太宗也有着自己的可取之处,“纳谏”就成了他的“标签”。他为贤是用,不问人才出处。魏徵还曾鼓动李建成谋杀他,他一样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样的胸襟,在后来的帝王中,几乎是看不到的。既然他能包容人,当然,大家就会更加卖力的为其做事,而不只是为了一己之私。
只有君臣共商国家大事,才能广开言路,避免相互间猜忌,这是让社会面貌大为改观的基础。而这一前提,就是要求这位皇帝懂得自我克制,简单来说,就是:将手中权力的适度下沉。这样,就形成了他那个时代的一个特点,大家都敢说话了。
这和后来某些个朝代相比,都是天壤之别。唐太宗在位期间,进谏的官员不下35人。就魏徵一人,便批评过200多件事。比如:公主出嫁这事,皇后想让自己的女儿多带些嫁妆,一般人也只是在背后嘀咕,不会真的去管。但是,魏徵却比较较真,说:这个违反了礼法,对社会的影响不好。
此话是对的,古代宫廷的婚丧嫁娶,一样有其制式规定。换做是一般的皇帝,也就打个哈哈过去了,但是,唐太宗倒是听进去了。正是这样的克制,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形象,进而也稳固了朝政。唐太宗很是明白,“牺牲”一点自己的权力,却能换来天下的安宁和发展,其实,这是一桩很划算的事情。
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对自身的要求颇高,所以,对官员的治理也很重视。由于,自身做的正,官吏自然会各守其职。唐太宗的善于接受批评,其实,就是“监督、批评”的言传身教案例。上行下效,社会风气自然就会正向,以至于,在他这个时期几乎鲜有贪污之事。
话说,在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可见,对于自己他还是相当清醒的。
然而,唐太宗治国却与其他朝代“吏治”的思路不太一样,他并非依靠“法治”,而是以自身言行,肃清了官场的风纪。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不重视法律,只不过,不“重刑”罢了。所以,开国后的种种施政方案,都是以不“重蹈覆辙”为前提。
唐太宗走过了隋朝的末年,他的那些臣子们也是一样,大家都有心建设一个“新”的秩序。而这,就对他提出了要求。当年,他能鼓动其父造反,内心就有着不一样的想法。所以,他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更多的是偏向了“自我约束”,而在后人看来,这更像是一种“付出”。
其实,后期的一些事情,也都表明了:爱享受似乎是一种天性。有人说,“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唐太宗可以接受监督,自我约束,从而,让权力在应有的轨道上运行。此话不错,没有约束,权力就会泛滥。但是,如果他至始至终都能约束自己,应该可以证明皇家的权力是可以被“管束”的。
可是,唐太宗后期所做的事情却“驳斥”了这一理论。皇家的权力,服务的最终还是皇家,至于天下,也是服务皇家,而治理天下,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皇家。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唐纪》、《旧唐书·太宗本纪》、《旧唐书·魏徵传》】
李世民唐太宗(五九九至九年),是个开明皇帝,在帝王中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公元六二七至九年在位。李世民十八岁以前,随父留守太原时,曾在民间生活过,知道一些百姓的疾苦,目睹隋末农民起义浪潮和隋王朝瓦解覆亡的情景,在政治思想上受到一定影响。他为人聪敏英武,胸有大志,所以少年时代,刻苦攻文习武,懂得积财养士,结纳贤哲,招揽豪杰,劝父起兵,西取长安。
十八岁时,率军先后打败宋金刚、薛仁呆、刘武周、王世充等地方割据势力,窦建德、刘黑阔等起义农民军,两年间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唐王朝。因李世民在统一建国战争中立了大功,被父封为秦王,委尚书令,有意“以世民代建成”,于是产生了宫廷倾轧。在武德九年,为粉碎兄李建成和弟李元吉的篡位预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遂立为皇太子,继就帝位,改号“贞观”。李渊自称太上皇。
“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是:外交上采取与和亲政策,开拓疆域,屯田积粮,厉兵秣马,巩固边防,使版图西延,东极大海,南抵林邑,北达大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充实隋创的“三省六部”,科举选材,用人唯贤,视察吏治,择任廉仕,改革苛法,实行纳谏措施,明谕人君必须至公无私。经济上采取均田和租庸调制,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手工业,去奢省费,轻福薄赋,严惩贪官污吏,文化上广集和整理天下图籍,设置史馆,监修六朝国史,兴盛文化教育,等等。
因此,贞观时代虽仅二十三年,但文治武功已达空前盛况。李世民很懂政治,曾对大臣们说“人欲自明,必须明镜",因此对魏微敢于直谏,倍加赞赏,魏微死时,则痛苦流涕,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现在吾“遂亡一镜矣”。他总结成功的五条经验说:一,自古帝王多忌大才之人,可我看作是自己的才能发挥;二,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会,我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三,以前人君把贤良者爱得抱在怀里,而厌弃低能者推到沟里,我敬重贤良,也能谅解不才。
以前人主常恨心正口直的人,明杀暗害历代都有,我即位后褒奖正直,从未鹏责一人,五,自古均贵中华,贱视夷狄,我独不取偏见,汉人非汉人同等看待,故此边境部落多来亲附。李世民特别明察了“骄子必败”的教训,命大臣作《帝范》十三篇,教授太子及诸王。亲对九子李治(唐高宗)说:我一生功大过小,所以能保持大业,你无我的功劳而享我的富贵,只有竭力学好,才能得个平安,如果骄懒奢侈,连命也保不住。但他本人晚年,也很少听纳不同意见,渐趋奢华,好大喜功,侵犯别国,尤其崇尚僧道,迷信丹药,固此服用“金石秘剂”不慎而死。李世民幼少时就喜爱书法,即位后大力提倡书学,委任虞世南、欧阳询为师,举办弘文馆传授书艺。笃好王羲之的翰墨,亲自撰《王羲之传论》,称:“详察古今,研精繁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并以重金购募天下所存二王的真迹,锐意临习,“貌能全体”,大开书坛崇王的风气。相传他曾派御史萧翼到智永弟子辨才处,设计赚得《兰亭序》真迹,视若至宝,并命褚遂良、冯承素等人临摹数幅,赐给太子诸王,而将真迹陪葬昭陵。李世民对于书学也颇有研究,著有《笔法诀》、《笔意》、《指意》、《论书》等。既即位,购求关下名书以充御府,锐精临写。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反对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呢?
据史书记载,一方面他经历了隋末乱世,亲眼见到隋炀帝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赋税迭增,加重了人民负担,怨声载道,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对,纷纷揭竿而起,抗拒朝庭。深感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容低估,曾发出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慨!另一种原因则是来源于大臣们的规劝和约束。贞观三年,李世民打算修复隋宫,作观赏之用。因尚书戴胄的反对而作罢;次年重提此事,给事中张玄素就批评他说:陛下初平东都之始,层楼广殿该下令拆毁,万民钦仰。岂初则恶其侈,后而袭其所丽?
由于唐朝上下,都吸取了隋因侈费亡国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才出现了贞观盛世。读《贞观政要》,对李世民“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的见解,赞赏不已!一千多年前的李世民讲述此话,意在教育臣下居安思危,崇俭戒奢,不可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损百姓以奉其身。李世民乃唐王朝的开国君主,他豁达大度,善用贤才,从谏如流,在史册中累有记载。但他那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却鲜为人知。按照历代的先例,开国君王们戎马半生,在取得天下之后,总要营造自己的深宫宅院,玉宇琼楼,安享荣华富贵,以显示自己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气派。
而李世民却能克制己自的这种欲望,以庶民百姓的利益为重。武德四年,李世民在洛阳之役战败了王世充,进城之日,看见隋室那豪华而壮观的宫殿,异常痛恨隋炀帝尽人力以逞奢侈的作风。他下令拆掉这些宫殿,把材料赐与贫民造房。李世民在长安当上皇帝之后,不肯大规模营造自己的宫殿。贞观元年,李世民原打算修建一小型宫殿,并准备好了建筑材料。但忽然想起了秦建阿房的教训,遂取消了修筑宫殿的念头。长安的夏天比较炎热,旧宫殿矮小而又潮湿,李世民又身患疾病。大臣们请营建一阁与之居住,他始终没有同意,一直安处于旧宫之中。
在我国提起唐太宗和魏征,恐怕连小学生都能背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
人们往往用这句话,来赞扬魏征的直言进谏与唐太宗的从谏如流,正是这样一段君臣佳话,开创了贞观盛世,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是伴君如伴虎,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真的像史书记载中一样和谐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唐太宗在魏征去世还不到一年,就气势汹汹地砸了魏征的墓碑呢?
那么,为何唐太宗要这么做呢?难道魏征真的只是唐太宗立下的一个牌坊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为何唐太宗砸掉魏征墓会震惊朝野?众所周知,魏征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谏臣、诤臣,看到唐太宗做得不对就直接指出来,从未担心触怒唐太宗会危及个人性命,成功地代替了镜子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也成了现代人眼中的“大唐第一直男”。
不过,唐太宗却十分认可魏征的贡献。有一次唐太宗大宴群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接夸赞魏征说:“贞观天下之治,皆魏征之力......”把贞观盛世的功劳全部加之于魏征身上,可以说这是对魏征近乎夸张的肯定了。
历史上魏征也的确功勋卓著,据史料记载,魏征一生中前前后后共劝谏唐太宗二百余次,在大事小情中为初唐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巨大贡献,魏征主要做过哪些事情呢?
首先,魏征作为谏臣的代表,极大地推动了唐代政治制度,尤其是谏议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谏议大夫在秦汉时已有,但地位并不高,在秦皇汉武面前,可曾有人敢像魏征一样直言进谏?唯一有的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越位进谏身受腐刑。
直到贞观时期,谏官言政制度才成为常制,大臣开始与皇帝杠了起来,不得不说魏征在其中起到了标杆作用。其次,魏征协助唐太宗确立了偃武修文,抚民以静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成为国家统治的基石。
例如贞观元年,中书令封德彝觉得军队兵源太少,想要扩大军队规模,违制征收16岁以上男丁。魏征三次封驳了他的上书,当时的法律规定男子20才能当兵,封德彝的做法不仅违法,而且无异于竭泽而渔。
唐王朝刚刚从战乱中走出来,最应该做的是让人民休养生息,兵在精而不在多,应该加强军队训练提高战斗力,而不是剥削人民。而且当时仍有外患,如果过早把男丁征走,一旦突厥入侵中原,唐王朝将手足无措。
那些未满20岁的男丁,正是居安思危的储备战斗力,唐太宗十分赞同魏征的做法。再次,魏征还曾约束唐太宗克己复礼,监督皇帝善始善终。
魏征任职期间,向唐太宗上书《十渐不克终疏》、《谏太宗十思疏》,劝谏君主以仁治天下、居安思危。太宗也能够从谏如流,听取魏征的意见,君臣一心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段佳话,一个是敢于直谏的良臣,一个是用人有度的明主,甚至在魏征去世时,唐太宗还带领文武百官将魏征的灵柩送出城,亲自为魏征立碑刻文,赞扬他的功绩。
也正是在这一片赞美声中,那突如其来的砸墓之声就更如晴天霹雳,胆战心惊、人人自危。那么,这期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一向圣明的君主突然翻脸,砸了魏征的墓碑,将怒火发泄在已经去世的魏征身上呢?
原来是因为魏征做了这些事,让唐太宗怒火难消或许很多人认为,魏征的墓地被砸,是因为他的身份。本来魏征不是唐太宗的人,而是太宗的竞争对手,太子李建成的谋臣,原来魏征早就看出李世民的野心,还多次建议太子李建成杀掉唐太宗以绝后患。
可是,李建成念在手足情深暂未行动,于是有了玄武门事变,李建成被杀,魏征也沦为阶下囚,甚至面对以胜利者姿态出现的唐太宗时,也直接开怼“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
出于爱财之心,李世民将这位“大唐第一直男”留在身边,让他做一个谏臣。魏征在此之前已经有五个“前任”了, 此时魏征也非常希望能够辅佐唐太宗成为一代明主,完成自己的理想。
就这样,二人默契地成为了明君与良臣的关系,但魏征始终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角色是不同的,也正是这样的身份,使得魏征更敢于直言,经常出言痛斥李世民,多次让唐太宗有杀心。
不过,“敢于谏言”并不是触怒唐太宗的重要原因,李世民砸他的墓而是另有原因。魏征在临死前曾越位荐相,向唐太宗推荐了两个人才,而后来这两个人参与了谋反。
二人中一个叫杜正伦,一个叫侯君集,二人均辅佐太子。唐太宗满怀信心地将储君的辅导重任交给杜正伦,没成想杜正伦却不太靠谱,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
原来,为了更好地教导太子,太宗曾对杜正伦说,太子有如何如何的缺点,你一定要时时规劝。这本是君对臣的嘱托,也是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但杜正伦却将太宗的话告诉了太子,这事闹到了太宗面前。
太宗十分忌讳臣子随意泄露自己的话,杜正伦因此贬为谷州刺史,不久又贬为交州都督。魏征推荐的另一个人——侯君集,他就更厉害了,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奉命率军讨伐高昌国。
在没有经过唐太宗同意的情况下,侯君集自作主张将无罪之人发配边疆,私藏高昌国财宝。班师回朝后,唐太宗将侯君集打入大狱,后念其是有功之臣,将其释放。
但侯君集却因此记了仇,不久便鼓动当时的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情败露后以谋反之罪处死。魏征死前向唐太宗推荐的两位人才,一个因罪贬谪,一个谋反被杀。
这让唐太宗觉得,一向有识人之明的魏征是“故意的”,是因为结党营私所以才推荐二人的。后来,唐太宗又发现魏征曾把他自己的谏书,抄了个副本给褚遂良看,也就是将自己与唐太宗的谏议、争吵过程记录了下来。
这也是犯了“漏泄禁中语”之罪,同时,这也让李世民觉得,魏征是想要为自己博取正直、敢言的好名声,故意给自己难堪。盛怒之下,他不仅砸了魏征的墓,还取消了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事。
魏征是唐太宗用来立人设的牌坊吗?很多人认为,没有谁能忍得了有人天天挑剔自己,其实唐太宗可能早就受够了魏征这个“杠精”,他们之间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似乎也说明了二人的和谐,只是为了得到各自想要的美名而互相利用。
简单来说,魏征只是唐太宗用来梳理明主人设的牌坊,而唐太宗也是如此。这样的说法既是在骂魏征根本不是诤臣,而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专门出演不怕死的直男杠精。
同时,也是在骂唐太宗根本不是圣主,是一个虚伪的阴谋家,“牌坊说”的潜台词等于否定了史书上的“贞观之治”。很显然,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此事过后,唐太宗也曾后悔过,他说要是魏征在,自己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了。可见,“演员”魏征与唐太宗“阴谋家”一说是不存在的。
其实,看待历史需要客观,不仅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做这件事情之后的功过。魏征确实“说”了很多话,但确实为普通人民争取了很多利益,养民生息。
而唐太宗,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及留下来的各种财富,更是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如武则天所说的一句话,功过后人自有分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