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伏”的第一天——本为三伏中最热阶段的开始,但华北大部地区却迎来较强降雨,不得不说是一种凉爽恩赐;雨天道路湿滑,周末外出请大家务必注意交通安全。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我国大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中部、北京南部、天津等地局地有大暴雨,需警惕产生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
图源:中国气象局
北京古观象台悬日
北京历年入伏第一天天气
2022年7月26日 小雨 23~32℃
2021年7月21日 雷阵雨 23-38℃
2020年7月26日 小到中雨 23-27℃
2019年7月22日 雷阵雨转中雨 27-36℃
2018年7月27日 多云 23-32℃
2017年7月22日 阴 24-28℃
2016年7月27日 多云 23-30℃
2015年7月25日 多云 23-33℃
2014年7月28日 晴转多云 24-35℃
2013年7月23日 阴转晴 22-31℃
以北京为例,横向对比其近10年中伏第一天天气情况(数据见上方),发现很多时候竟然在下雨或阴天,都没有囫囵的晴天——
那为什么还一直有“夏有三伏,热在中伏”、“‘苦夏’恰恰在中伏”的说法呢?
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
图源:中国天气网
因为此时,北方已正式进入主雨季,逐渐转为闷热;南方则依旧是闷热到底。
具体温度情况,除了我们各自的体感差异,也取决各地当时的天气系统。通常而言,我国大陆主要是热在头伏和中伏,但东南沿海和岛屿地区大多热在末伏,即使是通常热在中伏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末伏后的8月中下旬,依然可出现被称为“秋老虎”的连续高温天气。
今年“中伏”将长达20天;两天以后,还会迎来代表“炎热至极”的节气——“大暑”。此外,虽然今天局地暴雨如注,但南方高温已在酝酿,将于明天起迅速增多增强。
今年暑气“凶猛”,我们就来盘一盘那些在三伏天依然凉快、甚至能把人冷得“嘶哈嘶哈”的地方;本轮降雨过后,如果苦夏重新冒头,“雪遁”到本文提到的任何地方,都能完美避暑。
扎入雪中觅食的狐狸像在施展“雪遁”
今年夏天到底热成了啥样?
《中国科学报》近日还刊载一则惊人消息: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到来——
2023年,可能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吐鲁番被热上热搜,7月16日入伏第5天,这里地表温度曾超过了80℃!如果摔一跤,没准真成三级烫伤了。
入伏第7天的7月18日,成都市气象台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当天,成都一小伙(@柯柯旅行记)拍下“两个太阳”同时当空照,据《四川观察》发布消息称,出现“双太阳”有可能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幻日”。网友纷纷呼唤“后羿”前来,也有人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双休日”。
“夏天,可以了,我们都知道你来了,不用再证明自己了好嘛??”
狗子:下次别把鸡蛋摊地上了,烫舌头。
夏至第二天的6月23日,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南郊观象台,最高地表温度竟达71.8℃,在观测史上位居第二位;最高气温达到41.1℃,同样位居史上第二。
但总有些地方,
摆明要与“最强暑气”抗争到底,
暑气到了它们跟前,
竟然真的“凉了”!
英剧《权游》第七季,夜王掷出冰矛秒杀喷火的巨龙韦赛利昂。
中伏的这些地方,凉透了
入伏第一天的7月11日,多地气温突破35℃;而在在中国极北地带、毗连漠河的塔河县,最低气温竟然只有——
6℃!
在塔河县,热气腾腾的玉米竟然成了畅销品;在早市卖货的老板表示,不穿羽绒服就会觉得冷。今天,塔河县也进入了中伏,而天气预报上显示,最低温只有——
7℃。
其他地区叫苦不迭地步入中伏,普遍感到湿热难耐;而诸如塔河、漠河等中国“极北之地”,却正当一年中温度最适宜、景色最优美的时节。
黑龙江呼中区号称“中国最冷小镇”,曾有过“三伏天”最低温6.6℃的记录,即使中伏第一天的今天,这里的最低温度也只有——8℃。
呼中区地处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平均海拔800多米,历史气温最低达到过-53.2℃;年平均气温仅为-4.3℃;每年-40℃的天气可达30天左右,可能是“三九”时冷过了头,连“三伏”都热不回来。
黑龙江省各地三伏天(7-8月)平均最低气温均在18℃以下,平均最高气温在28℃以下,除了哈尔滨23.3℃,其他地区均温都在23℃以下。
其中,鹤岗、绥化和哈尔滨,在长达22年来的“三伏天”中,连一个高温天都没有出现过。
鹤岗不光房价低,看来还有三伏天的气温,图为鹤岗新世纪广场。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入夏最早的地方,而诸如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和伊春等地——它们,则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夏天。
另据黑龙江省各地区常年(1991-2020年)夏季日数统计显示:
鹤岗夏天最短,仅13天;其次鸡西、七台河、佳木斯,16-40天之间;当然,放眼茫茫黑龙江,夏天最长的当然是咱“冰城夏都”哈尔滨——
长达58天,
都快到两个月了!
今年“冰雪大世界”的人气冰雕“兔妞儿”
紧接着,海口、深圳、南宁、广州一齐发话:
“夏天有两个月,确实够长的,
但我们的夏天,
也就两百多天吧!”
其中海口的平均夏天时长最高,
达到271天!
如果说长腿欧巴“脖子以下全是腿”,那么椰城之城海口,则“百天以外全是夏”。
图源:网易数读
论避暑避寒双料“王者”
这片地域被忽视了太久
东北极寒领域的三伏天,纵然能“冷”到离谱,但依然无法避免“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过大温差,冷热切换十分骤然。
而真正做到“完败”暑伏天、又能保持体感长时间很舒适的地方,便是长期被人忽视的宜居地带——
西南三大地貌单元:
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交会地带。
(点击下图以看清区域图字迹)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8期
在这片海拔1200—2300米的西部山地,很多地方都像昆明一样四季如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却没有昆明的喧嚣。
仔细看上面的区域图,便会发现,一切都不意外了,区域内竟包含一座在避暑方面“SSS级”的超强存在,失敬失敬——
六盘水。
“六盘水”取名于原所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地名的第一个字,组合得名;另有说法“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三池三湖”指明湖、天湖、德湖,龙池、凤池、瑶池。
六盘水,坐拥西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大草原,乌蒙大草原;是镶嵌在贵州西部的“高原明珠”,19℃是它夏天的平均温度,曾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称号“中国凉都”,全年凉爽舒适级气候达223天以上——
夏天不用开空调,反倒要盖厚被子。
云贵高原上的乌蒙大草原最高海拔2800余米,也被称为“空中草原”;年平均气温仅为11℃上下。
六盘水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北回归线以北,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纬度虽低海拔却高,地处乌蒙山脉南端,是典型的高海拔山区,山脉连绵成片,即使别处的太阳是烈日当空,来到这里也得秒变“温柔暖男”。总体而言,这里春季温度回升快,夏季升温不烈,秋季降温不猛。
连接云贵的北盘江第一桥,是目前已开通投用(2016年)的“世界第一高桥”。
纵观六盘水市周边500公里范围,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宜宾……都是出了名的“火炉城市”,可想而知它们对六盘水的避暑需求有多么旺盛。
当然,在广阔的西南宜居带之内、乃至六盘水周遭,就避暑领域而言,能打的可太多了——
图为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安顺夏季(6-8月)平均气温仅为20.1-21.9℃。
贵州毕节九洞天景区,位于大方、纳雍两县交界,毕节夏季平均气温仅22℃。
与东北极寒之地的“抗暑”风格完全不同,
西南宜居地带,
不仅夏季异常清凉,
冬天也完全没有苦寒——
图为大瓦山,位于四川乐山金口河区,西南宜居带北部,与瓦屋山、峨眉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三大桌山”。
西昌邛海观景亭
四川雅安
“西南宜居带”是如何练成的?
在夏季,源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和源于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它们从南至北持续影响我国大陆,长达4个月之久,夏日炎炎便由此而来;
亚洲7月季风图
在冬季,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以蒙古为中心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会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冬日严寒由此而来。
亚洲1月季风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09期
所以划重点:无论是避暑或避寒,其实我们避的都是季风。
而如果你身在西南宜居带,就无须躲避,因为无论冷的热的季风,都被得那里独特的地理条件“拿捏”掉了。
滑动上图可看到完整版——西南宜居地带兼具避寒与避暑功能,在中国绝无仅有。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8期
首先,夏季季风是这样被西南宜居带“拿捏”的——
宜居带北部如岷山、邛崃山,西部如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等山脉共同阻隔,减弱了海洋季风对这一区域的影响。
航拍岷山主峰雪宝顶和四根香峰
虽然季风还是会随干旱河谷向北波及,但云贵高原自身海拔较高(每上升1000米海拔,温度会降低6℃),抵消南来的季风影响,气温也被控制在舒适宜人水准。
贵州晴隆县二十四道拐。“二十四拐”、“三十八拐”之类的路大多数出现在云贵山区,这里的山不够大,所以只好采取多拐弯多盘旋的办法降低坡度。
夏季的季风已被“拿捏”,
再来“拿捏”冬季的——
冬天来到,当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南下,宜居带北部的青藏高原,一把拦下寒冷气流南下;同时,这一区域纬度低,海拔高,所获太阳辐射多,“节流开源”共同发力,该区域终于达成温暖舒适的避寒条件。
航拍青藏高原
虽然冷热季风都被阻隔,冬暖夏凉了,但“高原反应”怎么办?
所以,结合海拔与气温这两项指标,这个寒暑皆宜的宜居地带——仅在海拔1200—2300米区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带(下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8期
西南宜居带,一年四季受季风影响均较弱,全年的体感温度都适宜;海拔不过于高,也不易“高原反应”,看完下面这张图就更一目了然了↓
地处内陆的西南高原区,是冬夏两季人体感知温度都很舒适的气温适宜区。
资料来源:陈慧《中国避暑型与避寒型宜人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中国的夏天,哪里最凉快?
“2023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公布“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
地级城市(13省20个):北京延庆;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吉林长春、延边、长白山;黑龙江哈尔滨;湖北神农架;贵州贵阳、六盘水、安顺;云南昆明、大理;陕西延安;甘肃平凉;青海西宁;山东青岛、烟台;内蒙古呼伦贝尔、乌兰察布。
县级城市(11省20个):河北崇礼;陕西太白、留坝;吉林抚松、安图;黑龙江五大连池;湖北利川;四川九寨沟;贵州大方、水城、西秀、桐梓;云南大理、石林、腾冲;甘肃渭源;新疆阿勒泰;内蒙古凉城、阿拉善左旗、阿尔山。
湖北利川腾龙洞
概括而言,中国的避暑型宜人气候呈“两高”分布特征,主要集中于中高纬、高海拔地区;
其中,青藏高原的周边、海拔介于1200—3800米的高原山地,是中国避暑型宜人气候的第一大集中分布区;
折多山,“康巴第一关”,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即使在这里领略“7月下雪”也实属正常。
东北和西北的中高纬地区,特别是北纬42度以北,是中国避暑型气候的第二大集中分布区;避暑型气候在其余地区只有小面积零散分布;
顺便再说一句避寒区域大致所在,呈明显的低纬度集中分布,基本位于北纬25度以南。
青海西宁,青藏高原唯一拥有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夏季平均气温17-19°C,有“中国夏都”美誉。
而地处内陆的西南高原区,则还有一片在冬夏两季皆感舒适的适宜区,也就是前文说的西南宜居带,也即西南三大地貌单元: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交会地带。
滑动上图查看完整版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8期
太热了,所以
好像感觉没那么喜欢夏天了?
南方夏天:好像闷在桑拿房里,潮湿黏糊糊,出门五分钟,衣服全湿透;
北方夏天:好像走在沙漠里,又干又晒,只想喝水,出门五分钟,晒成猴屁股。
进入三伏:北方变成沙漠里的桑拿房,南方则是在桑拿房里又加了座火焰山,两者均感受到了暑热、湿热的双重毒打。
由于今夏的体感过于炽烈,有网友真诚表示:“以后不管冬天再怎么冷,都不会说我爱夏天这种p话了!”
而我们所说的喜欢夏天,其实指的是喜欢小时候暑假时无所事事的夏天,每天睡到自然醒,最热的时候在家看电视或玩游戏,听着电风扇呼呼的声音;下午或者傍晚凉快一点约好和朋友出去玩到很晚,回家直接就吃饭,饭后还有冰西瓜吃。
即使那时的夏天同样闷热,我们依然喜欢,因为那个夏天里的自己,还未长大。
希望你在这个长达20天的“中伏”:
1、情绪稳定,最好能天天开心;
2、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甜美的睡眠;
3、学业、事业、感情等一切都顺利;
4、总是能不经意间与生活中的惊喜和浪漫撞个满怀。
祝你,祝我!
【参考文献】
[1] 《发现西南宜居地带 三大地貌单元交会留给国人的财富》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8期
[2] 《“加长版”三伏天来了!入伏以后会更热吗? 》湖南日报 2023年7月11日
[3] 《盘点!独具龙江特色的“气象+旅游”指数》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3年7月5日
[4] 《北方多地热到40℃这里却没入夏 大数据揭秘盛夏清凉避暑好去处》 中国天气网 2023年6月30日
[5]《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中国科学报 2023年6月19日
[6] 《探秘!今夏北方高温为何这么“猛”?》 光明网 2023年7月6日
[7] 《我国避暑康养旅游产业开发研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山东纺织经济 2018年第11期
[8] 《避暑型旅游城市的“凉爽”气候条件对比分析——以西宁市为例》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
[9] 《安顺旅游避暑优势及其发展思路》 贵州气象 2000年2期
[10]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三伏天”最低温6.6℃》中国新闻网 2021年8月4日
[11] 《气候季节划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网络
话题
你小时候最美好的夏日瞬间是什么?